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即天子位

(恭祝各位道友新年快樂,感謝窺盡全秋書友的打賞,加更日後奉上,今天四更……)

經過這幾個月的動兵,尚書檯在蜀地籌集到的十萬石糧草,早已經空了。

而荊州方向卻是更慘,被圍攻更是被劫掠,不僅耽誤了農時,更是讓百姓財物被劫掠一空。

如今,還要想辦法調集糧草,賑濟荊州百姓……

好在好消息也不是沒有,東三郡大熟,所種的各種高產作物,陸續豐收。收穫遠遠超過任何人想象。

也讓年初受到過暴雨災害,年中受到過兵災的荊州終於能夠喘出一口氣了。

劉勝之打算休養生息兩年,儘量不要大規模動兵,同時擴大高產作物的種植面積。如此頂多兩三年之後,大漢就可以說是足食足兵,擁有力量席捲天下了。

但是,顯然這不過只是一腔情願而已。不說別的,江左都已經是一個熟透的柿子了。

劉勝之再不去摘的話,恐怕很容易就被其他人給摘去了……要不然,就是要掉到地上摔個稀爛……

自從劉勝之回到長安之後,接連處理一連串被積壓的公事。

儘管他已經儘量放權給了尚書檯,但是大戰之後,新的佔領區依舊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決定,很多事情,都不是尚書檯能夠做主,一直都積壓到劉勝之出面才能決定。

“後燕的那位慕容垂真的死了麼?”劉勝之稍稍有些訝然,卻也沒有太放在心裡去。按照另一個時空軌跡,慕容垂已經死了幾個月了。

算起來,劉勝之還算是救了他一命,讓其多活了幾個月。

“一個時代過去了啊,當年經歷過前秦霸業,經歷過淝水之戰的那些人物差不多都已經落幕……”

這個消息雖然影響深遠,關係着山東(華山秦嶺以東)的形勢走向。但是對於劉勝之的大漢來說,暫時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反倒是另外一件事,卻要重要的多。仇池楊氏派來使者請降。

卻是這楊氏當初奉了後秦的命令攻打騷擾蜀地。如今知道漢軍兵威強大,甚至已經佔據了整個關中,自然是心驚肉跳,派來使者請降。

當然了。另一面卻是劉進陵和楊樂飛兩個大將帶着騎兵,打的整個仇池心驚肉跳的關係。

仇池楊氏作爲一方勢力來說,雖然並不強大,但是卻十分重要。佔據了蜀地通往隴右的祁山道。

這個時候,那姚萇逃到了隴右去。已經和仇池接壤。現在仇池也是心驚肉跳的很……

“晾着他們吧!”對於仇池楊氏的使者,劉勝之並不以爲意,輕描淡寫的說道。

這仇池楊氏在不久之前,還配合後秦攻打自己。

現在姚興都被趕到了隴西去,仇池處在姚興和大漢之間,現在的日子一定十分難過。

現在姚興剛剛被趕到隴西,一窮二白,這個時候不拼命壓榨仇池才奇怪了。

他現在比較關心的是:“宗廟社稷可曾修好……”

劉穆之答道:“這是頭等大事,自然要抓緊來做。現在已經完工!”說着,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來。

算起來。劉穆之也是漢家子弟了。儘管和劉勝之所在的南陽劉氏離的太遠,是屬於劉邦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這一脈的。

而那劉裕,算起來也是一般。不過其是屬於楚元王劉交這一脈的……

劉交是太公之子,當年高祖之弟,這一脈傳下來更是疏宗之中的疏宗了。

所以,在另外一個的時空軌跡之中,劉裕自立爲宋,而沒有打起大漢的旗號。

卻就是因爲按照宗法制度來說,太公只是高祖之父,雖然當上了太上皇。但是卻不是天子皇帝。

因此,除了高祖之外。像是弟弟楚元王這樣的,也不屬於漢家帝脈。不是高祖血脈……

因此,從宗法上來說。繼承不得漢室,所以按照東郡所封的宋王而取國號爲宋。被史書稱之爲南朝宋,或者是劉宋……

因此,劉勝之立社稷,祭祀高祖諸帝。這劉穆之卻也算得上宗室,心中與有榮焉。方纔有着同樣的喜悅。

當然了,劉勝之追蹤七祖最早要追認到高祖頭上,下面卻應該是光武帝了。南陽劉氏卻是東漢光武帝之一支的……所以還要祭祀東漢諸帝。

後面的還有父祖這些,更有無數極其麻煩的禮儀。好在並不用劉勝之費心,都有身爲宗正的原南陽劉氏族長劉亞和一票儒者,還有天師道的祭酒們來操持。

這些東西,若是放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畢竟道法鬼神不顯。那麼這些事情雖然重要,但是卻就只是一個名義。

而若是放在這些有着鬼神道法的世界,這就關係到最爲重要的力量和血脈傳承,十分重要……

雖然沒人搞得清楚劉勝之的父祖是誰……

但是劉勝之的血脈一點不假不是?當初祭祖時候,都還有神蹟出現,是祖宗爲之承認背書的。

也就只能說天下太過戰亂,很多東西都搞丟了……

劉勝之上山學道的太早……記不清父母家族的事情……或者早已經死於戰亂之中,或者早就在流民四散……卻是誰也說不清楚了。

對於劉勝之來說,這是最爲重要的問題之一。

只有豎立宗室社稷,龍庭方纔能夠徹底成就,聚集鬼神道的力量,對抗那其他的強大存在。比如冥府,比如冥府,還比如冥府……

“宗廟之事不急,現在還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殿下去辦?”

“什麼事,比宗廟都更加重要?”劉勝之愕然。

“當然是請陛下即天子位!”劉穆之正色說道。

天子位?劉勝之稍稍愕然,接着醒悟過來。漢王鼎器已滿,甚至開始承載不下多餘的氣運了。

可以說整個中土天下,劉勝之已經拿下來了將近一半。這個時候,登基爲帝,正好合適。

以天子之身立下社稷宗廟,和漢王身份所做這些,截然不同……

關中,那常人肉眼所部看不到的世界之中,正在起着巨大的動盪。

一道道的光芒縱橫交錯,向着四面八方的衝擊而去。。

第13章 氣運如山第13章 找上門來的唐第12章 王玉潤第105章 再見楚王第69章 劍驚鬼神第60章 關中四塞6第66章 神仙書第54章 瀆神香第99章 燒第14章 天地磁光大陣第19章 好心當做驢肝肺第28章 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第87章 話不投機第24章 關聖分身 巫鬼迷瘴第11章 路遇喪事第80章 一言不和 從來兩家秦晉第3章 神仙書第52章 身份相等才需要證據第3章 神仙書第51章 青銅大炮第89章 魔頭太蠢第56章 滿臉震驚唐先生第9章 百鬼第85章 冷眼旁觀第60章 外道鬼神第55章 譙縱之夢第42章 聖徽之力第40章 一戰定天下第67章 北斗注死第60章 掖縣大族第35章 鬼哭狼嚎第5章 白虎精第21章 起兵!第15章 雷城的力量第66章 絕世神劍 干將莫邪第16章 真龍斃命第9章 血吸蟲病第7章 其中有詐!第74章 和尚 佛光第25章 出海第56章 真多治都功印第22章 正反磁光大陣第63章 天命之眼第19章 祝賀中二道生生日第1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7章 鐘山君第29章 胡鬧!第5章 增援幽闕關第35章 鬼哭狼嚎第19章 《野鷹來曲》第87章 請龍第141章 武廟七十二名將第23章 呼風喚雨第20章 息壤生雷城第9章 血吸蟲病第19章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第51章 神魂受創第42章 劉表……第21章 十二形導引術第71章 漢水通銀漢第19章 《野鷹來曲》第54章 手下留情?第22章 是真是幻?第19章 虎骨生髓膏第98章 滅掉林邑第88章 新神籙第41章 不會叫的狗才咬人第15章 三聖壁第67章 分身無數第54章 西潯村土地第103章 劉氏塢堡第6章 防衛藏龍福地第119章 請主公繼漢王位!第8章 臨汝水神第18章 趁火打劫第8章 你懂什麼叫科技?第26章 虎行有威第40章 收服鬼將第32章 神道勢力第60章 掖縣大族第9章 洛陽陰司第29章 天意神啓第90章 水眼第31章 守護者的力量第73章 肺神化白虎第55章 天宮投影第20章 救人第12章 密謀第74章 桓玄第6章 有請關聖出手!第91章 鎮城隍第55章 破九幽鬼獄第46章 貧道最愛指點晚輩!第62章 快要八月十五第106章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第2章 這個賊子!第86章 你是何方神聖?第33章 幻境第44章 撿漏第16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第13章 氣運如山第13章 找上門來的唐第12章 王玉潤第105章 再見楚王第69章 劍驚鬼神第60章 關中四塞6第66章 神仙書第54章 瀆神香第99章 燒第14章 天地磁光大陣第19章 好心當做驢肝肺第28章 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第87章 話不投機第24章 關聖分身 巫鬼迷瘴第11章 路遇喪事第80章 一言不和 從來兩家秦晉第3章 神仙書第52章 身份相等才需要證據第3章 神仙書第51章 青銅大炮第89章 魔頭太蠢第56章 滿臉震驚唐先生第9章 百鬼第85章 冷眼旁觀第60章 外道鬼神第55章 譙縱之夢第42章 聖徽之力第40章 一戰定天下第67章 北斗注死第60章 掖縣大族第35章 鬼哭狼嚎第5章 白虎精第21章 起兵!第15章 雷城的力量第66章 絕世神劍 干將莫邪第16章 真龍斃命第9章 血吸蟲病第7章 其中有詐!第74章 和尚 佛光第25章 出海第56章 真多治都功印第22章 正反磁光大陣第63章 天命之眼第19章 祝賀中二道生生日第1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7章 鐘山君第29章 胡鬧!第5章 增援幽闕關第35章 鬼哭狼嚎第19章 《野鷹來曲》第87章 請龍第141章 武廟七十二名將第23章 呼風喚雨第20章 息壤生雷城第9章 血吸蟲病第19章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第51章 神魂受創第42章 劉表……第21章 十二形導引術第71章 漢水通銀漢第19章 《野鷹來曲》第54章 手下留情?第22章 是真是幻?第19章 虎骨生髓膏第98章 滅掉林邑第88章 新神籙第41章 不會叫的狗才咬人第15章 三聖壁第67章 分身無數第54章 西潯村土地第103章 劉氏塢堡第6章 防衛藏龍福地第119章 請主公繼漢王位!第8章 臨汝水神第18章 趁火打劫第8章 你懂什麼叫科技?第26章 虎行有威第40章 收服鬼將第32章 神道勢力第60章 掖縣大族第9章 洛陽陰司第29章 天意神啓第90章 水眼第31章 守護者的力量第73章 肺神化白虎第55章 天宮投影第20章 救人第12章 密謀第74章 桓玄第6章 有請關聖出手!第91章 鎮城隍第55章 破九幽鬼獄第46章 貧道最愛指點晚輩!第62章 快要八月十五第106章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第2章 這個賊子!第86章 你是何方神聖?第33章 幻境第44章 撿漏第16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