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想着,若是她把腰牌借給陳嬌兒,也不事先支會應昊一聲,陳嬌兒只帶着兩個丫鬟出去了,能平安回來還好說,萬一發生了什麼事,到時候她還要背鍋。
“那不妨姐姐把江郎和丌晴也借妹妹一用。妹妹這要重新挑選兩個家丁也要再尋覓一番,一時決定不下。可若是錯過了這最後幾日,七夕節可就過去了。”陳嬌兒沒能得到江郎和丌晴,但還是記着,怎麼也要使喚上一陣才能滿足,毫不客氣地問道。
“這……”她覺着吧,要把江郎和丌晴借給陳嬌兒用一天也不是不可以,但還是,若是陳嬌兒萬一出了什麼事,到時候不只是她要背鍋,江郎和丌晴更是要背鍋背成了羅鍋。江郎和丌晴已經是她的人了,她怎麼也要護着些。正想着該怎麼拒絕陳嬌兒這有些過分的要求。
陳嬌兒卻趁着她猶豫搶先道:“就這麼說定了。謝謝姐姐。”
她一愣,還能說什麼呢?只得無奈地笑了笑道:“那好吧。明兒……”
“姐姐可好今兒一會兒就叫江郎和丌晴過來妹妹屋裡?妹妹打算明兒就上街去,叫他們先過來也好提前先準備一番。”說着,陳嬌兒還直接向她伸出了手。
剛剛她從梨子那裡要來了腰牌,這會兒還沒還回給梨子收着,就派梨子去幫陳嬌兒跑腿了,便先把腰牌系在了腰間。瞅着陳嬌兒那動作,是現在就要她把腰牌交過去。
她終於也是皺了皺眉頭,這被趕鴨子上架“強搶東西”的感覺,心裡多少有些不痛快。更何況陳嬌兒嘴裡說着道謝的話,眼裡可沒有半點真實的謝意。
她猛地反應過來。對付這種得寸進尺的人,可千萬不能一時心軟就順着他們。當真對他們好,他們也不會掛念着半分的。慣出毛病來了,日後還會更加蹬鼻子上臉。
今日她是已經勉爲其難地應了要把腰牌和兩個家丁借給陳嬌兒一用,但此時若再是順着陳嬌兒,往淺了想,早借一日是一日不礙事,可是對方若是到時候拖着不還,她可沒那個閒心還要費力地去討要回來。自個兒是“債主”還要看“借債人”臉色的費力活她可是在前世老早就發誓不會再幹了,往往到頭來還要反過來被“借債人”在背後抹黑坑害。她圖什麼呢?
於是,她做出一個完美的笑臉,道:“姐姐已經答應了妹妹就不會反悔。倒是妹妹急什麼呢?姐姐這屋裡頭也就這四個丫鬟家丁,今晚上還有些活計要給江郎和丌晴幹。只是出府去玩上一天,妹妹也沒有什麼非得提前準備一天的吧?還是這樣,明兒一早我就派江郎和丌晴過去,這腰牌到時候也讓他們帶過去。準不耽誤妹妹明兒的行程。”到時候人是自己長腳的,該知道自己回來,而東西,也是讓自個兒人拿着,一併帶回來就是。
看陳珍兒話說得堅決,該是再沒轉圜的餘地,陳嬌兒也沒再多要求,應道:“那好吧。”反正人和東西明兒就是她的,到時候她想從那兩個小家丁手裡得來那腰牌還不容易?陳嬌兒正是打着這般主意,人借過來用上兩天她便滿足,這腰牌她卻是不打算還了的。
話說到此,陳嬌兒突然真真兒地滿面笑容,丟下了她,往一個方向迎了上去,嘴裡喚着:“爺,您回來啦。”那一個爺字念得是怎生的百轉千長,糖中摻蜜,叫聽了的人……反正她是瞬間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瞧瞧應昊,他好像也不是很受用啊?陳嬌兒的嗓音不太好,硬要掐細了嗓音,她自個兒可知道,不好聽的?充其量是過期的黏糖裡摻了乾透的蜜渣子,叫人吃不下反而齁得慌,還卡嗓子。
不顧應昊皺了皺眉頭,陳嬌兒迎到近前,還親暱地挽住了應昊的手臂,繼續掐着細嗓子撒嬌似的,道:“妾身有話要同爺說。”
應昊倒是沒有推開陳嬌兒,但眉頭更加緊皺,目光像是有些閃躲,但還要留意着這頭她的臉色。不,他又沒做什麼虧心事,幹嘛要看她的臉色?他只是要看看她臉上可帶着些歉意。
剛剛一回府,應昊本就有心直奔她的院子。昨兒她生生把他關在房門外,這口氣他還等着她醒了,跟她當面“好好說說”。但想了想,應昊還是先回了自個兒屋子,沐浴更衣了一番。還不是也念着,昨兒她睡夢中居然罵他臭。剛洗過澡的他可再沒理由被她說臭了吧?
然後,聽說爺回了自己屋子,大中午的居然叫知畫她們伺候沐浴。雖然有些意外,但原本在書房外候着的知書還是帶着梨子也過來幫手。應昊屋裡那個大浴池,洗一次可是要燒不少水。那池子設計倒也巧妙,幾個丫鬟等大廚房把水一桶桶地搬來,只要在牆外面順着竹筒把水灌進去。等應昊洗好了,那頭還有個塞子,應昊自個兒拔下來,洗過的水便會從另外的一個位置低些的竹筒流出來。這竹筒還更長,會把水直接排到院子後頭的一口廢井中去,不用她們再費力地一桶一桶接着往外面倒。應昊洗澡向來不用她們近身伺候。水夠了,若是喜歡,浴池旁就有個櫃子,上頭常備着各種乾花和皂莢等物,他可以自行取用。知書她們便只在房門外守着。
梨子就問知書道:“爺要洗多久?我可好這就回去稟了主子,說爺回來了?”
知書想了想,勸梨子道:“你還是再等等吧。等爺洗好了,先見一見爺。先向爺稟了側妃主子要見他。若是爺不想見,你也好回去稟報說是爺要在書房看書,不許人打擾。不然側妃主子直接過來了,爺見了還要不痛快,側妃主子也不痛快,到時候都要埋怨上你。”
“哦,好。”梨子心想,爺怎麼會不想見陳嬌兒呢?不過知書說得也在理。梨子便沒再多言,耐心等着。
往常應昊也是愛泡澡的人,日常只是睡前用毛巾擦擦身子,每三五天泡上一次,一次也要泡上小半個時辰。
這一次,知書她們在外頭聽着,才過了一炷香,爺好像就泡好了,正在臥房翻箱倒櫃地找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