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縱論天下

“此處就只先生與學生夫婦二人,咱們今日所言,不會傳出這個門去,何來妄議之說?”鄭六一這是告訴歐陽宗澤,不管你怎麼說,我們小兩口都會絕對保密,不會出去亂說。

小小年紀,挺上道的。歐陽宗澤對鄭六一的讚許,又多了幾分。

這小子不僅牙尖嘴利,思維敏捷,更重要的是不守成規,心懷天下,和自己倒是有幾分相似。

能得此佳徒,倒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因此,歐陽宗澤對鄭六一是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喜歡。

於是起身到鄭六一和無雙的對面坐下,道:“公子既是明白人,那我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鄭六一沒料到這歐陽先生竟然如此爽快,身上哪裡還有半分學究氣、酸腐味?

“要說起天下大勢,在咱們大梁朝,最大的天,莫過於費氏朝堂。”

歐陽宗澤壓低了聲音,“當今皇上費立年老體衰,昏庸乏饋,朝中大事全仗太尉趙真和司空韓章勉力維持。奈何司徒郭昌乃是見風使舵、阿諛奉承的十足小人,有他挑撥離間,老皇帝對太尉、司空越來越不信任,只怕早晚趙真、韓章要被老賊郭昌算計。”

樑朝依然延續漢朝的官制,皇帝之下,設三公九卿,司徒、司空和太尉各分管三卿。太尉相當於後世的兵馬大元帥,而司徒、司空則好比左右丞相,都是實權派。

“太尉手握兵權,只怕算計他也不太容易吧?”鄭六一對朝堂爭鬥之事極爲關心,只是不明白這郭昌爲何敢於算計手握重兵之臣。

“哈哈,虧你剛纔還跟我縱談古今。古往今來,若遇明主,忠臣良將自然可以縱橫捭闔,建立不世之功業。若遇昏君,又有幾人能夠善終?最後還不是小人上位,騎在他們頭上拉屎拉尿。”歐陽宗澤說到激憤處,竟忘記了言辭不夠風雅。

這樣纔不外氣嘛,鄭六一聽着倒是挺順耳,隨口問道:“那老皇帝年老體衰,只怕沒幾年好活了吧?”

歐陽宗澤緊張地向門外看了一眼,道:“公子低聲,低聲。問題就出在這裡,皇上所立太子費辛,性格懦弱,才華平庸,難挽樑朝衰退之勢。晉王費申暴戾跋扈,覬覦皇位已久,近些年與郭昌沆瀣一氣,不斷網羅羽翼,只怕禍起蕭牆,只在肘腋之間。”

“天下各州郡亦不太平。大梁十三州,最近幾年,近一半州郡以各種藉口不交租稅,或少交租稅,像益州這樣如數上繳錢糧者,已經少之又少,只怕朝廷此時也是舉步維艱。更有甚者,交州校尉阮雄挾持了刺史楊昭,自立爲交州王,軍政一統,不再聽從朝廷號令。當今天下,全靠益州、荊州、幷州和司隸四州在全力維持。”

“如此說來,咱們大梁已經是風雨飄搖了。”鄭六一嘆了口氣,“既然國力如此衰弱,番邦豈能不覬覦我中原沃土?”

聽了這話,歐陽宗澤不由又高看了鄭六一幾分,誰說官家子弟多不學無術?小小年紀能有這般眼界,瞬間由國內而想到國外,只怕諸葛武侯當年亦不過如此。

無雙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聽着兩人談話,只是看向鄭六一的眼神則多了幾分崇拜,天文地理、機關妙術,就好像沒有他不懂的。

好在她天資聰穎,之前伴讀時早已飽讀詩書,此刻聽二人談論,倒也不覺得枯燥,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歐陽宗澤續道:“這也是天佑我大梁。前年匈奴汗國遭受瘟疫,牛羊大量死亡,導致他們缺衣少糧,所以無力東進;鮮卑兩大貴族拓跋氏和慕容氏連年征戰,爭奪大燕正統,無暇南下;羯胡與氐人被幷州刺史韓朔拒之於長城之外,不敢輕舉妄動;羌人在我益州之側,然山高水險,豈可輕易用兵?五胡鷹視狼顧,若是他們緩出手來,只怕我大梁一旦國中異變,便成了異邦口中的肥羊。若二位皇子奪嫡,造成天下大亂,則大梁危矣!”

一番話把樑朝的外憂內困分析得透徹分明。

難道這就是秀才不出門可知天下事?

鄭六一暗暗佩服,當即問道:“歐陽先生大才,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只是不知先生這些信息從何而來?”

“成都乃大梁商業繁盛之都,東起徐、揚,西至康居,天下客商往來不絕,只要有心,想得到這些消息並不多難。京城每月還有手抄的官報,發往各州,雖都是些誇大溢美之辭,表面文章的背後卻也有不少有用的信息。”

鄭六一驚訝,還真不能小看古代人的智慧,這就知道挖掘官樣文章背後的信息了。

就好比現代的報紙,很多報道連日期和人物都不是真的,關鍵是要看文章背後透露出來的信息,當過記者的鄭六一對這一點深有感受。

“歐陽先生胸懷天下,爲何卻要在此做一幕賓,這豈不是屈才了麼?”鄭六一躬身行禮,生怕此語引起歐陽宗澤的誤解。

“公子不必如此多禮。老夫也是覺得與公子極爲投緣,才如此大放厥詞,很多地方尚有不盡不實之處。”

歐陽宗澤謙虛了一番,仰望屋頂,徐徐道:“此事說來話長。我年輕時得了一場怪病,倒在路邊無人問津,幸得令尊恰巧路過,對我施以鍼砭之術,外加湯藥調治,月餘始得康復。救命之恩,無以爲報,唯有爲令尊效犬馬之勞而已。”

“先生不必自謙,若處亂世,先生必爲一方豪傑。弟子還有一個問題,不知當不當問。”

“但說無妨。”歐陽宗澤很久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談話對象,今日一吐胸臆,感到十分暢快,竟與鄭六一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若天下紛爭,益州該如何保全,不讓百姓受戰亂之苦?”

“益州地勢得天獨厚,高山大川是天然屏障,自古以來便是易守難攻之地。若令尊手握強兵,待戰亂起時,北上拿下漢中,兼具川府之地,可成帝王之業也。”

這不是學劉邦和劉備麼?

鄭六一心中驚訝,這歐陽先生膽氣夠壯的,連這麼大逆不道的話都敢跟自己講,還真把自己不當外人啊。

第7章 一千五百年第103章 算癡甄欒第103章 算癡甄欒第42章 邀請蕭辰彥第33章 縱論天下第124章 五州校尉第6章 禍起留仙居第93章 疲兵之計第85章 白墨羽求助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68章 假扮清河幫第78章六一山莊第26章 剽竊大師第104章 分期付款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58章 佟七大戰金龜山第107章 司空韓章第12章 霸王大餐第69章 殘忍殺戮第59章 箱蓋山下第20章 紡車圖紙第80章 輕舟山萬重第79章 佟七定親第123章 潛入王府第54章 萬蟻噬心丸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21章 國醫聖手第51章 親自下廚第49章 醍醐灌頂第114章 賓客盈門第35章 女中豪傑第58章 佟七大戰金龜山第128章 五踄八蹈第74章 戰前部署第71章 暗度陳倉第34章 石斛山下第77章 裡應外合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06章 事有蹊蹺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9章 四虎七兄弟第34章 石斛山下第34章 石斛山下第94章 甕中捉鱉第65章 陣法有成第43章 空手入花槍第56章 大單上門第95章 全軍覆沒第109章 風雲詭譎第1章 元一六一第23章 相思成災第128章 五踄八蹈第132章 雲字金牌第91章 官兵來了第57章 道阻且長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33章 兄弟將別第120章 拭目以待第76章大功一件第35章 女中豪傑第133章 兄弟將別第104章 分期付款第39章 神槍鏢局第121章 防身利器第92章 避而不戰第127章 衝出重圍第106章 事有蹊蹺第120章 拭目以待第75章 深入虎穴第39章 神槍鏢局第73章 摸清敵情第92章 避而不戰第62章 大小姐的心思第52章 得罪黃龍幫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23章 潛入王府第41章 狼子野心第80章 輕舟山萬重第88章 高手偷襲第12章 霸王大餐第86章 我不在乎第19章 四虎七兄弟第54章 萬蟻噬心丸第7章 一千五百年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51章 親自下廚第13章 切磋切磋第114章 賓客盈門第77章 裡應外合第39章 神槍鏢局第22章 如魚得水第75章 深入虎穴第63章 燙手山芋第34章 石斛山下第102章 相貌不賴第60章 喜得翻江龍第34章 石斛山下第14章 白氏兄妹第77章 裡應外合第3章 堂堂衙內
第7章 一千五百年第103章 算癡甄欒第103章 算癡甄欒第42章 邀請蕭辰彥第33章 縱論天下第124章 五州校尉第6章 禍起留仙居第93章 疲兵之計第85章 白墨羽求助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68章 假扮清河幫第78章六一山莊第26章 剽竊大師第104章 分期付款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58章 佟七大戰金龜山第107章 司空韓章第12章 霸王大餐第69章 殘忍殺戮第59章 箱蓋山下第20章 紡車圖紙第80章 輕舟山萬重第79章 佟七定親第123章 潛入王府第54章 萬蟻噬心丸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21章 國醫聖手第51章 親自下廚第49章 醍醐灌頂第114章 賓客盈門第35章 女中豪傑第58章 佟七大戰金龜山第128章 五踄八蹈第74章 戰前部署第71章 暗度陳倉第34章 石斛山下第77章 裡應外合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06章 事有蹊蹺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9章 四虎七兄弟第34章 石斛山下第34章 石斛山下第94章 甕中捉鱉第65章 陣法有成第43章 空手入花槍第56章 大單上門第95章 全軍覆沒第109章 風雲詭譎第1章 元一六一第23章 相思成災第128章 五踄八蹈第132章 雲字金牌第91章 官兵來了第57章 道阻且長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33章 兄弟將別第120章 拭目以待第76章大功一件第35章 女中豪傑第133章 兄弟將別第104章 分期付款第39章 神槍鏢局第121章 防身利器第92章 避而不戰第127章 衝出重圍第106章 事有蹊蹺第120章 拭目以待第75章 深入虎穴第39章 神槍鏢局第73章 摸清敵情第92章 避而不戰第62章 大小姐的心思第52章 得罪黃龍幫第118章 行跡敗露第123章 潛入王府第41章 狼子野心第80章 輕舟山萬重第88章 高手偷襲第12章 霸王大餐第86章 我不在乎第19章 四虎七兄弟第54章 萬蟻噬心丸第7章 一千五百年第119章 分頭禦敵第51章 親自下廚第13章 切磋切磋第114章 賓客盈門第77章 裡應外合第39章 神槍鏢局第22章 如魚得水第75章 深入虎穴第63章 燙手山芋第34章 石斛山下第102章 相貌不賴第60章 喜得翻江龍第34章 石斛山下第14章 白氏兄妹第77章 裡應外合第3章 堂堂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