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儒家大宗師

(感謝反哺的烏鴉書友的打賞……)

劉勝之現在手下人才缺口極大。 就算是得了關中,荊州和蜀地的世家和各路人才。

但是對於人才的缺口還是大的不可思議。

要知道,劉勝之所準備重建的是大漢那般,一直深入到鄉里之中的強勢政權。

而非是明清之後那種皇權不下鄉的模式……

爲什麼到了明清之後,生產力國力人口規模等等方面要遠超漢唐時代。

但是戰爭動員能力卻是越來越弱?

秦漢時代,動員數十萬大軍,進行遠征的戰役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清時代,前期還能馬馬虎虎的湊舉行這樣的戰役,到了後期,動員一二十萬大軍,就要拖垮整個朝廷……

究其原因,就還是在於國家對於基層的控制。

秦漢能夠把稅收徵發到每一個百姓頭上,而到了明清時候,那縣令只能夠管到縣城之中。除了縣城,卻就完全兩眼一抹黑,完全靠着鄉紳自治了……

這般所需要官吏的數量自然是極多,而在這個時代,知識和文化的普及說出來就是一個茶几,上面擺滿了悲劇。

涼州此地這麼多的讀書人,對於任何一個有志於長治久安的政權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再者,還有就是那儒道的力量……

要知道,這涼州之地可和後世不一樣,這般時代,是漢家人口絕對佔優勢的地方。單單西漢平帝時,河西四郡共有71270戶,28萬多人。

到拓跋燾的時候,猶自能夠遷徙三萬家百姓。單單如此,就能夠看出,此地漢民之多了。

在整個漢代,這涼州經濟文化都是十分發達,涼州世家以儒學見稱。

到五胡亂華之後。整個中原地區戰火瀰漫,干戈不息,而河西地區則秩序安定,經濟豐饒,既爲中州人士避難之地,復是流民移徙之區,百餘年間紛爭擾攘固所不免。但較之河北、山東屢經大亂者,略勝一籌。

自漢以來。河西地區特別是敦煌,已是文化極盛之地,文人學士早已大量涌現。而西晉王室內亂,中州雲擾,從最早的張軌出牧涼州,保境安民,興辦文教,選拔人才,就爲涼州本地的文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永嘉之亂時。京城士大夫就認識到,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建興之亂後,晉王司馬保敗亡,其衆散亡涼州者萬餘人。

大量中原庶士避居涼州,就使河西文人學士大爲增加,更最終在這偏僻一方。連接西域之地,保存下來了東漢以來文化和儒家道統最爲完整的傳承。

這打天下需在馬上,但是治理天下,卻遠遠不夠。

儘管江左也保存着相對完整的文化禮儀,但是玄學大盛,儒家道統卻是幾乎不存了。

而這個時代不論是關中。還是山東,雖然不敢說是文化荒漠,但是頂多也就是少數一些世家成爲文化孤島而已……

重建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若是沒有文化上的軟實力在其中支撐,那卻又如何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劉勝之需要儒學傳承的支持。

反正漢儒是最接近於宗教的儒學!絕對不會像是,明清時代一樣對於佛道格格不入。

就這麼想着的時候。已經看到一個四十多歲,面色紅潤的儒生緩步而來。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凜然莊重的氣勢,就已經撲面而來。

“好厲害!”劉勝之微微驚歎一聲,已經認出這正是儒家所謂的威儀。

但是劉勝之來到這個時空這麼久,真正能夠見到如此的儒家威儀還是第一次。這當真是一位儒家宗師級的人物!

一瞬間不用多說,劉勝之就已經知道此人是誰了,快步走前兩步,當先行禮:“後學末進劉勝之,見過玄處先生!”

如果劉勝之認得不錯,此人應該就是劉玄處了。也正是這一代的涼州儒學宗師,和其領袖人物。

劉玄處急忙閃過,不敢受劉勝之這般大禮,道:“陛下何必如此多禮,臣不敢當!”

劉勝之聽了,心中就放了下來,事情成了!

如果,這個劉玄處沒有意思合作的話,如何肯稱臣?

卻笑道:“玄處先生爲儒家大宗師,後學晚輩傾慕已久!”

這就是說,我雖然是漢家天子,道教首領,但是同樣也是儒家中人的。

那劉玄處的眼神之中,就透出光彩來。仔細看着劉勝之,年歲並不大。但是自有一直從容自若的風采。

心中一時間不由感嘆起來,這位漢家天子表現的如此從容溫和,誰又知道骨子裡卻是相當的驕傲呢?

劉勝之明明知道,只要傳一封信來,李暠就會率領大軍配合漢軍的一切行動。

但是,劉勝之卻偏偏並沒有這般做,而是用了自家的力量,輕而易舉的打下金城郡,逼降了沮渠蒙遜。

這不僅是在他們面前展示了漢軍的力量,同樣也足可見劉勝之骨子裡的驕傲……

不過,接着劉玄處就笑了起來。混一天下,一掃六合的雄圖霸業之主,若是連這點霸氣也都沒有,又如何能夠讓人信服追隨呢?

自永嘉南渡,天下喪亂已經一百多年了。

這麼漫長的時間之中,讓人懷疑這天下永遠不會再次太平。卻怎麼也不會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漢家天子,再舉赤幟,又要再造炎天了!

只是那位大神土德而王的計劃,卻再失敗了!

哼,事不過三!劉玄處心中冷笑着,這位大神已經失敗了可不止是兩次了。

天下神道人道盡數遭劫,氣運反噬之間,冥府崩潰,這位大神本身也都陷入了沉睡之中。

既然沒有能力,那就只好換人了!

天下再這般動盪下去,卻是整個東土神州也都危險了!而儒道道統,更是有着斷絕之危!

想到此處,劉玄處不由低頭道:“臣爲漢家臣子,陛下想要用臣,只是一句詔令罷了!”

劉勝之哈哈大笑:“多謝玄處先生了,既然如此,我便任玄處先生爲太師,軍師將軍,跟隨在朕身邊。爲我出謀獻策,時時督導於朕!”(。)

第58章 關西孔子,弘農楊震第24章 萬神幡第141章 武廟七十二名將第111章 逼降第19章 《野鷹來曲》第40章 邀請第49章 藏龍福地不藏龍第55章 信心滿滿唐先生第131章 白虎神獸第117章 小心西方大變!第50章 象天子城的來歷第24章 萬神幡第1章 黃巾鬼兵第14章 陷阱發動第112章 苜蓿第87章 上清劍鑑第49章 崆峒之山第31章 開始第六十三 漲上清派高手第128章 吳道孚真的悟了第45章 具裝鐵騎第72章 興一利必有一弊第8章 司真樂長第45章 退耕還林?第7章 法域雷城的究竟第4章 負天下之任!第15章 何方來的強軍?第57章 驕兵悍將第47章 白骨鎖心錘第六十三 漲上清派高手第26章 四海龍伯第27章 陸昂第37章 變故突起第16章 此事孰不可忍!第12章 王玉潤第74章 和尚 佛光第25章 種民天第20章 救人第63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第47章 一半的江左第121章 沔陽登壇第14章 故地重遊?第65章 年輕人就是心氣高!第113章 一千石第1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9章 往昔神戰第26章 討回公道?第33章 增援洛陽第37章 再回崑崙第3章 提舉城隍司印第65章 隕落第53章 陰世衰毀,地府無蹤第18章 大鮮卑山第2章 大地遊仙第78章 成功人士,壓力太重第43章 仙門實力!第6章 紫河精元丹第110章 給我攻破此營!第42章 聖徽之力第58章 關中四塞4第96章 罡鬥所指第105章 元神夜遊第47章 切磋還是教訓?第8章 度朔山下的天坑第66章 神仙書第30章 滅亡吐谷渾第13章 氣運如山第34章 廣陵第18章 水鬼 鬼將第9章 往昔神戰第36章 明玉君第42章 詭譎的法術第42章 劉表……第114章 血脈傳承第28章 休要裝神弄鬼!第20章 新江神第58章 不過如此?第59章 若是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做什麼?第98章 降服白虎第37章 變故突起第52章 漢水商道第100章 豫章第55章 天宮投影第5章 善惡有報第38章 千山老祖第107章 武侯獻策第43章 被跳樓第41章 抓魚第51章 修煉望氣術第48章 巡幸蜀中第80章 一言不和 從來兩家秦晉第82章 崑崙第42章 僞軍歌第106章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第127 分光輪迴盤第25章 勾踐種蘭於渚山第16章 此事孰不可忍!第23章 諸胡聯絡第52章 海客談瀛洲2第2章 古怪?
第58章 關西孔子,弘農楊震第24章 萬神幡第141章 武廟七十二名將第111章 逼降第19章 《野鷹來曲》第40章 邀請第49章 藏龍福地不藏龍第55章 信心滿滿唐先生第131章 白虎神獸第117章 小心西方大變!第50章 象天子城的來歷第24章 萬神幡第1章 黃巾鬼兵第14章 陷阱發動第112章 苜蓿第87章 上清劍鑑第49章 崆峒之山第31章 開始第六十三 漲上清派高手第128章 吳道孚真的悟了第45章 具裝鐵騎第72章 興一利必有一弊第8章 司真樂長第45章 退耕還林?第7章 法域雷城的究竟第4章 負天下之任!第15章 何方來的強軍?第57章 驕兵悍將第47章 白骨鎖心錘第六十三 漲上清派高手第26章 四海龍伯第27章 陸昂第37章 變故突起第16章 此事孰不可忍!第12章 王玉潤第74章 和尚 佛光第25章 種民天第20章 救人第63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第47章 一半的江左第121章 沔陽登壇第14章 故地重遊?第65章 年輕人就是心氣高!第113章 一千石第1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9章 往昔神戰第26章 討回公道?第33章 增援洛陽第37章 再回崑崙第3章 提舉城隍司印第65章 隕落第53章 陰世衰毀,地府無蹤第18章 大鮮卑山第2章 大地遊仙第78章 成功人士,壓力太重第43章 仙門實力!第6章 紫河精元丹第110章 給我攻破此營!第42章 聖徽之力第58章 關中四塞4第96章 罡鬥所指第105章 元神夜遊第47章 切磋還是教訓?第8章 度朔山下的天坑第66章 神仙書第30章 滅亡吐谷渾第13章 氣運如山第34章 廣陵第18章 水鬼 鬼將第9章 往昔神戰第36章 明玉君第42章 詭譎的法術第42章 劉表……第114章 血脈傳承第28章 休要裝神弄鬼!第20章 新江神第58章 不過如此?第59章 若是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做什麼?第98章 降服白虎第37章 變故突起第52章 漢水商道第100章 豫章第55章 天宮投影第5章 善惡有報第38章 千山老祖第107章 武侯獻策第43章 被跳樓第41章 抓魚第51章 修煉望氣術第48章 巡幸蜀中第80章 一言不和 從來兩家秦晉第82章 崑崙第42章 僞軍歌第106章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第127 分光輪迴盤第25章 勾踐種蘭於渚山第16章 此事孰不可忍!第23章 諸胡聯絡第52章 海客談瀛洲2第2章 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