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該懲該賞?

大唐長安城。

一騎快馬飛馳入京,直赴太極宮。

半個時辰後,李治接到了來自百濟國的軍報,掃了一眼軍報後臉色立變。

狠狠將軍報拍在桌案上,李治怒道:“胡鬧!”

旁邊的武皇后很自然地拿起軍報看了看,然後也變了臉色。

“水師海上迷路,誤登倭國本島?”武皇后吃驚地道。

李治怒道:“這是李欽載派人送來的軍報,皇后你相信水師迷路誤登倭島嗎?”

武皇后搖頭,苦笑道:“百濟國至大唐登州,早已是多年固定的航線,就算大霧鎖海,水師也斷然不可能迷路的。”

李治面色鐵青,冷哼道:“李景初好大的膽子,竟敢違抗軍令,朕和水師大總管孫仁師何時下過軍令讓他攻打倭島了?六千餘將士跟着他一頭撞進倭島,前後無援,孤軍深入,他以爲他是霍去病嗎?”

李治越說越氣,大聲道:“無法無天!朕若不治治他,遲早恃寵而驕,非國朝之福!”

“來人,着削去李欽載縣子之爵,撤免……”

話沒說完,武皇后忽然打斷了他的話,輕聲道:“陛下,李景初畢竟是英國公的孫兒,您看……”

李治一愣,咬了咬牙,道:“英國公之孫難道就……哼!來人,宣英國公入宮覲見。”

半個時辰後,李勣匆匆入宮。

入殿後李勣發現武皇后沉默不語,李治面色鐵青,李勣心頭一沉,仍然平靜地行禮拜見。

李治帶着怒火,將軍報遞給李勣。

李勣匆匆一瞥,頓時怒了:“豎子惹了好大的禍!簡直混賬!”

李治努力平復情緒,低聲道:“老將軍,朕素來敬仰您,可令孫實在是……太膽大妄爲了,軍報已至長安,消息瞞不住人,朕若不究,難以服衆,老將軍的一世英名亦有損害。”

李勣果斷地行禮:“老臣請陛下嚴懲此豎子,縱是斬首亦絕無怨恚。”

李治點了點頭,又道:“斬首……倒不至於,但必須得嚴懲,否則朕實難掩悠悠衆口,還望老將軍體諒朕的難處。”

頓了頓,李治又安慰道:“景初少年意氣,難免衝動,這次朕狠狠給他一個教訓,對他不是壞事,以景初之大才,來日爲朕再立新功,朕還是會重新起用,委以重任的。”

李勣搖頭道:“豎子不堪爲用,老臣請陛下削其爵,罷其職,讓他終生白衣,做個庸碌田舍農夫便罷。”

李治頓時一滯,本來他是很生氣的,可李勣比他更生氣,語氣更激烈,大有把自己的親孫子除之而後快之勢。

這麼一對比,李治忽然覺得自己沒那麼生氣了。

“老將軍不必激動,哈哈,不是多大的事,不至於的,不至於的。”李治反倒安慰起李勣了。

李勣沉穩地道:“老臣沒激動,但景初此子肆意妄爲,違抗軍令,必須嚴懲。老臣家門不幸,出此誤國誤君之孽畜,老臣治家無方,難辭其咎,請陛下降罪。”

李治急忙道:“老將軍越說越嚴重了,萬莫自責,景初還是很有分寸的,以前也立過不少功勞,過不掩功,除此一事,景初仍是我大唐社稷之大才國器,萬不可過於苛責。”

李勣長長嘆息,躬身道:“老臣聽憑陛下發落,絕無怨言。”

李治小心地道:“那朕……就略作小懲了?”

“請陛下從重嚴懲!”

李治猶豫再三,剛纔在氣頭上時,他想削了李欽載的縣子之爵,可氣頭過了以後,仔細回想整件事。

嗯,什麼海上迷路,誤登倭島的鬼話當然不可信,違令確實是違令了,可人家既不是謀反也不是投敵,人家也是一腔報國忠勇之心,登陸倭國奮勇殺敵去了。

所以,這件事可大可小,端看如何理解。

畢竟是三朝功勳之後,人家的祖父還是核彈級別的鎮國砥柱,懲罰太重的話,難免傷了忠臣之心。懲罰太輕的話,朝臣又不會放過他。

大唐天子也不好當呀。

“咳,罰,罰……一年俸祿?”李治遲疑地道。

不僅李勣皺起了眉,武皇后都看不下去了,不着痕跡地拽了拽他的衣袖。

李勣沉聲道:“陛下不可兒戲,此子必須嚴懲,罰俸祿這種不痛不癢的懲罰,何以儆效尤,何以掩悠悠衆口?”

李治嘆氣,他對李欽載寵愛得很,對他的才華和爲人亦深爲喜愛,連自己的兩個親兒子都毫不猶豫送到他身邊求學,可見李治對他的才華多麼看重。

嚴懲……實在狠不下心。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宦官跪在殿門外,喘息着道:“稟陛下,倭國本島八百里急報!”

李治一驚,急忙道:“快呈來!”

宦官匆匆入殿,將軍報捧給李治。

展開泛黃的軍報,李治匆匆一瞥,然後倒吸一口涼氣:“這……”

武皇后從他手中接過軍報看了一眼,亦吃驚道:“李欽載程伯獻率六千水軍將士橫掃倭國,已佔國土其半,倭國國主遣使求和,被李欽載嚴拒,王師將士繼續向東推進,前鋒已至倭國京都飛鳥城外……”

殿內李勣亦大吃一驚,臉色立變。

六千多人登陸敵國,一不小心就佔了人家一半國土?這特麼是要滅國的架勢呀。

殿內君臣三人面面相覷,一臉震驚。

然後李治臉上露出苦笑,無助地望向李勣:“老將軍,這……如何是好?朕是嚴懲,還是給他升官呀?”

李勣努力平復了情緒,表情仍然沉靜,冷哼道:“違令在先,師出無名,無論這孽畜立了多大的功勞,老臣以爲都必須嚴懲。”

李治搖頭,緩緩道:“老將軍,這份軍報委實出乎朕的意料,沒想到景初竟能幹出如此大事,倭國若真被我大唐掌握,對我大唐國威,對百濟新羅兩國的震懾,對高句麗的牽制,都是有益無害的。”

武皇后也是聰慧的女子,聞言兩眼一亮,道:“若我大唐掌握了倭國,那麼對高句麗便成東西夾擊之勢,還有大唐北部的遼城和南面的百濟和新羅國,高句麗便已陷入我大唐的四面包圍之中了!”

武皇后一語點破,李治和李勣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從貞觀年開始,大唐兩代帝王心心念唸的,不就是高句麗麼?

倭國若已被大唐掌握,高句麗陷入四面包圍,離滅亡還遠嗎?

幾乎不必採用任何戰略戰術,只要將高句麗周邊鄰國堅壁清野,扼死陸路和海路,高句麗必將自亂。

這個戰略意圖以前不是沒人想到,而是那時倭國與大唐是友好鄰邦,又自甘藩屬臣國,每年派大批遣唐使求學,卑微舔狗的姿態擺得太誠懇,大唐實在不好意思對它下手。

如今唐倭已是交戰國,李欽載違抗軍令,卻出其不意佔了倭國一半國土,這時再看大唐東面的地圖,整盤棋頓時全活了,主動權已完全落到大唐的手中。

拋開李欽載抗命違令的事實不談,六千餘將士登陸倭國,對大唐確實利大於弊,更重要的是,李欽載的時機抓得又準又狠。

白江口一戰,倭國水師全軍覆沒,四萬餘軍隊盡喪汪洋,國中正是空虛之時。

李欽載趁機登陸,可謂風捲殘雲摧枯拉朽,倭國境內幾無可戰之兵,此時佔領倭國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皆俱。

違令確實違令了,但……幹得漂亮!

那麼問題來了,李欽載究竟該罰還是該賞?

李治和武皇后的目光都落在李勣身上,而李勣畢竟是三朝老狐狸,此時心念電轉,捋須沉聲道:“陛下,老臣還是覺得,必須嚴懲李欽載!”

“過不掩功,但功也不可掩其過,李欽載擅自違令,此風不可長,否則軍中何以立威?死罪或可免,活罪難逃。流徙也好,羈押大理寺也好,總之必須嚴懲。”

李勣說得大義凜然,站在他的立場和地位,此時此刻只能這麼說,而且必須這麼說。

但凡李勣稍微流露出爲李欽載求情的言辭,迎接李家的必是一場狂風暴雨。

李治寵愛李欽載,但朝臣可不會寵愛他。

見李治猶豫不決,李勣語氣堅定,武皇后眨了眨眼,笑道:“陛下,是懲是賞,爲時過早,眼下重要的是維持戰局,既然倭國已陷其半,咱們必須增援李欽載,莫讓他真的成了一支孤軍。”

李治聞言一振,急忙道:“沒錯,維持戰局最重要,其他的瑣事先擱置不議。”

“派人快馬急赴百濟國,召孫仁師水師所部緊急東進,登陸倭國長崎,陸路劉仁軌所部抽調一半精兵,亦隨孫仁師水師同艦而行,水陸兩部計一萬兵馬,帶足糧草軍械,馳援倭國李欽載所部。”

李欽載的抗命之舉,無意中卻調動了大唐整個東面戰線的唐軍力量,各路人馬急赴倭國,馳援李欽載所部。

李雲龍攻打平安格勒戰役的快樂,李欽載終於想象到了。

見李治下了旨,殿內李勣捋須不語,臉上仍然怒容未消,然而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笑意,卻深深出賣了他此刻的心情。

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外的學霸第一百四十七章 它是個多音字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倫之樂第859章 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禍心難除第1385章 望族勢力第1301章 嚴師高徒第十四章 初識名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張家兄弟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1275章 風向逆轉第692章 父子傳承第九百五十章 流言突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陌刀猛將第901章 山雨欲來第911章 一號丈人駕到第782章 踐行恭送第1374章 望族門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夫妻離別第721章 念頭通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舔各的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753章 你有毒吧第1330章 上疏啓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736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爲民立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願附驥尾第十三章 將星薈聚第1283章 鬨堂大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極限拉扯第二百二十四章 麻煩不解決如何成親?第578章 亂中取利第五百二十一章 傾城絕色,紫瞳魅幻第九百七十七章 大聖之姿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四百零三章 臣爲大唐流過血第一百七十八章 請逐遣唐使第638章 帝后登門第847章 夜色下的鬼魅第三百一十八章 入甕,收網第823章 不爭功名第1283章 鬨堂大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小民小兵(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活命的機會第771章 何不另擇佳婿第874章 賓客盈門第1333章 戰雲密佈第1274章 劾奏如潮第765章 雞飛狗跳第761章 恩怨分明第903章 激戰,伏誅第五十一章 恨我又幹不掉我第二百七十六章 輕鬆拿捏第724章 武后急召第九百三十章 缺席的主角第三百六十章 輾轉求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反轉,改姓第1361章 陽奉陰違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次談判第1347章 終結良緣第九百七十八章 登州出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見眼前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獨領一師第872章 添丁第一千零七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初見神醫第1335章 力挽狂瀾第1380章 望族來人第858章 朝會之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意外之禍第四百零四章 失控蔓延第1325章 戲做全套第十一章 事有因果第889章 是非難辨第五百一十四章 談判第612章 君臣重聚第1267章 四方雲動第562章 入境吐谷渾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1376章 嶽州分道第1296章 有名有分第1352章 旨令歸京第697章 可喜可賀第三百八十三章 掖庭冷宮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次出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八十八章 都城見聞第837章 有眼無珠第九百四十二章 外交爭端第726章 邀獵於野第1360章 翁婿情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陌刀猛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558章 調動邊軍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雨燕歸來
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外的學霸第一百四十七章 它是個多音字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倫之樂第859章 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禍心難除第1385章 望族勢力第1301章 嚴師高徒第十四章 初識名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張家兄弟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1275章 風向逆轉第692章 父子傳承第九百五十章 流言突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陌刀猛將第901章 山雨欲來第911章 一號丈人駕到第782章 踐行恭送第1374章 望族門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夫妻離別第721章 念頭通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舔各的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753章 你有毒吧第1330章 上疏啓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736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爲民立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願附驥尾第十三章 將星薈聚第1283章 鬨堂大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極限拉扯第二百二十四章 麻煩不解決如何成親?第578章 亂中取利第五百二十一章 傾城絕色,紫瞳魅幻第九百七十七章 大聖之姿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四百零三章 臣爲大唐流過血第一百七十八章 請逐遣唐使第638章 帝后登門第847章 夜色下的鬼魅第三百一十八章 入甕,收網第823章 不爭功名第1283章 鬨堂大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小民小兵(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活命的機會第771章 何不另擇佳婿第874章 賓客盈門第1333章 戰雲密佈第1274章 劾奏如潮第765章 雞飛狗跳第761章 恩怨分明第903章 激戰,伏誅第五十一章 恨我又幹不掉我第二百七十六章 輕鬆拿捏第724章 武后急召第九百三十章 缺席的主角第三百六十章 輾轉求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反轉,改姓第1361章 陽奉陰違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次談判第1347章 終結良緣第九百七十八章 登州出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見眼前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獨領一師第872章 添丁第一千零七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初見神醫第1335章 力挽狂瀾第1380章 望族來人第858章 朝會之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意外之禍第四百零四章 失控蔓延第1325章 戲做全套第十一章 事有因果第889章 是非難辨第五百一十四章 談判第612章 君臣重聚第1267章 四方雲動第562章 入境吐谷渾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1376章 嶽州分道第1296章 有名有分第1352章 旨令歸京第697章 可喜可賀第三百八十三章 掖庭冷宮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次出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八十八章 都城見聞第837章 有眼無珠第九百四十二章 外交爭端第726章 邀獵於野第1360章 翁婿情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陌刀猛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558章 調動邊軍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