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有主有次

美日聯軍攻打彰武,分成南北四條線路。

南面兩條線路分別是,沿一零二國道攻打錦州黑山縣,沿三一四省道向阜新市推進。

北面兩條線路分別是,沿三零四國道進軍彰武縣,以及沿一零一國道攻打彰武縣。

在南面活動的是防禦能力更強的第二機步師,而在北面擔當主力的則是更加擅長進攻的第二騎兵師。

重建第二機步師是美軍的重點工作之一。

在此之前,受激烈戰況、以及國內動員影響,第二機步師的重建工作一直不太順利。直到第四次邊境大會戰之後,隨着日軍大舉出兵,美軍的戰鬥壓力大大降低,第二機步師的重建工作才全速展開。

到瀋陽戰役結束的時候,第二機步師已經全面恢復。

因爲在此之前的一個多月裡,美軍的戰鬥壓力並不大,掃蕩遼河平原與遼東半島的任務主要由日軍承擔,美軍主力部隊得到了充分休整,所以在向彰武進軍的時候,第二機步師與第二騎兵師基本上處於最佳狀態。

就連跟在後面的第四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的狀態也較爲理想。

要說有不適應的話,主要還是在異國他鄉作戰,而且像第二機步師、第七步兵師這類首批參戰的部隊,均以在戰場上活動了半年多,去年聖誕節都沒能回家,官兵的精神狀態很成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帕特里奇堅決主張首先南下進攻華北地區的主要原因。

戰事拖下去,美軍的戰鬥力將直線下滑。雖然日軍已經挑起大梁,但是日軍的戰鬥素質不會高到哪裡去,關鍵時刻還是得由美軍來頂綱。要是再拖上一年半載,那些持續作戰超過一年的美軍主力部隊就得回國休整。

對於這場全面戰爭來說,讓部隊大規模休整,就意味着美軍作戰能力大幅度下滑。

如果在此之前還不能擊敗中國,就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了。

至於那些國民警衛隊師,帕特里奇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國民警衛隊,差不多就是美軍的預備役部隊,最多隻能承擔戰場佔領任務,負責後勤運輸等等。真要上前線打仗,還得靠主力部隊。

爲此,帕特里奇就得使出吃奶的力氣,拿下彰武。

當然,他也想過,是否應該繞過彰武,直接攻打錦州。

即便不考慮日本的影響,帕特里奇也得放棄這個想法。原因前面提到過,阜新在錦州北面,中間隔中醫巫閭山,如果美軍直接進軍錦州,就將把右翼暴露在中國軍隊面前,使後勤補給得不到安全保障。

要想打下錦州,就得首先佔領阜新。

而要攻佔阜新,就得打下彰武。

如此簡單的戰場形勢,帕特里奇不可能看不明白,也就不可能不,這正是羅耀武防禦部署的最終意圖。

迫使美日聯軍攻打彰武,在他選擇的戰場上決戰。

如果有其他選擇,帕特里奇絕對不會到對手選擇的戰場上決戰。

暫且不說彰武到阜新的防線修得多牢固,僅僅是撲朔迷離的戰局,就足以讓帕特里奇提心吊膽了。

到日軍攻打康平的時候,他都不清楚羅耀武的兵力部署情況。

這也沒辦法,以彰武爲中心,方圓兩百公里之內,中國軍隊的兵力密度太大了,到處都是作戰部隊,而且都打着主力集團軍的番號。

別說用偵察機,就算派特種部隊去執行偵察任務,也不會有多好的結果。

搞不清楚對方的部署情況,這仗就沒辦法打。

問題是,帕特里奇又沒有別的選擇。除非採納日本的戰略,首先掃蕩吉林與黑龍江,不然就得攻打彰武。

爲此,帕特里奇只能讓日軍率先攻打康平。

要是能夠通過此舉逼得羅耀武調整兵力部署,向康平增兵,就有辦法搞清楚中國軍隊的部署情況,至少能有所收穫。

可惜的是,打了兩三天,日軍仍然沒有半點進步,反而折損了大半個師團的兵力。

如此巨大的損失,換來的只是一個意義不大的情報,即守在康平的是第十六集團軍,羅耀武手裡最多還有五個主力集團軍。

問題是,這五個主力集團軍在哪?

拖下去,顯然沒有多少意義。

之前的戰鬥已經證明,在羅耀武的指揮下,中國軍隊的協同能力大大增強,而且二線部隊與民兵都是主力集團軍的預備隊。即便日軍能在康平消耗掉第十六集團軍,羅耀武也有能力在較短的內讓該集團軍恢復戰鬥力。

再說了,日軍有那個本事嗎?

無奈之下,帕特里奇只能在日軍沒能達成戰役目的的情況下,出動美軍,提前在南面展開全面進攻。

這個時候,羅耀武也在考慮該打。

雖然作戰計劃早就制訂好了,但是他沒想到,美日聯軍的目光竟然如此短淺,僅僅集中兵力攻打彰武,而不是在整條戰線上作戰。

當然,這不是說美軍沒有展開。

美軍分四路進攻,主攻佯攻非常明顯。問題就在這裡,主攻方向肯定是彰武,南面兩條進攻路線都是佯攻。

分得太明確了,顯示出美軍沒有太大的戰略目的。

羅耀武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日本上將福田康夫搞出來的名堂。真要是帕特里奇,肯定不會如此小氣。

當然,這還不是羅耀武必須考慮的問題。

隨着美軍在南面發起進攻,羅耀武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先打那股敵人。

算上康平方向上的日軍,總共有五股敵人。

羅耀武要打的是殲滅戰,自然得分清主次。更重要的是,先打誰、後打誰,還關係到了這場會戰的結果,即到底是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還是以消滅敵有生力量爲主,通過幾場規模較小的戰役吃掉兩三股敵人。

如果條件足夠充實,比如有足夠多的主力部隊、有足夠多的作戰物資、有足夠準確的戰術情報等等,羅耀武肯定會選擇前者。只要這場大會戰打成了,而且取勝,不但能夠重創美日聯軍,使敵人難以在短內再次發起進攻,甚至能打回瀋陽,將敵人趕回鴨綠江口,回覆到羅耀武回京前的狀況。

問題是,羅耀武手裡沒有這麼雄厚的資本。

別的不說,沒有制空權,部隊大範圍行動必然遭到巨大損失,即便能夠及時完成戰場機動任務,也很難殲敵。

在第四次會戰中,爲了圍殲斷後的日軍第十師,羅耀武就不得不讓好幾個集團軍進行大範圍戰場機動,結果到達戰場後都無法立即投入戰鬥,部隊的絕大部分損失都是在機動過程中遭受的。

打不了大規模會戰,就只能降低目標。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選擇主次的問題,即主要打誰,次要打誰。

從戰場情況來看,如果以保衛彰武爲目的,就應該集中兵力打擊美軍。

問題是,羅耀武在彰武部署重兵的目的是?

從根本上講,羅耀武也,守住彰武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打贏了這場會戰,隨着美日聯軍的援兵不斷到達,特別是日本的第四批增援部隊到達之後,彰武肯定守不住。他此時死守彰武的目的,就是要把美日聯軍引向阜新與錦州,在遼東灣北面較爲狹窄的沿海平原上與美日聯軍決戰。

爲要在這裡與美日聯軍決戰呢?

在較爲狹窄的戰場上,美日聯軍無法展開,兵力與戰鬥力上的優勢就顯現不出來,實力自然大打折扣。

依靠該地區的幾條山脈與河流,很容易打成陣地戰,與美日聯軍打消耗戰。

美日聯軍最怕?就是消耗戰!

由此可見,羅耀武的戰略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在他的引導與控制下,讓美日聯軍一步步的南下,爲攻打北京拼出全力,結果倒在進軍北京的路上。

這個戰略部署是不是有點眼熟?

四百年前,明末大將袁崇煥抗金就是用的這一戰略部署。

如此一來,羅耀武就不能集中兵力打擊美軍,而得好好教訓日軍。

從現實情況來看,美軍的戰鬥力較強,而且在較爲開闊的地區作戰,殲滅美軍主力部隊的難度大得多。

與之相比,日軍主力集中在康平,好打得多。

再說了,夏收與秋收還沒到,絕對不能讓日軍北上吉林與黑龍江,要想盡辦法拖到秋收之後,也就得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讓日軍無力北上。

明確了目的,那就好辦得多了。

五月二十五日,第十五集團軍四十五師從彰武縣開出,直奔獾子洞水庫西南的葉茂臺,趕在美軍第二騎兵師到達之前與駐守該地的民兵換防。

因爲主力與民兵的穿着一樣,連番號都一樣,所以美軍並沒這一變化,僅認爲中國軍隊向這裡增派了一支民兵部隊。

這個時候,第二騎兵師剛剛打下水庫東面的秀水河子。

葉茂臺的戰鬥在當天打響,打到傍晚的時候,美軍就不太對勁。擋在他們前面的那支“民兵”太能打了,竟然連續打退了三次進攻。

要,在秀水河子,駐守的民兵只頂住了一次進攻。

只是,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美軍沒有繼續進攻,而是撤了下去,讓已經打了一天一夜的進攻部隊緩口氣。

這個時候,其他三個方向上的美軍也遇到了頑強抵抗。

收到前線發的消息,帕特里奇猛然意識到,中國軍隊即將展開反擊,羅耀武要出手了!

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28章 軍事管制第4章 好話在前第33章 野外決戰第3章 身份問題第97章 前後反差第87章 鋪開了打第77章 打得解氣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18章 以少勝多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1章 完美伏擊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88章 死戰寧波第3章 身份問題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13章 假戲真做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10章 斬首行動第21章 不是訣別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40章 壞的開始第75章 自我犧牲第5章 兩種聲音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7章 全面撤退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94章 未雨綢繆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92章 首尾兼顧第90章 兵力緊缺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28章 集體造反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22章 見好就收第12章 戰略反擊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81章 壓軸大戲第90章 兵力緊缺第81章 壓軸大戲第39章 迂迴得逞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9章 以進爲退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7章 攔路奪命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65章 及時彌補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1章 從天而降第49章 出奇制勝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82章 空中救援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8章 秘密基地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87章 鋪開了打第58章 環形防線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32章 中央突破第7章 戰略圍剿
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28章 軍事管制第4章 好話在前第33章 野外決戰第3章 身份問題第97章 前後反差第87章 鋪開了打第77章 打得解氣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18章 以少勝多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1章 完美伏擊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88章 死戰寧波第3章 身份問題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13章 假戲真做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10章 斬首行動第21章 不是訣別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40章 壞的開始第75章 自我犧牲第5章 兩種聲音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7章 全面撤退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94章 未雨綢繆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92章 首尾兼顧第90章 兵力緊缺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28章 集體造反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22章 見好就收第12章 戰略反擊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81章 壓軸大戲第90章 兵力緊缺第81章 壓軸大戲第39章 迂迴得逞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9章 以進爲退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7章 攔路奪命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65章 及時彌補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1章 從天而降第49章 出奇制勝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82章 空中救援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8章 秘密基地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87章 鋪開了打第58章 環形防線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32章 中央突破第7章 戰略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