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義倉的由來

“要說最招人恨的就是李家成立的義倉,要不把這個義倉給他端了,村裡人可就動不了心孟有田低沉的說道。

說起義倉,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那年七月裡下了一場早霜,第二年又是大旱進了七月,在方圓百十里之內,遭了一場人吃人的災荒。

樹大招風,因爲吉祥鎮有李家大財主,周圍村莊的一些災民,便你拉我扯,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都往吉祥鎮來要飯。開始,李家大院還開個門縫,把糠秕爛谷渣煮一煮,發放給要飯的。後來一看人多了,便關門上閂,來了個鐵筒山搖。

後來,李大鴻聽到風聲,說是鄰村上下,人們都要向他來借糧,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自古常說:災荒災荒,災出荒亂,衆口難堵,災民難欺。他聽了這個信兒十分害怕,抓耳撓腮,捉摸了一天,讓他想出一個萬無一失的妙法,那就是成立義倉。爲此他拿出了四十石穀子,並立了規矩。一有年景,就四六交息;人亡家破,有莊產抵墊。你有十分家產,就給你借五分谷,有五分家產,吃二分谷,活着欠不下,死了也騙不走,要是沒底墊憑據,你就只好朝南撅起**喝西北風了。

這樣一來,他李大鴻既已將糧食入了義倉,對村裡百姓是扶危濟困,開倉救人;萬一要是鄰村左近人們來鬧,吉祥鎮的人們自然就會挺身而出,拚死抵擋。他還給村裡人擺了**陣,說什麼只要熬過這兩年,義倉裡這四十石谷,永也不能有短欠,到時缺欠多少,由李家立刻補上。而且特意定了一條,那就是閭長們吃糧不用交息。

孟有田說完,楊荊雲和李佩玲沒說話,認真思索着李大鴻的詭計,老蔡摸着下巴試探着說道:“這裡面有什麼鬼門道,沒聽出來呀!”

楊荊雲緩緩搖頭,盯着孟有田說道:“我琢磨出點門道來,義倉裡的糧食好象一短欠,就是他李家掏腰包,其實不然,四六收息,他李家該得多少利,漫說短不下,就是短下了,他再補上,再放出去,也還是四六收息。”

“李大鴻讓全村閭長給他打保票,全村百姓爲他趕饑民,有莊有產的借給糧食,窮得叮噹響的一粒也沒想拿走。”李佩玲皺着眉頭說道:“這一建義倉,可把全村人拴在他賬櫃上了,既是個永世發財的門路,又抗住了外村借糧,真是一箭雙鵰的好買賣。”

楊荊雲屈指弄掌,粗算了一下,說道:“主是打上個對摺,這十幾年,李家至少也從義倉收回不下一百石穀子。”

“我算過,大概是二百石出頭的樣子。”孟有田憤慨的說道:“他李家早就把四十石老底兒收回了,村裡人吃義倉是吃自己的,還要押房子、押地,二愣子家就是因爲借了義倉的糧食,被逼得無立錐之地,二愣子他爹鬧義倉,被李大鴻勾結官府衙門,關進大牢打斷了腿。那李大鴻還在義倉前立了塊石碑,恬不知恥的吹噓自己是澤惠桑梓,流芳百世呢!”

“混蛋老財,明兒就帶人破了這個義倉的臭規矩,砸了那個破石碑。”老蔡是個直性人,壓不住火氣,氣得臉都變色了。

“你先別急嗎,我看這件事情是不是能用合法鬥爭形式來解決,這樣可就把羣衆都發動起來了,有田,你既然算得很詳細,一定有對付他的法子,說說看。”楊荊雲制止了老蔡的暴走。

“村子裡的人對這個義倉可是恨之入骨,但說法不一,有的說四六交息是老規矩,動不得;有的說,李家要是不答應免掉這個規矩,就砸石碑,給他往金字牌上摔狗屎!”孟有田板起臉來想了想,“我的想法是應該先算義倉的帳,看看李家這十幾年來到底從義倉收走多少穀子。”

“嗯,你的想法好。”李佩玲被這麼一鬧,也不困了,瞪着兩個大眼睛說道:“要想把羣衆真正發動起來,讓大家團結成一塊,總得先讓大家看到事情的根底究竟。一算帳,全村人都看見了,李大鴻前後白白颳走多少糧食,要跟他們的利益緊緊連起來,這他自然就會說話了。”

“我們鬧革命,就是給受剝削受壓迫的勞苦大衆謀利益,要讓大家都知道李家的財產是從哪裡來的,自己熬不過災荒又是因爲什麼。”楊荊雲補充道:“動不動就要砸石碑,大家覺得是要闖禍,恐怕就被嚇住了。”

老蔡撓了撓腦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楊先生,這是我抄下來的碑文,仔細研究了好幾天,終於發現了其中的漏洞。”孟有田從本書裡拿出張紙,遞給了楊荊雲。

“丁酉年吾村不幸,嚴遭霜凌,翌年復罹荒旱,赤地四野,餓殍載道。李公急公好義,解囊賑輸,立倉濟貧,實乃德被桑梓者也。村人爲感戴李公之深惠,延義倉於萬年,爾後凡取糧於倉者,鹹以四六交息。立碑存證,以昭來茲。”楊荊雲仔細唸了一遍,微皺眉頭,和李佩玲都在仔細思索着。

“這是石碑前面的字,後面刻的是當時全村戶主的名字。”孟有田解釋道:“那次鬧義倉,李大鴻一說有石碑爲證,又說當初那四十石穀子是他拿出來,老百姓就辯不過他了,這還是沒琢磨明白,所以說不出其中的道理。”說着,他指點着碑文說道:“其實他有石碑爲證,咱也要用石碑作證,全村人借谷都是四六交息,爲什麼他李家年年取谷不交息,當場就問他,看他是不是吉祥鎮的人。”

“而且這應該算是全村人的義倉,不是他李家的。”楊荊雲也是眼前一亮,“或者說這義倉是李家立的,可規矩是全村人定。”

“他拿出一個四十石,拿回多少個四十石?”李佩玲也明白過來,生氣的說道:“窮人四六交息,戶戶年年窮,義倉糧不增,現在李大鴻要是把義倉說成是他家的,那還有人性嗎?”

> > 正文 第四十九章 義倉的由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亂世小農民》

第83章 借人第43章 封建迷信第27章 講書第61章 新來的“教官”第86章 收穫第74章 爆料啦!第3章 醒來第45章 針鋒相對第42章 破舊規第53章 喝多也上樹第39章 細安排第23章 倒黴的炮頭第39章 細安排第9章 打劫第73章 昇天第45章 針鋒相對第8章 搗亂第72章 “神功”第93章 剛剛開始第7章 總結第63章 搬兵第33章 火熱的心第48章 你知道嗎?第62章 種質資源第83章 借人第85章 潰敗第68章 土匪搶親?第28章 開鐮第35章 吃光喝光不留毛第68章 土匪搶親?第60章 根結所在第34章 鬍子打劫第10章 回家第2章 地主的心思第4章 等候第14章 惡夢第48章 你知道嗎?第87章 八路軍第15章 驚嚇第5章 老實頭髮威第54章 奪權第10章 回家第92章 大變化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第38章 出主意第16章 拜佛第42章 破舊規第13章 又遇故人第90章 回家第38章 出主意第11章 挖地道第83章 借人第66章 是人是鬼?第19章 再遇柳無雙第12章 廟會第76章 馬也吃肉?第14章 有緣再見吧第66章 是人是鬼?第76章 馬也吃肉?第7章 進縣城第3章 意外?第38章 出主意第82章 口若懸河第16章 拜佛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第4章 主家的探望第78章 熱血青年第92章 大變化第79章 解救第28章 開鐮第78章 熱血青年改動說明第47章 唱曲兒第33章 火熱的心第52章 花好月圓夜第83章 借人第25章 老玉保的說教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82章 口若懸河第62章 種質資源第22章 咱沒那本事第8章 搗亂第9章 小野的結論第41章 張羅喜事第46章 趕走無賴第76章 馬也吃肉?第32章 神醫的真相第35章 吃光喝光不留毛第20章 治小妞第10章 回家第4章 主家的探望第42章 破舊規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第46章 趕走無賴第10章 壞事第81章 忽悠第12章 廟會第74章 爆料啦!第64章 靜觀其變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
第83章 借人第43章 封建迷信第27章 講書第61章 新來的“教官”第86章 收穫第74章 爆料啦!第3章 醒來第45章 針鋒相對第42章 破舊規第53章 喝多也上樹第39章 細安排第23章 倒黴的炮頭第39章 細安排第9章 打劫第73章 昇天第45章 針鋒相對第8章 搗亂第72章 “神功”第93章 剛剛開始第7章 總結第63章 搬兵第33章 火熱的心第48章 你知道嗎?第62章 種質資源第83章 借人第85章 潰敗第68章 土匪搶親?第28章 開鐮第35章 吃光喝光不留毛第68章 土匪搶親?第60章 根結所在第34章 鬍子打劫第10章 回家第2章 地主的心思第4章 等候第14章 惡夢第48章 你知道嗎?第87章 八路軍第15章 驚嚇第5章 老實頭髮威第54章 奪權第10章 回家第92章 大變化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第38章 出主意第16章 拜佛第42章 破舊規第13章 又遇故人第90章 回家第38章 出主意第11章 挖地道第83章 借人第66章 是人是鬼?第19章 再遇柳無雙第12章 廟會第76章 馬也吃肉?第14章 有緣再見吧第66章 是人是鬼?第76章 馬也吃肉?第7章 進縣城第3章 意外?第38章 出主意第82章 口若懸河第16章 拜佛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第4章 主家的探望第78章 熱血青年第92章 大變化第79章 解救第28章 開鐮第78章 熱血青年改動說明第47章 唱曲兒第33章 火熱的心第52章 花好月圓夜第83章 借人第25章 老玉保的說教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82章 口若懸河第62章 種質資源第22章 咱沒那本事第8章 搗亂第9章 小野的結論第41章 張羅喜事第46章 趕走無賴第76章 馬也吃肉?第32章 神醫的真相第35章 吃光喝光不留毛第20章 治小妞第10章 回家第4章 主家的探望第42章 破舊規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第46章 趕走無賴第10章 壞事第81章 忽悠第12章 廟會第74章 爆料啦!第64章 靜觀其變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