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 新大清帝國

兩個月後,舟山。

“將軍閣下,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舟山租借地總督約翰斯頓向您投降!”

莊士敦低頭說道。

就在說話的同時,他將自己的佩劍雙手遞到了曾韜面前,在他身後一名旗手挑着白旗,而在旗手後面總共不足兩百英軍官兵整齊列隊,用複雜的目光看着曾韜身後。在這位大明海軍提督的身後,一艘艘鉅艦停泊定海軍港,特拉法爾加號和聖喬治號的巍峨身影此刻如此刺目,儘管都進行了簡單維修,但它們和另外十二艘三級艦上激戰的痕跡依然清楚可見,而和它們一同駛來的那些大明戰艦上同樣如此,從這些傷痕可以看出雙方戰鬥的激烈。

但勝利者是明軍。

根本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的舟山英軍面對這支艦隊只能選擇投降。

“總督閣下,您的部下不多啊!”

曾韜接過莊士敦的佩劍,看着他身後不無譏笑地說。

“將軍閣下,這裡原本的確有兩千駐軍的,但這段時間我們與國內消息斷絕,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士兵都選擇了逃離舟山,至於他們去了哪裡,鄙人也很想知道,如果貴軍抓獲了他們請務必通知我們,我們願意以支付賠償形勢引渡他們然後維護軍法。”

莊士敦說道。

“我會轉告總參謀部的。”

曾韜笑着說。

當然,明軍肯定不會抓到活着的英國人的,這些傢伙如今都在清軍裡面當僱傭兵呢!就連道光那裡都有好幾個英國教官在訓練新軍。

而且據說還訓練了整整三萬人。

這種事情心照不宣就行,莊士敦也只是撇清關係,防止以後談判時候楊豐以此來要挾要更多賠償,甚至於要求英國政府召回這些人,現在說他們是逃兵就可以了,至於這些人的死活已經不關英國政府的事。實際上英國政府肯定還會派更多人去幫助清軍抵禦明軍,明英不會戰爭了,英國政府就是真得掏賠款,也只能承認失敗並恢復雙方關係,但是以後這種間接的交鋒只會加大力度而不會停止,道光已經成了英國在東方拖住楊豐的唯一棋子,這個大明皇帝成長得太快已經對英國構成實質威脅,他要是徹底解決了道光然後對印度下手怎麼辦?

英國人必須全力扶持道光。

雖然明軍奪取新加坡,但並不能阻止英國通過緬甸爲道光輸血,更何況就算緬甸這條路斷了,英國還可以通過茶馬古道,還可以通過中亞……

呃,這條線有點麻煩。

大英帝國不久前同樣在阿富汗遭遇一場恥辱性的慘敗,他們俘虜了之前的阿富汗國王,然後扶持起一個傀儡並且駐紮了近兩萬英軍,當然,裡面包括大批英印軍,但可惜這個傀儡很不受歡迎,導致阿富汗境內叛亂不斷,最後駐阿英軍不得不撤退,在撤退過程中遭遇阿富汗人的圍毆,最終一萬六千人全軍覆沒,其中完全由英國人組成的第四十四步兵團,只有一個上尉一箇中士和七個士兵生還。

包括那個傀儡也死了。

現在英國政府不得不釋放之前被俘的阿富汗國王以恢復和平。

不過借道應該沒問題。

但英國人還得等道光把喀什葛爾那個蘇丹解決了,這位蘇丹的背後其實是俄國人,很顯然俄國人想趁機把哈薩克搞到手,這時候俄國已經征服了小玉茲和中玉茲,但大玉茲也就是巴爾喀什湖以東仍舊屬於清國,很顯然如果那位蘇丹能殺光天山地區所有清軍,俄國就可以趁機和他瓜分天山南北了。

當然,莊士敦並不知道,道光已經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了。

“僧格林沁動作挺快啊!”

就在受降現場不遠處,戚繼光號甲板上,楊神皇看着電報說道。

這是錦衣衛駐長安情報站剛剛發回的電報,然後由錦衣衛總部轉發給他這邊,電報內容是清軍在陝甘的剿匪情況,依靠着僧格林沁帶到長安的一萬多精銳騎兵,再加上那些英國教官訓練的新軍,道光摧枯拉朽般解決了陝甘境內的叛匪。

或者說血洗。

在南方戰場上憋了一肚子怒火的僧格林沁,還有他手下那些蒙古和八旗精銳,完全把這股怒火傾瀉到了那些叛軍身上,基本上可以說就像當年他們老祖宗入關時候一樣,所過之處血流成河。這些傢伙儘管在南方被明軍暴打,但卻真正被捶打成了虎狼之師,後期都有衝過明軍火力線戰例的他們收拾一羣冷兵器,最多有少量火繩槍和老掉牙火炮的叛軍,那真得就跟碾壓一樣。再配合已經開始按照排隊槍斃戰術訓練的八旗,還有那些士紳組織的團練,另外再加上鄂爾多斯等部蒙古騎兵,在輕鬆血洗了陝西境內叛軍後,已經開始掃蕩河西及河套一帶,可以說道光正在依靠着僧格林沁徹底出一口這些年積攢的惡氣……

雖然他出氣的對象不是楊豐。

但這種時候,能有一個出氣筒對他也是很好事,至少還能讓惶惶不可終日的人心能夠穩定一些。

這一點很重要。

道光正在用那些叛軍的血重塑他的大清帝國。

“神皇,總參謀部電報,韃虜棄北京。”

這時候一名侍從報告。

“棄北京?”

楊豐有些意外地說。

“據報是沒吃的了!”

侍從說道。

好吧,鬼子六小正太在北京真沒有吃的了,實際上他和穆彰阿也從沒有真正完全控制過北京,這座城市在道光大撤退後,就已經只剩下苟延殘喘了,沒有了漕運,北京周圍各地紛紛被明軍佔領,甚至出北京城門就是明軍騎兵的活動區,直隸總督納爾經額就算想給他送吃的也運不進去,而且外城老百姓還經常搞事情,穆彰阿苦苦支撐了快一年後,終於糧食耗盡不得不棄城而逃。

他們逃往宣化。

畢竟那裡好歹還有個居庸關。

在北京沒法堅持,明軍就在通州呢,在北京還守個屁啊!

不過他們在逃跑前,出於泄憤在城內放了把火,雖然很快明軍就進城並且組織外城百姓救火,但皇宮還是被燒了不少,第八軍統制特意爲此而請罪。

“燒了就燒了吧!”

楊豐毫不在意地說道。

“總參請示,第八軍軍部是否移駐北京?”

侍從說道。

“不用,馬上就冬天了,運河斷絕單靠陸路運不了多少東西,這個冬天北京一帶百姓肯定缺糧,第八軍軍部繼續駐天津,剩下運力向北京運糧救濟百姓!”

楊豐說道。

隨着穆彰阿和鬼子六逃跑,這時候京津算是徹底落入明軍手中,而清軍除了穆彰阿所部堵居庸關外,還有盛京將軍所部關外八旗在山海關,不過原本應該南下的另外部分關外八旗已經加強到遼河一帶,很顯然他們也怕明軍登陸牛莊或者蓋州。直隸總督納爾經額繼續守保定,易水以北實際上也被放棄,白洋澱以東同樣也被拋棄了,這時候納爾經額能控制的只有保定向南一線,而山西綠營則固守天津關,龍門天關,紫荊關等一系列長城險隘,河北實際上變成了雙方的一個緩衝區。

不過明軍也沒興趣向西進攻。

第八軍主力這時候已經沿着運河南下兵臨黃河,南線第十軍也攻克了徐州,並且正在北上,接下來這兩個軍將會師濟寧,一舉將運河以東切下來,然後慢慢消化掉,至於保定及以南各地還不在吞併的範圍。

而對於楊豐來說,他接下來的戰略目標就是南京。

但不是打。

他已經不需要以武力解決這個問題了。

“讓他們上來吧!”

神皇看着碼頭上一羣還頂着辮子的傢伙,然後一臉威嚴地說道。

這是舟山本地士紳。

也包括大清駐舟山的外交人員。

更直接點說,這時候江浙士紳派來和他談判的代表,雙方至今還在安慶和衢州兩地玩僵持,不過江浙士紳已經沒希望了,尤其是隨着福建境內清軍徹底肅清,江西湖南兩省的土改結束,各處戰場上明軍一批批不斷到達兩地,這兩個點上的明軍總兵力已經突破了十萬。

這是十萬清一色線膛槍,甚至還有管狀彈倉速射步槍的明軍。

他們手中光大炮超過一千門。

而且最低也是九斤榴彈炮,最重的是四十斤臼炮,這完全就是南北戰爭水平的,甚至南北戰爭的美軍都不一定抵擋住他們,畢竟南北戰爭也分前期中期後期,前期也還有大量美軍在玩春田M1842,甚至初期連春田M1816都有,達到明軍這種裝備水平至少得南北戰爭後期。

這樣的十萬大軍,而且還是十萬身經百戰,鬥志昂揚的精銳,哪是江浙皖三省那些拿着滑膛燧發槍和少量貝克來複槍,純粹就是爲了領軍餉混飯吃的團練能夠抵擋。

這一點那些士紳很清楚。

“陛下,草民祖上也曾追隨過魯王。”

一個老鄉紳趴在甲板上陪着笑臉說道。

“那又如何?”

楊豐笑着說道。

“難道能改變你們最終投靠韃虜的事實嗎?”

緊接着他說道。

“呃?”

那老鄉紳憂鬱地閉嘴了。

“你們都不要抱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我的原則很簡單,所有有韃虜官職或者舉人以上功名的,放下武器主動投降的,可以保留部分財產,但是必須交出土地,而這個部分得視情況而定。比如高利貸肯定不能再讓你們收了,最多按照銀行利息收,比如家裡奴僕肯定把賣身契還給人家,總之這個得按法律來,戰敗投降的,土地財產統統交出,除了保留一處房產居住外最多按照普通百姓標準分地自己養活自己,至於那些頑抗到底的統統抄家,該斬的斬,該全家流放南洋的全家流放南洋。

你們只有這三條路可走。”

楊豐說道。

“陛下,聖朝還準絲綢貿易嗎?”

一個士紳戰戰兢兢地說。

“國內自由銷售,出口完全歸國營絲綢公司,倒是茶葉可以自由銷售,但是國營同樣也有茶葉出口公司,瓷器可以自由銷售,這個沒有國營的,鹽業完全國營,鋼鐵業完全國營,棉紡業完全私營,這些你們自己去廣州的計委諮詢就行。”

楊豐說道。

絲綢出口是暴利,當然要控制在自己手中,茶葉主要是擔心有人跑到殖民地去種植,這時候英國人已經在錫蘭種植了,他要是完全壟斷肯定有那些奸商跑去找英國人勾搭。瓷器是沒必要,中國瓷器技術是一七一二年被傳教士殷弘緒竊取,這個傢伙同樣還竊取了牛痘技術,這時候歐洲同樣大量燒製瓷器,當然,以精美而論還是中國瓷器受追捧。但隨隨便便拿個瓷碗就能讓歐洲人尖叫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這時候的中國瓷器更多要靠藝術價值,很顯然這個行業壟斷是沒有出路的,鹽業必須壟斷,鋼鐵業之所以壟斷是怕鍊鋼爐外傳,畢竟貝塞麥是十年後搞出轉爐的。

這邊多保密一天也好啊!

至於以後肯定也還是要放開的。

爲了避免技術流傳,乾脆先禁止國內鍊鋼,反正他目前的鋼鐵產能足夠,不需要藉助民間力量。

棉紡業完全放開。

這個不適合壟斷,相反還要鼓勵私營以擴大產能,這個時代還有很多老百姓穿不起衣服的,必須藉助自由經濟的力量全力擴大棉紡業,以此解決老百姓的穿衣問題。至於棉花的缺口可以用鼓勵到邊疆開荒的形式來擴大產量,分地只適合於內地,要是到東北,到西北,甚至到殖民地還分地就扯淡了,這些地方需要的是鼓勵種植園,以邊疆和殖民地種植園來支撐內地以均田爲基礎的工業化,至於工人問題,一個工農業剪刀差就輕鬆解決了。

說到底純計劃經濟肯定不行,這條路已經被很多人走過了,但純自you經濟也不行,這條路同樣也被一次次經濟危機證實了。

既然這樣就一半一半吧!

但即便是這樣,他面前也依舊是一片哭聲。

“哭什麼哭?你們離了那幾畝地就活不下去了嗎?都趕下去,傳令艦隊起航,朕要去南京祭孝陵!”

楊豐喝道。

兩旁錦衣衛上前,拖着這些痛哭他們時代落幕的士紳們,然後直接拖到碼頭上,就在同時一艘艘戰艦的汽笛鳴響,緩緩駛離定海軍港……

(過年好!)

第一四八章 銅瓦廂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五零九章 母女啊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二七四章 南京第一零八章 追殺第五八二章 人民羣衆的內部矛盾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五零九章 母女啊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六七九章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第四七二章 楊姐姐的故人們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三八八章 樂土第二四五章 攝政王的第一日第三一三章 仙尊也難啊第一九九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四九八章 血海滔滔第二二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七二六章 國師的日夜操勞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八十六章 繁華落盡第八章 神蹟第二十八章 多爾袞,過來受死吧!第二七八章 一輩不如一輩了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三八六章 大唐波斯都督府第五八五章 天國諸王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第二六零章 第三次穿越第二六一章 1788年北京城裡的哥斯拉第三四九章 我失憶了第一二一章 昭昭天命第三九五章 大食世界的大門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九章 我大清經不起禍害了!第六一七章 通朝大道第七二四章 進擊的大宋第四五零章 仙女下凡第五二九章 萬人坑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二二二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一八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七五二章 趙雲戰許褚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三六章 亮出牌子嚇死你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三一九章 喋血禁宮第六零九章 祝效華封第五零五章 1259年的恐怖片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四十章 得救了!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四六四章 破敵就在今日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八十三章 睜眼看世界第七六七章 雅典娜也來了第一二九章 趕盡殺絕第十五章 戰神崛起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五七八章 葛雲飛的逆襲第四三三章 爲了殺戮與毀滅第一四六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啊第二一六章 尊神,您就收了神通吧!第七六八章 主與我們同在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三零零章 這世上的妖太多了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六五七章 居然還有援軍第四三一章 一言不合就私奔第三三三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四三七章 聖火令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四四五章 美索不達米亞天空的龍第四零八章 冠軍侯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六二章 恨不早殺光那些腐儒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七五四章 裝逼不要停!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
第一四八章 銅瓦廂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五零九章 母女啊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二七四章 南京第一零八章 追殺第五八二章 人民羣衆的內部矛盾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五零九章 母女啊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六七九章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第四七二章 楊姐姐的故人們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三八八章 樂土第二四五章 攝政王的第一日第三一三章 仙尊也難啊第一九九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四九八章 血海滔滔第二二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七二六章 國師的日夜操勞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八十六章 繁華落盡第八章 神蹟第二十八章 多爾袞,過來受死吧!第二七八章 一輩不如一輩了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三八六章 大唐波斯都督府第五八五章 天國諸王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第二六零章 第三次穿越第二六一章 1788年北京城裡的哥斯拉第三四九章 我失憶了第一二一章 昭昭天命第三九五章 大食世界的大門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九章 我大清經不起禍害了!第六一七章 通朝大道第七二四章 進擊的大宋第四五零章 仙女下凡第五二九章 萬人坑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二二二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一八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七五二章 趙雲戰許褚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三六章 亮出牌子嚇死你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三一九章 喋血禁宮第六零九章 祝效華封第五零五章 1259年的恐怖片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四十章 得救了!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四六四章 破敵就在今日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八十三章 睜眼看世界第七六七章 雅典娜也來了第一二九章 趕盡殺絕第十五章 戰神崛起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五七八章 葛雲飛的逆襲第四三三章 爲了殺戮與毀滅第一四六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啊第二一六章 尊神,您就收了神通吧!第七六八章 主與我們同在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三零零章 這世上的妖太多了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六五七章 居然還有援軍第四三一章 一言不合就私奔第三三三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四三七章 聖火令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四四五章 美索不達米亞天空的龍第四零八章 冠軍侯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六二章 恨不早殺光那些腐儒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七五四章 裝逼不要停!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