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搶奪天師位的對頭來了?

第133章 搶奪天師位的對頭來了?

劍光劃過,吳小姐頭顱從頸上掉落下來。

這精怪到死也沒明白,自己只是想找個年輕的書生歡好,怎就招致了殺身之禍。

吳小姐屍體撲倒在船上,變成了一隻無頭水獺,身上仍裹着荷葉作爲衣衫,那柄青色雨傘變成了荷葉。

韓懷遠只覺身子一晃,腳下踩着的小舟也變成了一截朽木。

陳婉清心中驚慌:“相公,快快到船上來!”

韓懷遠將寶劍入鞘,在朽木是跨步一跳就到了自家舟上,見陳婉清面色不好,連忙抱住安慰:

“婉清莫怕!張道長說過,這些靠美色迷惑人的妖精都沒什麼本事,只要心中沒有邪念,就沒什麼好怕的!”

陳婉清面色好了些,又看了看水中屍體,確實只是個普通水獺的模樣,於是心中也就安定了下來。

“若我不在這裡,你有沒有邪念還兩說呢!不然這妖精怎地只挑你迷惑?”

韓懷遠連忙賠笑:“有你這樣仙女兒似的嬌妻,我還哪裡會被妖精迷惑,她來招惹我,正是劫數到了自己找死呢!”

夫妻兩個談笑幾句,再沒有了遊玩的心思,就搖槳把小舟劃回岸邊。

此刻正是暮色漸臨,天氣涼爽的時候,二人上岸沿着烏龍潭往韓家在清涼山下的宅院裡走去。

“婉清勿憂!這清涼山下有儒釋道三教道場,哪裡有什麼厲害的妖魔敢來此作惡?”

“相公說得有理……”

韓懷遠和陳婉清一起往回走,大約走了百餘步,就看到一個身穿麻衣的老嫗,手中持着一支竹杖在水邊張望,似乎在等人。

夫妻二人本不欲多事,也就沒理會這人,不料那老嫗見有人來,連忙開口詢問:

“兩位公子可曾見我家女兒沒有,她方纔乘船去了,到現在也沒回來!”

“這也是個精怪!”韓懷遠將手按在劍柄上,然而剛欲有所動作就被陳婉清按住手腕。

“老母再去別處尋找一下,我們沒有看見!”

陳婉清拉着自家相公便走,不一會兒就去的遠了。

那麻衣老嫗看着二人遠去的背影,目光中滿是悲慟和怨恨:

“乖女!伱也是昏了頭了,平白無故招惹這等人物,爲娘也沒什麼本事,只能以後再尋機給你報仇了……”

隨後這老嫗就走進水中,變成一隻蒼老的水獺,漸漸往水潭中心處游去。

在回去的路上,韓懷遠依舊有些憤憤不平:“婉清!你拉我作甚!這老婦明顯也是個妖精,正該殺了纔好!”

陳婉只好着解釋:“先不說殺錯了不好收場,就算人家真是妖精,卻沒有來害你,哪裡有上來就殺的道理?你跟張道長是好友,怎地沒學學人家的慈悲心?”

韓懷遠頗有些不以爲然:“其實張道長殺心比我還重呢,我們成親那天,你是沒看見我家門外那堆積如山的野獸屍體……

陳婉清無奈笑道:“那些是害人的妖魔,道長自然痛下殺手,就像方纔那水獺變成的美女來誘惑你,殺了也就殺了,但這老婦尚未作惡,再殺豈不是作孽?”

韓懷遠連忙恭維:“婉清說得有理!真是天生的菩薩心腸……”

“少來!你豈會想不明白這些,只是在我面前賣弄罷了!”陳婉清輕笑道。

大抵年輕男子都是愛在心儀之人面前表現的性子,韓懷遠又同自家妻子談笑一陣,然後忍不住道:“若那妖精知曉我們殺了她女兒,然後到我家中攪擾,又該如何是好?”

這下連陳婉清也說不好了:“不若去尋道長問一問?”

韓懷遠看了下天色:“今日道長剛到靈應觀,估計事情也多,我們不如明日再去觀中拜訪吧。”

陳婉清點了點頭,二人一同又行了一會兒就到了自家宅院,有僕人正站在門前等待:“少爺!少奶奶,府中都收拾好了!”

韓懷遠心情大好:“好!你們辦事兒果真利索,今日勞累了一天了,明日再給你們發賞錢!”

幾個僕人大喜,簇擁着韓懷遠和陳婉清向庭院深處走去。

烏龍潭裡,慶忌騎小馬踩着水面跑來,看到了那水獺無頭的屍身,忍不住嘆息:“吳姐姐還是太急了,不聽我的勸告,這下連命也丟了。”

這水中精靈感慨了幾句,然後一揮手掀起浪花打翻了那截朽木,水獺的屍身也沉入水底去了。

慶忌又嘀嘀咕咕感慨了幾句,然後也就沒有了什麼悲傷的神情,繼續騎着小馬在水面玩耍,慢慢跑得遠了。

似他們這等因天地靈機匯聚而化生的精怪,雖有些靈智,卻不似人類那樣感情豐富,喜怒哀樂也淡薄的很,連生死之事都視作平常。

也正因此許多精怪才無法理解“人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靠讀書也弄不明白其中真意,也就無法真正鞏固人身。

就如山中野獸,今日你吃我,明日我吃他,生生死死等閒事爾,這本是大道演化的一部分。

再說張牧之辭別了韓家一行人,獨自往靈應觀的方向走去,行了大概有數百步,想了下,衣袖一揮便將黃白兩個童子放了出來。

“一會兒就到地方了,你倆規矩些,也能充個門面!”

兩個小童剛欲撒歡兒,聽了這話連忙安靜下來,一起鄭重行禮:“是!老師!”

張牧之又仔細看了下,心中十分滿意:“這倆小畜雖然沒什麼用,但長得都十分討喜,當道童卻是極好的!”

一陣涼風吹過,送來水汽的腥味,張牧之轉頭一望,正看到不遠處的烏龍潭。

烏龍潭面積約有數十畝,潭水青碧,荷葉田田,岸邊停着幾隻小舟,又有楊柳依依環繞水邊,風景十分動人。

“匯山川之靈秀,聚地脈之精氣,真是好水!”

張牧之又將吳天祿從青蓮空間裡放出來:“這烏龍潭裡靈機遠勝橫望山下,你可在這潭中潛修。”

吳天祿躬身拜謝:“多謝老師!弟子會用心修持,早日練就蛟龍之身!”

張牧之又囑咐:“但凡靈氣匯聚之地,游魚小獸都能生靈,你在水中獵食些魚蝦果腹倒也無妨,但不好濫殺那些開了靈智的水族,以免殺孽纏身。”

吳天祿忙道:“老師放心,弟子並非兇殘弒殺的性情。”

張牧之點頭:“既如此,你去吧!”

吳天祿於是就躬身後退幾步,然後轉身來到水邊,變成了一條丈來長的大青蛇往水中去了。

張牧之又遙望了下烏龍潭,隨即領着兩個道童往前又行數百步,地勢漸漸拔高,面前出現了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小路。

沿着青石路又走了百來步,小路突然朝西一轉,然後豁然開朗,一座白牆灰瓦的道觀出現在眼中。

但見飛檐鬥角,庭院深深,又有古木簇擁,正是遠離鬧市的上等修行之地。

因早有韓家僕人來觀中傳過信,守靜老道正領着觀中大小道士等在門外,然後就見一個年輕道士帶着兩個童子出現在遠處。

“到了到了!新主持到了!”有性子跳脫些的年輕道童開口叫喊。

守靜道長連忙咳嗽一聲,道:“且肅靜!莫要在主持前失了禮數。”隨即就要帶着衆道士上前迎接。

然而還未等衆人有所動作,就見遠處那道人接連跨出幾步,轉眼間就到了近前。

守靜道長感應到來人一身雷霆法意十分厚重,連忙同衆道士一起躬身:“靈應觀知院守靜,攜觀中道士、道童共四十五人,恭迎主持法駕!”

“好個秉持清修的真道人!”

張牧之也在以法眼打量眼前的這位老道長,見其鬚髮潔白如雪,身形挺拔幹練,活生生一幅仙風道骨的模樣。

法力倒是並不深厚,由此推斷道行也就陰神境界,然而難得之處在於這老道周身上下有一股清光罩體,其色如水,其輕如雲,令人一見便知道家氣象。

“這是通讀道家經典,明白了其中真意之後纔有的慧光,此光無關道行法力,卻自有道家氣運庇佑,憑之外魔不親,內魔不起,什麼妖魔鬼怪也無法加害。”

“若我那祥雲紫氣是歷代天師庇佑,那這老道周身清光便是經年累月的辛苦修持而來,其心正,其神清,其行與道相合,纔有這般福德加身!”

張牧之見了守靜道長的氣度,心中傾佩之情油然而生,連忙躬身還禮:“貧道年少德薄,怎敢勞長者親迎,長者快快免禮,免得折煞了貧道。”

守靜道長起身笑道:“主持道行法力都十分了得,老朽不過癡長几歲,豈可當長者稱之!”

張牧之也笑:“道行法力只是表象,自家所行纔是本真,佛家講頓悟,我道家卻講奉行,守靜道長言行皆與道相合,實令貧道好生佩服!”

守靜老道轉身對衆道士開口:“爾等要記住主持今日點撥!”

“我等多謝主持指點!”衆道士中只有三五個聽明白幾分玄妙。

其餘之人只覺得這新來的主持沒什麼架子,往後日子也好過些。

守靜老道接下來就給張牧之介紹道觀裡的各個管事,如負責接待往來道士的知堂、負責主管內庫開支的都監、以及書記、掌籍等等。

張牧之從袖中拿出自家道牒,遞給負責主管本觀道士簿籍的掌籍:“這是貧道道牒,還請掌籍查驗。”

這是必要的流程,掌籍道士接過來細細查看片刻,對守靜老道稟報:“正是來自龍虎山的張道長,和天師府、朝天宮來信上所言相符!”

守靜老道拿過道牒雙手捧給張牧之:“既如此,主持且跟老道進觀裡去吧。”

於是張牧之就在衆道士的陪同下進入靈應觀。

靈應觀佔地廣大,共分三處院落,其中外院最爲廣大,用來招待來往香客。

主殿供奉隆恩真君王靈官,左側還建了一座財神殿,供奉武財神趙公明。

側殿神壇上趙玄壇黑麪虯鬚,身披大紅袍,跨黑虎,一手捧元寶,一手持金鞭,相貌堂堂,十分威嚴。

張牧之見這側殿香火比正殿靈官爺的香火還旺盛,忍不住心道:“這財神爺到哪兒都吃得開呀!但趙玄壇只有一縷神念在此,不似靈官大哥有法身常駐。”

外院還有一尊巨大的玄龜石像,玄龜前放着個四尺來高的功德箱。

守靜道長解釋說是這石像自靈應觀未建時就在此處,也不清楚什麼來歷,如今被來往香客當成了乞求吉祥長壽的瑞獸。

張牧之閉目感應,玄龜中並無靈性,也沒什麼神明念頭之類的,就是一尊普普通通的石像。

院中又有一個十分粗大的合歡樹,外圍設置了欄杆和香爐,樹上掛滿紅綢帶,明顯是被香客當成了姻緣樹來拜。

因爲常年受香火供奉,樹中確實生出了懵懵懂懂的靈性,不過距離脫體而出還早得很,估計還要過個幾百年才更趕上橫望山中那棵古柏。

在外院角落裡還有一座石碑,張牧之看了幾眼,確實是記載了幾個富商共同出資修建靈應觀的事兒。

“這靈應觀既然是商人所建,後來怎地又成了朝天宮的從屬道觀了?”張牧之好奇問道。

守靜道長微微一笑,開口解釋:“說來慚愧,這還是因爲那山坡下烏龍潭的緣故……”

原來,當年靈應觀建成之後周圍百姓都來拜王靈官,靈官爺亦廣發慈悲心,時時顯靈,致使靈應觀香火大盛。

恰逢有一年大旱,官府聽聞這道觀靈驗,就發下文書讓道觀住持守靜道長求雨。

後果然天降大雨解了旱災,自此靈應觀名聲大振,守靜道長也被人稱爲老神仙。

求雨有功,朝廷封賞,將烏龍潭連周圍山川樹林都賜爲靈應觀的私產。

守靜道長心性慈悲,見這遼闊的潭水空置了可惜,就准許周遭百姓在水裡種植蓮藕、菱角,養殖魚蝦,也算是造福一方。

然而這本無用處的烏龍潭能帶來銀錢收益之後,就引來了貪婪之人的爭奪。

“當時有個姓王的官宦人家,祖上曾在太祖皇帝面前立過功勞,非說這烏龍潭本是太祖分封給他家的私產,以此向百姓收取租金。”

“老道不忍百姓遭人盤剝,就帶着觀中道士同他家打官司,可人家背景太硬,這原本清晰明瞭的案子也就怎麼都斷不清了。”

“老道祖籍龍虎山下上清鎮,因修行一直不成才來此處落腳,後來實在沒辦法,老道就試着往老家寫信,讓人轉交張天師,讓他老人家幫着週轉此事。”

“當時張天師還兼任着這朝天宮主持的位子,他老人家發了慈悲心,讓我這靈應觀歸入朝天宮名下。”

“朝天宮是皇家宮觀,背景夠硬,如此這烏龍潭纔回歸了我靈應觀,周圍百姓憑此維持生計,免受豪紳盤剝之苦。”

張牧之點了點頭:“原來還有這一番因果在,後來那王家又生事沒有?”

守靜道長搖了搖頭:“或許是時運不濟,他家自此事之後就漸漸衰弱了下來,也就顧不上再來爭奪烏龍潭了,聽說他家如今只有一個子嗣,身體也不大好。”

老道士自然不會說這是他家不修德行遭了報應,但並不妨礙觀中道士這般亂想。

張牧之擡頭一看,果見衆道士表情都很古怪,於是也笑道:“你們不要亂想,我道家可不興像那些邪師一樣敗壞人家的福運!”

衆道士、道童都哈哈笑了起來,一起點頭:“主持說得有理,咱們都是正派修行的,不幹那種缺德事兒!是他家自己不行!”

張牧之搖搖頭,懶得再理會,又問守靜老道:“道長果真能求雨?”

守靜老道哈哈一笑,撫須答道:“老道能騙的了別人,哪裡能瞞得過主持?老道不修雷法,法力也淺薄,哪裡能求來雨水?”

“老道將那求雨的科儀流程倒是記得熟練,踏罡步鬥,舉旗燒符,讓幾個道士護衛法坦等等,當時按科儀開壇,也只是硬着頭皮應付罷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老道知道我那符紙、表文都不能上達天聽,然而科儀完畢之後卻有雷霆炸響,傾盆大雨從天而落,世人這才以爲老道求雨用功。”

張牧之在院中望了下正殿,笑道:“那就是靈官爺顯靈,助道長成事了!”

守靜道長點頭:“正是如此,從那以後靈官爺的香火也變得愈發興盛。”

一行人接着往第二進院落走去,內院是衆道士修行的所在,同樣建了一座正殿,供奉道家三清神像。

院子正中一口水井,水井左側是一方青石鋪就的廣場,平日裡衆道士就在這廣場上練氣、練拳、或是演練衆多法事科儀。

衆道士居住的廂房也在此處,另有伙房、柴房、庫房等等,還有一座木質的兩層閣樓,乃是藏經樓。

“有個姓郭的秀才借住在此,他家室清貧,但爲人中正,也十分好學,老道讓他平日裡協助掌籍道士管理這藏經樓,也付些錢財給他。”

“守靜道長考慮的周祥,讀書極耗心力,那些學子又愛熬夜,可囑咐下去,在飲食上對這郭秀才照顧一些,免得他熬壞了身體。”

負責伙房的道士連忙應下,衆道士都贊主持慈悲。

第三進院落則要小得多,是觀中主持獨居的小院,也就是日後張牧之居住、修行的地方。

院中亦有一口古井,另有靜室幾間,石桌石凳,牆角處開闢了一小塊地,種植了些蘭草。

屋檐下繫着風雨鈴鐺,窗外有個水缸,裡面養了荷花並幾位金魚。

守靜道長遣散了衆道士,領着張牧之和黃白兒童子入內。

“這裡是道長的居處吧?佈置得果然雅緻!”張牧之讚道。

守靜道長引着張牧之在石凳上坐下,隨後笑道:“老道前些年確實在這裡居住,只不過後來年紀大了,漸漸離不開人伺候,就搬了出去和他們同住。”

“小天師你來此,正要安心修持法力,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變故,居住在這裡正合適。”

顯然這老道士也知曉張牧之來此是要做什麼事兒,就把自己住的小院騰出來給小道士居住,私下裡也開口以小天師稱之。

至於什麼身體不好的說法,當然是託詞。

張牧之點頭謝過守靜道長的情誼,隨後又道:“我在這裡其實也住不久的,這段時間給道長添麻煩了。”

守靜道長搖頭:“哪裡有什麼麻煩,老道修行不成,能從旁協助小天師做些事情,也算積累功德了。”

張牧之再次拜謝,隨後開口問:“不知現在朝天宮的主持是誰?我還兼任着朝天宮三清殿主的職位,正要前去見過。”

守靜老道笑着回答:“現任朝天宮主持是張懋嘉, 如今已是陽神真人的境界。”

張牧之面上笑意緩緩淡了下來:“原來是他!”

張懋嘉乃是當代天師張懋丞的親弟弟,在張牧之的記憶裡,正是此人發動了天師傳承歷史上唯一一次奪嫡爭襲之事。

正統十二年,第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羽化,立遺囑讓年僅十一歲的張元吉以嫡長孫的身份繼位。

然這張懋嘉欺負張元吉年幼,便把天師府傳承信物、金銀法器洗劫一空,並且圖謀把張元吉劫持藏匿起來。

幸虧張元吉的奶奶拼死帶張元吉逃出天師府,暗中潛逃到京師告狀。

張懋嘉怕事情敗露,又帶領人馬趕去京城阻擾,雙方對峙在真武廟中,後來有道錄司的官員趕到才阻止了這一場同門操戈的悲劇,讓張元吉得以繼承天師之位。

當然,張元吉年幼無人管教,成年後做下許多惡事,那都是後話了。

現在張牧之執掌祖遺都功印和三五斬邪劍,乃是上界祖師欽定的第四十六代天師。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天師之位已沒有張元吉什麼事兒了,只待當代天師羽化之後,張牧之便能去天師府承位。

歷史進程算是拐了個彎兒,不知這張懋嘉會不會仍要窺伺天師之位?

如今張懋嘉身爲朝天宮主持,又是陽神境界,而張牧之爲朝天宮三清殿主,陰神境界。

無論修爲還是地位,張懋嘉都穩穩壓過張牧之一頭。

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靈官神威震邪佛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第一百四十八章 郭秀才,你怎麼虛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天師,你不講規矩啊!第六十七章 花容月貌 羊入虎口第一百零四章 鍾馗VS關雲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猴王同我佛門有緣第一百四十四章 猴王同我佛門有緣第一百七十七章 燕赤霞困守蘭若寺第三十章 太上救苦 鐵牛有後第二十五章 大道之爭 登徒浪子第九十六章 祖宗麻煩 兒孫解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條褲子引發的血案第七十八章 南方雷帝 火屬神雷第二百三十八章 上洞八仙:我們被人惦記上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郎真君?姓甚名誰?第一百一十四章 先給你挖個坑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 虛肚鬼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道士大鬧紫禁城第七十四章 命中剋星 直面敵首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蒙不棄,願拜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師重寶 九十九神鍾第二十三章 紫氣罩頂 山中古寺第八十七章 雙刀斬妖 神雷誅邪(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渡慈航 邪佛來歷第九十章 韓府事畢 兵發陰曹第二百五十八章 陽神真人?味道不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搶奪天師位的對頭來了?第四十二章 祭練法印 當代天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哼哈雷音 穢跡金剛第二百三十二章 真武隻手覆天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爲我所用,便爲我所殺第九十三章 禪院講經 度化羣僧第二百一十章 跟勾陳大帝不用講規矩第八十九章 雙刀斬妖 神雷誅邪(下)第八十一章 水鬼狡詐 魂魄離散第一十九章 夜叉暗算 神雷之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張家豈可一手遮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妾願自薦枕蓆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天師借寶震錢塘第十章 五雷正法 天尊法相第五十八章 畫壁世界 轟殺閻羅第二百四十七章 肉身飛昇 直登仙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謝陛下賞賜寶物第二十九章 不養不教 氣數盡失第一百二十八章 道行大進,法力大增第一十二章 城隍密謀 天兵難請第五十三章 檢閱兵馬 出征謀劃第一十五章 驚擾法駕 好個道士第一百八十七章 俺老孫來也!第六十七章 花容月貌 羊入虎口第四章 金光神咒 隻手降妖第三十七章 土地脫困 妖孽現身第一十九章 夜叉暗算 神雷之威第一十三章 雷分陰陽 法有正邪第七十五章 請神傳法 天蓬神咒第六十六章 猛鬼夜話 不要過來第一十八章 純陰純陽 元神出竅第二百章 沒辦法,你們生死決鬥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天師,你是大魔!第四十七章 一手蘿蔔 一手大棒第二百零二章 勾陳天皇大帝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濟和尚?降龍羅漢?(六千字大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手持金旨話封神第二百一十五章 陳傳老祖:我突然覺得他說的對第三十五章 因緣造化 苦肉伎倆第三章 換了人間 狐精搶親第二十八章 非生非死 墓中產子第一百五十章 玄武后裔?殺之!第一十五章 驚擾法駕 好個道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高德重鬼神欽第七十六章 北帝黑律 文相來請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你一個風火輪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師重寶 九十九神鍾第八十七章 雙刀斬妖 神雷誅邪(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版左戶上線今天5.20,請假一天第一百零四章 鍾馗VS關雲長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師重寶 九十九神鍾第二百六十三章 九曲黃河陣第二十三章 紫氣罩頂 山中古寺第九十一章 秦廣王蔣 枉死城張第八章 狐子學堂 心魔劫數第一百四十三章 吃俺老孫一棒第一百六十四章 哼哈雷音 穢跡金剛第一百九十一章 誅仙陣前見生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第二百零四章 三昧真火煉神訣第一百五十七章 恩將仇報小道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渡慈航 邪佛來歷第二百零九章 成就陽神 神遊裡第二百四十一章 呂岩!你個老不修……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得一件祖天師遺寶第五十二章 水火鍊度 正位軍成第二百四十一章 呂岩!你個老不修……第一百零七章 陰間遍地染紅霞第一百八十章 雷火之力煅陽神第一百一十三章 樹妖 黑山 大劫第一百三十六章 貧道就惹一惹朱元璋
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靈官神威震邪佛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第一百四十八章 郭秀才,你怎麼虛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天師,你不講規矩啊!第六十七章 花容月貌 羊入虎口第一百零四章 鍾馗VS關雲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猴王同我佛門有緣第一百四十四章 猴王同我佛門有緣第一百七十七章 燕赤霞困守蘭若寺第三十章 太上救苦 鐵牛有後第二十五章 大道之爭 登徒浪子第九十六章 祖宗麻煩 兒孫解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條褲子引發的血案第七十八章 南方雷帝 火屬神雷第二百三十八章 上洞八仙:我們被人惦記上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郎真君?姓甚名誰?第一百一十四章 先給你挖個坑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 虛肚鬼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道士大鬧紫禁城第七十四章 命中剋星 直面敵首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蒙不棄,願拜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師重寶 九十九神鍾第二十三章 紫氣罩頂 山中古寺第八十七章 雙刀斬妖 神雷誅邪(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渡慈航 邪佛來歷第九十章 韓府事畢 兵發陰曹第二百五十八章 陽神真人?味道不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搶奪天師位的對頭來了?第四十二章 祭練法印 當代天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哼哈雷音 穢跡金剛第二百三十二章 真武隻手覆天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爲我所用,便爲我所殺第九十三章 禪院講經 度化羣僧第二百一十章 跟勾陳大帝不用講規矩第八十九章 雙刀斬妖 神雷誅邪(下)第八十一章 水鬼狡詐 魂魄離散第一十九章 夜叉暗算 神雷之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張家豈可一手遮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妾願自薦枕蓆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天師借寶震錢塘第十章 五雷正法 天尊法相第五十八章 畫壁世界 轟殺閻羅第二百四十七章 肉身飛昇 直登仙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謝陛下賞賜寶物第二十九章 不養不教 氣數盡失第一百二十八章 道行大進,法力大增第一十二章 城隍密謀 天兵難請第五十三章 檢閱兵馬 出征謀劃第一十五章 驚擾法駕 好個道士第一百八十七章 俺老孫來也!第六十七章 花容月貌 羊入虎口第四章 金光神咒 隻手降妖第三十七章 土地脫困 妖孽現身第一十九章 夜叉暗算 神雷之威第一十三章 雷分陰陽 法有正邪第七十五章 請神傳法 天蓬神咒第六十六章 猛鬼夜話 不要過來第一十八章 純陰純陽 元神出竅第二百章 沒辦法,你們生死決鬥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天師,你是大魔!第四十七章 一手蘿蔔 一手大棒第二百零二章 勾陳天皇大帝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濟和尚?降龍羅漢?(六千字大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手持金旨話封神第二百一十五章 陳傳老祖:我突然覺得他說的對第三十五章 因緣造化 苦肉伎倆第三章 換了人間 狐精搶親第二十八章 非生非死 墓中產子第一百五十章 玄武后裔?殺之!第一十五章 驚擾法駕 好個道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高德重鬼神欽第七十六章 北帝黑律 文相來請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你一個風火輪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師重寶 九十九神鍾第八十七章 雙刀斬妖 神雷誅邪(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版左戶上線今天5.20,請假一天第一百零四章 鍾馗VS關雲長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師重寶 九十九神鍾第二百六十三章 九曲黃河陣第二十三章 紫氣罩頂 山中古寺第九十一章 秦廣王蔣 枉死城張第八章 狐子學堂 心魔劫數第一百四十三章 吃俺老孫一棒第一百六十四章 哼哈雷音 穢跡金剛第一百九十一章 誅仙陣前見生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第二百零四章 三昧真火煉神訣第一百五十七章 恩將仇報小道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渡慈航 邪佛來歷第二百零九章 成就陽神 神遊裡第二百四十一章 呂岩!你個老不修……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得一件祖天師遺寶第五十二章 水火鍊度 正位軍成第二百四十一章 呂岩!你個老不修……第一百零七章 陰間遍地染紅霞第一百八十章 雷火之力煅陽神第一百一十三章 樹妖 黑山 大劫第一百三十六章 貧道就惹一惹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