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關東軍要塞

最高副統帥很快就找到了適合的度,那就是命令遠東方面軍組織軍演但卻沒有調去增援兵力。

最高副統帥這用意是很清楚的:軍演是給鬼子一定的壓力,但沒有增援兵力就是不想作戰的意思。

然而鬼子的感受卻是完全不同的。

梅津美治郎收到情報時第一時間就緊張起來。

“毛熊是要進攻我們了嗎?”梅津美治郎憂心忡忡的問。

“有可能!”關東軍參謀長笠原幸雄中將指着地圖分析道:“此時毛熊在與漢斯的戰鬥中已經取得戰略性勝利並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另一方面,有情報顯示鷹醬和日不落也在日不落本島聚集了大量的兵力打算登陸高盧。這樣一來,漢斯就完全沒有還手之力,毛熊也就能空出手來進攻‘滿洲’了!”

“可是……”副參謀長疑惑的說道:“毛熊如果要進攻我們的話,他們爲什麼沒有調兵增援也沒有運送裝備……”

參謀長打斷了副參謀長的話:“毛熊遠東方面軍有一百多萬人,他們還需要增援嗎?至於裝備,你認爲我們的戰車需要他們調動先進的裝備來嗎?更何況,我們的後方還有八路軍!”

笠原幸雄的話沒毛病,此時的遠東方面軍的確有百萬之數。

遠東方面軍之所以會有百萬之數,還是毛熊驚人的徵召能力的功勞。

遠東方面軍原本只有70幾萬人的,這些兵力只能擺在遠東與鬼子關東軍對峙,就算另一邊要被漢斯滅國了這些兵力也不敢動,直到莫斯科保衛戰後期進入冬季確定鬼子不會進攻時,纔敢調30幾萬兵力去增援。

這30幾萬兵力是遠東方面軍訓練有素的老兵,也可以說是精銳。

不過也就是在這時,遠東方面軍的兵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130萬……也就是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徵召了90萬兵力。

之後又調了一部份兵力到西線作戰,兵力才減少到現在的116萬。

如果毛熊的遠東方面軍都有116萬的兵力,還需要調兵增援嗎?

裝備方面,鬼子此時用的還是97式坦克,就算有幾輛“虎式”也都在赤峰處被八路軍耗得差不多了,那麼毛熊如果要進攻東北還需要增調什麼裝備嗎?就憑鷹醬增援的“謝爾曼”就足夠了吧,甚至T26都有可能打贏吧!

想到這,梅津美治郎馬上下令:“命令,馬上把部隊調到防線來!”

“是!”參謀長應了聲就去組織了。

梅津美治郎的想法很簡單,不管毛熊是真打還是假打,帝國這邊是一點都不能放鬆,至少架式上要擺贏。

這“架式”可不是什麼花架子,而是要讓毛熊知道進攻的代價。

說實話,此時的關東軍在兵力上還不怎麼夠看,關東軍幾十個師團全部兵力加起來只有70餘萬人。

70餘萬對毛熊的116萬,這差距有點大。

雖說毛熊這116萬大多是沒打過仗的兵,訓練水平可能不如關東軍,可是此時的關東軍也已經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將老兵調到前線作戰消耗掉而新兵一次次補充進來,此時素質也大不如前了。

所以,關東軍能有所倚仗的,就是被鬼子稱爲東方馬奇諾的關東軍要塞。

所謂的關東軍要塞,指的就是鬼子在中蘇、中蒙、中朝邊境修築的17處規模龐大的地下軍事要塞。

這些要塞不是在東北西部,而是從吉林的琿春、HLJ東寧一帶開始,沿着綏芬河市、雞西虎頭鎮,再到富錦市、孫吳縣、HH市最後到海拉爾、阿爾山地區,全長5000多公里。

這條防線主要是防着東北的北面和東面,西面因爲有大興安嶺天然屏障所以只防了滿洲里等幾個有限地區。

梅津美治郎是希望用兵力加工事的組合將毛熊嚇住……如果按進攻兵力是防禦兵力兩倍其戰鬥力才大概相等計算,那麼毛熊這116萬人還不夠進攻鬼子的關東軍要塞。

其實鬼子這個關東軍要塞沒什麼用,史上毛熊進攻該要塞時只用了6天時間就成功突破了。

原因是二戰時期的戰鬥已經不像一戰那樣打塹壕戰了,二戰期間旦凡耗費巨資以及大量人力物力構築起來的要塞都被敵人突破而且遠沒有想像中困難。

比如高盧的馬奇諾防線,還有漢斯構築的大西洋壁壘,鬼子的關東軍要塞也可以說是其中之一。

這種被動的防守已經嚴重過時了,而且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資金與獲得利益完全不對等。

它之所以在一戰能行得通,是因爲一戰還沒有機械化部隊且空戰及運輸還不成熟。

在沒有機械化部隊的情況,某處防線就算被敵人攻破,由於敵人前進速度不快且處於運輸劣勢,防守方很容易就能通過汽車、火車調集兵力將突破防線的敵人堵住甚至將其圍殲。

因此,一戰時基本就是敵我雙方挖戰壕互相殺人,誰也別想突破敵人防線。

但二戰時有了機械化部隊並且航空兵成熟後就不一樣了。

進攻方只要從防線中找到一個弱點然後集中兵力突破,突破後就用機械化部隊在航空兵的掩護快速穿插……航空兵負責偵察、掩護並轟炸敵人交通線,必要時還可以空投物資給穿插部隊。

防禦方如果沒有制空權就會陷入全面被動,後方補給基地會被敵人機械化部隊一個攻佔,補給線會被一條條切斷,結果就是整條防線的駐軍被包圍,他們如果不投降就只有等着彈盡糧絕。

此時的鬼子在戰術思想上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依舊在東北構築所謂的“關東軍要塞”。

不過當然,這個“關東軍要塞”都是用華夏百姓的血淚和生命構築起來的。

梅津美治郎這一道命令,駐守奉天的七個師團第一時間就被調走了三個師團。

過了一週,又被調走了一個師團。

於是奉天就只剩下三個師團,另外再加上在赤峰與八路軍對峙的第39師團,一共就只有四個師團大概9萬兵力。

第1072章 轉移重心第1608章 金州第1271章 真相第1237章 信號干擾第671章 市場第6章 敵工部第338章 偵察連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249章 糧食第181章 人圈第1044章 第二航空隊第1086章 偵察連第1280章 指揮第316章 交易第498章 騷操作第1727章 小牛山第1361章 防禦第751章 帽子第1743章 欲蓋彌彰第811章 要飛機第65章 補給第1280章 指揮第1625章 雷達生產線第745章 總顧問第1673章 工期第1037章 機械師飛行員第779章 保密第340章 思想工作第923章 試射第624章第285章 小東北第1343章 技術優勢第493章 戰車聯隊第372章 舍易取難第1684章 決戰思維第360章 碉堡第408章 換裝第250章 交易第362章 燃燒彈第37章 肥羊第427章 營參謀第1465章 大同第668章 爭奪第774章 實戰第875章 弱國無外交第65章 補給第518章 資源第303章 電臺第813章 鐵軌第1377章 火箭巢第925章 準備工作第1802章 海軍的作用第44章 打到了第1857章 改裝炮艇第1125章 運輸線第1778章 戰鬥到最後一刻第1587章 猜疑第45章 真有鬼子第648章 民心第739章 發展方向第60章 花瓶第821章 死衚衕第937章 自保有餘第26章 總結第330章 有槍沒人第1126章 安豐村第187章 麻煩第109章 條件第100章 燜火(五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90章 降落第1851章 虛晃一槍第1708章 數據顯示第207章 展示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283章 木匠第293章 正途第361章 凝固汽油第952章 沉重打擊第251章 秀才遇到兵第1521章 決戰第1358章 敵我識別第1614章 補給第168章 互惠互利第529章 保密第1282章 訓練科目第1332章 合成團第320章 不可複製第1798章 勘探第742章 勸說第1516章 沙溝鎮第218章 防禦第82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310章 心理戰第573章 樣品第404章 生產線第349章 過關第162章 止損第1789章 米格15第1770章 提前反攻身體不適請假一天
第1072章 轉移重心第1608章 金州第1271章 真相第1237章 信號干擾第671章 市場第6章 敵工部第338章 偵察連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249章 糧食第181章 人圈第1044章 第二航空隊第1086章 偵察連第1280章 指揮第316章 交易第498章 騷操作第1727章 小牛山第1361章 防禦第751章 帽子第1743章 欲蓋彌彰第811章 要飛機第65章 補給第1280章 指揮第1625章 雷達生產線第745章 總顧問第1673章 工期第1037章 機械師飛行員第779章 保密第340章 思想工作第923章 試射第624章第285章 小東北第1343章 技術優勢第493章 戰車聯隊第372章 舍易取難第1684章 決戰思維第360章 碉堡第408章 換裝第250章 交易第362章 燃燒彈第37章 肥羊第427章 營參謀第1465章 大同第668章 爭奪第774章 實戰第875章 弱國無外交第65章 補給第518章 資源第303章 電臺第813章 鐵軌第1377章 火箭巢第925章 準備工作第1802章 海軍的作用第44章 打到了第1857章 改裝炮艇第1125章 運輸線第1778章 戰鬥到最後一刻第1587章 猜疑第45章 真有鬼子第648章 民心第739章 發展方向第60章 花瓶第821章 死衚衕第937章 自保有餘第26章 總結第330章 有槍沒人第1126章 安豐村第187章 麻煩第109章 條件第100章 燜火(五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90章 降落第1851章 虛晃一槍第1708章 數據顯示第207章 展示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283章 木匠第293章 正途第361章 凝固汽油第952章 沉重打擊第251章 秀才遇到兵第1521章 決戰第1358章 敵我識別第1614章 補給第168章 互惠互利第529章 保密第1282章 訓練科目第1332章 合成團第320章 不可複製第1798章 勘探第742章 勸說第1516章 沙溝鎮第218章 防禦第82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310章 心理戰第573章 樣品第404章 生產線第349章 過關第162章 止損第1789章 米格15第1770章 提前反攻身體不適請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