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爺痛心疾首,蘇家怎麼出了這麼個害人精。
還好孫子們把她逐出蘇家,他一點也不怪孫子們的做法,反而很是贊同他們的做法。
這種做事衝動不計後果,又只光想着自己,這樣自私自利的人,除得好、死得好!!
不過老二聽了可能會傷心,畢竟那是他手心裡捧着長大的孩子。
老侯爺心裡五味雜陳,心裡難受得緊,都流放到這裡來了,蘇家還不得安生。
也該重重的敲打一番兩個兒子了,通過這件事情希望讓他們長長記性,再心疼孩子也該有良好的教育,孩子教不好,最差的結果就是如此,付出自己的生命還要害人。
老侯爺長長吐出口濁氣,按捺住心裡的火氣,現在人也死了,做什麼也無濟於事,目前重要的是想辦法應對皇帝的怒火。
那位絕對不會讓蘇家好過,更不會讓慕容離還有翻身的機會。
還不知道他又有什麼動作。
“你們的做法是正確的,等下讓你們二叔過來吧,讓他自己去處理,我們就不要管了。”
蘇玥點頭。
老侯爺又道:“至於逸王,他回了京城肯定會在皇帝面前說些有的沒的,我們得做好心理準備,以防皇上下旨。
還有景王爺的事情,以祖父對他的瞭解,他現在沒有死,一定不會甘心會想着怎麼樣東山再起,以後你們行事都要小心,怕他背後暗箭傷人,那人的性格跟當今一樣,是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人,現在肯定把你們都記恨上了。”
老侯爺叮囑一番,蘇荷的事情還是小事,景王和皇帝兩邊的事情尤爲嚴重。
一個死了幾年的人,現在竟活得好好,還差點讓他們蘇家滿門滅了。
真是細思極恐,他們蘇家這麼多條人命啊,人命在他的眼裡還不如螻蟻。
孫子們又壞了他的好事,這人肯定會加倍的報復。
哎,他怎麼就盯上他們蘇家了呢?
老侯爺在心裡邊亂七八糟的想着,這樣的人爲什麼還活着,還想着當皇帝,這樣的人坐上那位子,那一定是西鳳國老百姓的災難。
那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東西啊。
他現在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像年輕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挺身而出,想辦法去阻止。
他看一眼朝氣蓬勃的孫子孫女,還有那慕容離,希望他們能夠阻止他吧。
蘇啓文道:“這事情等下妹妹給慕容離說一下,他手下有人,讓他時刻注意着,我們蘇家就光桿司令一個,能夠自己保護住自己都不錯了。”
蘇玥:“祖父和大哥說的這些,肯定會跟他說的。
另外,祖父大哥,我心裡有個主意,我們手底下確實沒有人,蘇家還真是光桿司令,若是真有什麼事情發生的話,我們還真的沒辦法保護自己。
我想的是,西北大旱百姓流離失所,現在又是寒冬,不知道有多少人餓死凍死,祖父您看,我們去專挑一批八九歲的小孩,和一些青壯年回來,我們自己去培養自己訓練,打造一支屬於蘇家的勢力。”
之前蘇玥沒有想過這些,聽老侯爺那麼一說,他們面臨的危機還真不少,她自己倒是能夠保護自己,但是蘇家人呢,離開了她的視線,她也沒有辦法顧及。
若是有人保護着蘇家人,遇到突發情況不至於束手無策,讓人抓狂。
雖說有張領頭他們二十幾人保護着,那點人根本不夠看,遇到一些少量的人還能抵抗一二,人一多或來人實力強,他們也只有乾瞪眼的份兒。
組建蘇家勢力迫在眉睫。
老侯爺聽了眼睛一亮,他贊同道:“玥丫頭這辦法不錯,確實,西北城裡城外每天不知道凍死多少老人孩子,正好我們需要人,明天就可以行動。”
老侯爺更是心急,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上過戰場的,組建一支保護蘇家的勢力,想想心裡就熱血沸騰,他要自己去訓練。
“還有人凍死餓死?朝廷不是派了郡守大人來的嗎?”蘇啓文問,這事兒他還是聽慕容離說的,西北郡守重新派來一位。
老侯爺不屑道:“人是來了,光着手來的。”
蘇玥聽了摸摸鼻子,她把皇帝的國庫都搬空了,確實沒有銀子給,上次派出來的又被景王劫了。
想到空間裡的那些銀票銀子,蘇玥想着該不該做點什麼。
銀票和糧食可以給,銀子不能給,上面有國庫的印記,拿去不就暴光了麼。
還有煤炭,這個得加快進度挖掘。
想到煤炭,蘇玥手一揮,一塊煤炭出現在她的手上。
老侯爺知道她的能奈也不驚訝,他看着那塊黑漆漆的煤炭問:“玥丫頭,這個是什麼?”
“這個是煤炭,可以當柴禾燒,現在大雪封山,好多人缺了炭,就用這個代替,等下我們府裡各院拿些回去燒,不過燒這個的時候,一定要適量的通風。”
蘇玥不好說煤炭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這裡就沒有這個詞兒,若不通風,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這個好弄不?”
老侯爺拿在手裡看了看問,這個跟石頭似的,應該不好弄吧,他活了一把年紀就沒有見過這東西。
“不好弄,這是長在地下的,跟鐵礦一樣,需要人挖。”
蘇玥說着,又拿了幾塊出來放進屋裡的炭爐裡。
這個炭爐像竈一樣,還有通風管道,不怕煙到人。
煤炭一扔進去,便噼裡啪啦的燃起來。
老侯爺蹲在爐子前盯着看,看到那黑乎乎的石頭真的燃起來了,而且火還不小。
他還伸手去感受下那火。
“這個確實不錯,玥丫頭,這個現在有多少?”
“不多,我這的只夠我們自己用,但慕容離那邊的人在挖。”
老侯爺惋惜了一下,便將三人遣出書房,今日得知的消息有點多,他現在要消化一下,還有孫子孫女剛回來就來他這裡,都沒有休息一下。
三人出了老侯爺書房,蘇玥回去在空間裡抓了幾副藥,讓彩霞將藥送去給良伯後,她纔到慕容離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