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後,楊遠山已垂垂老矣。
今日春光正好。
早已退休的他,正躺在院子裡的躺椅上,接受着自己的孫女楊如雪的採訪:
“楊遠山同志,聽說你的部隊,是我軍之中,擊斃了最多小鬼子將軍的部隊?”
楊遠山看着才22歲的她,擺出一本正經的樣子,不禁微微一笑。
想起往昔的崢嶸歲月,他輕輕回答:
“是啊,我們打死的小鬼子將軍,最少都有十幾、二十多個吧?
我自己都快數不清了。”
“什麼?十幾、二十多個?
那也太利害了!
小鬼子豈不是得恨死您?”
“那可不!
當初,他們可是懸賞幾百萬大洋,要買我的人頭。
只可惜,我楊遠山的腦袋,還好端端地長在脖子上。
而當初,對我齜牙咧嘴的小鬼子將軍們,就算沒被我打死,後面也都被抓去判了死刑。
一個都沒跑掉!
你說他們氣不氣?”
楊遠山嘚瑟無比。
“幾百萬大洋?
好傢伙,那在當時,是一筆鉅款吧?”
楊如雪的眼睛裡,都是精光。
看着眼前的這個老人,彷彿看到了一尊金佛。
隨便刮下點金粉來,都夠她半生無憂一般。
實際上,她從小也沒缺過錢,天知道她哪兒來的這種奇葩念頭!
“哈哈,那當然。
當年我還跟人開玩笑,說萬一部隊沒錢買糧食了,就把我綁去小鬼子那裡換錢呢!”
楊遠山閒着也是閒着,也願意跟楊如雪逗悶子。
人老了,能看到有年輕人圍在自己身邊轉悠,就比什麼都強了。
“哈哈,爺爺,您真逗!”
楊如雪笑得前仰後合。
好半晌之後,才止住銀鈴般的笑聲,好奇地問:
“爺爺,您打死那麼多小鬼子將軍,其中最知名的是哪些呢?”
楊如雪感覺自己剛當上記者的第一篇稿子,應該很容易就完成,不禁露出甜美的笑容。
她甚至在腦海中已經擬好了標題,就叫《我打死的小鬼子將軍數不清——記我的老兵爺爺》。
副標題就叫《小鬼子幾百萬大洋買我的人頭》!
——沒錯,她剛剛大學畢業,入職某臺,直屬小領導並不知道她的父親是楊遠山的大兒子楊逐日,就隨便讓她自己去找點新聞。
哪裡會知道,她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爺爺頭上。
——
“知名的?
筱冢老鬼子、岡村老鬼子這些人,算知名嗎?
你學過歷史,應該知道這些人都是誰吧?
不知道的話,我跟你講講?”
楊遠山想起幾十年前,幹掉這些老鬼子的經歷,就兀自感覺有些熱血上涌。
這些傢伙,可都堪稱惡貫滿盈啊!
自己的部隊幹掉他們,可是爲無數百姓,報仇雪恨了呢!
更何況,幹掉他們,還每次都能爆出不少好東西呢,更是美滋滋。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三艘被命名爲金陵艦、晉陽艦和石門艦的航母,雖然早已退役,但還是承擔着一定的訓練、展覽職責。
堪稱海軍中的活化石!
不朽的豐碑!
也是因爲有這三艘航母的保駕護航,他當年才能和李雲龍一起,力排衆議,強行渡海奪島,一舉奠定了海疆幾十年的安穩!
——
“爺爺,你小瞧我,我可是京都大學畢業的呢,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幾個人!
這些傢伙,不就是當時小鬼子陸軍之中,最重要的幾名將領麼?”
楊如雪不滿地撅着嘴。
伸手就要去揪他的白鬍子。
“哈哈,好好好,我的寶貝孫女最有見識了。”
楊遠山哈哈一笑。
眼前這小姑娘,繼承了田雨和馮楠的優質基因,長得別提多漂亮了。
他從小就把她當小公主一樣寵愛呢!
沒錯,這孩子的奶奶正是田雨,而她外婆,則是馮楠。
——他到底是和趙剛,成了親家!
“那爺爺,我還聽說您是我們空軍的重要創辦人?
我前幾天在航空博物館裡的一張老照片上,看到了您跟我軍最初那11架飛機的合影。
您不是陸軍的嗎?
怎麼會摻和空軍的事?”
楊如雪又好奇地問。
“哈哈,沒啥。你說的那11架飛機,都是我弄來的。
後來航空兵的同志們,還在我們打晉陽城的戰鬥中,駕駛着這些飛機,轟炸了城裡的小鬼子,幫了我們的大忙呢!”
楊遠山哈哈一笑,解釋道。
“爺爺,您也太厲害了,我記得你們打晉陽城的時候,不還只是個團長嗎?
怎麼能弄到那麼多、那麼好的飛機呢?”
楊如雪的眼睛裡,冒出了敬佩的光芒。
從小,她就知道自己爺爺了不起。
但只有在現在,她才知道,到底有多了不起!
那些她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文字,似乎在這一刻,變得鮮活了起來。
“哈哈,怎麼弄的,你就別問了。
保密!”
關於系統的秘密,當年面對他最尊敬的領導,他沒有說。
後來李雲龍也問過他,他同樣沒有說。
現在楊如雪問他,他當然更不會說。
這個謎團,他準備帶進墳墓裡去。
眼見着最疼愛自己的爺爺,居然還要瞞着自己,楊如雪當然有些不開心。
但她知道,自己爺爺是說一不二的性子,因此也不敢纏着他問。
只能嘟着嘴轉移話題:
“那好吧。
爺爺,我還聽說咱們的海軍創辦者之一也是你,這又是怎麼回事?”
“也沒啥,咱們海軍最早的那三艘航母,都是我弄來的。
後來,我還弄了好多艘什麼驅逐艦、巡洋艦啥的,零零總總,大幾十艘總是有的吧。
鬧到後來,他們的人沒事就來找我打秋風,我都快煩死了。”
楊遠山輕描淡寫地回答。
“什麼?
爺爺,你居然說金陵等三艘船是你弄來的?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那可都是2萬多噸的鉅艦啊!”
楊如雪的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得大大的。
她怎麼都想不通,眼前這個看着普普通通的老人,竟然擁有過這麼大的能量!
“哼,那幾艘艦艇的名字,還是我取的呢!
我說啥了?”楊遠山繼續凡爾賽。
“好吧。
那我還聽說,咱們的裝甲兵部隊的創辦者,也是您。
那應該也是真的咯?”
楊如雪感覺自己對爺爺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
都怪自己老爸,總說爺爺太忙,讓自己少來打擾。
“裝甲兵?是啊。
我軍的第一支坦克連,就是我麾下的。
那時候,他們只有幾輛坦克,後來有了十幾輛、幾十輛坦克。”
楊遠山想起自己當年的坦克連連長孔大成,就覺得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運了。
因爲他帶領的坦克部隊規模越來越大,等到酬功的時候,這個參軍沒幾年的傢伙,居然也混上了四顆星,簡直佔了天大的便宜。
甚至若非他資歷實在太淺,憑藉他的職務,他妥妥地有希望能混上一朵花!
惹得郭有慶和趙力都豔羨不已。
要知道,他們倆,可比孔大成提前好久就當上了營長。
但最後,也才三顆星呢!
——
楊如雪聽完楊遠山這話,感覺自己剛剛想的這篇稿件的題目應該改改。
改成《我不止打死的小鬼子將軍數不清,還締造了海軍、空軍、裝甲兵——記我的老兵爺爺》。
她實在有點難以相信,這麼多驚天動地的事情,都是眼前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老人,弄出來的!
於是她心念一轉,決定找找證據。
開口問道:
“爺爺,小時候,你不讓我們看您的收藏品,現在能讓我看看嗎?
我想拍個照。”
說着她揚了揚脖子上的一臺相機。
“哈哈,好吧。
既然你來了,那爺爺今天就讓你開開眼。”
楊遠山笑呵呵地答應,隨後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帶着楊如雪進了自己的書房,給她展示起了自己收藏的三把軍刀:
“這是筱冢老鬼子的將官刀,這是朝香宮老鬼子的,這是鬆井老鬼子的。
可惜岡村這老鬼子的刀,被我的老團長李雲龍給弄走了。
要不然,我這裡應該是四把將官刀的!”
楊如雪看着那些歷經歲月滄桑,兀自寒光閃閃的軍刀,感覺眼前這老人的身影越發高大。
她連忙端起相機,咔咔咔就是一通拍照。
楊遠山連忙擺手:
“不用拍、不用拍,以後,我這些東西,都是要傳給你們的!
你們自己選擇是捐給博物館,還是自己留着玩,我就不管了。
但是有一條,絕對不能拿去賣了!
更不能被小鬼子買回去了!
要不然將來,我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心!”
說着說着,他的臉色變得十分嚴肅!
楊如雪連忙把頭點得跟雞啄米一般:
“嗯嗯,我明白!
爺爺你放心,我肯定不會的。”
——
接下來,楊遠山又帶着楊如雪繼續查看起自己的收藏。
“如雪,你看,這是領導們送給我的手書,你注意看這些落款。”
楊如雪仔細一瞧,頓時滿臉呆滯。
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在這裡,幾乎無人缺席!
從那些手書中,她已然窺見,自己的爺爺,到底擁有什麼樣的地位。
她明白,這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價值連城!
萬金難求!
難怪小時候,爺爺不許他們這些調皮的小孩子摸進來呢。
這要是弄壞任何一件,那可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呢!
這時候,她就看到了另一幅字,不禁有些狐疑,連忙問:
“爺爺,這封‘天下第一團’的手書,不是授予你們晉西北特務團,後來存放在軍事博物館的嗎?
怎麼會在這裡也有一副?”
楊遠山壞笑着回答:
“我這份纔是正品。
博物館的那一份,是我後來求領導重新寫的。”
“什麼?這……”
楊如雪感覺自己的三觀被震碎。
這特麼也行?
領導真的沒覺得自己爺爺這要求,有點過分嗎?
——
看完收藏品,楊遠山又把自己的勳章,拿出來給楊如雪展示了一番。
看着那一枚枚熠熠生輝、保存完好的勳章,楊如雪彷彿看到了自己爺爺,當年在槍林彈雨中殺敵立功的颯爽英姿。
她忍不住纏着楊遠山,把他半生征戰的故事,仔仔細細地講述了一遍。
然後,她也不寫什麼新聞稿子。
跑回臺裡,直接找上了領導,擡出楊遠山的名號,讓臺裡,給做了一起介紹晉西北特務團的特別節目。
楊遠山對於這事,當然喜聞樂見。
——他敬佩無名英雄,但他不願意讓自己麾下的戰士成爲無名英雄。
於是乾脆親自帶着攝製組,重新回到自己曾經征戰過的晉西北,一點點講述當年的故事。
等這期節目播出後,詹海山、韓陽、徐威、魏大勇等一個個早已湮沒在了歷史中的名字,這才又被人重新傳誦起來。
有喜歡挖墳的好事者,甚至從許多舊報紙裡,找到了大批當年的報道。
一時之間,特務團這“天下第一團”的名號,又重新響徹了天下!
——
數年後,楊遠山躺在病牀上,感覺到了那些早已離世的老戰友們,在朝着自己招手。
魏大勇、趙鐵頭、韓陽、王野……
還有自己的親家趙剛、老團長李雲龍、老營長張大彪……
一個又一個,原本早已模糊的臉龐,竟然忽然重新清晰了起來。
他不禁喟然一嘆,知道自己到時候了。
這一刻,他想起了一句詩: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感覺也沒什麼太大的遺憾了。
當即把早已守在門外的子孫後代們,都叫了進來,一一交待了遺言。
讓他們不爲物慾所困,永遠腳踩大地,永遠堂堂正正!
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們當即嚎啕大哭。
所有人都知道,能爲他們遮風擋雨的那個老人,馬上就要離開了。
將來,需要他們自己承受世間的風雨了。
這時候,幾名得到消息,匆匆趕來慰問的領導,走了進來,輕輕地俯下身,在他耳邊問:
“老將軍,您當年到底是從什麼渠道弄來的飛機、航母、艦艇的,真的不能說嗎?
這個秘密,已經七八十年了,是不是可以解密了?
難道還要讓我們繼續投入大量人力,去掘地三尺地調查嗎?”
楊遠山微微一笑,彷彿夢囈一般回答:
“不說,不說……”
隨後溘然長逝。
而就在他逝世的那一刻,沒有人看到,一道光從他的腦海裡鑽了出來,穿越了世界壁壘,飛向了萬千宇宙……
——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