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

攻破泉州的大軍和原本歷史上一樣關閉城門,然後在這座城市進行了持續三天的清洗……

只不過這次清洗得更乾淨。

比如蒲家就用不着什麼禁錮了,直接男人一個不留就行。

當然,這種小事就完全不需要楊豐操心了,堂堂神仙幹這個有失身份,整個清洗工作交給原本歷史上的負責人,也就是陳友定的兒子負責,而他同樣也將福建境內其他地方的清理交給陳家,這時候包括興化林家在內的福建地主武裝已經開始向陳友定投降,因爲杉關前線湯和奉命停止進攻,那裡的陳部精銳同樣也開始分兵向各地清理一二等人,整個福建的徹底光復估計用不了多久。

至於楊豐則繼續南下。

然而還沒等他到達虎門,就在珠江口遇上了親自出迎的何真。

不只是何真。

還有他的死對頭邵宗愚。

前者其實剛剛從後者的手中奪取廣州,而後者是佛山造反的,只不過很快接受元朝官職,在敗給何真後退守三山,原本歷史上他倆誰也奈何不了對方,邵宗愚甚至曾經二次進攻廣州,兩家隔着幾十裡玩拉鋸。這時候廣州一帶其實也是小軍閥混戰不休,何真就是在這種混戰中起家,原本他其實只不過是帶着宗族在東莞一帶自保,但出於忠心跑去舉報另外兩家地主武裝想造反,結果卻被廣州的蒙古官員坑了,那兩家知道後聯合揍他,於是他就這樣被迫踏上廣東王的征程……

這個世界好人也難當啊!

不過這時候早期的混戰已經接近尾聲,東莞只剩下還有個王成,另外就是三山的邵宗愚,不過陳友諒部下大將熊天瑞也已經自贛州南下越過梅嶺,開始向廣東擴張。他是隨徐壽輝起兵的老人,原本歷史上鄱陽湖大戰時候他在贛州作壁上觀看陳友諒的熱鬧,陳友諒死後他進攻廣州失敗,緊接着被常遇春端了贛州,而他投降後很不幸又半路上跑去投了張士誠,後期蘇州之戰主要是他幫張士誠在指揮,張士誠兵敗後他被朱元璋所殺。

這個人很能打,號稱熊無敵。

他之所以在胥江被何真打敗主要是遭遇暴風雨,以時間算應該是很不幸地撞上了颱風過境。

廣州。

“我沒興趣管你們的事,但自此以後不得再戰,你二人非治民之才,所據之地可自選本族守之,但韶關以南整個廣東都交由羅山暫管,接下來本仙將進軍廣西,你二人可以本部相隨,若有功則以後富貴本仙保之!”

楊豐對邵王二人說道。

這兩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他們一個據三山當海盜,一個據東莞茶山當山大王,本來也沒有能力爭奪整個廣東,如果不同意的話何真在神仙支持下可以輕鬆滅了他們,以這種方式成爲神仙的親信那以後富貴當然沒問題了。

說到底這時候神仙就是裁決者。

這樣楊豐算是解決了廣東軍閥的內鬥,雖然剩下還有大片地方依然是元朝地方官在控制,但這個問題交給何真就行,這些地方實際上也早就變成地主豪強控制,何真需要做的只不過發出命令而已,剩下的那些地主豪強會給他解決。至於已經打到韶關的熊天瑞就別南下了,從那裡向西配合陳友諒的另一支軍隊清理郴永各州就可以了,完成之後再合兵沿靈渠南下進入廣西。

楊豐此行主要目標其實就是滇黔桂三地,沿海這些勢力不值一提,只要艦隊能夠到達的地方都很簡單,但這些崇山峻嶺阻隔中的傢伙纔是真正難對付的。

尤其這一帶還不光是漢人。

廣西倒還好說。

這時候守廣西的是元朝的廣西行省平章也兒吉尼,元末著名忠臣,爲元朝死守廣西十幾年,憑藉自己才能做到保境安民,甚至在民間也有很好的名聲,直到被朱元璋俘虜也不肯投降,最終被朱元璋所殺。

不過很諷刺的是他不是蒙古人。

他是党項人。

唐兀氏。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也是奇葩輩出啊!剛剛一個漢人喊着生是大元的人死是大元的鬼,雲南還有一個爲蒙古人死守雲南的段家,這邊還有一個爲蒙古人盡忠至死的西夏人,話說這還幸虧蒙古人統治時間短,要是和咱大清一樣真得統治三百年,是不是該有一堆哭着喊着列祖列宗的傢伙捨不得主子們離開了?

不過也兒吉尼也不過是在哪裡勉強掙扎而已。

畢竟他能利用的力量有限。

而這邊連廣東的算上三路大軍很快就會合圍靖江,然後擺上大炮輕輕鬆鬆轟開這座城市,也兒吉尼願意投降就放他一馬,畢竟他這個人也算一個能臣,唐兀氏雖然是色目,但卻是佛教系統的色目,而他本人是儒家,在元朝是以御史起家的,而且對於以後去西北也很有用,如果他願意爲蒙古人而死就成全他。

總之廣西的事情沒有什麼太大難度,有暢通的水運的地方都沒有任何難度可言,西江灕江,湘江靈渠兩條線足以支持廣西的掃蕩。

但云南就有些麻煩了。

明玉珍部下大將萬勝不久前就打到過昆明,但哪怕他已經裝備了燧發槍,最終也還是不得不撤退,因爲他的軍需根本供應不上。

從四川向昆明進攻,只能走陸路從宜賓啓程,步行在崇山峻嶺間輾轉千里才能到達昆明,這時候金沙江水運的確沒問題,但只是對於順流而下來說,在湍急的金沙江上逆流而上是非常艱難的,所以只能選擇陸路運輸。但這樣的運輸線就不是明玉珍那幾十萬人口能承擔,唐朝敢二十萬大軍徵南詔,那是因爲有四川的龐大人口數量做後盾,話說唐朝光一個成都的人口就超過明玉珍夏國的所有人口,朱元璋號稱三十萬大軍徵雲南,估計一多半是運糧的,而且還得自己屯田。

明玉珍哪有這樣的條件?

他手下青壯年男人都不一定有三十萬,所以哪怕萬勝輕鬆就攻下昆明,但後勤供應不上的明玉珍最後也只能放棄到手的肥羊。

楊豐同樣面對這個問題。

因爲他的大軍自廣西向西陸路運輸比明玉珍還遠還困難。

“仙師,若自安南出兵呢?”

何真小心翼翼地說。

“安南?那樣的話就得先征服安南了。”

楊豐說道。

這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這條路線唐朝時候他就用過,從河內啓程逆流而上至步頭,也就是個舊南邊的元江水運起點,再從步頭登岸沿陸路至昆明,以這個時代的速度也就是一個半月,而且多半路程是暢通的水路,比他從廣西西進得減少近四分之三的路程,但前提是他得先解決安南。

這時候安南可不是唐朝時候他老朋友高仙芝的安南節度使轄區。

他得先征服陳家的安南國。

“仙師,若仙師以天威臨之,陳氏何敢抗拒?”

何真說道。

他的意思是你去裝個逼,展示一下滅國之力,那陳家也不是傻子,要麼跟你合作要麼被滅族,他們現在內部也挺亂,陳家巴不得有你這個神仙挺他們,那時候讓他們充當後勤不就可以向雲南進攻了?

“那倒也是!”

楊豐點了點頭說。

這樣下一步的目標就確定,緊接着他開始安排各軍,熊天瑞所部自韶關向西攻郴州,攻下郴州後折向南攻賀州,而陳友諒派出的另一支南征軍饒鼎臣所部繼續沿永州路南下,最終兩軍會師靖江。何真所部自西江西進攻梧州,並且繼續向西直至和他們兩家合圍靖江,這一路有西江水運可以直達桂林,雖然是逆流而上但也足夠了,所以楊豐很乾脆地給他們鑄造了二十門重炮。

二十四磅炮。

這東西轟城牆就很簡單了。

別人不敢用這個是因爲道路沒法運輸,但在有水運的地方就無所謂了,何真只要能把這二十門二十四磅加農炮運到桂林,那別說也兒吉尼,就是把一鴉時候的龍蝦兵拉來都守不住桂林,另外他也充分利用佛山的冶鐵業在這裡建設一個新的鋼鐵基地,畢竟接下來無論從安南向雲南進攻還是開拓南洋,都少不了一個鋼鐵基地的支持。

至於向廣西的進攻……

這個哪還需要他出手,也兒吉尼的確是元朝忠臣,但這又不代表着他手下全都是元朝忠臣,實際上還沒等何真糾集起來的廣東軍出肇慶,梧州的守軍就痛痛快快砍了他們那裡的一二等人然後主動來投降了,楊豐不認爲除了對靖江的進攻外,掃蕩廣西過程中會有什麼真正戰鬥,原本歷史上廖永忠的進軍都這樣,更別說他這個神仙親自坐鎮廣州。

楊豐在廣州待了一個月,主要是監督廣州各地對一二等人的清理,另外就是指導佛山的冶鐵。

到他離開廣州時候,就連賀州都主動投降了,期間沒有任何戰鬥,基本上全都可以說傳檄而定,既然這樣他也沒什麼興趣再管這邊了,就在北線饒鼎臣所部用大炮轟開全州城然後直抵靈渠的同一天,他重新登船帶領着方國瑛的艦隊浩浩蕩蕩南下。到達瓊州海峽時候,他順便接受了一下元朝海北海南道兩個元帥羅福和陳乾富的投降,實際上這時候隨着他那些神蹟的逐漸傳播,再加上沿海幾個大軍閥的投降,只要不是一二等人的都已經做出選擇就等他出現了。

兩廣一二等人能有多少?

無非就是廣州城裡那些海商和散居各地的官員,極少量已經養廢的軍隊,這點人只要沒有漢人地主武裝支持,可以說隨隨便便一羣農民就能用鋤頭砸死,更何況那些地主武裝還是第一個動手的。

至於這一帶的其他民族……

楊豐對這些人又沒惡感,實際上對於那些土司之類他都是繼續維持現狀,那麼這些人肯定也不會幫元朝了,只要這些人不鬧事,兩廣基本上就是和平接收。

不過在進軍安南前,楊豐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昌化。

“仙師,這裡有什麼寶貝嗎?”

方國瑛小心翼翼地問道。

他們前方大批的士兵正在森林裡奮力地工作,砍伐樹木,清理山林下方的腐土,直到挖出地下的岩石,就像在綠色中烙印個傷疤般,一片灰色的岩石正在他們的工作中變大。

“這裡可是真正的寶貝!”

楊豐感慨一聲,然後邁步上前,旁邊一捆皮革自動跟隨。

那些士兵趕緊給他讓開,圍在四周疑惑地看着他們的神靈。

緊接着就看見他們的神靈走到那片灰色的岩石上,下一刻所有人全都誠惶誠恐地跪倒,用膜拜的眼神看着他四周那些岩石和皮革自動化爲灰色塵埃,彷彿灰色的龍捲般環繞他的身體不斷旋轉,在旋轉中不斷有塵埃拋出,然後那灰色龍捲越來越明亮,逐漸變成了一片銀色。

“過來一個人!”

銀色中神仙的聲音傳出。

方國瑛趕緊走過去,然後一片銀色籠罩了他的身體。

但緊接着他就被推出來。

四周立刻響起一片驚歎。

因爲他的身上已經多了一套銀色的盔甲。

不過和這時候的盔甲樣式完全不同,這東西不是甲葉串起來的,而是大大小小光滑如鏡子的銀色鐵片連接,就連手指都被同樣的鐵片護住,包括頭盔也同樣是光滑如鏡,而且還帶着面罩。

不過不是全身甲而是半身甲。

雙腿只有大腿上半部分和襠部保護起來,當然小腿和腳上另外還有同樣的鐵片保護,只是與上半身並不相連,穿了這套盔甲之後方國瑛整個變成一個威風凜凜的鐵人,而且在他手中也多出了一柄超過半丈長的巨劍,就像是一支小號的長矛般,在陽光下看着極其驚人,尤其是鐵片反射的陽光耀眼,看上去彷彿整個人都在放射着銀光。

那些士兵都看傻了。

“快,帶着你們的皮子列隊上前,仙師每人賜一套盔甲和寶劍。”

在那些士兵震撼的目光中,方國瑛帶着興奮朝他們喊道。

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二一五章 火燒衍聖公府第四章 聖上太祖附體啦!第七五九章 來,朕賜你金手指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二十四章 皇上,你走吧!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二十六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一五六章 萬舸爭流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二八七章 等你到十八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九十一章 碾壓纔是王道啊第二二四章 啊,我眼睛瞎了!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六二八章 巨龍的怒火第七二一章 御街大戰第三四二章 絕域第一九零章 血濺黃鶴樓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四七六章 廣州的血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二十章 多爾袞,我來了!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二二九章 大嫂,我那大哥死得好慘啊!第五十九章 又開撕了第四八六章 楊大王下西洋第七七五章 流水線xi腦第一一二章 噩耗第五二零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二三零章 大宋攝政王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國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六九八章 燭影斧聲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二六九章 清妖第五九六章 十一萬人齊解甲第三八三章 血洗第八十九章 抄家去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一六五章 終極決鬥第七四六章 夏侯惇的悲喜劇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五三六章 ****第八一四章 安南平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六八七章 大宋忠義傳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第二五七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四三一章 一言不合就私奔第一八零章 裝逼的時刻到了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六二六章 維多利亞的陽光第六九七章 兄友弟恭第五二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五九二章 顫抖吧,膜拜吧,卑微的凡人第三六八章 佳人有約第一三一章 留頭不留根,留根不留頭第二四五章 攝政王的第一日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五一四章 我不爲亂,何人敢亂?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六一三章 格格大配送第五四三章 六指琴魔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一七一章 討伐第一五七章 紛紛登場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五四五章 妖孽,現原形吧!第三七零章 絕殺第四六七章 內鬥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七七五章 流水線xi腦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二五六章 決戰黃龍府第三五七章 地圖開疆第一零七章 天火焚城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一五四章 秦淮河上第十八章 聖主明君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三章 狂化的崇禎第一九七章 談你***啊第七一七章 萬人斬第七一六章 勝利的曙光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
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二一五章 火燒衍聖公府第四章 聖上太祖附體啦!第七五九章 來,朕賜你金手指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二十四章 皇上,你走吧!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二十六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一五六章 萬舸爭流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二八七章 等你到十八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九十一章 碾壓纔是王道啊第二二四章 啊,我眼睛瞎了!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六二八章 巨龍的怒火第七二一章 御街大戰第三四二章 絕域第一九零章 血濺黃鶴樓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四七六章 廣州的血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二十章 多爾袞,我來了!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二二九章 大嫂,我那大哥死得好慘啊!第五十九章 又開撕了第四八六章 楊大王下西洋第七七五章 流水線xi腦第一一二章 噩耗第五二零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二三零章 大宋攝政王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國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六九八章 燭影斧聲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二六九章 清妖第五九六章 十一萬人齊解甲第三八三章 血洗第八十九章 抄家去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一六五章 終極決鬥第七四六章 夏侯惇的悲喜劇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五三六章 ****第八一四章 安南平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六八七章 大宋忠義傳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第二五七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四三一章 一言不合就私奔第一八零章 裝逼的時刻到了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六二六章 維多利亞的陽光第六九七章 兄友弟恭第五二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五九二章 顫抖吧,膜拜吧,卑微的凡人第三六八章 佳人有約第一三一章 留頭不留根,留根不留頭第二四五章 攝政王的第一日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五一四章 我不爲亂,何人敢亂?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六一三章 格格大配送第五四三章 六指琴魔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一七一章 討伐第一五七章 紛紛登場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五四五章 妖孽,現原形吧!第三七零章 絕殺第四六七章 內鬥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七七五章 流水線xi腦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二五六章 決戰黃龍府第三五七章 地圖開疆第一零七章 天火焚城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一五四章 秦淮河上第十八章 聖主明君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三章 狂化的崇禎第一九七章 談你***啊第七一七章 萬人斬第七一六章 勝利的曙光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