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印度大起義

孟買,印度西海岸最大的城市。這裡也是印度的工業中心。雖然,印度的總體工業水平十分的低下,但是在孟買卻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留下的一些小型工廠,可以進行鋼鐵冶煉。中華帝國統治印度之後,並沒有在印度發展工業,而是選擇將這裡作爲市場和原材料產地。

雖然,直接在印度開設工廠的話,可以就近利用當地的原材料和低廉的人力,也可以將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銷售給印度人。這樣的話,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帝國皇帝龍宇飛卻拒絕了這樣的方案。他需要的是一個貧窮落後,一個沒有工業的印度。

一旦帝國在印度開設工廠的話,印度就會逐漸的進入工業化。雖然,這個過程會很慢。但是,最終印度的工業水平會提高很多。加上印度僅僅比中國少一點的人口。一旦印度有了工業的話,那他們就會成爲帝國的一個心腹大敵。龍宇飛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他堅持不在印度發展工業,始終讓印度成爲一個農業國家。這樣的話,就算印度人有心反叛中華帝國的統治,也不會掀起什麼風浪的。

這些年來,有不少的中國企業提出在印度投資設廠。但是,都沒有得到批准。這引起了一些企業的抗議。但是,在帝國政府絕對不鬆口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辦法,只得妥協。畢竟,企業是沒有辦法和政府對抗的。尤其是這還是帝國皇帝龍宇飛的意見,那他們就只得遵從了。

這直接使得整個印度這些年來幾乎沒有什麼發展,印度人依舊靠農業養活自己。貧窮落後的印度人在各個土邦的壓迫下忍飢挨餓。不過。這些印度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了,並沒有覺得這樣的生活不好。如果沒有一些有心之人的挑撥的話。印度的局勢將會非常的平靜。

孟買城內,除了靠海地方的富人區之外。其餘的地方都幾乎是貧民區。用茅草搭建的草棚,充斥在這一片區域。這裡的印度人,過着比其他地區的印度人還要貧窮的生活。其他地區的印度人,還可以種田爲生。但是,城內的印度人,除了去做工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收益了。可是,印度的工業幾乎處於一片空白,那裡需要那麼多的工人啊!所以。這些印度人很多都處於失業狀態。爲了生活,他們用盡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乞討、盜竊、出賣肉體等等。只要能夠活下去,他們就願意付出一切。

一間不起眼的小茅屋內,幾個人正聚在這裡。茅屋外面,還有幾個印度人守着。他們焦急的關注着外面,生怕突然就有警察跳出來。那樣的話,他們就死定了。

茅屋內的人,有男有女,除了印度人之外。還有外國人。這些印度人,就是反抗中華帝國統治的組織的領導者。而外國人,則是德國情報局在印度的負責人。他們之所以聚在這裡,就是爲了商議起事。

“諸位。現在印度的慘狀你們也看到了吧!中國人?大肆的在印度剝削,絕大部分的印度人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他們沒有衣服、沒有食物,甚至沒有乾淨的飲用水。而中國人支持的那些土邦貴族們。則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這在印度,根本就是兩個極端。現在。你們只有起來拿起武器,將中國人趕走。這樣才能夠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纔不會被中國人繼續奴役!”一個白人中年男子唾沫橫飛的說道。他就是德國情報局駐印度的負責人馬肯森。接到了德國國內發來的命令之後,馬肯森立刻行動了起來,召集印度的抵抗勢力的領導者們,準備起事了。在這些抵抗組織身上,德國人投入了大筆的資金,爲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放他們使得整個印度都動盪起來。這樣的話,就能夠牽制住中國人的力量,從而彌補雙方之間的差距。

原本,德國人是計劃在戰爭爆發之後才讓這些印度人起事的。但是現在,計劃趕不上變化,爲了給德國創造更多的戰爭準備的時間,他們只能提前引爆印度這顆棋子了。只有印度大亂,中國人的精力纔會被牽制住。或許,還會給中國人的戰爭潛力造成巨大的影響。此消彼長之下,德國人的實力就會提高很多了。

在小茅屋內的印度人,是三男一女。那個女的尤其引人注意。她的容貌在印度人當中,也算是美女了。很難想像,她居然是這些抵抗組織的首領。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佔西女王。她之所以反對中國人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是因爲她的土邦被滅亡了。這使得她丟掉了王位,並且連自己也差點成爲那些土邦主的玩物。所以,佔西女王十分的仇視中國人以及那些爲虎作倀的土邦主。她用自己的積蓄,發展了一支反抗勢力。在印度北部,很有勢力。這使得佔西女王也成爲了德國人拉攏的重點對象。

另外的三個印度男子,則有一箇中年人和兩個年輕人。中年男子和佔西女王一樣,也是一個土邦的邦主,被稱之爲巴克德.汗,他在那些丟掉了領土的土邦主之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在他的組織下,那些想要重新奪回自己的領土的土邦主,很多都團結了起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抗勢力。

另外兩個年輕男子,分別是坦地亞.託比和昆瓦爾.辛格。他們兩人代表的則是印度被奴役的階層。他們是單純的被土邦主們的剝削和壓迫的受不了了,這纔起來反抗他們的。這四個人,就成爲了印度的各個抵抗勢力的領袖。也是德國人重點支持的幾支抵抗勢力。

“那些中國人,他們爲了準備打下一次的世界大戰,不斷的剝削我們,想要我們來爲他們的戰爭買單。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要馬上起來反抗他們,不能夠讓他們得逞。否則的話,他們一旦再一次贏得了世界大戰的勝利,印度就永遠不會有機會擺脫他們的殖民統治了!”巴克德.汗說道。

“是的,巴克德.汗說的很對。我們的人民在被中國人奴役,我們不能夠在這樣下去了。必須要將中國人趕走才行!”佔西女王也說道。她早就在等待着這一天了,把中國人趕走之後,她就能夠重新登上王位了。這樣的話,她就能夠重新過上好日子了。不會像現在一樣,每天都東躲西藏,生怕會被中國人給抓住。這樣的日子,她早就過夠了。

相比激進的巴克德.汗和佔西女王,坦地亞.託比和昆瓦爾.辛格則要謹慎一點。儘管,他們也很想推翻中國人以及那些土邦貴族的統治,讓印度人不用再受到奴役。但是他們卻知道,敵人的勢力很強大。貿然起事的話,必然會遭到中國人的圍剿的。而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爲什麼要提前起事?戰爭還沒有開始,中國人的勢力非常的強大,他們在印度部署了一個集團軍,整整十八萬人!十八萬訓練有素,武裝到了牙齒的中國*軍隊,如果我們起來反抗他們的話,必然會被他們殺的血流成河的!”坦地亞.託比說道。

“沒錯,我們應該等到戰爭開始之後,中國人抽調了部署在印度的軍隊,然後再起事。這樣的話,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昆瓦爾.辛格也說道。

巴克德.汗和佔西女王都皺起了眉頭,似乎在考慮,是不是要等到戰爭開始之後再起事,那樣纔會更好一點。

“諸位,戰爭雖然還沒有開始。但是,中國人已經在收縮其他地區的兵力了。中國人的主力軍隊都調往歐洲去了。剩餘的軍隊,也即將調往歐洲。對你們來說,不會構成任何的影響的。況且,印度這麼大,人口又這麼多。只要你們起事,必然會得到大量的印度人的支持的。到時候,你們的隊伍就會向滾雪球一樣不斷的擴大。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印度人起來響應你們,中國人就拿你們毫無辦法了!”馬肯森繼續蠱惑道。

十分之一的印度人,那就是兩千萬了。兩千萬印度人一旦鬧騰起來的話,那可不是一件小事。中國人想要鎮壓這些印度人的起義的話,估計得派遣幾十上百萬的軍隊吧!大量原本準備用來進攻德國的戰爭物資,也會用在鎮壓印度起義上面。這樣的話,中國人的戰爭準備時間將不得不向後推遲。

如果這些印度人表現出色一點,甚至會把中國人拖入戰爭的泥潭。這樣的話,德國要擊敗中華帝國,似乎就更加的容易了。

巴克德.汗、佔西女王、坦地亞.託比和昆瓦爾.辛格似乎都被馬肯森描繪的前景給打動了。幾人考慮再三之後,都答應儘快進行起事。

1862年6月,印度抵抗組織在孟買起事,他們攻擊地方政府,搶奪警察和土邦軍隊的武器,佔領了整個孟買。並且,很快就從孟買向整個印度蔓延。

第1398章 達成一致第817章 俄國的恥辱第240章 登陸順德第653章 趕盡殺絕第294章 突襲第1380章 埃及政變第1099章 激戰第1069章 莫臥兒帝國覆滅第1403章 戰爭準備第1236章 利益分配第564章 洋大人第373章 死鴨子嘴硬第1506章 海上決戰第728章 大清完了第1481章 裝甲合圍第436章 目標棒子國第1438章 戰爭倒計時第58章 老本行第409章 戰鬥吧,武士們!第772章 沙皇之死第845章 陸軍改革第376章 低下高傲的頭顱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398章 宗族勢力第209章 初戰告捷第576章 措手不及第296章 登陸杭州灣第1274章 破交戰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282章 反擊第一戰第1060章 政變第702章 聯合作戰第1534章 德皇震怒第796章 沙皇的咆哮第1086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635章 僧王投降第1155章 聯合作戰第270章 殺人祭旗第920章 和會召開第1403章 戰爭準備第244章 完蛋了第500章 內閣辭職第359章 澳洲攻略第1240章 悲催的意大利人第165章 必要的犧牲!第297章 新華軍來了第482章 打援第244章 完蛋了第269章 進攻第1234章 妥協退讓第744章 會戰序幕第1208章 女王的咆哮第1235章 同化美國第881章 外交風波第294章 突襲第750章 攻克伊爾庫茨克第1346章 國際輿論第1230章 豐碩戰果第475章 緬甸滅亡第1366章 神聖同盟第502章 敲竹槓第929章 尖銳對立第326章 狂喜的滿清第6章 誘殺第116章 婆羅洲的戰火第1483章 狂飆突進第450章 除了抗議還能幹什麼?第908章 軍備競賽第1461章 爭霸地中海第846章 俄國人的困境第897章 最後通牒第1090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368章 內閣倒臺第1061章 父與子第1373章 和平聯盟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1335章 尊王攘夷第1040章 戰局糜爛第708章 要人第1070章 印度淪陷第610章 沙皇震怒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206章 越南攻略第1094章 遭遇戰第1030章 奧斯曼帝國的圖謀第1014章 喘息之機第1447章 右鉤拳計劃第958章 動員令第1181章 人財兩空第1386章 中東亂局第1367章 同盟力量第1191章 低下高貴的頭顱第742章 打援第384章 改元稱帝第175章 夾擊東萬律第719章 逃不掉第907章 亞歐同盟第1116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333章 繁榮的軍火貿易
第1398章 達成一致第817章 俄國的恥辱第240章 登陸順德第653章 趕盡殺絕第294章 突襲第1380章 埃及政變第1099章 激戰第1069章 莫臥兒帝國覆滅第1403章 戰爭準備第1236章 利益分配第564章 洋大人第373章 死鴨子嘴硬第1506章 海上決戰第728章 大清完了第1481章 裝甲合圍第436章 目標棒子國第1438章 戰爭倒計時第58章 老本行第409章 戰鬥吧,武士們!第772章 沙皇之死第845章 陸軍改革第376章 低下高傲的頭顱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398章 宗族勢力第209章 初戰告捷第576章 措手不及第296章 登陸杭州灣第1274章 破交戰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282章 反擊第一戰第1060章 政變第702章 聯合作戰第1534章 德皇震怒第796章 沙皇的咆哮第1086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635章 僧王投降第1155章 聯合作戰第270章 殺人祭旗第920章 和會召開第1403章 戰爭準備第244章 完蛋了第500章 內閣辭職第359章 澳洲攻略第1240章 悲催的意大利人第165章 必要的犧牲!第297章 新華軍來了第482章 打援第244章 完蛋了第269章 進攻第1234章 妥協退讓第744章 會戰序幕第1208章 女王的咆哮第1235章 同化美國第881章 外交風波第294章 突襲第750章 攻克伊爾庫茨克第1346章 國際輿論第1230章 豐碩戰果第475章 緬甸滅亡第1366章 神聖同盟第502章 敲竹槓第929章 尖銳對立第326章 狂喜的滿清第6章 誘殺第116章 婆羅洲的戰火第1483章 狂飆突進第450章 除了抗議還能幹什麼?第908章 軍備競賽第1461章 爭霸地中海第846章 俄國人的困境第897章 最後通牒第1090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368章 內閣倒臺第1061章 父與子第1373章 和平聯盟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1335章 尊王攘夷第1040章 戰局糜爛第708章 要人第1070章 印度淪陷第610章 沙皇震怒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206章 越南攻略第1094章 遭遇戰第1030章 奧斯曼帝國的圖謀第1014章 喘息之機第1447章 右鉤拳計劃第958章 動員令第1181章 人財兩空第1386章 中東亂局第1367章 同盟力量第1191章 低下高貴的頭顱第742章 打援第384章 改元稱帝第175章 夾擊東萬律第719章 逃不掉第907章 亞歐同盟第1116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333章 繁榮的軍火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