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沒有第一時間趕去車間,還是對許文武放心不下,拉着他叮囑道:“你現在鑄成道基,在仙途上已經是入了門,身上的因果加重,更不能象還在天外世界那樣輕言妄動了。
你這次的天劫,就是不小心說話引出來的,而且格外凌厲,這就是天地在懲戒你。這懲戒你撐不過去,人就沒了!所以今後必須得謹言慎行,否則再來一次天劫,誰都救不了你。
在修仙界,氣運風水都是很有講究的,你得把這一課補上。你看我,因爲深通此道,怎麼說話都不會有事……”
衛淵話音未落,頭頂突然劫雲浮現,五道天雷一道接一道落下!還沒等衛淵反應過來,就將他劈了個外焦裡嫩,身上零碎嘩啦啦落了一地。
衆人只覺眼前一花,衛淵私藏的話本又少了幾本。
衛淵愕然望向天空,許文武愕然看着焦黑的衛淵。這下他總算明白了,在這方世界,誰吹牛都要挨雷劈。
許文武不由得暗自慶幸,還好這方世界沒有網絡,不然怕是要少一大半人。
衛淵這天雷捱得莫名其妙,全無徵兆,好在這雷聲勢極大,聲震百里,威力卻實在不怎麼樣,也就和法相升御景的雷劫差不多,不過烤焦了他一層表皮而已。
衛淵身體一陣蠕動,就煥然一新,然後抓起衣服穿上。他現在煩惱的就是法袍和儲物法寶品階不高,一挨雷劫就損毀,就這幾天功夫已經毀了兩套了。
衛淵一臉若無其事,對許文武道:“我剛纔的話你好好體會,回頭我給你一本風水入門,你先看着。”
說罷,衛淵起身飛走,前往織錦車間。
此時在幽寒界深處,聖心正拉着一頭形如章魚、在巫族眼中乃是絕世容貌的美巫,誠懇地道:“……我發誓,我對你絕對是一片真心,如果說謊話的話就讓我連挨五道劫雷!”
那章魚冷道:“我不管你是不是真心,關鍵是你太醜了,還窮!”
她揚長而去,留下聖心在原處暗自神傷。
青冥的織錦車間設立在一座幽靜山谷中,緊臨着鍛兵坊,這裡守衛嚴密,都是餘知拙的師兄弟們在親自看守。
車間外表是一座高三丈,長寬各數十丈的方正房子,牆壁上用上了加固法陣維持。青冥缺乏上年份的巨型靈木料,只能如此。
衛淵走進車間,只見眼前一條寬敞過道,直通陣心。車間內布的是四象八卦大陣,每個陣位上擺着兩臺織機,陣眼中央竟是放着一輛貨車車廂。
餘知拙打開車廂的門,就見裡面放着四個法位,各坐了一名修士,此刻心無旁騖,正在向法陣中輸入法力。
餘知拙便道:“這輛車上我加裝了四象靈軌陣,由四名道基修士主持,可以給車間內所有織機供能,讓它們全速運轉。一批四個道基修士,可以維持法陣運轉三天。”
衛淵便問:“爲何要把供能法陣設在車上?”
餘知拙道:“我看天外世界資料,生產器物的場所都叫車間。顧名思義,車間裡面必然得有車。然後我就設計了這輛車載的法陣,果然妙用無窮。
你看,它本身可以儲存一定量的法力,又可隨時移動,往陣位上一停就可以供能。我準備好生改進一下,讓整個鍛兵坊的法陣都能用它供能,這樣就靈活多了。天外世界那邊的凡人果然聰明!”
衛淵也是歎服,然後繼續參觀。
車間裡所有織機都是由法陣統一供能,此時原料都已經備好,工匠們全部就緒,只等一聲令下就可開工。
衛淵點了點頭,餘知拙便下令開工,於是四名修士盤坐在法陣中央,不斷向法陣中輸入道力,貨車上的道道陣紋依次亮起,延伸到車間地面,再延伸向陣位上的織機,於是一臺臺織機開始緩緩運轉。
片刻後法陣運轉達到峰值,開始穩定運行。這些織機則是全部重新調校過,運轉速度比衛淵上次看到的要快得多,一匹匹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長了出來,填料的工匠來回奔跑,格外忙碌。
工匠們主要是負責給織機續上原料,以及接取織完的綿。
衛淵一直看到第一匹完整的錦從織機裡出來,然後計算了一下時間,大約耗時半個時辰。
如此計算的話,這個車間十六臺織機一天就能生產近四百匹錦,而這在寧州,需要四百個工匠幹上五六天。寧州最大的織錦工坊號稱有兩千織匠,但工匠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所以單天的產能也就和這個車間相當。
這個車間全部配置是六個道基修士和二十個工匠。其中對道基修士沒有特殊要求,有法力就行。
現在據說寧州因爲絲價大漲,錦商正在醞釀提價,想將錦價提高到六兩一匹。如果以這個價格計,那麼這座車間一天出產的錦可以賣兩千三百兩仙銀!
至於成本,無非就是絲以及機器、建築還有人的維修費用,道基是來鞏固修爲的。所以除了絲之外,其餘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整個車間一天也就消耗幾兩仙銀。
衛淵正在計算着可以入帳多少仙銀之際,突然聽到砰砰幾聲,三臺織機先後出現故障,其中一臺乾脆着起了火。等衆人手忙腳亂將大火撲滅時,剛要織成的錦也毀了。
於是衛淵明白,這才應該是車間的常態,剛纔計算的結果只是理想數字。
餘知拙倒是絲毫不覺得尷尬,類似事故天工殿修士早都見怪不怪。他們鍛造法寶時,爆炸的多了去了,經常連大殿殿頂都給掀飛,機器冒點火算什麼。
餘知拙接下來給衛淵介紹了車間的設計思路,他的想法是,把所有車間都造得一模一樣。這樣車間廠房的框架結構,法陣佈置所需的材料也全都是一樣,可以提前備貨,統一供應,工匠們熟練之後,建造新車間的速度也會大大加快。
再加上現在青冥鋼筋混凝土技術已經成熟,建造大型建築無須再使用百年份的靈木,建築成本也大幅下降。
餘知拙接下來就問,打算先期建造多少座車間。
衛淵估算了一下,一座車間理想狀態下,每年產錦是十四萬匹,如果先期建造五十座車間,那麼年產錦七百萬匹,整個寧州八郡每年出錦也不過千萬匹。
關鍵是機錦成本不過是絲價再上浮一點,每匹不過一兩仙銀。所以這個數量,足以摧垮大部分八郡的織錦產業。
衛淵便道:“我們先造一百座!”
“一百座?”連餘知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數字比他想的要多了十倍。
“一百座。”衛淵重複了一遍。
既然要掀桌,那就掀得徹底一點,衛淵不僅要掃蕩寧州八郡和趙國的絲錦產業,還盯上了他們的棉布行業,這個人人都需要的東西,纔是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