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攻心爲上

金國特使蔡珪,押着二十多輛大車,匆匆駛向開封。

車中,不僅有絕豔美極的熟婦與少女,完顏莎裡古真、完顏佟佳和珂里葉特梅朵,還有大量的財寶。

這可不是簡單的金銀,而是每一件都價值連城的寶物。

其中甚至還有許多古人字畫、孤本典籍。

當初金人攻陷汴梁,大宋宮廷裡的無數珍奇全都落在了金人手中。

如今被完顏亮拿來賄賂楊沅的,也不過是其中百分之一。

開封城下,宋軍正打的如火如荼。

朱仙鎮一帶地勢平坦,適合騎兵作戰。

因此,辛棄疾的騎兵隊伍,已經趕到朱仙鎮。

一旦金軍出動重騎兵“鐵浮屠”和輕騎兵“柺子馬”,就是甘泉的火器營配合辛棄疾的騎兵大展神威的時候。

但是事實上,金國現在缺馬。

失去了東北,又與韃靼交惡,金國的騎兵隊伍也大爲減少了。

中原地區金國騎兵更少,倒是陝西的金軍尚保留着比較強大的騎兵。

因爲此地的“鐵浮屠”和“柺子馬”,已經被完顏亮提前調動到了燕京地區,加強京師防務。

這一來,金軍就完全沒必要對宋國重兵雲集的朱仙鎮展開攻擊了。

他們提前收縮兵力,固守開封城。

做爲大宋故都,這裡城牆堅固,防禦措施完善。

哪怕守城金兵的數量比宋軍少數倍,只要糧草充足,也足以堅守至少半年以上。

楊沅的大軍在朱仙鎮停歇兩日,稍作整頓後,就展開了對開封城的進攻。

辛棄疾的騎兵則負責保護己方的後勤補給線,破壞金軍可能的糧草運輸渠道。

開封黃河段此時已經結冰,倒不必擔心金軍補給船隻從水上來。

宋軍水師此時用處也不大了,已經轉爲後方輜重運輸部隊。

南京路兵馬大總管楊棠和開封留守那懶朔風親自巡視了城牆之後,才返回他們各自的大帳。

他們的大帳已經從城中前移,分別設在西城和南城的城門樓裡。

刁斗聲聲,正是三軍用餐的時候。

低級軍官和士兵已經飽餐,中級軍官們纔開始享用飯食。

軍中將士品階不同,軍食的品質和定量也不同。

漢軍士兵要低於女真士兵的標準,普通士兵要低於將佐的標準。

但是現在開封城被圍,也只有高級將領,案上才依舊有着雞鴨魚肉。

看着桌上一隻湯汁鮮亮的燉羊腿、一條紅燒黃河大鯉魚時,楊棠並沒有指責浪費。

因爲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伙食,他走到哪兒,親軍扈從都要相隨的。

這些人也沒吃飯呢,楊棠用餐時他們也要輪班在一旁護衛,這些肉食大部分也要落到他們肚子裡。

“嗵嗵嗵嗵……”

遠遠的,有戰鼓聲傳來。

這也是今天刮的西北風的原因,否則就連這隱隱約約的戰鼓聲,在南城也聽不見。

楊棠本要站起的身子,一下子又坐了回去,暗暗鬆了口氣。

這是宋軍在攻打西門了。

他守的是南門,城下倒還安靜。

楊棠就着肉菜和野菜乾、蘿蔔條,大口吃着烙餅,還喝了一碗小米粥。

酒足飯飽,侍衛便端上一杯菊花茶。

這是開封地區的茶飲文化,所用的菊花就是開封地區種植的,算是一種藥飲茶。

北宋時期就流行於開封地區,信陽毛尖此時還不入流,士大夫們最喜此茶。

金人入主中原後,本就崇拜中原文化的他們什麼都學,自然而然也就接受了這種茶飲文化。

“派個人去西城看看。”

雖然楊棠對那賴朔風守西城很有信心,還是決定派個侍衛過去看看情況。

一名已經吃飽的侍衛立即戴好風帽,裹緊羊皮襖,沿着寬闊的城牆向西城而去。

“大總管,城下射來箭書!”

一名親兵抓着一枝摘去了箭簇的箭,匆匆向他奔來。

那箭頭的位置,裹着一塊羊皮,纏的很緊。

楊棠懶得解那細索,用刀割斷,將羊皮取下。

裡邊有一枚石子增重,此外,還有一封帛書,裹在羊皮之內。

楊棠將信展開,開篇赫然是“子棣表兄臺鑒。”

子棣是楊棠的表字,一瞧有人親切地稱呼自己爲表兄,而這箭書卻是來自敵營,楊棠第一個感覺,就是自己哪個表弟被宋軍抓了,又被迫寫信要招降自己。

他立即略過內容,先去看結尾署名“妹婿楊沅謹啓”。

楊棠的脣角不禁抽搐了幾下。

他想起來了,楊沅有位夫人是烏古論盈歌,而他是盈歌的表兄。

所以……

城門樓上下,都是楊棠的親信。

他們也知道,城下在這個時候射來箭書,十有八九是勸降的。

雖然表面上他們依舊固守着崗位,或肅立、或巡弋,但注意力都不由自主地轉向了楊棠。

大總管會接受麼?

雖然他們只是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士兵,在史書上甚至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但,他們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金國發展到如今這一步,他們心中也都開始厭戰了。 他們暗暗希望,大總管會做出讓他們歡欣鼓舞的決定。

楊沅此時,正在西城親自觀戰。

城池攻守,所用的手段和器械也就那麼幾種,所以城池攻防,也沒什麼特別的戰術戰法。

它是真正實力的較量,或者更殘忍一點說,就是在堆砌人命,拼戰鬥意志。

當然,現在宋軍火炮,有投擲類手雷武器。

這些對於宋軍攻城,起了極大幫助,令本來佔據了地利優勢的金軍,其戰損率遠遠高於之前守衛城池的正常戰損率。

不過,依仗火炮來破開城門亦或是擊毀城牆,還是相當困難的。

城門後面,堆砌着一根根條石,而且是橫豎縱橫壘在一起的,牢牢堵住了城下後的甬道。

不要說是現在的火炮,就算是未來世界的火炮,也轟不開這樣厚重的“石牆”。

開封城牆又寬又厚,而且一旦把哪裡的城牆轟開一個豁口,金軍用稻草成捆地扔在豁口上,再往上澆水,用不了多久,就凍成冰砣子,充分利用了天時的妙處。

“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轟這裡,就轟這一段城牆。”

楊沅觀察着戰況,指着一處已經在炮彈轟擊下有垮塌跡象的城牆下令。

“所有大炮集結於此,分兩段式轟擊,我倒要看看,他們還來不來及得以冰築城。”

楊沅一聲令下,宋軍的大炮立即開始集結。

城上,那懶朔風發現了城下宋軍的動向,只觀察片刻,他就明白了宋軍的用意。

那懶溯風立即命令,將城上的拋石機專門瞄着宋軍火炮發射。

哪怕砸不爛宋軍的大炮,也要砸爛炮架,砸死炮兵,阻止他們集中火力。

與此同時,他又讓城下藏兵洞內準備好投擲爆炸物。

一旦城牆垮塌,宋軍蜂擁而上時,箭矢的發射密度就不夠看了。

但,那些裝着鐵釘、瓷片的火藥罐子,卻有一炸掃一片的奇效。

大宋朝廷把楊沅的火器匠人調往臨安,卻疏於防範,被金人成功劫走,從而使金國迅速掌握了這種犀利的武器。

金人對於火器的開發研究,雖還不及宋軍,但是在守城戰中,他們卻能彌補這種火器技術的差距,讓火藥同樣發揮巨大威力。

宋軍如果一味強攻,就算能夠拿下開封城,也將付出重大犧牲。

可開封對於大宋、對於整個中原戰場上的我軍和敵軍來說,都有着重大意義,它又是必須拿下的。

只要拿下開封,仍在南京路各地鏖戰的宋軍會士氣大振,而金軍的鬥志將進一步降低。

所以,圍城打援、長期圍困什麼的,都不符合楊沅的戰略要求,他必須儘快拿下開封。

這是大宋的首都。

雖然後人把宋分作了北宋與南宋,但宋人從未如此劃分,也從未另立首都。

汴梁,從始至終,一直都是大宋的國都。

奪下開封城的意義,實在是太重大了。

楊沅給楊棠寫了親筆的招降信,但他也不能保證,楊棠一定會投誠,更不能保證楊棠一定能馬上投誠。

可是從內部攻破這座堡壘,又是奪回都城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

所以,攻心戰術,還是要用,而且不能只寄望在楊棠一人身上。

“夫子,檄文、露布、謗書、陰簡等都重新擬好了,請夫子過目。”

聽到那人稱自己爲夫子,楊沅就知道,這是自己的學生。

學生太多,接觸機會又太少,他記不過來,但這些學生們可是都記得他的,而且以自己是楊丞相的學生而自傲。

楊沅點點頭,從箭樓上下來,帶着那個書記官進了他的中軍大帳。

一份份傳單擺到了几案上。

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傳單,只是作用各不相同。

之前學生們擬的,太過講究,像寫科舉文章似的,詞藻華麗,金句頻出,洋洋灑灑,氣勢不凡。

所以,楊沅一語否決了。

文章都是好文章,可你得分是給誰看的啊。

媚眼拋給瞎子看,這媚眼兒再媚,又有何用,還不如嬌滴滴一句“官人,不可以~”

於是,在楊沅的指點下,所有的傳單全都重新寫了。

檄文,這是公開聲討金國罪行、宣揚大宋收復故土的正義性,兼具威懾與招降功能的榜文。

這是給金國文武官員們看的,沒問題,你排比了,你金名頻出了,你之乎者也了,你長篇大論了,很好。

飛檄,這是給守城的大頭兵和城裡老百姓看的,簡明扼要,一看就懂最好,不需要掉書袋。

所以,上邊就一句話“投降免死”、“獻城者賞千金”、“頑抗到底者誅三族”,反正不是哄就是嚇。

謗書……

這個就比較損了。

事先打探到城中文武官員的名字,然後就以雙方已經溝通多回的語氣僞造要裡應外合,殺死守城將領,獻城投降的通敵信。

金軍守城文武官員未必會信,信不信的不要緊,你心裡多少會犯合計吧?

另外還有煽動城中漢人搞破壞的,“汝輩本我宋民,何苦爲金狗守城?”

再寫煽動金人投降的:“陝西已被收復”、“洛陽已被收復”、“賊亮已經自盡”、“立即投降,有功者賞!”

“好,這回寫的不錯,印刷吧!”

楊沅一聲令下,各種傳單便在營中印刷起來。

是夜,宋軍鳴金收兵後不久,北城和西城外的宋軍大營中,便豎起了一座座高大的箭樓。

然後,藉助那凜冽的西北風,無數的傳單就像雪片一般飛舞到了空中。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汴梁都不見。

第181章 我想插個話第753章 生與死第923章 二月二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200章 師師倒拔垂楊柳第831章 親政在即第169章 官家無故至此,罰金一鎰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32章 描像養性羅克敵第352章 身份當場變變變第638章 立威第793章 止戈待戰第773章 合縱連橫第873章 解縛第549章第57章 僚機:青棠與阿蠻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670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66章 我們一起來擡槓第288章 事事風風韻韻第149章 我們知道但是都裝不知道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598章 完美第902章 淮西戰事第48章 師父,你要抱師丈大腿呀第688章 有心、無心、本心第222章 巳時四刻,蕃坊,東方哥譚第922章 風起洛陽東第440章 背鍋俠第646章 賞功第901章 醉掌天下權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912章 一人去而天下動第366章 天使投資人第699章 衆生皆棋子第766章 殺雞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650章 鶴唳第373章 東西廚總長第278章 我和大王做個交易第156章 馬死落地行,也要走下去第177章 花好月圓日(第四更)第577章 三司會審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467章 先報與君知第491章 蹩十和至尊寶第261章 小駱獻寶第409章 大登科第863章 一日一旨第639章 凱旋第318章 請喬公做個見證?第246章 論一個職場人的自我修養第453章 大睿不能輸第572章 對症下藥第204章 識大體懂進退第127章 好細,好軟乎(等待更新)第591章 事發矣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57章 僚機:青棠與阿蠻第713章 塵埃落定第90章 劉家的大寶貝第8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70章 一碗酒了斷第609章 攻心第152章 有美一人,邂逅街頭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925章 平穩過渡第577章 三司會審第118章 帶刺的玫瑰第851章 選擇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327章 你來了?第579章 選擇第600章 歸流鏈接第826章 燕王!第529章 鼠跡狐蹤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283章 薛豬豬有點渣第926章 布武天下第266章 我幫小楊報個名第114章 我欲求長生,只爲多殺寇第904章 再臨潁州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第685章 刀把子第108章 忽作無期別第274章 無膽鼠輩楊官人第548章 雙面第857章 燕王歸(爲JJM盟主加更)第273章 優雅中的緊鑼密鼓第605章 反擊之始第79章 漏風的小棉襖第256章 “你”去哪兒了?第481章 小輕鬆第880章 破而後立第787章 褒姒的一笑第284章 新鮮出爐的王二少第809章 曾經第901章 醉掌天下權
第181章 我想插個話第753章 生與死第923章 二月二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200章 師師倒拔垂楊柳第831章 親政在即第169章 官家無故至此,罰金一鎰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32章 描像養性羅克敵第352章 身份當場變變變第638章 立威第793章 止戈待戰第773章 合縱連橫第873章 解縛第549章第57章 僚機:青棠與阿蠻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670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66章 我們一起來擡槓第288章 事事風風韻韻第149章 我們知道但是都裝不知道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598章 完美第902章 淮西戰事第48章 師父,你要抱師丈大腿呀第688章 有心、無心、本心第222章 巳時四刻,蕃坊,東方哥譚第922章 風起洛陽東第440章 背鍋俠第646章 賞功第901章 醉掌天下權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912章 一人去而天下動第366章 天使投資人第699章 衆生皆棋子第766章 殺雞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650章 鶴唳第373章 東西廚總長第278章 我和大王做個交易第156章 馬死落地行,也要走下去第177章 花好月圓日(第四更)第577章 三司會審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467章 先報與君知第491章 蹩十和至尊寶第261章 小駱獻寶第409章 大登科第863章 一日一旨第639章 凱旋第318章 請喬公做個見證?第246章 論一個職場人的自我修養第453章 大睿不能輸第572章 對症下藥第204章 識大體懂進退第127章 好細,好軟乎(等待更新)第591章 事發矣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57章 僚機:青棠與阿蠻第713章 塵埃落定第90章 劉家的大寶貝第8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70章 一碗酒了斷第609章 攻心第152章 有美一人,邂逅街頭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925章 平穩過渡第577章 三司會審第118章 帶刺的玫瑰第851章 選擇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327章 你來了?第579章 選擇第600章 歸流鏈接第826章 燕王!第529章 鼠跡狐蹤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283章 薛豬豬有點渣第926章 布武天下第266章 我幫小楊報個名第114章 我欲求長生,只爲多殺寇第904章 再臨潁州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第685章 刀把子第108章 忽作無期別第274章 無膽鼠輩楊官人第548章 雙面第857章 燕王歸(爲JJM盟主加更)第273章 優雅中的緊鑼密鼓第605章 反擊之始第79章 漏風的小棉襖第256章 “你”去哪兒了?第481章 小輕鬆第880章 破而後立第787章 褒姒的一笑第284章 新鮮出爐的王二少第809章 曾經第901章 醉掌天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