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

西夏在全盛時期,總兵力有五十萬上下。

南宋全盛時期的總兵力則有七十萬上下。

不過,單純比較兵力的多少是沒有意義的。

因爲這是全國的總兵力,它需要分散駐紮於各處,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起。

而且,兩國的兵是不一樣的。

宋國的兵是專業士兵,吃軍糧的。

而西夏全民皆兵,平時從事生產,戰時轉爲士兵,專業士兵極少。

這種制度的好處是,大量節省了軍費,而且確保了有限人口中的壯勞力,能夠參與到農業生產中去。

但壞處卻不是平時爲農、戰時爲兵造成的戰力下降。

因爲西夏是農業和畜牧業並重的一個國家,這使得他們的戰士戰鬥力沒有因爲生產作業而下降。

但,西夏沙漠多,山脈多,這導致西夏國土上的主要城市都依託在賀蘭山脈和祈連山脈之下,形成一橫一豎的兩個狹長的城市羣。

所以從統治上相對分散,地方部族自治權力較大。

涼州以南,正面吳璘大軍的西夏軍,約有十二萬人。

這兵力部署比拱衛西夏國都興慶府(銀川)地區的兵馬還要多。

因爲西夏王都興慶府有六盤山脈作爲天塹,可逾越處不多,那兒的險隘有一夫當關之效。

而涼州這邊卻是絲綢之路,有蘭州這個門戶,只要打開了,就能長驅直入。

不過,在楊沅兵進陝西,並拿下秦州(天水)之後,西夏朝廷也很緊張。

西夏從黑水鎮燕軍司和黑山威福軍司抽調了兩萬兵馬,加強了六盤山西側的防務。

如此一來,拱衛西夏王都的軍隊,也從十萬增加到了十二萬。

在其後的西夏土地上,兵力已然捉襟見肘。

駐守祈連山防範吐蕃的兵力,現在已經不足三萬人。

三萬人戍衛在漫長的祈連山腳下,防禦脆弱的很。

好在曾經強大的吐蕃帝國,現在已經分崩離析,變成了土蕃諸部,道理上已經不會再對西夏造成威脅了。

可實際上,此時大理皇后高舒窈已經悄然進入吐蕃,正爲楊沅聯絡吐蕃諸部。

高舒窈本身是密宗弟子,楊沅和金剛智上人又有秘密來往,

而且吐蕃諸部通過與川峽做生意,有諸多的部落傾向了大宋一邊。

所以高舒窈和金剛智上人的遊說,很有成效。

眼下,西夏初戰不利,便有許多吐蕃部落動了翻越祈連山,襲掠瓜沙的野心。

祈連山脈把吐蕃和西夏隔了開來,山脈的大部分地區既高且險,是很難翻越的。

但是瓜州和沙州地帶的祈連山脈相對來說,是可以翻越的。

歷史上,吐蕃攻打西夏時,也多是從這一地帶翻越祈連山。

楊沅在悄然聯絡一切可以拉攏、團結的力量。

楊沅甚至打過西遼的主意。

只是他看了比較詳盡的地圖後,發現西遼距金國,中間隔着蒙古和乃蠻等部。

兩國相距數千裡,且中間區域多是荒山、戈壁,人跡罕至。

而西遼距西夏,同樣相隔數千裡,中間是沙漠瀚海。

耶律大石這老小子當年逃的太遠了些,根本沒有利用價值,楊沅遂罷了心思。

但是,楊沅的謀劃雖然已經足夠深遠,卻也難免犯了燈下黑的毛病。

他忽略了吳璘已經六十出頭,而且出征時就已抱恙。

在本來的歷史上,吳璘就是這兩年病故的。

不過楊沅可記不清吳璘的死期。

而現在,吳家十二少作死,楊沅把這個難題拋給吳璘自己解決,逼得吳璘只能殺子明志。

吳璘此舉固然果斷,可那畢竟是親兒子,此事使得吳璘心情鬱郁,身體愈發地差了。

其實打進西夏後,一連幾場大捷,吳璘身心愉悅,病體一度轉好了。

只是,他的底子已經壞了,夏秋兩個季節時,又處在一個晝夜溫差有時達到二十多度的地區,結果導致病情再度趨於嚴重。

身在軍中,不時移轉駐地,操心勞力,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治療,吳帥的病況便愈發嚴重了。

此時,劉錡已接受詔命,移軍進入西夏。

他按照預定計劃,向東北方向攻打會州去了,對於吳家軍主帥重病的情況,他還一無所知。

吳璘以爲自己這次還能熬過去,發現病情嚴重後,便暫時採取了守勢,暫停了對於涼州城的攻擊。

兩三日後,吳璘病情未見好轉,反而顯得愈發嚴重,吳璘才覺得這一遭只怕不妙了。

於是,他開始緊急安排後事。

一方面,他派出軍馬快驛,前去通知老將劉錡。

劉錡是因爲完全信任吳璘的能力,才放心攻打會州去了,沒有理會自己的側翼和後方。

可是如果吳璘出了岔子,以吳璘在吳家軍中的威望地位,那無異於天塌了。

到時候三軍沮喪,人心惶惶,真難說會出什麼大問題。

接着,吳璘又強撐病體,親自上書朝廷,請求讓他第五子吳挺急赴西夏,接任他的位子。

吳挺是吳璘第五子,現任朝廷的左衛上將軍,主管侍衛步軍司事務,剛剛二十出頭,英姿勃發。

不過,他是吳璘諸子中能力最強,最受看重的一位,一直被吳璘當成第一繼承人在培養。

如果由他接替自己的職位,那麼吳家軍的傳承,就可以順利完成,而不至於受到太大的影響。

接下來,吳璘便頒佈一道道將令,主要是鞏固已經佔領區域,清剿後路的敵軍遊騎,確保補給線的暢通。

同時強徵當地百姓,擴建所佔城池,積極打造工事。

吳璘擔心在順利完成權力交接之前,甚至有可能他的繼任者未到,他已病死軍中。

所以,爲了穩妥起見,吳璘被迫放棄原定計劃,採取了完全的守勢。

這時,監軍趙婒風風火火地上任來了。

他是翰林學士,唯恐吳璘打的太快,兵進神速,自己赴任遲了會分潤不了功勞。

誰料他風塵僕僕趕到黃羊川,看到的卻是一臉憔悴,二目無神的老將軍。

宋朝和秦漢唐時一樣,軍中一直常設監軍。

南宋時唯一的改變,就是再也不用宦官監軍了。

而且大多數時候,軍中委派有監軍,執行着監軍職權,卻不叫監軍。

所以會讓一些人誤以爲到了南宋時候,軍中幾已不設監軍了。

實際上,它只是繼承了大宋冗官的特點,名目繁雜了。

監兵、監軍使,這還是能看出來是監軍的。

還有護某地軍(兵),護戎、走馬承受、都監、兵馬都鈐轄、軍前宣諭使等官職名義。

趙婒趙學士,就是以利州西路軍前宣諭使的名義上任的。

光聽這名稱,還以爲他是來搞慰問和宣傳的。

趙學士雖然是監軍,但是在吳璘這種老將面前,還是壓不住的。

可問題是,他趕來時,吳璘已經快嚥氣了。

吳璘正在安排身後事,軍前宣諭使趙婒到任以後,是在病榻前見到吳璘的。

吳璘也只來得及囑咐趙婒一句“吾兒吳挺未及到任前,切勿冒進再戰,應固守城鎮,絕劉經略腹背之憂,保我大宋對夏之優勢,以待變化。”

趙婒的脣角微微地向下撇了撇,如果是楊沅那種三元及第的狀元,他是有點打怵的。

都是東華門外唱過名的好漢子,可人家是一甲一名,站最前邊兒的,您哪位?

他有點露怯。

不過像吳璘這種自幼從軍,在軍隊裡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老將,他看不上。

尤其是那句“吾兒吳挺未及到任前”,呵,還真把利中西路邊軍當成你吳家的私軍了?

寧配嗎?

趙婒只是握着吳璘滿是老繭的大手,一臉沉痛關切地道:“太尉不必擔心,靜養身體爲宜。朝廷大事,自有妥善安排。”

吳璘派往劉錡部的驛卒,爲確保軍情消息的送達,共派出了三路信使。

但是西夏地形複雜,西夏百姓對宋人也極爲仇視,所以西夏軍的散弋遊騎可以攸忽來去,宋軍根本無法清剿乾淨。

所以三路信使,竟是先後被西夏遊騎截殺了。

只不過,信是用密語寫成的,西夏軍中一時破解不了,只能將密信轉呈興慶府處治,吳璘病危的消息倒是沒有很快傳出去。

但吳璘軍突然改變作戰風格,停軍不攻,大有打持久戰的架勢,還是引起了一些西夏軍將領的警覺。

比如,拓跋黑衣。

“祖儒,吳家軍的反應非常詭異。此前,吳家軍侵我大夏時,吳璘就有恙在身。

末將懷疑,吳璘應該是病情惡化,無力執掌三軍,所以突然改爲守勢。”

祖儒就是大首領的意思。

在其上還有寧令(大王)、謨寧令(諸王)、其下還有呂則(首領)、樞銘(副首領)等。

這都是西夏語的稱呼。

西夏已經採用了與中原類似的官制,比如這位祖儒同時就是這個軍司的都統軍,相當於宋國的都統制。

西夏之所以保留了兩套官員體系,是爲了確保党項貴族在大夏政權中的絕對統制地位。

拓跋黑衣現在就是一名“呂則”,同時也是軍司中的一名指揮使,下轄三千騎兵。

拓跋黑衣一個屢次成功潛伏並作亂的間諜,這些人情事故當然是明白的。

所以他喚軍司都統軍拓跋厚爲祖儒,這就是在強調彼此關係的不同。

祖儒拓跋厚捋着大鬍子,沉吟道:“吳老頭兒有六十多了吧?你是說,這老頭兒不行了?”

拓跋黑衣道:“很有可能啊祖儒,我們應該加強偵伺,一旦確定吳璘出了變故,那麼我們大夏的機會,可能就來了,這可是祖儒立下不世之功的機會。”

拓跋厚眸中精光一閃,沉聲下令道:“黑衣,加派遊騎散弋,阻斷吳家軍驛卒軍書,有機會就多捉些活口回來,拷問消息。”

“是,不過祖儒應該早做準備了,一旦確認吳璘出了變故,我們……該做什麼呢?”

“老夫明白了,此戰若成,老夫記你首功!桀桀桀桀桀桀……”拓跋厚忍不住狂笑起來。

第86章 山上有貓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20章 滿城騷動只爲貓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438章 殺駕第217章 寅時,萬物承陽,虎嘯山崗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248章 艾曼紐貝兒的神通第458章 軍師很忙(為暗夜的燃燒盟主加更)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344章 博多綱首第167章 明月春風與共第603章 狡辯第612章 楊家惡虎第903章 楊沅的反擊第289章 誰人亂點鴛鴦譜第677章 雙向奔赴第291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693章 張網以待第145章 張公公,你說誰不是男人?第43章 有妖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574章 總攻第870章 請夫君大人籤個名兒第220章 辰時七刻,雷音震,神龍探首(等待更新)第832章 選秀第532章 楊老師的最後任務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560章 吾欲一鳴驚人第336章 迫在眉睫第720章 給楊沅立個規矩吧第72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83章 堂下所跪何人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599章 失控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711章 吾欲拜楊沅爲義父第134章 只待新雷第一聲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66章 我們一起來擡槓第58章 大宋的“萬人空巷”第724章 周瑜和孫權的智慧合體楊連高第103章 雨中的沈鶴第186章 兵王歸來,發現…第914章 攻城掠地第618章 編筐編簍第717章 陰差陽錯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110章 少年但飲莫相問第650章 鶴唳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間煙火第474章 上官姐弟第255章 我有一個秘密第668章 造聖第199章 無風波處起風波第295章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第607章 大宋監察的崛起第756章 樂思蜀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465章 一隅之光(為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799章 神兵天降第801章 逆轉(爲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87章 一筆如鉤,寇楊死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565章 張院長的秘密第187章 點絳脣第431章 下車第342章 拗斷天使之翼第489章 假假真真假第488章 請神,送神第240章 卑職心服口服(等待更新)第786章 秦州劫第370章 心裡沒底的解元公第388章 滿江紅第526章 到底行不行第808章 故人第883章 朕看中的花兒第759章 盟友第208章 我全都要!第554章 八風雷動第440章 背鍋俠第280章 原來你在五層第692章 大孫子第899章 吳挺行險第39章 以後我是你的人第694章 詭譎重重第201章 羽嬋奮起千鈞棒第234章 戌時四刻,換船,搖錢樹沒了第264章 不可原諒的愚蠢第907章 看着你的底牌談判第723章 以魔爲礪第726章 雪中送炭的表哥第691章 小叔爺第786章 秦州劫第768章 八日之後
第86章 山上有貓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20章 滿城騷動只爲貓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438章 殺駕第217章 寅時,萬物承陽,虎嘯山崗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248章 艾曼紐貝兒的神通第458章 軍師很忙(為暗夜的燃燒盟主加更)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344章 博多綱首第167章 明月春風與共第603章 狡辯第612章 楊家惡虎第903章 楊沅的反擊第289章 誰人亂點鴛鴦譜第677章 雙向奔赴第291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693章 張網以待第145章 張公公,你說誰不是男人?第43章 有妖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574章 總攻第870章 請夫君大人籤個名兒第220章 辰時七刻,雷音震,神龍探首(等待更新)第832章 選秀第532章 楊老師的最後任務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560章 吾欲一鳴驚人第336章 迫在眉睫第720章 給楊沅立個規矩吧第72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83章 堂下所跪何人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599章 失控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711章 吾欲拜楊沅爲義父第134章 只待新雷第一聲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66章 我們一起來擡槓第58章 大宋的“萬人空巷”第724章 周瑜和孫權的智慧合體楊連高第103章 雨中的沈鶴第186章 兵王歸來,發現…第914章 攻城掠地第618章 編筐編簍第717章 陰差陽錯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110章 少年但飲莫相問第650章 鶴唳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間煙火第474章 上官姐弟第255章 我有一個秘密第668章 造聖第199章 無風波處起風波第295章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第607章 大宋監察的崛起第756章 樂思蜀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465章 一隅之光(為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799章 神兵天降第801章 逆轉(爲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87章 一筆如鉤,寇楊死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565章 張院長的秘密第187章 點絳脣第431章 下車第342章 拗斷天使之翼第489章 假假真真假第488章 請神,送神第240章 卑職心服口服(等待更新)第786章 秦州劫第370章 心裡沒底的解元公第388章 滿江紅第526章 到底行不行第808章 故人第883章 朕看中的花兒第759章 盟友第208章 我全都要!第554章 八風雷動第440章 背鍋俠第280章 原來你在五層第692章 大孫子第899章 吳挺行險第39章 以後我是你的人第694章 詭譎重重第201章 羽嬋奮起千鈞棒第234章 戌時四刻,換船,搖錢樹沒了第264章 不可原諒的愚蠢第907章 看着你的底牌談判第723章 以魔爲礪第726章 雪中送炭的表哥第691章 小叔爺第786章 秦州劫第768章 八日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