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

崇禎十七年九月。

寧遠城南。

“這纔像個樣子!”

看着路旁的農田中,那些正在掰玉米的農民,大黑馬背上楊豐感慨地說。

僅僅不到半年時間,這片土地就已經完全恢復了生機,無數的鄉村建立起來,無數的農田開墾出來,在金秋季節的玉米田裡一條條道路縱橫,一片片土牆茅屋組成的村落隨處可見,牆上的玉米辣椒形成了極好的裝飾,甚至就連豬羊等各種牲畜都不時在官道上走過,不遠處還有一隻黃狗衝着他狂吠。

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無論是他的土豆還是玉米還是高產大豆,都充分展現出了自己的威力。

半個月前,戶部甚至把一個都快趕上腦袋大的土豆,當作祥瑞送到了廣寧前線他手中,然後皇帝陛下請衆將吃了一頓土豆燉牛肉,整個寧榆一帶百姓都被這種東西那恐怖的產量驚呆了。和後世那些因爲多年耕種而缺乏肥力的土地不同,這時候寧榆一帶土地極其肥沃,估計現代化肥堆出來的都趕不上,再加上氣候適宜,這種東西堪稱野蠻生長,最高記錄一株產了十斤,據說扒出來時候那老農都跪下哭了。

而現在又輪到玉米了。

雜交高產玉米的威力在這片黑土地上同樣得到盡情釋放。

“父皇請看!”

鄭成功拿着一個玉米棒子興沖沖地跑來遞給他。

二十釐米長的棒子上玉米粒從頭排到尾,在陽光下很有光澤感,如果都是這樣的,估計畝產千斤就跟玩一樣,甚至超過一千五都有可能,和目前幾百斤的水稻相比,這東西的產量同樣恍如神蹟一般。

“這是你種出來的?”

楊豐問他身後跟着的老農。

那老農滿臉惶恐地趴在地上結結巴巴地說了一大堆,結果楊豐一句沒聽懂,他用詢問的目光看着鄭成功。

“父皇恕罪,兒臣無能,這些人到如今也只是能聽懂官話,但說還有很大一部分不會說,他是後期過來的棚民,是從江西一帶過來的,說的是有些帶福建口音的撫州話,估計是當年從福建過去的流民,他說感謝皇恩浩蕩賜予他們仙種,賜予他們民籍,賜予他們土地,他們世世代代銘記皇恩,他的一個兒子就在新軍中效力,他跟兒子說若是戰場上敢逃跑回來他就親手打死。”

鄭成功說道。

“哈,哈,是個忠義之民,賞!”

楊豐說道。

他身後的樑誠立刻拿過一個錢袋子來,楊豐接過去直接扔給了那老農,後者激動得趴在地上不停地磕頭。

“走!”

楊豐一催馬說道。

這時候兩旁越來越多的農民知道了皇上駕臨,紛紛從農田中涌出,帶着發自內心的激動跪倒在兩旁,向他們的皇帝陛下表達着忠誠。

這些人才是楊豐最忠誠的子民,儘管他直到現在還聽不懂這些人的話。

這些都是來自江西的棚民,廣東的寮民,福建的疍民,浙東的墮民,全都是社會最低等的賤民,他們或者不被允許上岸居住,或者不被允許到平原上居住,或者不被允許擁有田產只能幹賤役,他們不能讀書,不能充當官吏,不能與良民通婚,他們連這個龐大帝國最底層的草芥都不算,頂多算是草芥底下的爛泥而已。

而現在,他們不是了。

他們的後代可以讀書做官,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他們可以堂堂正正活地在陽光下。

而這一切都是他賜予的。

“這纔是人民!”

楊豐特意下了馬,牽着馬行走在跪拜的人羣中感慨地說。

這就是他的基本盤,這裡沒有士紳,這裡也沒有儒生,這裡也沒有舊官僚,這裡只有最單純的人民,對他忠心耿耿,只要他的命令下達,可以將子彈射向任何他指定目標的人民。

這纔是他的後盾。

他的這片後盾從寧遠開始,一直向南到山海關,基本上以中後所也就是綏中縣城爲分界,以北是賤民,以南是遼民,形成了兩個相對du立的羣落,畢竟他們互相之間語言不通。不過遼民對賤民倒沒什麼歧視,這些賤民是南方人,跟他們本來就遠到幾乎兩個世界,賤民在南方是什麼情況,這些遼民可以說一無所知,更何況現在大家都是皇上所封的義民,當然想讓他們融合仍舊需要漫長時間,這就不是楊豐所操心的了。

接下來賤民的遷移工作還會繼續進行,反正東北有的是土地可以容納他們,光遼河以西估計養活幾百萬人口都沒問題。

而南方士紳同樣支持這項工作。

這些賤民在南方都是些隱藏的炸彈,土客矛盾一向都是士紳們最害怕的,之前光棚民造反就不斷,萬曆年間李大鑾兄妹造反使半個江西捲入戰火,實際上後來康麻子的地瓜盛世中,棚民造反也一直沒斷,甚至一直到雍正年間都還有,直到雍正把他們都列入良籍才消停。這也是雍正年間人口暴漲的重要原因之一,暴漲的人口很大一部分並非自然增長,而是把原本不列入民籍的人口都算了進去。楊豐現在以這種方式把他們都弄到東北,也算是給那些士紳們清除隱患了,要不然這種跨越數千裡的移民怎麼可能如此順利地進行。

有那些南方士紳在後面全力支持而已。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最後將追悔莫及。

不僅僅是這些人,包括之前明清關外大戰期間,逃難到山東的流民也在返回,黃蜚控制的登州一帶,不斷有船隻載着百姓跨海而來在寧遠上岸,然後向北在錦州一帶定居下來,而之前逃到山裡的,也開始出山定居。照目前的速度估計,到明年這個時候遼西一帶的人口就基本上可以接近百萬了,這片曾經繁華的沃土很快將全部恢復生機,野豬皮父子兩代破壞造成的創傷,將以最快速度得到治癒。

而楊豐,同樣也將獲得一片穩固的後方。

這皇上造反也不容易啊!

沒有強大的根基哪怕他有外掛也不行啊,上次那四枚人彈已經讓他清醒過來,在炸彈面前霸王復生也一樣變渣渣,那次幸虧發現及時,另外韃子對他的抗炸能力估計不足,他們要是弄四枚幾十上百斤的人彈,那估計大明人民已經可以緬懷他們那曇花一現的大帝了。

這也是楊豐最近比較消停的原因所在。

他也得小心點了。

“父皇,蕩寇營到了!”

旁邊鄭成功說道。

“這就是朕的新軍?”

楊豐饒有興趣地看着前方一支列陣等待的龐大軍團。

五千賤民軍身穿統一的紅色右衽短上衣,下面是打綁腿的黑色褲子,綁腿這東西已經在明軍中普及開了,從寧遠之戰時候楊豐就已經教會了士兵,實際上這時候山民打綁腿很常見,只不過軍隊裡面很少見,賤民軍裡面很多人都是江浙山區棚民,他們本身也有打綁腿的習慣,楊豐只是將其制式化。

再加上千層底的粗布鞋,還有頭上每人一頂范陽笠,這就是楊豐的新軍扮相。

而裝備就比較寒酸一些了。

這些新軍士兵一人揹着一杆鳥銃,身上掛滿小竹管,因爲老式鳥銃沒有專門的刺刀,只好再額外配一把雁翎刀,盔甲是沒有了。

實際上這支新軍看着很不起眼,他們這時候充其量只是一支傳統的銃兵,甚至還不如明軍中的銃兵,後者至少還有制式的盔甲,包括明軍內部的那些將領也沒把他們當回事,在他們看來這只不過是滿足皇上樂趣的。就這些賤民能有什麼戰鬥力,日常訓練也無非就是鳥銃射擊,用木槍練習刺殺,還有就是天天排着隊走來走去,沒事拉出來一氣跑個十幾裡,汗流浹背氣喘如牛的樣子倒也不失爲一景。

他們的評價沒錯。

哪怕對於楊豐來說,這支新軍也同樣沒多少亮點可言。

但他們有一個特殊之處就足夠了,這個特殊之處很簡單,那就是他們……

“服從!”

楊豐吼道:“你們的職責只有一個,那就是服從朕的命令,現在朕命令你們,站在那裡,沒有朕的命令誰也不準動,誰敢動一步就直接剔出,然後連你們的家人一起送回你們來的地方,聽清楚了,沒有朕的命令,誰也不準動一步,現在告訴朕,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

五千列陣的新軍,用他們還帶着各自原本口音的聲音齊聲回答。

然後所有人一下子全都變了臉色。

因爲就在同時,皇帝陛下身旁錦衣衛指揮使樑誠手中雁翎刀突然向前一指,五百名跟隨聖駕扈從的錦衣衛鐵騎,在距離他們一里外排成一道騎牆,緊接着衝着他們開始加速,很快就變成了衝鋒。在馬蹄密集落下的雷鳴般響聲中,五百匹緊緊靠在一起的戰馬帶着面甲恍如怪獸,馬背上全身重甲,甚至就連臉上都罩着鐵面的騎兵一手盾牌,一手舉着帶三角旗幟的長矛,在戰馬的狂奔中不斷接近。

所有蕩寇營士兵的腿都在顫抖着。

(感謝書友卍98,喪之衰虎,小菲小帆,絲血單殺輔助,安哲湖,青衣劍無痕等人打賞)

第六零二章 大清忠義錄第三二八章 主子與奴才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二六七章 俠客行第六五二章 奪舍第七十五章 貴圈真亂第四五一章 亞洲四大邪術之化妝術第六六二章 北伐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四十章 得救了!第一三六章 亮出牌子嚇死你第二九零章 妖風西漸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一二七章 說好不分手第五三九章 華夷之辨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一四一章 橫掃天下的時刻到了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五九二章 顫抖吧,膜拜吧,卑微的凡人第三四七章 遺產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三二九章 覆滅第七五三章 決鬥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六五三章 這人能不吃還是不吃吧!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四十六章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二零六章 黃河大漂流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七八一章 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he彈包圍了!第三三零章 讓他們繼續等待援軍好了第三一五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一零一章 忠魂日夜守遼東第七九七章 天使也來湊熱鬧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六七三章 天道殘缺匹夫補第四一六章 戰,戰,戰第六三一章 神鬼奇航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八十九章 抄家去第三零九章 大儒們的崛起第一四二章 鎮妖塔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二三八章 神愛世人第四零八章 冠軍侯第五四九章 驅虎吞狼第四一七章 來,與汝開國公第五四五章 妖孽,現原形吧!第四十八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三三一章 三十萬人齊解甲第五七八章 關張之勇第六一二章 天津軍民大聯歡第四六三章 長安城下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一四八章 銅瓦廂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皇帝第七五七章 仙宮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七一六章 勝利的曙光第三四一章 楊豐匪幫的崛起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二八四章 神仙就要有神仙的樣子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八十五章 演技派第二五三章 直搗黃龍第七四零章 夭壽啦,皇后詐屍啦!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八十一章 無道昏君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二十六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四五八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七六二章 種田不如開掛啊第八一一章 泉州第三七六章 後gong大戰第三二四章 老少爺們,剮皇上了!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一九一章 三百勇士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
第六零二章 大清忠義錄第三二八章 主子與奴才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二六七章 俠客行第六五二章 奪舍第七十五章 貴圈真亂第四五一章 亞洲四大邪術之化妝術第六六二章 北伐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四十章 得救了!第一三六章 亮出牌子嚇死你第二九零章 妖風西漸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一二七章 說好不分手第五三九章 華夷之辨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一四一章 橫掃天下的時刻到了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五九二章 顫抖吧,膜拜吧,卑微的凡人第三四七章 遺產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三二九章 覆滅第七五三章 決鬥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六五三章 這人能不吃還是不吃吧!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四十六章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二零六章 黃河大漂流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七八一章 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he彈包圍了!第三三零章 讓他們繼續等待援軍好了第三一五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一零一章 忠魂日夜守遼東第七九七章 天使也來湊熱鬧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六七三章 天道殘缺匹夫補第四一六章 戰,戰,戰第六三一章 神鬼奇航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八十九章 抄家去第三零九章 大儒們的崛起第一四二章 鎮妖塔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二三八章 神愛世人第四零八章 冠軍侯第五四九章 驅虎吞狼第四一七章 來,與汝開國公第五四五章 妖孽,現原形吧!第四十八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三三一章 三十萬人齊解甲第五七八章 關張之勇第六一二章 天津軍民大聯歡第四六三章 長安城下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一四八章 銅瓦廂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皇帝第七五七章 仙宮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七一六章 勝利的曙光第三四一章 楊豐匪幫的崛起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二八四章 神仙就要有神仙的樣子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八十五章 演技派第二五三章 直搗黃龍第七四零章 夭壽啦,皇后詐屍啦!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八十一章 無道昏君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二十六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四五八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七六二章 種田不如開掛啊第八一一章 泉州第三七六章 後gong大戰第三二四章 老少爺們,剮皇上了!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一九一章 三百勇士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