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準備

正在指揮利源機場運作的陳鬆勇或許聽到了消息,他匆匆丟下手裡的事趕回指揮部。

“團長!”陳鬆勇瞭解情況後就建議道:“咱們是不是提前進攻太原?”

提前進攻太原的用意很明顯,那就是圍魏救趙:太原戰鬥一打響,鬼子就要將兵力和物資用於防守太原上而不是進攻陽原通道,這麼一來陽原和大同不說安全,但壓力肯定會小得多。

王學新不加思索就否決了這個方案。

“不!”王學新說:“我們不僅不應該提前,還要延緩進攻!”

“延緩?!”陳鬆勇和張宗平不約而同的朝王學新投來不解的目光。

兩軍對戰在戰略上很講究“先發制人”,也就是儘量成爲戰役的主導而不是被迫應戰。

比如頑軍發起的淞滬會戰就是如此:

當時鬼子的進攻路線由北往南,這進攻路線更合理,原因是華夏的交通線大多都是南北走向,鬼子保持這個進攻方向,其機械化部隊就有可能長驅直入將華夏切割成東西兩半並將頑軍主力及工業封鎖、包圍在沿海城市,那時頑軍的兵力和工業甚至想搬到重慶都來不及。

頑軍看到了這個危險,因此決定主動出兵進攻上海。

接下來的事就像歷史發展的那樣:鬼子不甘心丟失上海這個重要港口於是派兵增援,頑軍也派出援軍……如此反覆,雙方兵力都使勁往上海堆越打越大。

陳鬆勇和張宗平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認爲搶先發起進攻既可以“圍魏救趙”又可以主導戰役,何樂而不爲?

除非……

但如果南面是鬼子北面也是鬼子,雁門關就相當於被圍死無法得到補給,這樣的雁門關還能守得住嗎?

雁門關的確是個問題。

“團長!”陳鬆勇一臉擔憂的說:“你認爲我們有能力支撐兩個戰場?”

於是,這場仗就不會是鬼子進攻雁門關的戰鬥,而是鬼子進攻雁門山的戰鬥。

但是進攻雁門山……這可是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而且到處是起伏的山巒,八路軍在山脊上有長城可以駐守還有M30榴彈炮加持,鬼子進入這種地形與八路軍步戰幾乎可以說是找死!

王學新微笑着點點頭。

如果只有一面是敵人那沒問題,雁門關就很穩固。

王學新指着地圖上雁門關所在的雁門山分析道:“我們可以在雁門關兩側高地山上佈設M30榴彈炮,東西段共四個斜面,每個斜面佈署一個炮兵營加一部炮偵雷達,全部四個炮兵營四部炮偵雷達,你們認爲鬼子還有能力打下雁門關或對其實施封鎖嗎?”

或者這兩個團更應該佈設在雁門山上阻止鬼子直接進攻炮兵陣地。

“可是團長!”陳鬆勇反對道:“大同也許還能守住,但是雁門關……”

張宗平的說法沒什麼問題。

結果就是頑軍把鬼子主力調到上海硬生生的改變了其進攻方向。

“做準備?”陳鬆勇和張宗平不由面面相覷,他們不明白能做什麼準備。

張宗平也贊同陳鬆勇的關點,他在旁邊勸道:“團長,這麼打太危險!就算我們有直升機只怕也很難爲雁門關運輸物資和兵力,雁門關失守就只是時間問題!”

重點是雁門關是個關,關的意思就是它是在峰巒之間卡在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上。

王學新微微點頭:“可以這麼說,敵人想要通過陽原,那就讓他們過,他們越多兵力被拖在大同在太原方向就越空虛,我們的進攻計劃就越有可能成功!”

也難怪陳鬆勇和張宗平沒想到這一點,他們還沒習慣直升機這玩意的存在,畢竟是新發明的裝備。

雖然直升機有運輸的優勢,但如果要直接把物資運到雁門關……關前關後的鬼子只需要把高射炮一架,直升機就是個絕佳的靶子。

這麼一說陳鬆勇和張宗平就都明白了,這其實就是用炮火封鎖雁門關,到時駐守在雁門關的那兩個團有跟沒有沒多大區別,因爲有炮火能將雁門關這條交通線封死。

話還沒說完張宗平就明白了,他眼睛一亮,說:“直升機,我們可以用直升機吊運火炮和炮彈到雁門山上完成佈署?!”

此時八路軍面臨的就是類似的問題:

如果讓鬼子先動手突破陽原通道進攻大同和雁門關……因爲大同和雁門關不能有失,否則八路軍這段時間所有的努力和犧牲都白費了,所以八路軍必須應戰。

然後張宗平又提出一個問題:“團長,可是雁門山上到處都是絕壁,想要在山上佈署火炮並運去炮彈,這運輸問題……”

王學新當然考慮過這一點,他說:“所以我們要提前在雁門關做好準備。其實不只是雁門關,大同也要做些準備!”

這就是戰略上的成功,之後雖然鬼子在戰術上取得勝利甚至佔領了頑軍的首都南京,但戰術上的勝利永遠也無法彌補戰略上的失敗。

應戰的結果就是部隊大量和有限的物資都往大同方向堆從而失去了進攻太原的能量。

這不只是因爲兵力問題,雖然目前在雁門關的兵力只有兩個團,但因爲雁門關是個易守難攻的險地,兩個團的兵力並不少。

鬼子可以兩頭夾擊跟八路軍打消耗戰:耗人、耗補給、耗彈藥,八路軍總有把人把彈藥打光的時候!

如果雁門關守不住,就意味着鬼子的交通線被打通了,其主力就可以南下增援太原,太原還能拿得下?到時不要一個不好,就是滿盤皆輸!

王學新這個現代人就不一樣了,他知道怎麼利用直升機並把它的潛力挖掘到極致。

比如現在駐守雁門關的難題……

戰時直升機的確有可能會被敵人高射炮封鎖,那爲什麼不戰前就用直升機把火炮運上去並佈設好?

把火炮居高臨下的往山上一擺,再加上炮偵雷達在上頭指示目標……那就是指哪打哪的神炮手啊!

鬼子有多少火炮、多少步兵夠這火炮炸?

甚至就連鬼子的高射炮都得避得遠遠的。

這樣一來鬼子還能封鎖直升機的運輸還能拿下雁門關?

第1605章 運輸線第1238章 暗渡陳倉第1641章 四平防禦戰第1362章 山地部隊第413章 投靠第2章 三八大蓋第1007章 改裝第1728章 壓制第49章 電臺第550章 人道第121章 無人區第1516章 沙溝鎮第693章 借人第8章 寒菊第955章 地面進攻第403章 春田步槍第1840章 凱旋第1812章 過載第443章 戰術第423章 運城第542章 保密第212章 以攻代守第1618章 矛盾第530章 自行高炮第278章 差價第1852章 松原之戰第770章 倖存者第1787章 合作愉快第471章 壓力第1481章 激光測距儀第1297章 居高臨下第1127章 訓練第900章 攔截第82章 試射第841章 竹村之死第1527章 穿插第1680章 神來之筆第1598章 情報第177章 三不留第834章 放行第556章 M79第627章 恥文化第1143章 “私下交易”第1022章 穿插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1643章 團結第449章 不敗之地第866章 逆向工程第880章 奸細第972章 添油戰術第1723章 小型化第1638章 解放四平第644章 打報告第1055章 陷阱第922章 X1第1177章 穿插第1237章 信號干擾第1192章 保護任務第734章 戰術借鑑第1701章 集成電路第1564章 高度角度第321章 中條山第607章 機會第594章 較勁第1485章 秘密佈署第738章 V1第872章 保密第85章 嘉獎第995章 話語權第520章 矛盾第1486章 聲東擊西第885章 計劃第106章 攔不住第983章 攔截第477章 前三角陣形第283章 木匠第895章 分散佈署第1055章 陷阱第1257章 雷達第631章 戰車聯隊第836章 談笑論生死第850章 發射架第1136章 巷戰第1510章 試射第1587章 猜疑第1182章 包圍第1277章 空降部隊第1804章 定遠號第907章 戰報第852章 射程第268章 虛張聲勢第710章 華夏營長第1262章 100倍的差距第1179章 發射架第1617章 真假天線第1569章 誤會第499章 坦克滲透戰第1808章 殲2第511章 心理戰第48章 撤退
第1605章 運輸線第1238章 暗渡陳倉第1641章 四平防禦戰第1362章 山地部隊第413章 投靠第2章 三八大蓋第1007章 改裝第1728章 壓制第49章 電臺第550章 人道第121章 無人區第1516章 沙溝鎮第693章 借人第8章 寒菊第955章 地面進攻第403章 春田步槍第1840章 凱旋第1812章 過載第443章 戰術第423章 運城第542章 保密第212章 以攻代守第1618章 矛盾第530章 自行高炮第278章 差價第1852章 松原之戰第770章 倖存者第1787章 合作愉快第471章 壓力第1481章 激光測距儀第1297章 居高臨下第1127章 訓練第900章 攔截第82章 試射第841章 竹村之死第1527章 穿插第1680章 神來之筆第1598章 情報第177章 三不留第834章 放行第556章 M79第627章 恥文化第1143章 “私下交易”第1022章 穿插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1643章 團結第449章 不敗之地第866章 逆向工程第880章 奸細第972章 添油戰術第1723章 小型化第1638章 解放四平第644章 打報告第1055章 陷阱第922章 X1第1177章 穿插第1237章 信號干擾第1192章 保護任務第734章 戰術借鑑第1701章 集成電路第1564章 高度角度第321章 中條山第607章 機會第594章 較勁第1485章 秘密佈署第738章 V1第872章 保密第85章 嘉獎第995章 話語權第520章 矛盾第1486章 聲東擊西第885章 計劃第106章 攔不住第983章 攔截第477章 前三角陣形第283章 木匠第895章 分散佈署第1055章 陷阱第1257章 雷達第631章 戰車聯隊第836章 談笑論生死第850章 發射架第1136章 巷戰第1510章 試射第1587章 猜疑第1182章 包圍第1277章 空降部隊第1804章 定遠號第907章 戰報第852章 射程第268章 虛張聲勢第710章 華夏營長第1262章 100倍的差距第1179章 發射架第1617章 真假天線第1569章 誤會第499章 坦克滲透戰第1808章 殲2第511章 心理戰第48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