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五章 仁慈皇帝 心狠皇帝

狄仁傑跟着將自己的三個題目給說了出來,等聽完題目之後,李明達是徹底的放心了,這狄仁傑可是真夠狠的,他想出的三道題目,是一道比一道難,一道比一道狠。

只要有了這三道題目,李明達終於是可以安心的睡給好覺了。

“怎麼樣...一百貫不虧吧...我們可以去下面玩了吧?”肖寶兒嘿嘿一笑。

李明達點點頭:“當然可以,不過,你們輸了可以離開,但如果要是嬴了,你們的籌碼換不了錢,只能繼續在裡面賭...!”

“什麼呀...!”狄仁傑一個無語:“就知道你沒有好心,帶不出去的籌碼,那還是錢嗎?”說完,狄仁傑起身搖搖頭道:“寶兒,我們走...下去多贏點,我們換大餐吃,籌碼是可以在這裡的餐廳消費的。”

“哦...哈哈...那感情好,我喜歡吃這裡的螃蟹湯...就是太貴了,一貫多一份,這次我們多贏的,後面我就多喝點。”肖寶兒嘻嘻一笑。

只是李明達卻露出心疼了表情,跟着輕聲道:“應該不允許他們在這裡吃餐廳的。”

................................

青龍坊...現在已經安置進來接近萬人,此時的李佑在青龍坊開設了三處工廠,第一處就是香水工廠,香水的製作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就是酒精加蒸餾技術,李佑沒有一開始做香水的原因,就是想要讓自己從現代帶回來的香水,物依稀爲貴,這樣就可以增加現代香水的利潤。

不過,現在不行了,跟着自己吃飯的人太多了,所以香水工廠也要弄起來,但是即使是這樣,李佑還是會將從現代帶回來的香水標榜爲奢侈的品牌。

自己生產出來的香水爲中等,這還是爲了保持利潤,香水工廠一次性就幫助李佑解決了相當多的職位,跟着就是一處火摺子工廠。

這個火摺子工廠,就是一個臨時過渡的工廠,畢竟火摺子製作工藝簡單,只要有錢誰都可以製作,所以火摺子工廠只是李佑用來解決職位的一個過渡,它應該是賺不了錢的,頂多就是賺一個工人的工資。

不過,火摺子工廠幫助李佑解決了很多人需要的工作,任虎的娘就是其中一位被解決了工作,可以自食其力的人。

有人一定會詫異,爲什麼要辦一個不能賺錢的工廠,爲什麼不發補貼就好了,這樣還省事。

可是如果你省事了,就會有其他的地方不省事,有一種民間俗語叫升米恩,鬥米仇...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富有同情心,對人有求必應,爲別人想得太多,以至於忽視了自己的利益或感受,並經常因費力不討好而陷入痛苦、失望之中。

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濫好人”。

做人,當然應該做好人,但應該是有原則、有主見的好人。

關於“升米恩,鬥米仇”,這裡有個典故:

從前,村裡有兩個人,一個叫李大,一個叫王二,平時都以種地爲生,關係很好。有一年發生旱災,地裡顆粒無收,李大家沒有餘糧,一家人餓得奄奄一息,只好到王二家去借糧,王二送了一升米給他。李大一家人靠這升米活了命,非常感激,就跑到王家去道謝。

王二做了好事,心裡也高興,說這樣吧,我再送你一升米。李大喜出望外,千恩萬謝地帶着一升米回了家。

如此幾次三番,李大陸續從王二那裡拿回了一斗米,可是王二家餘糧也不多,最後只好說糧沒了。李大很不高興,逢人就說王二小氣!這話傳到王二耳朵裡,他也氣壞了。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就此反目成仇。

所以說,明智的人濟人一時,不濟人一世。別人危難時是應當施以援手,但適可而止,切不可讓對方產生依賴心理。

李佑如果無償的給錢給對方,那麼對方就會產生依賴的性格,如果有一天李佑不給了,那麼這些人會從崇拜變成憤怒,甚至是恨意。

李佑用的是以工代賑的手法,當然了,以工代賑不是李佑的手段,早在宋朝就已經用了,宋朝一共發生了874次較大自然災害,平均一年發生2.7次。其中水災193次,旱災183次,雨雹災101次,風災93次,蝗災90次,歉飢87次,地震77次,疫災32次,霜雪災18次。

如此頻繁的自然災害,促使宋朝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賑災制度。

1072年,江南一帶發生饑荒。朝廷下詔,從司農寺調撥了10萬石常平倉粟,發到災區,由當地官員招募災民疏浚河流。這樣一來,災民可以靠自己的勞力掙一碗飯吃。在那以後,宋朝形成了在災荒之年興修水利的制度。災民以工代賑,能夠有尊嚴地活下去;國家得到了水利工程,又避免了災民四處流竄。

這也是爲什麼,宋朝頻繁的大災,但很少爆發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主要原因。

李佑給了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們自己靠自己活在長安,活的有尊嚴,活得有自尊,這比什麼都好,他們只會更加賣力的支持李佑。

如果有人不賣力工作耍滑頭,反而會有賣力工作人去罵對方,但是如果你無償給的話,那就不會有人去罵那些耍滑頭的人了。

除了火摺子工廠和香水工廠,李佑還準備在青龍坊建造一座玻璃廠,只是這燒製玻璃需要技術,所以這個廠一直都在擱置,不過,李佑也不着急,香水廠和火摺子廠已經夠用了,玻璃廠慢一些也好,這個時候,玻璃還是水晶,價格還是不能落下來。

而且李佑玻璃廠中的所有的玻璃飾品都會出口到外邦,不會在大唐中賣,這是爲了控制大唐的玻璃飾品。

對了,李佑還在青龍坊中弄了一條書街...這條書街的書局,比外面賣的書籍都要便宜百分之二十,主要是用來吸引那些貧寒的讀書人。

李佑還會在這些貧寒的讀書人中尋找一些有才的直接納入自己的麾下,額...也不能算自己的麾下,也可以說了李治的麾下,現在李佑一直都在打着李治的名號。

應該又有人會問了,爲什麼李佑要這麼小心作爲一個穿越者太丟人了,活的太憋屈了,確實李佑也覺得自己活的太憋屈了。

但是不憋屈不行呀,自己穿越的是庶子齊王李佑...要是穿越成嫡子,李佑或許還不會這麼憋屈,但是庶子,即使是最有才華的李恪,現在也不是夾着尾巴做人。

還有就是,真的別將李世民當成一個很好相處的人,李世民殺兄弒弟,其中或許有無奈,但是李佑和李承乾都是造反,他卻賜死了李佑,力保下了李承乾,你說李世民這個人怎麼樣。

確實李世民年輕的時候,一直擁有虛懷納諫的胸懷,可是當李世民老了之後,心胸卻狹隘許多。比如李世民將魏徵的墓碑推翻,革除賜予魏徵的許多榮譽。

前腳賜了公主,後腳就將公主給要了回來,而且在李世民的最後幾年,有兩個人的被殺比較引人注目,其一就是凌煙閣功臣之一的張亮,因爲養了五百名假子被李世民下令處死,即便大臣認爲張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但李世民還是執意殺死了張亮。

另一個被殺的就是李君羨,傳說中替武則天去死的應讖之人,即貞觀末期出現的“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語,但也有說李君羨當時在華州的時候傳說和別人有所謀劃,被告發謀反,才被李世民所殺,可是到底有沒有謀劃什麼,鬼知道。

還有另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事情則是大興土木,李世民有風疾,本身就比較怕熱,後來他的身體壞了之後,就更加怕熱,遂將原先的破舊的宮殿重建了兩座大型避暑宮殿,即翠微宮和玉華宮,徐惠爲此還寫下《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博得了李世民的歡心,但李世民也僅僅是賞賜了一下,並沒有真的聽從徐惠的建議。

此時的李世民已經異心很重了,李佑這個時候和李世民耍心思,必死無疑,有人說那我爲什麼不去別的地方發展呀,找一個地方自立爲國,速升自己的科技,擁有火藥,再弄個隧發槍,火炮...等等,那還不無敵於天下。

說真的,確實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爲李世民會隨時盯着你,就像李恪,事實上李恪的府上不知道有多少探子,只要李恪稍微有點不對,那麼李世民就要發兵,還有就是李佑其實現在也是被李世民困在長安。

李世民不讓他走,因爲李世民看不透李佑,他其實自始至終都在防着李佑,這就是帝王心術,帝王不可能對某個人矢志不渝的相信。

像李世民這種從血裡,火裡殺出來的帝王就更不可能了,只要你露出想要離開長安的意思,李世民一定會對李佑全方位的監視。

不可能讓你慢慢的發展,再慢慢的壯大,李世民是千古一帝,他也確實做了很多對百姓有益的事情,但是你要清楚,李世民是皇帝,他殺的人比你吃的鹽還多。

如果你將李世民看着一個溫文儒雅的人,只要你有才,李世民就會寵着你,慣着你,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李世民殺伐果斷,當你有才華,卻不願意爲大唐的時候,那就是你的死期。

所以李佑不敢有一點的鬆懈,他面對的可是手狠手辣殺兄弒弟的帝王!

.............................

第七十三章革職查辦永不敘用第四百章 洪縣危機 第一狼騎第二章 李佑要搏第三百八四章 硬闖敦化坊 亂箭射裴奴第一百一一章 青磚和紅磚第二十三章 李佑被看光了第三百章 大疫!大疫!第三百章 大疫!大疫!第三百四九章 春闈開始第五百二四章 商議對策 力捧李治第一百五四章 庶子終歸是庶子第四十八章 母子開誠佈公第三百三四章 萬人齊呼千歲第二百五八章 救回周立凱(求訂閱)第十二章 不願被賜死第四百七十章 雕版印刷 李二求助第四十四章 換個哥哥第六百二八章 採生折割 十不得一第八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七百五十章 懷柔長孫無忌第五百九三章 失敗的閱兵表演?第五百一五章 李家大伯 綠水青山第二百三五章 斬首示衆(求訂閱)第七百七五章 兩件事情第三百一四章 再次回大唐第七百三二章 李治的開心第八十二章 舅甥情深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製冰(求訂閱)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七百零七章 李佑的死字軍第五百零二章 下狠心的李承乾第五百五四章 光明黑暗 不想被殺第一百二三章 賞賜之物第一百一五章 小人之態的高陽第六百五七章 李恪入長安第十章 遠離陰弘智第六百六四章 李佑回長安第二百九一章 生死戰場(求訂閱)第一百四二章 偷竊是大事第七百三十章 爲百姓服務第六百一三章 如歸連全員戰死第六百四八章 定州的天不是長安的天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四百六十章 李佑被罵 一場烏龍第七百三二章 李治的開心第三章 沖天燕第六百一九章 嶺南弱點第八十七章 袖箭真是好武器第九十三章 大將薛仁貴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三百二十章 秋涼山山匪第四百四五章 北府之兵 帝皇之心第六百八八章 安市城第五百零九章 承乾自盡 歷史偏移(三更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美麗的敦化坊(求訂閱)第七百五二章 無懈可擊褚遂良第二百九一章 生死戰場(求訂閱)第五百二七章 心虛李二 門神由來(三更慶中秋)第六百七五章 長安大學的規矩第二百九五章 那不是魔物第五百零九章 承乾自盡 歷史偏移(三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童年趣事第一百四一章 韓五相親第三百一七章 山匪來襲第五百七二章 新兵成功 爲水爭鬥(求訂閱)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二百三九章 你要成婚了,李佑!第五百七二章 新兵成功 爲水爭鬥(求訂閱)第三百二四章 夏姑買命第五百六二章 內務可怕 訓練開始(求訂閱)第四百八九章 變故開始 曹雄綁人第三百五一章 前生與今世第三百零五章 尋找孫思邈第七百零一章 燕家姐妹第六百四八章 定州的天不是長安的天第六百二七章 僚人之亂 用心平亂第一百八六章 邀請狄知巡第六百三二章 米行罷市 報復開始第四百章 洪縣危機 第一狼騎第七百三十章 爲百姓服務第一百四一章 韓五相親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四百零三章 造不造反 自封一國第二章 李佑要搏第九十一章 影帝李治第七百四八章 水火不容第一百九七章 張敬犯過大錯(求訂閱)第七百七八章 天子賜九錫第三百二二章 敵人的狡猾第六百九十章 悲情的皇子第二百五四章 同甘共苦第一百五一章 自大的崔識第三百三五章 兩害相全取其輕第五十八章 李世民的污點第三百七八章 李二震怒 御賜金牌第二百五三章 家父蘇定方第一百六八章 學堂的魔力第三百二一章 猛火油和希臘火第七百三六章 離開宗正寺第七十一章李世民保護李佑
第七十三章革職查辦永不敘用第四百章 洪縣危機 第一狼騎第二章 李佑要搏第三百八四章 硬闖敦化坊 亂箭射裴奴第一百一一章 青磚和紅磚第二十三章 李佑被看光了第三百章 大疫!大疫!第三百章 大疫!大疫!第三百四九章 春闈開始第五百二四章 商議對策 力捧李治第一百五四章 庶子終歸是庶子第四十八章 母子開誠佈公第三百三四章 萬人齊呼千歲第二百五八章 救回周立凱(求訂閱)第十二章 不願被賜死第四百七十章 雕版印刷 李二求助第四十四章 換個哥哥第六百二八章 採生折割 十不得一第八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七百五十章 懷柔長孫無忌第五百九三章 失敗的閱兵表演?第五百一五章 李家大伯 綠水青山第二百三五章 斬首示衆(求訂閱)第七百七五章 兩件事情第三百一四章 再次回大唐第七百三二章 李治的開心第八十二章 舅甥情深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製冰(求訂閱)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七百零七章 李佑的死字軍第五百零二章 下狠心的李承乾第五百五四章 光明黑暗 不想被殺第一百二三章 賞賜之物第一百一五章 小人之態的高陽第六百五七章 李恪入長安第十章 遠離陰弘智第六百六四章 李佑回長安第二百九一章 生死戰場(求訂閱)第一百四二章 偷竊是大事第七百三十章 爲百姓服務第六百一三章 如歸連全員戰死第六百四八章 定州的天不是長安的天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四百六十章 李佑被罵 一場烏龍第七百三二章 李治的開心第三章 沖天燕第六百一九章 嶺南弱點第八十七章 袖箭真是好武器第九十三章 大將薛仁貴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三百二十章 秋涼山山匪第四百四五章 北府之兵 帝皇之心第六百八八章 安市城第五百零九章 承乾自盡 歷史偏移(三更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美麗的敦化坊(求訂閱)第七百五二章 無懈可擊褚遂良第二百九一章 生死戰場(求訂閱)第五百二七章 心虛李二 門神由來(三更慶中秋)第六百七五章 長安大學的規矩第二百九五章 那不是魔物第五百零九章 承乾自盡 歷史偏移(三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童年趣事第一百四一章 韓五相親第三百一七章 山匪來襲第五百七二章 新兵成功 爲水爭鬥(求訂閱)第五百一三章 前因後果 尋找機會(三更求訂閱)第二百三九章 你要成婚了,李佑!第五百七二章 新兵成功 爲水爭鬥(求訂閱)第三百二四章 夏姑買命第五百六二章 內務可怕 訓練開始(求訂閱)第四百八九章 變故開始 曹雄綁人第三百五一章 前生與今世第三百零五章 尋找孫思邈第七百零一章 燕家姐妹第六百四八章 定州的天不是長安的天第六百二七章 僚人之亂 用心平亂第一百八六章 邀請狄知巡第六百三二章 米行罷市 報復開始第四百章 洪縣危機 第一狼騎第七百三十章 爲百姓服務第一百四一章 韓五相親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四百零三章 造不造反 自封一國第二章 李佑要搏第九十一章 影帝李治第七百四八章 水火不容第一百九七章 張敬犯過大錯(求訂閱)第七百七八章 天子賜九錫第三百二二章 敵人的狡猾第六百九十章 悲情的皇子第二百五四章 同甘共苦第一百五一章 自大的崔識第三百三五章 兩害相全取其輕第五十八章 李世民的污點第三百七八章 李二震怒 御賜金牌第二百五三章 家父蘇定方第一百六八章 學堂的魔力第三百二一章 猛火油和希臘火第七百三六章 離開宗正寺第七十一章李世民保護李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