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地名

第264章 地名

太原,第一軍軍部。

秋山健一將小心翼翼的將一枚火箭彈拆開,做了一番研究後才憂心忡忡的帶着資料去見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正在指揮部內和筱冢義男討論着什麼,見秋山健一進門,就迫不及待的起身迎道:“秋山君,有什麼發現嗎?”

“是,中將閣下!”秋山健一將手裡的資料用雙手恭敬的遞了上去,說:“這是我拍下的照片以及說明。它的確與‘噴進彈’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說就是我軍的‘噴進彈’,但是……”

“但是什麼?”岡村寧次接過資料隨手翻開。

“但是,我認爲它比‘噴進彈’還要先進!”秋山健一回答:“‘噴進彈’之所以一直沒能批量裝備部隊就是射擊精度無法達到部隊的要求,而它精度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固體火藥柱內的火藥顆粒分佈不均勻。這一直是我們的難題,但敵人使用的這個固體火藥柱,其火藥顆粒的分佈卻十分均勻。因此它的飛行也更穩定,也就是比我軍‘噴進彈’有更高的精度。”

“你瘋了嗎?”筱冢義男不滿的反對道:“秋山君,你是不是看錯了!八路軍怎麼可能會比我們更先進?”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秋山健一回答:“爲此,我還切了一段火藥柱進行測試,結果的確如此。這是我們一直希望達到卻沒能實現的效果,而敵人實現了。”

岡村寧次繼續翻着資料,然後若有所思的問了聲:“那麼,秋山君以爲,這有沒有可能是被俘的研究人員,爲八路軍研發出來的?”

“不排除這個可能!”秋山健一低頭回答:“但是,可能很小。因爲一直以來,淺野相原都在試圖讓‘噴進彈’旋轉以增強其飛行的穩定性。突然間就改變了研究方向而且還短時間解決了多年未解決的難題……令人難以置信!”

聽着這話岡村寧次就明白了。

“所以,我認爲我的分析是正確的。”岡村寧次說:“八路軍一定有一名武器專家,他在武器裝備方面的水平,可能遠在我軍之上。”

“武器專家?”秋山健一十分震驚,他原以爲這是毛熊暗中給八路軍的技術。

原因是秋山健一收到了風聲,毛熊那很可能秘密裝備了“噴進”武器。

如果這個情報屬實,就說明毛熊擁有這種技術,那華夏會出現這種技術就不奇怪了。

但岡村寧次卻否定了這種說法。

“如果是這樣,那麼重慶方面的部隊就應該裝備更多的‘噴進彈’!”岡村寧次分析道:“但事實是重慶方面沒有,據我所知,最近晉綏軍還用大批的糧食去購買火箭筒。所以,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秋山健一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種現像。

不過岡村寧次說的對,此時的毛熊在軍事上按協議只能支援重慶方面。

原因是八路軍嚴格來說是重慶指揮機構下的部隊,國外的支援必須經過重慶然後再轉交到八路軍手中。

所以,毛熊如果將技術給華夏,不太可能出現八路軍有而重慶方面卻不知道的情況。

然後岡村寧次又遞給了秋山健一幾張照片,說:“這些都是近期八路軍出現的新武器,它包括子彈雷、定向雷、五零小炮以及被稱爲‘鬼炮’的東西。它們中有些是仿製我軍裝備,但有些卻是從未在戰場上出現過。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適合八路軍落後的軍工條件下生產。”

秋山健一翻着照片看了看,就皺起了眉頭。

如果把所有的東西聯繫起來,岡村寧次的分析就很有道理。

這些東西在淺野相原一行被俘之前就出現了,所以當然不是淺野相原在發揮作用。

同時毛熊輸出給華夏的技術,也不可能如此完美的契合八路軍的生產條件和生產要求,其中定向雷、子彈雷這些東西連毛熊都沒有。

可是……

八路軍這個武器專家,擁有比帝國還先進的技術,能輕而易舉的實現“噴進彈”的實戰化,未免太可怕了……畢竟帝國努力了這麼多年都沒能實現啊!

這時一名參謀上前報告道:“中將閣下,森山大隊在榆村找到一具完整的‘噴進彈’發射器。”

這是一名犧牲在隔離溝內火箭筒射手,由於當時是夜間作戰而且急於撤離,所以火箭筒連着兩枚火箭彈遺失在戰場上沒能找回。

岡村寧次大喜,下令:“馬上將它們送到軍部!”

兩個多小時後,火箭筒和火箭彈就被送到了岡村寧次面前。

秋山健一試了試火箭筒,就由衷的稱讚道:“真是個天才想法,用這樣一個筒狀發射器發射,然後再噴進飛行直至命中目標,整個裝備渾然一體,就像原本就該這樣似的。很難相信他們能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將這種武器發展得如此完美!”

岡村寧次關注的卻不是火箭筒本身,他盯着火箭筒的側壁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就大喜過望:“我可能知道敵人的兵工廠,甚至他們的武器專家的位置了。”

筱冢義男疑惑的問:“中將閣下是如何知道的?”

岡村寧次端過秋山健一肩上的火箭筒,將它平放在辦公桌上,然後指着側面刻上的一個“魯”字,說:“這就是原因。”

筱冢義男依舊不明所以,他甚至不認得這個漢字。

岡村寧次解釋道:“會在武器上刻字的,通常有兩種可能,一是刻上自己的姓以便與其它人區別,另一個,則是刻上生產的地名並以此爲傲。”

說着岡村寧次就得意的笑了笑,繼續說道:“如果是前者,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爲它只代表射手的姓。但筱冢君,你看看這刀法……”

筱冢義男看了看,然後就明白了:“我明白了,這是用刻刀刻上去的,普通士兵,是不會有這樣的刻刀的!”

岡村寧次點了點頭,說:“所以,這不是一個人的姓,更可能是一個地名,一個以魯字開頭的地名,也就是兵工廠的所在地!”

裝備上刻上地名的問題,是我軍生產不規範而忽略的一個細節,史上我軍黃涯洞兵工廠就是因爲工人在槍械上刻字而暴露。

(本章完)

第370章 誤導第289章 金融戰第1255章 兩全其美第1257章 雷達第904章 命令第838章 總攻第1341章 裝備第905章 火雞第440章 合併第58章 措手不及第358章 武工隊第872章 保密第415章 營長第1191章 主動權第1022章 穿插第1630章 海戰模式第923章 試射第1714章 夜間戰機第565章 托馬斯第1183章 突圍第303章 電臺第1698章 矛盾今天就兩章了第939章 溫水煮青蛙第1879章 時間第986章 短板第1500章 警戒線第933章 射程第595章 雪恥第950章 盜版第1126章 安豐村第1251章 技術優勢第1075章 人操導彈第834章 放行第1164章 坦克兵第1493章 攻城第267章 佈雷第195章 肩扛炮第1406章 準備第717章 RS82第700章 口碑第733章 確認第三卷反思第587章 求援第703章 女飛行員第1603章 信心第1287章 建議第1363章第1547章 手腕第1章 美國造衝鋒槍?扯蛋第595章 雪恥第1017章 挎子第465章 層次第1735章 鬼子的性格第1231章 錢老闆第1094章 “迴天魚雷”第911章 攔截第1403章 M19自行高炮第1595章 空中點火第200章 審訊第1066章 火焰第738章 V1第540章 薩奇交叉第735章 模式第1332章 合成團第1766章 工廠第590章 離間計第1639章 攻城容易守城難第1378章 纏繞鋼絲破片套第1796章 諾曼底登陸第569章 中間威力彈第1780章 魚雷機第1505章 研發項目第159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33章 埋伏第945章 走私第365章 燃燒瓶第441章 編制第552章 山地部隊第308章 時機第344章 兩個機場第1810章 最高時速第1390章 紙帶的價值第1080章 冬季第91章 想法第1583章 層層包圍第813章 鐵軌第999章 弱點第二卷反思第52章 告別第994章 只選合適的第770章 倖存者第1697章 分割包圍第104章 乘着這時……第1269章 蘇禮國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240章 攻城第328章 炮彈第380章 放火第976章 焦慮
第370章 誤導第289章 金融戰第1255章 兩全其美第1257章 雷達第904章 命令第838章 總攻第1341章 裝備第905章 火雞第440章 合併第58章 措手不及第358章 武工隊第872章 保密第415章 營長第1191章 主動權第1022章 穿插第1630章 海戰模式第923章 試射第1714章 夜間戰機第565章 托馬斯第1183章 突圍第303章 電臺第1698章 矛盾今天就兩章了第939章 溫水煮青蛙第1879章 時間第986章 短板第1500章 警戒線第933章 射程第595章 雪恥第950章 盜版第1126章 安豐村第1251章 技術優勢第1075章 人操導彈第834章 放行第1164章 坦克兵第1493章 攻城第267章 佈雷第195章 肩扛炮第1406章 準備第717章 RS82第700章 口碑第733章 確認第三卷反思第587章 求援第703章 女飛行員第1603章 信心第1287章 建議第1363章第1547章 手腕第1章 美國造衝鋒槍?扯蛋第595章 雪恥第1017章 挎子第465章 層次第1735章 鬼子的性格第1231章 錢老闆第1094章 “迴天魚雷”第911章 攔截第1403章 M19自行高炮第1595章 空中點火第200章 審訊第1066章 火焰第738章 V1第540章 薩奇交叉第735章 模式第1332章 合成團第1766章 工廠第590章 離間計第1639章 攻城容易守城難第1378章 纏繞鋼絲破片套第1796章 諾曼底登陸第569章 中間威力彈第1780章 魚雷機第1505章 研發項目第159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33章 埋伏第945章 走私第365章 燃燒瓶第441章 編制第552章 山地部隊第308章 時機第344章 兩個機場第1810章 最高時速第1390章 紙帶的價值第1080章 冬季第91章 想法第1583章 層層包圍第813章 鐵軌第999章 弱點第二卷反思第52章 告別第994章 只選合適的第770章 倖存者第1697章 分割包圍第104章 乘着這時……第1269章 蘇禮國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240章 攻城第328章 炮彈第380章 放火第976章 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