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四章 李承乾贏弱 我纔是皇帝

“什麼...飛天,這怎麼可能...?”

“是真的,明天在芙蓉園那裡,齊王就準備開始飛天了,大家都可以去看的...,”

“我的天,還真的有人敢飛天,那我明天一定要去看看。”

“對呀,對呀,我們明天一起去看。”

........................

李佑明天飛天的消息,就好像長了翅膀一樣,沒用幾個時辰,整個長安就都知道了,百姓對於飛天這件事情還是很感興趣的,所以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部分都想着要去看一看。

當然其中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總之就是要去湊個熱鬧。

這個時候,就再也沒有人去討論是不是太子刺殺的魏王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李佑飛天的這個消息,沒有辦法,古人對飛天實在很的太有幻想了。

你是不知道,古人有多麼的崇拜飛天,那個時候,因爲技術落後,無法實現飛天,所以古時候就會創造很多的嚮往飛天的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就是典型的代表。

另外傳說中的周穆王訪問西王母的時候,曾經乘一輛“黃金碧玉之車”,騰雲駕霧,以日行萬里的速度奔向西方的崑崙山。

而作爲主人的西王母,則乘一輛更爲華麗的“紫雲車”。

還有仙人王子喬騎的是白鶴;秦穆公的女婿是乘龍的蕭史,女兒是跨鳳的弄玉。他們都能在空中自由來去。至今保存在甘肅敦煌石窟裡的壁畫,還給我們留下許多美麗動人的“飛天”的形象。

不但是神話故事,我國古代有文獻記載的飛行探索還真不少:據《漢書·王莽傳》介紹,在西漢末年,王莽爲伐匈奴,招募各地能人加入,爲此在長安舉行了飛行表演。

還真引來了一個“會飛”的能人,此人“取大鳥翮爲兩翼,頭與身皆着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墜”。這段記載,真是讓人驚心動魄,此人竟敢玩滑翔,膽量和智慧都非同一般,在當時應該是驚天壯舉。

後來,東晉的學者葛洪,從老鷹平伸翅膀滑翔升空的現象得到啓發,提出模仿這一動作製造“飛車”進行飛行的想法。

在南北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利用風箏成功飛行的故事。

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是個十足的暴君,簡直是無惡不作。一天,他竟然突發奇想,強迫人們乘着用席子做成的風箏,從十七丈高的臺子上往下跳,好多人都摔死了,他卻哈哈大笑。

然而有一個叫元黃頭的卻乘着風箏飛到了城外,安全落地,得以逃生。這應該是我國風箏載人最早的一次成功飛行記錄。

最著名的古代飛行發明家就是明朝的萬戶,他從小愛好木工,喜歡搞發明創造,尤其夢想着能發明一種“飛鳥”,把人送上天,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鑽研。

經過數代人的研究,明朝的火箭在發射形式上大爲豐富,當時堪稱火箭的神火飛鴉、火龍出水和飛空擊賊震天雷炮三種新產品獨具匠心。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明朝的火箭技術都是世界領先的。

萬戶正是在這些基礎上,經過多年的研究,他一步步走上了飛天之旅,在火箭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明代,他終於製造出了一個古代“飛船”。

他用椅子作爲“飛船”,椅子後面捆綁了47支“飛龍”火箭,藉助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飛向天空。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想到了着陸問題,手裡準備了兩個大風箏,這樣就可以平穩地降落。

這幾乎是當時所能用到、所能想到的最先進的優勢組合了。

試飛那天,萬戶坐在自己製造的“飛船”上,毫不懼怕,讓僕人幫他點火!隨着一陣陣轟響聲,火箭噴出一股股火焰,“飛龍”火箭把萬戶推向半空。

當第二排火箭在空中自行點燃時,一聲巨響,萬戶連同他的“飛船”一起墜落在萬家山。這就是有史以來,記載的第一次空難。

萬戶雖然犧牲了,可是他敢於犧牲的精神,至今仍爲人們所樂道。爲了紀念萬戶的功績,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爲“萬戶環形山”。

而在明朝之前,很多古代有夢想的人,也都嘗試過很多想要飛天的辦法,所以說飛天,是真的古人所期待和嚮往的東西。

也正是因爲這樣,李佑的飛天計劃一出來,會那麼快速的擴散,也會引起那麼多人的注意和參與,至於太子和魏王之間的事情,早就有多遠滾多遠。

............................

“怎麼樣...。”甘露殿中,李世民坐在自己的龍椅上。

“已經全部被吸引到了齊王殿下的飛天計劃上了,沒有人再談論魏王和太子的事情了...。”

微微一笑,李世民緩了一口氣:“這就好呀...皇家的事情,總是別人口中最喜歡的談資,不管真假,不管對錯,只要可以談上一嘴,都是那麼的開心。

朕又無法去堵悠悠衆口,好在還有佑兒,飛天一出,皇家的事情也不值一提。”

說完,李世民眼神一變看着張敬道:“對了...上一次讓你查的事情查的怎麼樣了,侯君集安分不安分呀?”

“根據我們的調查,侯將軍這段時間雖然說有些憤憤不平,但是卻深居簡出,並沒有什麼出格的事情,不過,這並不能代表什麼,我們還需要繼續的調查,現在時間還不夠,不能挖出更多的事情。”

張敬躬身回答。

李世民起身,揹着手來到窗前,有些苦澀和哀傷的道:“以前國家尚未安定時,侯君集率軍平亂,於國家有大功。

朕想給他機會。”

其實李世民對侯君集是真的不錯,侯君集受封陳國公,任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然後卻密謀叛亂,甚至圖謀弒君,最後因罪被誅。

即使是這樣,李世民還對着滿朝文武替李世民求情。

但是滿朝此堅決反對:“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請誅之以明大法。“

李世民無奈地感嘆說:“與公長訣矣,而今而後,但見公遺像耳!“

從這段對話來看,李世民對侯君集並不是不信任。那爲何侯君集會從功臣淪落爲逆臣呢?他的人生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主要還是那場高昌滅國之戰,高昌就是今天的新疆吐魯番,當時的高昌王叫麴文泰。戰爭的起因是高昌國阻斷了西域與中原的商業往來,使大唐沒法和西域諸多做生意。

這讓李世民很是惱火。決定派兵征討。這一次,侯君集是獨挑大樑,李世民任命他爲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唐軍征討高昌。對此,麴文泰不以爲意,他說:“唐去我七千裡,沙磧居其二千里,地無水草,寒風如刀,熱風如燒,安能致大軍乎!“

可見他仗着地理條件,十分輕敵。豈料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不但行軍速度異常快,而且戰鬥力超強。侯君集指揮軍隊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徑直攻入高昌復地,包圍高昌國首都。

麴文泰看到黑壓壓的唐軍,急火攻心,一口氣不來死了。他的兒子麴智盛即位。麴智盛在抵抗無望的情況下,只好開門投降。侯君集征服高昌,獲三郡、五縣、二十二城,人口三萬多,馬四千多匹。

侯君集滅了高昌國,確保西域同唐朝的商貿往來,開拓了唐朝的疆域,功勞巨大,但是遺憾的是,侯君集太得意忘形了。

他打下高昌之後,居然私自處置俘虜。對於戰俘的處理,他沒有上報朝廷,私自處理,“輒配沒無罪人“還把那些無罪的人隨意發配,把那些漂亮的女子充作奴婢。

跟着還私藏財物。他把重要的金銀財寶隱瞞不報,都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上樑不正下樑歪,主帥屁股裡不乾淨,底下的自然就敢爲非作歹。以上兩點直接導致了第三點,那就是軍紀渙散,放縱部下劫掠百姓。

以寬厚善待功臣的李世民看了大臣們的奏摺後,也覺得侯君集太過分,不得不治了。侯君集因此被下獄。

但是侯君集此時還沒有觸及到李世民的底線,他只是居功驕傲,貪財、縱容部下。一旦輕易將他殺了,會在功臣中引起議論,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所以李世民赦免了侯君集。希望這次牢獄之災可以對他起到警醒作用。

但是侯君集的問題,是不懂自滿之道...如果侯君集吸取教訓,回到他以前那種銳意進取、積極爲政的狀態,他的人生不會是後來的結果。在大唐的政壇上,他有可能成爲一顆耀眼的星星。可惜,他走了一條相反的道路。他出獄後,“志殊怏怏“,整天覺得自己特委屈。認爲是李世民有意整他。

後來李承乾便派賀蘭楚石暗中聯絡侯君集...侯君集得到了這個信號後,第一反應是什麼?史書上說:“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釁以圖之,遂贊承乾陰圖不軌。“

就是說,侯君集對李承乾的斤兩是清楚的,他知道李承乾成不了事。但是,這個愚蠢的太子正好可利用。這意圖就很明顯了,他自己想當皇帝啊!

這就是不懂“自滿之道“的表現...而侯君集卻根本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早就被李世民給盯上了。

..................................

第八百零一章 風揚第六十三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零八章 李佑被捕第二百二十章 首戰用我 (求訂閱)第四百九八章 乘船江左 救下朱齡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第一百六八章 學堂的魔力弟六百三五章 武曌童年 崛起開始第四百九六章 找水匪,得錢財,報血仇,永安寧第七百三四章 李佑的痛罵第五百二三章 李泰昏招 長孫換人第五百二五章 則天皇帝 李佑必殺第二章 李佑要搏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之物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五百二三章 李泰昏招 長孫換人第四百三四章 水路運糧 李二愛才(求月票)第二百四三章 突然的臨陣倒戈第二百九一章 生死戰場(求訂閱)第四百六七章 多疑李二 瘋挖牆腳第七百九四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零二章 下狠心的李承乾第七百九六章 回回炮第六百七二章 亡國公主的遭遇(第二更)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五百五二章 軍訓目的 勳官不易第五百五六章 五位大儒戰柴令武第四百二一章 山哥逃跑 衡兒被抓第七百三六章 離開宗正寺第六百六二章 危險的時間第一百九一章 小心棖棖(求訂閱)第七百五九章 大唐如何而來第七百一六章 長孫無忌的壓制第二百八六章 李世民喜歡敦化坊第六百六九章 高句麗大勝(四更)第九十一章 影帝李治第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的好酒第五百零八章 精神疾病 營救太子(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十二章 不願被賜死第四百六四章 邵依依獻計第七百五一章 蠢蠢欲動的島國第一百二二章 商城解鎖新商品第一百二一章 麻煩得刺殺第三百一二章 購買疫苗和鏈黴素第五百六三章 教官辱罵 滾出軍營第三百一六章 古代逆行者第一百八八章 現代化的小樓(求訂閱)第二百六五章 迎娶權芷溪第三百三八章 真正的李世民第三百三五章 兩害相全取其輕第八百章 風起第二百零五章 長安最底層的百姓第二百六九章 公平的決鬥第七百八七章 李麗質去世第五百九一章 殺子傳弟 功虧一簣第三百二九章 策劃奪城門第六百四六章 下馬之威第二百二七章 一起學騎自行車(求訂閱)第六百六六章 李恪,李佑見面(今日五更)第六百七九章 餘嫦嫦的師兄第一百七五章 宿主第三次穿越(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全民殺匪 二嘎立功第三百五十章 迎接陰妃第二百四三章 突然的臨陣倒戈第二百三三章 新娘子跳樓(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被人陷害第五百零四章 北府之軍 攻殺李靖(求訂閱)第七百四九章 寒門齊聚第四百六七章 多疑李二 瘋挖牆腳第三百一六章 古代逆行者第六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攻城武器第九十九章 房遺愛和高陽第三十六章 寵冠諸王第五百七五章 烏雲來了 沒有信心(求訂閱)第一百七一章 邵秋生告御狀(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第五百五七章 僚人作亂 騙娶公主(求訂閱)第七百八五章 流言蔓延第四百六一章 衡兒是你的女兒第七百九四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九五章 李家二伯 天譴無奈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四百七三章 胥吏到來 以權壓人(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聖人寵嬪 我是徐意第三百三二章 感情第二百五四章 同甘共苦第一百二四章 驚豔了味蕾第七百七三章 陛下家事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六百七四章 長安大學開學(第四更)第一百八四章 真的包養了?(求訂閱)第二百四三章 突然的臨陣倒戈第三十四章 唐朝玉佩第四百四六章 地攤文化 三小愛情第四百三三章 李佑進宮 糧道被斷(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地震前的異常第二百零四章 回鶡的野心
第八百零一章 風揚第六十三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零八章 李佑被捕第二百二十章 首戰用我 (求訂閱)第四百九八章 乘船江左 救下朱齡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第一百六八章 學堂的魔力弟六百三五章 武曌童年 崛起開始第四百九六章 找水匪,得錢財,報血仇,永安寧第七百三四章 李佑的痛罵第五百二三章 李泰昏招 長孫換人第五百二五章 則天皇帝 李佑必殺第二章 李佑要搏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之物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五百二三章 李泰昏招 長孫換人第四百三四章 水路運糧 李二愛才(求月票)第二百四三章 突然的臨陣倒戈第二百九一章 生死戰場(求訂閱)第四百六七章 多疑李二 瘋挖牆腳第七百九四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零二章 下狠心的李承乾第七百九六章 回回炮第六百七二章 亡國公主的遭遇(第二更)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五百五二章 軍訓目的 勳官不易第五百五六章 五位大儒戰柴令武第四百二一章 山哥逃跑 衡兒被抓第七百三六章 離開宗正寺第六百六二章 危險的時間第一百九一章 小心棖棖(求訂閱)第七百五九章 大唐如何而來第七百一六章 長孫無忌的壓制第二百八六章 李世民喜歡敦化坊第六百六九章 高句麗大勝(四更)第九十一章 影帝李治第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的好酒第五百零八章 精神疾病 營救太子(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十二章 不願被賜死第四百六四章 邵依依獻計第七百五一章 蠢蠢欲動的島國第一百二二章 商城解鎖新商品第一百二一章 麻煩得刺殺第三百一二章 購買疫苗和鏈黴素第五百六三章 教官辱罵 滾出軍營第三百一六章 古代逆行者第一百八八章 現代化的小樓(求訂閱)第二百六五章 迎娶權芷溪第三百三八章 真正的李世民第三百三五章 兩害相全取其輕第八百章 風起第二百零五章 長安最底層的百姓第二百六九章 公平的決鬥第七百八七章 李麗質去世第五百九一章 殺子傳弟 功虧一簣第三百二九章 策劃奪城門第六百四六章 下馬之威第二百二七章 一起學騎自行車(求訂閱)第六百六六章 李恪,李佑見面(今日五更)第六百七九章 餘嫦嫦的師兄第一百七五章 宿主第三次穿越(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全民殺匪 二嘎立功第三百五十章 迎接陰妃第二百四三章 突然的臨陣倒戈第二百三三章 新娘子跳樓(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被人陷害第五百零四章 北府之軍 攻殺李靖(求訂閱)第七百四九章 寒門齊聚第四百六七章 多疑李二 瘋挖牆腳第三百一六章 古代逆行者第六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攻城武器第九十九章 房遺愛和高陽第三十六章 寵冠諸王第五百七五章 烏雲來了 沒有信心(求訂閱)第一百七一章 邵秋生告御狀(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第五百五七章 僚人作亂 騙娶公主(求訂閱)第七百八五章 流言蔓延第四百六一章 衡兒是你的女兒第七百九四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九五章 李家二伯 天譴無奈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四百七三章 胥吏到來 以權壓人(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聖人寵嬪 我是徐意第三百三二章 感情第二百五四章 同甘共苦第一百二四章 驚豔了味蕾第七百七三章 陛下家事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六百七四章 長安大學開學(第四更)第一百八四章 真的包養了?(求訂閱)第二百四三章 突然的臨陣倒戈第三十四章 唐朝玉佩第四百四六章 地攤文化 三小愛情第四百三三章 李佑進宮 糧道被斷(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地震前的異常第二百零四章 回鶡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