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第 164 章

巫王只帶了晏嬰一個人過來。

眼看着大軍越來越逼近, 他心跳如鼓, 掌間冷汗直冒, 心底深處的那股不安也越來越強烈, 彷彿在等待放榜的考生。

以往征戰四方,面對千軍萬馬時,他都不曾有過這種感覺。

巫子玉的叛變,不僅令他心神俱傷,更令他加深了對另一孩子的愧疚。

他隱隱已知道結果,卻仍舊懷抱着一絲希望, 且這絲希望如火苗一般, 在夾縫中蔓延衝撞, 幾乎要將他的理智吞沒。他甚至不切實際的希望,那日九辰之所以那麼說,只是爲了保全巫後的權宜之計。

畢竟,臨行時,他已用那枚平安符, 傳遞了他的心意。

有那麼一瞬間,他忽然有些後悔, 這十八年來, 把對巫後的恨意轉移到一個孩子身上。

聽聞大軍今早抵達滄溟,他徹夜未眠,天不亮便吩咐內侍爲他更衣,趕來尚未及修繕的北城門。守門大將驚詫不已,忙命人提前半個時辰打開了城門。

季劍遙遙望見城門樓上只站着巫王和晏嬰,也微感詫異。待逼近城門,他明顯看到,巫王臉色唰的慘白,身體劇烈的晃了晃,幸而晏嬰及時扶住,才未摔倒。

他當先翻身下馬,帶領衆將跪行大禮:“末將叩見王上。”

三軍將士盡皆跪地高呼:“王上福壽綿長,英德不衰!”

過了許久,城門樓上都無人迴應。

除了微微顫抖的軀體,巫王整個人彷彿僵化了一般,目光定定的望着遠方某處,似乎想確認是不是還有一波人馬沒有趕上來。

他記得,兩年前巡查威虎軍,回宮途中遇刺,九辰奪了他衣袍隻身引開刺客時,他也是這樣望着遠處的羣山。果然沒過多久,那少年就帶着擒住的刺客出現在了道上。無論何等絕境,他總有辦法死裡逃生。

可惜,已經過了很久,官道盡頭,依舊沉寂得嚇人,連一絲煙塵都沒有揚起。

晏嬰早已淚眼模糊,眼見着三軍跪在城門樓前,還在等巫王旨意,便哽咽道:“王上,將士們還跪着呢。”

巫王有些茫然的望着烏壓壓的將士們,許久,才機械的道了聲:“起。”又怔愣了好一會兒,方對晏嬰道:“扶孤下去。”

季劍見巫王從城樓下來,立刻迎了上去,復單膝點地,行了簡單一禮。

巫王強擠着笑意,撫着他肩膀道:“這次你們大獲全勝,孤很欣慰。”

季劍清晰的感覺到,那隻寬厚的手掌,在他肩頭停留了許久,都沒有放下。

果然,巫王目光往左右環顧一圈,略顯急切,又有些惶然的問:“世子呢?”

季劍從懷中取出那根骨笛,恭敬呈在掌中,眼眶微微發紅:“出發那夜,殿下所居帥帳突然起了大火,等火滅時,帳中物件皆被燒爲灰燼,只餘了一具焦屍和這根骨笛。”

晏嬰終於抑制不住,愴然大哭。

巫王顫抖着雙手,拿了好幾次,纔拿起那根小巧精緻、雕刻着繁複花紋的骨笛。當日,他因爲雲弩丟失之事遷怒死士營時,那個向來桀驁的黑袍少年,爲了重新拿回這枚死士令,不惜放下所有的自尊和驕傲,冒着風雪,在玉珪殿前跪了整整一夜。

從小到大,他和九辰之間,極少有正常父子間的交流。那夜在世子府中,九辰第一次剖明心跡,他才知道原來他對威虎軍和死士營有那樣的熱誠。當時他雖本能的心存顧忌,更多的卻是驚訝。

他緊緊把那根骨笛攥在掌中,直到掌心硌得生疼,似乎才確信這東西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他也終於確信,九辰是真的離開了。

走得順其自然,了無痕跡。

正如出征前一夜,他所承諾的一般。

季劍又命穆寒捧來一個方正的匣子,道:“因當時滄溟情勢危急,三軍來不及扶棺,末將便自作主張,將殿下屍骨焚化,帶了回來。這裡面,是殿下的骨灰,和殿下生前欲呈送王上的一份朱簡。”

一個極普通的紅木匣子,上面繪着象徵吉祥的雲紋,封口處已微微鬆動,想來是隨三軍一路顛簸的緣故。巫王墨眸間的水澤閃動了幾下,幾乎就要溢出,下一瞬,他卻已把目光投向沉沉的天空,用力張開眼角,把那些水澤悉數吞回去。

晏嬰忙接了過去,小心翼翼的捧在懷裡,如護珍寶,而後對季劍躬身施了一禮:“多謝侯爺。”哽咽着說完這四字,便再難出聲。

這日,巫王命司禮取消了宮中的慶功宴,只在城外和將士們飲了幾杯薄酒,又讓晏嬰宣讀了封賞令,便魂不守舍的回宮了。

在垂文殿枯坐一日,到了夜裡,巫王翻來覆去輾轉難眠,便披衣來到書閣,命晏嬰掌燈,打開了那方紅木匣子。

匣子共分爲兩格。左邊格子裡放着一個小小的瓷罐,想來裝的是骨灰,右邊格子裡則放着一卷厚厚的朱簡。

看到那瓷罐時,巫王目光彷彿被狠狠燙了下,迅速挪開了,繼而迅速取出另一邊的朱簡,命晏嬰把匣子合上。

這份朱簡,已是唯一能捕捉到九辰氣息的東西了。

巫王試圖把它攥緊,可這份朱簡太長,卷得甚厚,他根本握不住。最終,還是失力般把東西擱到案上,苦笑道:“方纔,孤做了個夢,夢見世子小時候,孤第一次帶他去東苑大營的情景。夢裡,他正費力的提着一把青銅短劍,跌跌撞撞的朝孤走過來,眼看着就要走到孤跟前了,卻突然不見了。你說,這夢奇不奇怪?”

他像是自語,又像是在問晏嬰。

晏嬰哽咽道:“王上定是想念殿下了。”說完,偏過頭,悄悄引袖拭掉眼角淚痕。

巫王苦笑着搖了搖頭,低頭緩緩展開了那份朱簡。

朱簡很長,從長案案面一直鋪展到墨玉地板上。晏嬰怕巫王熬壞眼睛,立刻又悄悄喚來一名小內侍,加了一個燭臺。

待安排妥當,轉身之時,他才發現,巫王正雙掌顫抖得握着一頁朱簡,不知何時已淚流滿面。

這夜,蘭臺之上,卻也斜坐着一個白衣少年,徹夜飲着最烈的酒,仰天大笑,雙眸寂如死灰。

第二日,天色剛矇矇亮,季劍便已在垂文殿外等候巫王。

短短一夜,巫王似乎比昨日更削瘦了幾分,眼底泛着濃重的烏青,那雙墨眸,亦不似往昔銳利深沉。見季劍過來,巫王顯然很高興,立刻招手示意他近前說話。

季劍在離御案五步遠的地方停下,如實道:“臣入宮,是有一個不情之請。”

“孤聽說,這次大勝,你什麼賞賜都不要,想來是因爲這個「不情之請」。”

巫王點頭,無奈的笑了,示意他說下去。

季劍吸了口氣,重新跪落,鄭重道:“懇請王上封臣爲北尉將軍,準臣永駐劍北。”

巫王倏地一怔,許久,才緩過神,問了句:“你可想明白了?”

季劍重重磕個了頭,道:“昔年,爺爺獨擋邊關十餘載,威震各國,替巫國百姓免去無數戰亂之苦。臣不敢奢求能建立像爺爺那樣的功業,只望能用這血肉之軀,爲巫國、爲百姓盡綿薄之力,不負季氏男兒忠勇之名。”

說罷,他擡起頭,目光灼灼的看向御案之後:“懇求王上恩准!”

又是重重一叩首。

這種只有少年人眼裡纔會燃起的光亮,是如此灼熱逼人,巫王心口忽然悶得難受,曾幾何時,他也曾在另一個少年的眼睛裡,看到過同樣的光彩。

“孤準了。”許久,他黯啞着嗓音道,喉頭是難言的酸脹。

“臣,叩謝王上恩典。”

又磕了個頭,季劍撩袍起身,正欲告退,忽聽巫王聲音隱隱發顫的問道:“你可知,他去了何處?”

季劍登時僵立原地。

巫王猛地扶案起身,愈加迫切的問:“告訴孤,他去了哪裡?”

季劍強忍了多日的悲痛,在這一瞬間崩潰,頓時眼眶發紅,道:“王上若真關心他,爲何非要在把他逼上絕路之後,再來問這句話。臣所認識的阿辰,赤膽忠心,胸懷坦蕩,但有一絲希望,也不會輕言放棄。他失明之前,整日悶在帳中,徹夜不眠,就爲了整理那份劍北佈防策略。如今,他已如王上所願,王上還要他如何?”

“你說、什麼?……失明?!”巫王艱難的從喉間擠出每一個音節,墨眸驟然縮了數次,眼底的血絲一根根浮起似要迸出,臉色更是白得滲人。

季劍離開後,巫王木然坐了許久,纔想起來讓晏嬰傳隨軍的那兩名醫官過來回話。

問及世子失明緣由,兩名醫官如實道:“與刺心草之毒無關,殿下眼疾乃積勞積病而致,至少已持續兩年之久,當日徹底失明已是窮途末路,藥石無靈,若能提早一兩年發現,興許精心醫治,還有回春希望。”

頓了頓,又道:“殿下出生時恐不足月,本就帶着氣血不足之症,且眼部猶寒。平日若生了病,一旦發燒發熱,最易傷眼。素聞殿下精於箭術,那也是極耗費眼力的——”

還未說完,巫王忽得勃然大怒:“一派胡言!當年王后難產,懷胎十三個月才生下世子,哪裡來得不足月,分明是你們庸碌無能,還故意找藉口搪塞!”

兩名醫官羞愧不已,不敢再多言。

雖然巫王還沒有公開宣佈,「世子征戰途中不幸葬身火帳」的消息還是在宮內宮外迅速傳開了。畢竟,大軍班師回朝那日,統帥只有季劍一人,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季劍還帶回了世子的骨灰和那支死士令。

朝中百官俱驚,待慢慢消化了這個事實,立刻意識到當務之急,是確立新的儲君,以安定人心。

至於儲君人選,也根本不用選。世子戰死,文時侯還押在詔獄候審,左右都要落在這兩年備受巫王器重、又身負鳳神血脈的公子子彥頭上。向來行事低調的右相桓衝,因爲還擔着公子子彥太傅的名義,這兩日在朝中都毫不掩飾滿面春風。

奇怪的是,衆臣請奏立公子子彥爲世子的奏簡雪片般飛進垂文殿,巫王卻始終沒有給答覆,並一連數日稱病罷朝。更奇怪的是,當事人公子子彥對此事也顯得極不上心,甚至說是漠不關心。更有傳言,有兩個宮人私下針對此事嚼舌根子時,被子彥撞見,向來脾氣溫和的子彥,直接當場斬殺了那兩名宮人。

不過,接下來,巫王的一道旨意,倒是令百官稍稍安心。

收繳巫後鳳令,交由雲妃代管。

------------

148.第 148 章145.第 145 章176.第 176 章141.第 141 章196.第 196 章第120章166.第 166 章179.第 179 章196.第 196 章第130章 12.25169.第 169 章115.第115章第119章163.第 163 章198.第 198 章203.第 203 章第128章 12.25154.第 154 章159.第 159 章152.第 152 章163.第 163 章162.第 162 章179.第 179 章180.第 180 章114.第114章第120章171.第 171 章138.第 138 章第129章 12.25186.第 186 章111.第 111 章115.第115章145.第 145 章134.第 134 章第119章187.第 187 章191.第 191 章146.第 146 章165.第 165 章175.第 175 章196.第 196 章179.第 179 章178.第 178 章187.第 187 章188.第 188 章144.第 144 章第126章136.第 136 章第121章第120章第128章 12.25172.第 172 章第126章200.第 200 章138.第 138 章111.第 111 章第131章 12.25135.第 135 章第122章112.第112章192.第 192 章167.第 167 章136.第 136 章第130章 12.25150.第 150 章192.第 192 章133.第 133 章153.第 153 章194.第 194 章134.第 134 章199.第 199 章169.第 169 章200.第 200 章161.第 161 章148.第 148 章141.第 141 章176.第 176 章163.第 163 章173.第 173 章168.第 168 章第126章196.第 196 章198.第 198 章第126章194.第 194 章160.第 160 章146.第 146 章123.第 123 章199.第 199 章195.第 195 章第128章 12.25151.第 151 章198.第 198 章179.第 179 章160.第 160 章193.第 193 章114.第114章196.第 196 章168.第 168 章
148.第 148 章145.第 145 章176.第 176 章141.第 141 章196.第 196 章第120章166.第 166 章179.第 179 章196.第 196 章第130章 12.25169.第 169 章115.第115章第119章163.第 163 章198.第 198 章203.第 203 章第128章 12.25154.第 154 章159.第 159 章152.第 152 章163.第 163 章162.第 162 章179.第 179 章180.第 180 章114.第114章第120章171.第 171 章138.第 138 章第129章 12.25186.第 186 章111.第 111 章115.第115章145.第 145 章134.第 134 章第119章187.第 187 章191.第 191 章146.第 146 章165.第 165 章175.第 175 章196.第 196 章179.第 179 章178.第 178 章187.第 187 章188.第 188 章144.第 144 章第126章136.第 136 章第121章第120章第128章 12.25172.第 172 章第126章200.第 200 章138.第 138 章111.第 111 章第131章 12.25135.第 135 章第122章112.第112章192.第 192 章167.第 167 章136.第 136 章第130章 12.25150.第 150 章192.第 192 章133.第 133 章153.第 153 章194.第 194 章134.第 134 章199.第 199 章169.第 169 章200.第 200 章161.第 161 章148.第 148 章141.第 141 章176.第 176 章163.第 163 章173.第 173 章168.第 168 章第126章196.第 196 章198.第 198 章第126章194.第 194 章160.第 160 章146.第 146 章123.第 123 章199.第 199 章195.第 195 章第128章 12.25151.第 151 章198.第 198 章179.第 179 章160.第 160 章193.第 193 章114.第114章196.第 196 章168.第 16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