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

李貞素來喜歡享受,也懂得享受,再加上手頭有的是錢,享受起來更是自如得很,王府內諸般陳設無不富麗堂皇,亭臺樓榭無不盡顯大氣,即便是平日裡用功之所在的書房也非尋常可比,寬敞就不肖說了,光是面積便足足有二十餘丈見方,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文史、雜記一概不缺,甚或上古竹簡也有不老少的,光是瞧着,便令人眼熱不已,若是能在其中享受一把,對於好書之人而言,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這不,此刻納隆正躺倒在搖椅上,興致勃勃地閱覽着手中的書籍,臉上滿是自得的微笑,渾然沒注意到李貞已然氣急敗壞地走進了書房。

“先生好興致啊。”李貞一屁股做到了納隆的正對面,滿臉子懊喪地打了個招呼。

“哦?王爺回來了。”納隆隨口應了一句,從書本上擡起了頭來,突地發現李貞氣色有些子不對,立時好奇地問了一句:“王爺,您這是……,莫非娘娘那兒出了甚大事?”

“那倒不是。”李貞苦笑着搖了下頭,也不想多談自個兒的婚姻大事,只是沉着臉將高陽公主取走了詩集之時說了一番。

“詩集?”納隆愣了一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好一陣子才笑着道:“王爺的道德文章某確曾拜讀過,果是大家手筆,可卻從不聞王爺能詩,呵呵,這詩究竟如何個好法,某倒是好奇得很。”

納隆雖沒明說,但臉上的意味卻明明白白地是在說李貞的詩想來不咋地,以爲李貞生恐爛詩流傳於世,壞了名聲,這才着了急。

媽的,這小子竟然懷疑老子的詩臭,該死!李貞本就是靈醒之人,如何會看不出納隆的言下之意,詩好不好李貞心裡頭清楚得很,那可都是千古流傳的名詩,能不好嗎?問題是這些詩的來歷李貞還真沒法解釋清楚,此時見納隆渾不在意的樣子,李貞也有些子無可奈何,誰讓他往日裡不曾有過半點詩名來着,沒奈何,聳了下肩頭,沉吟了一下道:“先生請聽本王吟上一首便知根底。”

“哈哈……,好,某自當洗耳恭聽。”納隆跟李貞相處了月餘,對李貞的能力有了個大致的印象,知道李貞文武皆是出類拔萃,可從不曾見過李貞詩興大發的時候,心中兀自不信李貞能做出啥好詩來。

李貞沒好氣地斜了眼放聲大笑的納隆,拿起支毛筆,倒轉着握在手中,輕輕地敲着桌面,沉着聲吟道:“詩名《將進酒》,先生且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震驚!極度的震驚!李貞的詩都已吟完了好久,納隆卻始終沒發出一絲的聲音,一雙眼瞪得渾圓,嘴張得老大,下巴險些都掉到了地上,好半會纔回過了神來,兀自滿臉子難以置信的神色看着李貞道:“好詩、好詩!某也算是飽讀詩書之人,卻從不曾見識過如此佳作,此詩渾然天成,大氣蓬勃,某歎服,平生不敢言詩矣。”

廢話不是?孃的,這詩乃李白名作,能不好嗎?咱不過是抄了抄,呵,等李白那廝出生之後,怕是要沒名詩可寫了。若是換一個場合,李貞一準會暗自得意於自個兒震驚他人的效果,可眼下,面對着即將到來的大潮,李貞卻不由地憂心忡忡,也沒理會納隆的激動之情,緊趕着道:“先生,值此時分,這詩名只怕並不那麼榮耀罷,該如何應對,還請先生教我。”

“唔,是有些問題。”納隆急喘了幾口氣,平靜了一下心態,眉頭一皺,隨口應了一句,埋頭沉思了起來,好半晌之後,長出了口氣道:“此事並不一定會像王爺所認爲的那般嚴重,麻煩會有,可只須應付得當,反倒是件好事。”

“哦?”李貞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淡淡地追問了一句:“何以見得?”

納隆輕笑了一聲,平靜地說道:“王爺明鑑,此事當從皇上那頭說起,唔,某若是料得不差,聖上將王爺提拔上來,其用意不過是要攪渾水罷了,王爺請看如今之朝局:三位皇子爲了奪大位,各自收攏死士,暗中培植勢力,朝中暗流洶涌,已是尾大不掉之勢也,聖上乃明主,怎會不清楚其中的危害之處,並非不想根治,怎奈這些人個個都是龍子,還牽涉到太子之位,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處置不當,那就是滿朝大亂的局面,大隋因換太子而二世則亡便是前車之鑑,可若是不動手根治,玄武門之變只怕還將再次上演,以今上的睿智如何看不出其中的關竅之所在,之所以始終忍而不發,非不爲也,實是時機未到耳,王爺的作用說穿了就是聖上手中一杆槍,其用場就是攪亂目前三足鼎立之勢罷了,唯有亂了,聖上才能找到個合適的機會收拾朝局,這就好比是釜底抽薪,總好過揚湯止沸罷,故此,王爺之名聲越大,對於攪亂時局越有幫助,此乃不言自明之事也。”

“不錯,先生所言本王已略有所感,可本王擔憂的是,唔,是本王立足未穩,實不足以以一敵三,若是風頭過健,只怕覆滅就在眼前,如此該當如何?”李貞心中自然明白納隆所言是實,可還是擔心自己實力不足,心中的憂慮並未因納隆的話而稍解。

納隆不答反問道:“依王爺看來,若是王爺急速崛起,對何人的威脅最大?”

對何人威脅最大?唔,這問題問得好!李貞在心中飛快地將形勢過了一番,看了眼納隆道:“該是太子罷,無論本王是自立還是聯合其他兄弟,對於太子來說都差不了多少。”

“不錯,這就對了,太子身居高位,處於保的狀態,從其着眼點而論,無論是哪位皇子崛起,其用心不過是取太子之位自爲罷了,故此,太子那頭王爺就不必去費心了,那一準是視王爺爲眼中刺、肉中釘,無論有無詩集面世,太子都一準會出手對付王爺,這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說之處,關鍵就在其餘兩位皇子的身上。”納隆笑着說道。

“嗯,這一條本王心中有數,老大跟本王自幼不合,從無任何共通之處,本王也懶得跟此等人囉噪。”李貞說到這兒,頓了一下才接着道:“老四自恃才高,又是嫡子,素來霸道,與太子間勢同水火,本王倒是可以撩撥一下,利用一番,只是那個老三卻是個心機深沉之輩,卻不是個好相與的貨色,同爲庶出,本王若是名聲大噪,他那頭豈不就愈加沒有指望了,故此,本王未必能說得動此人。”

“那又何妨?”納隆絲毫不以爲意地說道:“吳王與太子並不是一條心,就算會對王爺出手,只怕也未必會和太子配合着出手,某料定以吳王的陰忍,定不會做出頭鳥,只會等太子動了手,看情形而定奪,到時候還不知道他會對付誰呢,王爺又何必放在心上,與其擔心吳王,王爺還不如加緊跟魏王多聯繫一、二,只要能穩住魏王,便可破解三家圍攻之勢,至於太子那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何須多慮!”

“好!就當如此!”李貞興奮地一拍桌子,起了身在室內踱了幾步,頓住了腳,突地提高了聲調,呼喝了一聲道:“燕十八。”

李貞的話音剛落,書房內人影一閃,一名親衛服飾的壯漢突兀地出現在了書房之中,恭敬地跪倒在李貞的面前,乾淨利落地道:“屬下在。”

“十八郎,從今日起,但凡‘旭日’送來的消息全部先交由納隆先生過目,一切聽從先生的指揮,本王不想聽到有人敢對先生不敬,爾可都記住了?”李貞面色平靜地吩咐道。

“是,屬下領命。”燕十八磕了個頭,起了身,走到納隆面前,恭敬地拱手爲禮道:“‘旭日’燕十八見過先生,某奉王爺之命,聽從先生調遣。”

士爲知己者死,這一條正是這個時代士人們奉行的不二準則,納隆自也不例外,他雖然不知道這個“旭日”有多大的規模,也不清楚這個燕十八是何等人物,但卻很清楚這個“旭日”就是李貞的耳目所在,是李貞手中的王牌,對於李貞能如此信任自己這麼一個出身草原之人,納隆心中的感動之意就不肖說,一雙眼不由自主地溼潤了起來,一時間吶吶地說不出話來……

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三百一十三章厚此不能薄彼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懷算計(下)第五百零六章針鋒相對(八)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二百一十一章先聲奪人(下)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五百一十六章選菟城之戰(中)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四章東宮行(上)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十九章小尾巴與算盤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一百二十六章岐州諜影(三)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三百八十三章定海神針(上)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四百八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五百零九章推波助瀾(上)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五百五十六章決戰平壤城(六)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四百五十六章牛欄崗會戰(二)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五百四十三章京師風雲錄(二)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一百三十三章齊州事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二百八十四章大漠鐵流(下)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
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三百一十三章厚此不能薄彼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懷算計(下)第五百零六章針鋒相對(八)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二百一十一章先聲奪人(下)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五百一十六章選菟城之戰(中)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四章東宮行(上)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十九章小尾巴與算盤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一百二十六章岐州諜影(三)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三百八十三章定海神針(上)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四百八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五百零九章推波助瀾(上)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五百五十六章決戰平壤城(六)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四百五十六章牛欄崗會戰(二)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五百四十三章京師風雲錄(二)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一百三十三章齊州事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二百八十四章大漠鐵流(下)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