邱楓與杜光廷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把70軍的32師、96師從正面戰場撤下來,緊急增援74軍。
同時杜光廷還通知彭城的空軍,速派大批飛機對單集G軍轟炸掃射,支援作戰。
另一邊,陳成興也收到了徐武的報告。
“果軍這是跟咱們打的一個主意,都想迂迴包抄。”
“總隊長,要不要立刻抽調兵力,支援21支?”楚雲飛問道。
單集的突然遭遇,意味着雙方的焦點一下子轉移了。
如果單集被果軍突破,己方將會陷入被動。
“前線果軍攻勢並未放鬆,二總現在抽不出部隊了。”陳成興搖了搖頭。
邱楓雖然抽調了70軍的兩個師,但他是從與N縱對抗的前線撤回來了。
第二兵團對二總前沿陣地的攻擊並未減弱。
“如果我們不支援21支,他們的壓力就太大了。”楚雲飛正色道。
楚雲飛都不用想,果軍肯定會火速支援單集。
“這我知道,現在只能看南線兵團了。”陳成興看着地圖上B縱的位置。
從時間上來看,這三個縱隊距離應該不是很遠。
“給衛司呤發電,請求火速支援單集!”
“是!”.
幾小時後,B縱、M縱和中野F縱的近十萬人投入戰鬥。
原本果軍攻、G軍守的局面立刻發生改變。
G軍對單集果軍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擊。
近二十萬人的部隊,在小小的單集慘烈的搏殺,戰鬥一度陷入僵持局面。
此時的金陵,國防部也召開了關於中原決戰的軍事會議,與會者衆多。
常瑞元看了一眼顧墨三給他的前線最新戰報,這才坐了下來。
會上,首先發言的就是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而且上來就是一陣抨擊。
“總統先生、先生們。坦率的說,我並不認爲國防部對彭州會戰的部署是令人鼓舞的。”
“主力會戰不是爲了一個次要目的而進行的一般性戰役,也不是某種的試探性行動,而是爲奪取決定性勝利,必須竭盡全力的決鬥。”
“但是國防部的部署,有多大程度上體現了這種積極進攻的精神呢?”
“儘管如此,畢竟還是做出了一個部署,可這個既定部署卻又一再的被隨意改變!”
聽到這裡,常瑞元忍不住了,把翻譯耳機摘下扔到了桌子上。
娘希匹!這是說誰呢?
見常瑞元面色不善,何敬之站了起來:“巴大維將軍、諸位,請允許我做一下說明。”
“目前,G軍僥倖佔領了我肅縣,但整體態勢並未改變。”
“國防部原定內線作戰的原則,積極進攻的精神,絲毫不受影響。”
“彭城我軍主力,現正力解黃兵團之圍。同時南線的三個兵團,也正在兼程北進,以求奪回肅縣。”
“我軍仍以彭城爲中心,與敵作逐鹿之爭,我們的決心,始終未變。”
何敬之從地圖前回到座位後,常瑞元站起來走到地圖前。
在座衆人立刻正了正身子,準備聆聽指導。
“彭城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五十餘次,是非曲折,難以論說。”
“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上,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
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彭城,因扼中原地區的南北要衝,自古以來便是爲兵家必爭之地。
“當年先總理令革命軍分三路會合彭城,興師北上。”
“光復彭城的第二天,清帝見大勢已去,宣告退位。”
“民國十六年四月,也正是在彭城城郊,我有幸親率數十萬健兒征討北洋軍閥孫、張兩部,大獲全勝!”
“我不明白,爲什麼大家都在談論着項羽被困垓下,彷彿這中原古戰場,對我們註定了凶多吉少。”
“二十年前,我從彭城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北伐,中華秋海棠葉遂歸於一統。”
“本黨本軍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真可謂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二十年之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成爲我們的葬身之地了麼?”
常瑞元儘管一敗再敗,但是對他而言,只要能佔住中原,就還有希望東山再起。
這也是他把主力全部擺到長江以北的原因。
對常瑞元而言,哪兒都可以丟,唯獨中原不能丟。
“無論怎麼講,會戰兵力是以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就在常瑞元確定了中原決戰的方針後,西柏坡也定下了在中原與果軍決戰的計劃。
金陵與西柏坡召開決戰會議之時,前線戰鬥依舊激烈。
就在雙方在單集猛烈交火的時候,爲了調整部署,圍攻碾圩的華野部隊暫停了攻擊。
這讓剛開完的果軍上下備受鼓舞,報紙開始鋪天蓋地的宣稱。
“碾圩大捷!”“碾圩幾天堅守,G軍攻擊受挫!”
“黃煥然真英雄也!”.
就連彭城前線的劉經扶,都認爲目前態勢非常有利。
“G軍被黃煥然兵團截成兩部分,一部在運河東岸過不來,一部分在西岸退不回去,被飛機轟炸掃射,死傷很大,勝利在望!”
興奮的常瑞元甚至派飛機給黃煥然空投了一枚徽章。
在整個果軍之中,就只有黃煥然沒搞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G軍怎麼突然停止攻擊了?”黃煥然看着手上剛剛空投的徽章,滿臉的疑惑。
參謀長衛翔說道:“這幾天,G軍攻擊不暢,傷亡很大,他們應該是想休整一下。”
“休整可能是要休整,我估計下一次的進攻會更加猛烈。”黃煥然說道。
黃煥然可不覺着是G軍敗了,暫時的停火,只可能是爲了更猛烈的攻擊。
碾圩指的是由十幾個村子組成的一片區域,這裡的人爲了防洪水,各個村子都把房子都建在1米來高的土臺子上。
而且每個村莊都有一圈圍牆,圍牆外還有很多村民挖好的或是天然的壕溝。
在村落之外,大多是平坦的平原地形,進攻方連一點天然的掩體都找不到。
這是一個極爲易守難攻的地區。
而且李炳文兵團在此駐紮期間,在各個村子裡還修建了大量地堡和野戰工事。
黃煥然抵達後,又抓緊時間搶修了大量的臨時工事。
這一帶的天然地形和李炳文之前構建的工事,極大的增加了華野的進攻困難。
果軍佔據的各個村子距離較近,能夠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
而村子外又是一片平原,華野進攻的戰士只能是在毫無掩體的平地上、冒着敵人四面八方的強大火力進行衝鋒。
黃煥然的猜想很正確。
華野之所以暫停攻擊,就是因爲之前的攻勢遇挫。
華野一開始並沒有做好攻堅戰的準備,因爲最初的計劃是在運動中消滅黃煥然。
結果黃煥然突然在碾圩停下了,並且就地轉入防禦。
各部隊一路急行軍趕到戰場,爲了打果軍一個措手不及,沒有進行休整就投入了攻堅戰。
可此時大量的重武器、火炮尚未運到前線,戰士們只能依靠輕武器、手榴彈、炸藥組織突擊。
幾天下來,雖然對黃煥然兵團造成了不小的殺傷,殲滅了100軍大部,奪下了幾個村子,但是自己的傷亡也非常大,總體進展緩慢。
而且除此之外,後勤方面也出了極大的問題。
四十萬大軍以急行軍的狀態一下子轉入淮北地區,後勤補給不可能同步跟上。
因此在最開始的幾天,部隊的炮彈、糧食幾乎得不到任何補充。
特別是炮彈方面,之前華野預備的兩個基數彈藥,兩天就打沒了一個基數。
因爲後續補給遲遲未到,華野用起炮彈來就只能是非常小心。
這極大的惡化了攻堅戰的作戰條件,衝鋒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炮火壓制,守軍就能肆無忌憚的掃射。
這一點在阻擊陣線同樣存在。
二總的炮團前期和邱楓打的有來有回,多次支援前線部隊反衝鋒。
但是到了後期,就成了各支自行組織炮火反擊,炮團只有在必要的時候纔會開火支援。
眼看進攻不利,華野野司急的將指揮部搬到了距離碾圩不足五公里的滿山。
不過他們屁股還沒坐熱,就又收到了中央的電報。
中央擔心指揮部太過靠前,要求他們又後撤了五公里。
而中央深知此時正是關鍵時刻,因此立刻給華東局、中原局發了電報。
‘此戰役爲我南線空前大戰役,時間可能要打兩個月左右,傷員可能在十萬以上,彈藥、民工需要極巨,請華東局、中原局用全力組織支援工作。’
這是一封極爲重要的電報,中央及時地提供支持,安撫了進攻不利時產生的氣餒情緒,極大地鼓舞了華野的士氣。
指揮部穩下來後,野司立即命令各部隊暫時停止進攻,並召集圍攻黃煥然的縱隊指揮員們商議對策。
開了一晚上會後,野司做出新的部署。
所有部隊立即由野戰攻擊改爲近迫作業,也就是挖戰壕。
只要把交通壕挖到敵人陣地前三五十米的地方,進攻部隊就能從交通壕直接躍出衝鋒。
這能最大程度上減少進攻部隊在無掩體空曠地帶暴露的時間。
碾圩周圍的槍炮聲突然安靜下來,取而代之是奮力挖土的聲音。
各縱晝夜不停,交通壕不斷往前延伸。
果軍連華野戰士說話的聲音都能聽見,但是卻絲毫沒有辦法,只能看着壕溝一寸一寸的迫近。
而且就在各縱挖土的時候,T縱隊也趕到戰場,炮團、坦克團紛紛準備完畢。
只等交通壕一挖好,便會以最猛烈的攻擊消滅黃煥然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