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農業創新

(事先聲明,我是不會種地的,光知道饅頭是麥子做的,米飯是稻子做的雖然臨陣磨槍,查了些資料,但謬誤肯定很多。--鳳-舞-文-學-網--幸好這是小說,種田知識只是故事的鋪墊,大家知道大概是怎麼個意思就行了,農民伯伯不要打我啊!)

近代中國積貧積弱,農村凋零,農業落後,農民困苦。問題千頭萬緒,作爲農學家,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學識專長,推廣先進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產量和品質,解決億萬人民“穿衣吃飯”的困難。

然而當時的一些專業農事試驗機構,既缺少經費又缺少人才,更無科研學術積累,無法開展切實的農業研究。就連號稱國家級的北京農事試驗總場,竟委任一位沒有受過現代農業科技訓練的中國“末代狀元”劉霖爲場長,農業研究機構的研究創新能力之低下,就可想而知了。

農業技術的發展需要政府注重農業科技投入,扶持技術創新,才能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促進技術成果轉化。而這些在近代中國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城頭變換大王旗,幾屆短暫的政府不是陷於內鬥,就是把有限的資金用於購買武器,發展軍力,哪還有人去關心農業。

饑荒,這個幽靈,始終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大地上徘徊不去,給平民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曾說過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萬人死於飢餓。如此推算民國時代曾經累計餓死過2億以上人口。解放前的嬰兒死亡率是侯楊方),而人口的平均壽命則是35歲!!

《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在報道中寫道:“你有沒有見到過一個人有一個多月沒有吃飯了?兒童們甚至更加可憐,他們的小骷髏彎曲變形,關節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於塞滿了樹皮鋸末,象生了腫瘤。”

而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諾的中國》一書這本書好象沒有譯本)中提到,“饑民的屍體經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莊,人公開售賣。”

即便是解放後,還有三年自然災害的襲擊,雖然各方所說死亡人數相差甚大,但據作者瞭解,應該是不在少數。

孟有田前世作爲農業科技工作者,自然對這些數據不陌生。而且這個體裡的記憶又給了他臨其境般的人吃人的觀感,更是強烈的震憾了他的心靈。

只要盡力了,就沒有遺憾。這是孟有田前世非常讚賞的一句話,說是座右銘也不過分。是啊,來到這個時代,總要做點什麼?他不是個好高騖遠的人,那就腳踏實地,從眼前做起吧!他也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沒有軍事才能,憑着點對抗時期事件的瞭解,就想去拉桿子,當什麼大將軍,那是對士兵的傷害。他更是個知足常樂的人,在他想來,抗肯定是要抗的,但不一定非要去正規軍嘛,當個民兵也不錯,守着家裡,邊種地邊打鬼子,混個小官兒噹噹,等解放後,那也是離退休老幹將的待遇。

大家都來鄙視孟有田,哦,應該是孟昭宇,太沒出息,太沒王霸之氣。要是上天給我一次穿越的機會,我定要縱橫天下,我定要妻妾成羣,我定要金銀滿屋,我定要名滿天下,我定要………算了,歇會兒吧,嘴都冒白沫了。

原野開始脫去枯黃的外,各種植物吐出綠色的嫩芽。對意反應最敏銳的,是楊柳。那一溜溜隨風擺的枝條,露着淡綠,變得柔韌了。野裡到處都散發着被那雪水漚爛了的枯草敗葉的黴味,融混着樹木、野草發出來的清香。

“大伯,這麥子要密植或只留這一拃的窄行,現在這樣有些稀了,雖然地力有些不足,但我有辦法。”孟有田很專業的抓了把泥土,仔細看了看,捻了捻,又聞了聞。

“密植?不留種苞米的種行了?”老玉保抽着菸袋,疑惑不解的問道。

“不留,但是苞米還是要種。”孟有田解釋道:“麥收前十天左右種玉米,麥收時,玉米正好出苗。到時候再間作大豆,這樣既緩和了麥收和夏種勞動力緊張的矛盾,還有利於小麥和玉米雙獲高產。”

“這倒是特別,平裡可都是收完麥子再種苞米的。”兒問道。

“華北地區的雨季一般從6月下旬開始,麥茬夏玉米容易發生芽澇。因此,搶早播種或採用種方法,促使幼苗在大雨到來之前拔節,可避開和減輕澇害。”孟有田有成竹的說道:“這叫平播種,可以有效解決高效作物與小麥爭地的矛盾,而且延長了用地時間,高效率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

“爹,石頭哥說得有道理。”兒見老玉保還有些猶豫,趕忙勸說,反正在她心裡,孟有田說什麼都對。

“得,就照你說的辦吧!”老玉保很無奈的說道:“那就再補種些,好在沒誤了節氣。”

“來,大家一起幹。”孟有田挽了挽褲腿,笑着說道:“幹完了回我那破窩,在院子裡挖兩個漚肥池,不是吹啊,我做出的土肥料,比化肥的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要想獲得高產,種子和化肥是很關鍵的,現在可沒有什麼雜交、早熟、抗倒伏等等的品種,孟有田也只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利用作物生長的“時間差”、“空間差”和“植物光合作用差”等條件,達到一季雙收或三收,一地兩收或三收。克服秋趕夏、夏趕秋的惡循環,實現夏秋兩增產。

而且在後世,購買化肥成爲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一項較大的投入。但如果自制土化肥,可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自制土化肥原料廣泛,方法簡便,經濟實用,其肥效不亞於化肥。農技站還專門向農民們推廣過此項技術,以減輕農業成本。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42章 破舊規第74章 爆料啦!第42章 破舊規第72章 “神功”第16章 拜佛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第82章 口若懸河第84章 奇襲第1章 鬼子來了?第6章 誘敵第4章 主家的探望第48章 你知道嗎?第10章 壞事第11章 挖地道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63章 離家第45章 針鋒相對第84章 奇襲第9章 小野的結論第87章 八路軍第53章 喝多也上樹第77章 婦人之仁第3章 意外?第78章 熱血青年第48章 你知道嗎?第63章 搬兵第23章 倒黴的炮頭第86章 收穫第39章 細安排感謝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感謝第55章 選舉第16章 拜佛第91章 招待第45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咱沒那本事第63章 搬兵第62章 種質資源第12章 “特種作戰”第45章 針鋒相對第70章 令人吃驚的戰鬥第74章 爆料啦!第25章 老玉保的說教第31章 賣唱第63章 離家第93章 剛剛開始第31章 賣唱第81章 忽悠抱歉要跪着說第34章 鬍子打劫第82章 口若懸河第5章 老實頭髮威第80章 下本錢第36章 比無賴還無賴第46章 趕走無賴第80章 下本錢第48章 你知道嗎?第56章 當選村長第90章 回家第41章 張羅喜事第15章 驚嚇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89章 瞭解第84章 奇襲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第18章 高歌而行第53章 喝多也上樹第55章 選舉第31章 賣唱第43章 封建迷信第68章 土匪搶親?第18章 高歌而行第30章 賣寡婦第70章 令人吃驚的戰鬥第14章 有緣再見吧第66章 是人是鬼?聲明第82章 口若懸河第50章 鬧義倉第42章 破舊規第10章 壞事第64章 靜觀其變第69章 當土匪要理直氣壯第71章 活捉天師第6章 誘敵第32章 神醫的真相第54章 奪權第12章 廟會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第51章 啞口無言抱歉要跪着說第27章 講書第1章 鬼子來了?第87章 八路軍近代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第82章 口若懸河第47章 唱曲兒第7章 進縣城
第42章 破舊規第74章 爆料啦!第42章 破舊規第72章 “神功”第16章 拜佛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第82章 口若懸河第84章 奇襲第1章 鬼子來了?第6章 誘敵第4章 主家的探望第48章 你知道嗎?第10章 壞事第11章 挖地道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63章 離家第45章 針鋒相對第84章 奇襲第9章 小野的結論第87章 八路軍第53章 喝多也上樹第77章 婦人之仁第3章 意外?第78章 熱血青年第48章 你知道嗎?第63章 搬兵第23章 倒黴的炮頭第86章 收穫第39章 細安排感謝第29章 柳無雙的想法感謝第55章 選舉第16章 拜佛第91章 招待第45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咱沒那本事第63章 搬兵第62章 種質資源第12章 “特種作戰”第45章 針鋒相對第70章 令人吃驚的戰鬥第74章 爆料啦!第25章 老玉保的說教第31章 賣唱第63章 離家第93章 剛剛開始第31章 賣唱第81章 忽悠抱歉要跪着說第34章 鬍子打劫第82章 口若懸河第5章 老實頭髮威第80章 下本錢第36章 比無賴還無賴第46章 趕走無賴第80章 下本錢第48章 你知道嗎?第56章 當選村長第90章 回家第41章 張羅喜事第15章 驚嚇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89章 瞭解第84章 奇襲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第18章 高歌而行第53章 喝多也上樹第55章 選舉第31章 賣唱第43章 封建迷信第68章 土匪搶親?第18章 高歌而行第30章 賣寡婦第70章 令人吃驚的戰鬥第14章 有緣再見吧第66章 是人是鬼?聲明第82章 口若懸河第50章 鬧義倉第42章 破舊規第10章 壞事第64章 靜觀其變第69章 當土匪要理直氣壯第71章 活捉天師第6章 誘敵第32章 神醫的真相第54章 奪權第12章 廟會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第51章 啞口無言抱歉要跪着說第27章 講書第1章 鬼子來了?第87章 八路軍近代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第82章 口若懸河第47章 唱曲兒第7章 進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