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追擊

T34只有一輛被擊中也是有原因的。

這得歸功於百戰旅旅長李長富做的戰前準備。

八路軍的指揮官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大多會出於對部下生命負責的態度仔細分析戰場上的每一個細節並儘可能做好準備。

李長富也不例外,他對坦克戰術瞭解不多,如果說有什麼瞭解的話,就是之前曾經去運城那觀摩學習了幾天。

這次作戰,李長富仔細思考一下過程後就問坦克團團長孫明澤:“你的意思是說,敵人坦克也有可能在一千米距離摧毀我軍坦克?”

“是的!”孫明澤回答:“如果敵人坦克部隊裡有‘虎式’的話!”

“那我們爲什麼不提前做好防護?”李長富問。

“什麼?”孫明澤有點懵,坦克已經是從坦克堡裡開出來了,還能怎麼防護?

李長富指着沙盤說道:“敵人逼近我防線兩百米左右時,距我後方坦克埋伏點一千米左右!這是我方預設陣地,我方完全可以爲坦克構築一些工事,比如半米多深的坦克壕,坦克進入後恰好可以用戰壕遮擋住裝甲比較薄弱的車體,露出炮塔又不妨礙開火,同時地面修整平坦還有助於坦克瞄準……”

李長富這番話將孫明澤都整不會了,心下直呼內行,旅長這是把坦克的參數研究得一清二楚,連哪裡裝甲厚哪裡裝甲薄都知道。

戰時八路軍的坦克就是這樣佈置的,因此在鬼子坦克炮手眼裡,他們看到的就有露出炮塔和一小部份車身的T34。

這不僅被彈面積小,T34炮塔裝甲的厚度還達到90MM,而且帶着傾角。

於是,鬼子十輛“虎式”開火就只有一發穿甲彈成功擊穿……鬼子用的是穿甲爆破彈,因爲一擊穿就在內部爆炸冒起了煙。

八路軍用的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擊穿後就是一個洞,裡頭彈片和碎屑橫飛把乘員打得死得死傷得傷,外面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大礙,就是坦克不會動了。

接着還沒等赤阪千棠反應過來,T34就再度開火。

第二波炮彈過後剩下的幾輛“虎式”就徹底沒戲了,一輛輛不是被洞穿打癱就是被打穿了發動機燃起大火。

在後方觀戰的李長富原本還提心吊膽的。

之前所有的估計比如擊穿、不能擊穿之類還全都是理論上的數據分析,實戰是不是那麼回事就不一定了。

現在一看,果然是那麼回事,而且上來就把鬼子“虎式”全打癱了,那剩下的坦克還是問題嗎?

於是李長富一揮手下令:“前進,別讓鬼子坦克跑了!”

二十九輛T34就“隆隆”的整齊有序的往鬼子坦克羣靠近。

再看看鬼子坦克羣,此時早已經亂成一團了……對面的那些傢伙可都是T34,而且那些炮連“虎式”都能打穿,還在一千米的距離。這些97式、95式上去那還不是陪葬嗎?

於是也顧不上是否會將薄弱的背部裝甲暴露在敵人面前轉身就逃……其實這沒什麼區別,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面前不管是正面還是背面都一樣能穿,既然都能穿就無所謂是正面背面。

赤阪千棠有些憤怒,雖然他也在命令戰車部隊撤退,但戰車部隊卻是在他下命令之前就已經在做撤退的動作了。

然而,赤阪千棠依舊不能下令讓他們往前硬衝,因爲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戰鬥:敵人前方有一道防線,裡頭佈置了反戰車火箭筒,後方還有反戰車飛彈,再加上三十輛T34……戰車聯隊往前衝就是自殺。

“撤退!”赤阪千棠大喊:“全員撤退!”

這隻能說赤阪千棠對T34的瞭解還是不夠充分,或者是他對自身戰車的瞭解不夠充分。

赤阪千棠以爲戰車聯隊的95式戰車車身輕速度快,它們有希望憑藉速度從T34炮口下逃生。

他沒想到的是,T34恰恰是這幾款戰車中速度最快的,速度反而是T34的優勢。

鬼子97式坦克最高時速38公里。

95式坦克最高時速48公里。

T34坦克的最高時速卻達到55公里……

T34的確重,有32噸是95式豆戰車7.2噸的四倍多。

但頂不住人家毛熊發動機的馬力足,一腳油門下去T34就趕上了鬼子坦克羣,然後又是撞又是碾又是用炮轟的……這下打的就不是脫穿了,打後部裝甲而且還是95豆式戰車根本就不需要脫穿,榴彈一發過去就是把它炸了個透心涼,一輛輛的就像放串天猴似的飛上到半空再重重的摔下來在地上翻了幾翻。

赤阪千棠在裝甲車裡暗暗叫苦。

他之所以一反常態的命令騎兵聯隊撤退,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也身在其中。

他可是師團長,少將!

這要是上來第一仗就戰死沙場接下來第51師團的指揮怎麼辦?士氣是不是會大受影響?部隊是不是將處於混亂?

其實這些都是藉口,赤阪千棠腦海裡考慮的只有自己的生死……人死了一切都沒了,還要什麼榮譽?

這是赤阪千棠在鷹醬那留學學到的東西,只不過回國後他不敢表露出來而已。

此時他心裡是一百個後悔:爲什麼會這麼大意跟着戰車聯隊一起進攻呢?這不是一腳踢到鐵板上了嗎?

但現在後悔也沒用,他只能不斷的催促駕駛員加快速度。

然而,八路軍坦克團團長孫明澤也是過來人,他在運城跟鬼子裝甲部隊作戰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他知道鬼子指揮官通常喜歡搭乘裝甲車而不是坦克……孫明澤以爲裝甲車裡的不過是戰車聯隊長之類的,誰想到居然是少將師團長。

當時的孫明澤沒多想,看到正以最高速度逃跑的裝甲車就馬上命令駕駛員追上去,甚至超過旁邊的鬼子坦克都放任不管。

靠近目標後“轟”的一炮把裝甲車掀翻……行進中的坦克打不準,就算距離近也很難命中,但爆炸產生的衝擊力卻足以讓裝甲車失去平衡。

然後就不需要孫明澤下令了,駕駛員一踩油門,T34就“嘎啦嘎啦”的碾了上去。

孫明澤似乎都聽到了裝甲車內鬼子指揮官的慘叫聲……

第1571章 交易第129章 責任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344章 兩個機場第329章第708章 淘汰制第139章 決心第1344章 怒其不爭第541章 援助第1017章 挎子第1881章 轟炸第1264章 繼電器計算機第310章 火箭炮連第499章 坦克滲透戰第846章 原型機第1445章 數控機牀第1859章 登陸戰第230章 反攻第1287章 建議第676章 恩惠第1632章 CXAM雷達第78章 戰果第1344章 怒其不爭第1640章 火攻第489章 炮兵陣地第1444章 三極管第1082章 過年第814章 變數第1213章 裝甲列車第85章 嘉獎第158章 假錢第1831章 話糙理不糙第1658章 選擇第1167章 問題第120章 公道第1603章 信心第129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23章 “武藏號”戰列艦第1777章 壓力第806章 江陽阜第1324章 整合第657章 搖錢樹第587章 求援第1846章 石油交易第1146章 優勢第1560章 示敵以弱第1068章 魚死網破第684章 820號飛機第1617章 真假天線第318章 特工隊第495章 戰車聯隊(補)第859章 變化第579章 煙霧第1377章 火箭巢第1302章 降低門檻第1751章 電力第977章 以退爲進第794章 遠程火箭炮第75章 血海深仇第707章 建議第730章 包圍第652章 幫助第1688章 卡脖子第683章 飛行員第150章 煙霧第1415章 以退爲進第414章 編制第1121章 鋼鐵廠機場第969章 地盤第750章 山地空軍第1064章 審時度勢第53章 酒後吐真言第584章 大智若愚第260章 教育第1797章 艱難的選擇第1355章 攔截飛彈第496章 什麼是坦克第1421章 白熱化第192章 負責第1085章 鬆落湖第1703章 虹吸效應第1583章 層層包圍第23章 大魚第1689章 反制第1436章 鑽機第890章 應對方式第1478章 勘探第1863章 登陸艦第853章 數據第198章 問題第610章 百姓第747章 RUS2第638章 疏散彈藥第45章 真有鬼子第143章 策反第1210章 意外第1702章 晶體管第1062章 選擇第228章 突圍第1548章 狀態改變
第1571章 交易第129章 責任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344章 兩個機場第329章第708章 淘汰制第139章 決心第1344章 怒其不爭第541章 援助第1017章 挎子第1881章 轟炸第1264章 繼電器計算機第310章 火箭炮連第499章 坦克滲透戰第846章 原型機第1445章 數控機牀第1859章 登陸戰第230章 反攻第1287章 建議第676章 恩惠第1632章 CXAM雷達第78章 戰果第1344章 怒其不爭第1640章 火攻第489章 炮兵陣地第1444章 三極管第1082章 過年第814章 變數第1213章 裝甲列車第85章 嘉獎第158章 假錢第1831章 話糙理不糙第1658章 選擇第1167章 問題第120章 公道第1603章 信心第129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23章 “武藏號”戰列艦第1777章 壓力第806章 江陽阜第1324章 整合第657章 搖錢樹第587章 求援第1846章 石油交易第1146章 優勢第1560章 示敵以弱第1068章 魚死網破第684章 820號飛機第1617章 真假天線第318章 特工隊第495章 戰車聯隊(補)第859章 變化第579章 煙霧第1377章 火箭巢第1302章 降低門檻第1751章 電力第977章 以退爲進第794章 遠程火箭炮第75章 血海深仇第707章 建議第730章 包圍第652章 幫助第1688章 卡脖子第683章 飛行員第150章 煙霧第1415章 以退爲進第414章 編制第1121章 鋼鐵廠機場第969章 地盤第750章 山地空軍第1064章 審時度勢第53章 酒後吐真言第584章 大智若愚第260章 教育第1797章 艱難的選擇第1355章 攔截飛彈第496章 什麼是坦克第1421章 白熱化第192章 負責第1085章 鬆落湖第1703章 虹吸效應第1583章 層層包圍第23章 大魚第1689章 反制第1436章 鑽機第890章 應對方式第1478章 勘探第1863章 登陸艦第853章 數據第198章 問題第610章 百姓第747章 RUS2第638章 疏散彈藥第45章 真有鬼子第143章 策反第1210章 意外第1702章 晶體管第1062章 選擇第228章 突圍第1548章 狀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