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

面對巴爾諾斯克給出的費用清單,摩拉科夫示意諾米托夫中將先查閱一番。這些出兵費用先由總參謀長看看,這也是他的專業。所謂的出兵費用其實就是賠償,這一點上大家都明白,不過先讓專業人士擠擠水分也好。

不過對於羅馬尼亞獅子大開口的條件,摩拉科夫當然不會接受。所以根據國際慣例,也要讓羅馬尼亞知道烏克蘭的條件,所以他先開口講到:“我已經聽完貴國給出的條件,現在說說我們的吧。”

作爲羅馬尼亞代表團的團長,布勒蒂亞努首相示意道:“總理閣下,請講。”

在看到羅馬尼亞代表們都等着自己說出烏克蘭提案後,摩拉科夫總理拿出一份烏克蘭擬定的條款,開始講到:“根據我方的調查,這次衝突目前不能完全確定是我方的責任,所以我們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重新調查這次衝突的起因。如果是我們的責任,那麼我們會給予被害的多爾克補償,而金額方面可以由我們兩方商議。第二;關於東摩爾達維亞地區的民衆願望,我們可以進行公投,不過需要第三方監督。我們兩方不得對他們進行誘導和威脅。第三;對於貴國的所要求的出兵費用,我方不可能承認。這次爭端不只是我方有責任,貴國也有,所以我們各自承擔自己的軍費。第四:在和談結束簽訂條約後,貴國必須退出烏克蘭國土。而且我國治安良好,不需要貴國幫我們維持治安。”

在聽完摩拉科夫的幾點烏克蘭條件後,作爲外交大臣的巴爾諾斯克忍不住笑了起來,接着他調笑着說道:“總理閣下,我覺得這場戰爭像是你們贏了啊。”

接着他毫不客氣的說道:“這次責任完全在你們。”

說完他從攜帶的文件中抽出一份,放在摩拉科夫面前。“這是貴國加害我們多爾克的烏克蘭士兵證詞,這足夠讓你們信服了吧。”

從被羅馬尼亞控制起來,故意嫁禍的烏克蘭士兵身上拿一份供詞,這不要太簡單。摩拉科夫看了一眼這份寫的斜斜歪歪的供詞,他搖着頭講到:“這份不算,我認爲必須有不相干的第三方調查後,我們才能確認。”

看到冥頑不靈的烏克蘭總理,布勒蒂亞努首相制止了還想說話的巴爾諾斯克,他直接對其講到:“摩拉科夫閣下,這次和談不會有第三方。而且怒我直言,目前貴方所表現的態度,讓我覺得你們沒有和談的誠意。鑑於貴方對於局勢認知的不太清楚,我建議休息一天再談吧。另外多說一句,我們對於是否和烏克蘭政府達成協議,並不着急。說不定有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條款,這個人是鄧尼金還是蘇俄政府,對我們影響不大。希望閣下最好考慮清楚。”

面對布勒蒂亞努首相赤裸裸威脅的話,摩拉科夫不禁怒道:“你們這是打算威脅我們咯。”

站起身準備離開的布勒蒂亞努搖頭回答道:“這不是威脅,只是忠告。另外多說一句,軍隊對於我們目前擬定的條款不談滿意,他們一直叫嚷着希望飲馬第聶伯河,不過被我們壓制住了。不過現在看來,他們的有些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說完布勒蒂亞努首相帶着羅馬尼亞談判代表離開了,只留下摩拉科夫一行人面面相覷。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羅馬尼亞談判代表這麼硬氣,談判談判,這不是要慢慢談麼?這些羅馬尼亞人怎麼跟吃了槍藥一樣,脾氣這麼大。

從談判開始就當透明人的外交部長托爾思剋夫,這時候氣憤的開口說道:“這些羅馬尼亞人太野蠻了。他們懂不懂和談。”

托爾思剋夫的話,摩拉科夫沒去理會他。連基本外交技巧都不清楚的人,不知道總統科爾巴喬夫爲什麼會看重他。還拿他當心腹,簡直就是一無是處。

而這時候,財政部長季柯勒卻憂心忡忡的講到:“目前我們該怎麼辦,要是這些羅馬尼亞人真的不談了,對我們而言可是滅頂之災。”

面對自己心腹的話,摩拉科夫當着衆人的面不好回答。不過他也有些奇怪羅馬尼亞人的舉動,但是目前黨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拿出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想到這裡他忍住不對還在看費用清單的諾米托夫中將問道:“這些清單問題大麼?”

看的有些頭疼的諾米托夫中將,回答道:“問題不大,可是這些羅馬尼亞人花費絕對沒有這麼多。”

而摩拉科夫和自己代表團商議的時候,走出市政大樓的布勒蒂亞努首相也在和巴爾諾斯克交流。

“這些烏克蘭人對於外交規則相當陌生。你也看到了在談判中就一個總理在不停接我們話,其他人完全沒有多大反應。所以對於這些不太知道外交規則的烏克蘭人,沒必要像是和其他國家一樣談。直接給他們施加壓力,讓他們知道我們非常不滿。”

“這樣真的行麼?”

面對布勒蒂亞努首相的話,巴爾諾斯克還有些轉不過彎。

“不信,等接下來談判時看吧。”

面對笑得有些高深莫測的布勒蒂亞努首相,巴爾諾斯克說出自己一直想問的一個問題:“首相,爲什麼我們會要求這麼高的賠償金額,而且還要求不賠償完成,我們不撤兵。這種要求將來不利於我們改善同烏克蘭的關係。”

在他看來這個條件,完全就是普法戰爭後,普魯士對法國的翻版。而唯一不同點是,烏克蘭完全不可能像法國一樣,短時間拿出這麼大一筆錢。但是效果也是一樣,這完全是起到讓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的作用。爲了這點賠償金,真的是不值得。

面對巴爾諾斯克的疑問,布勒蒂亞努首相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事實上他也想向埃德爾詢問,沒錯這個要求是埃德爾強制要求的。不過他沒辦法給首相說,過不了多久,蘇俄就是否認和德國簽訂的佈列斯特條約。然後烏克蘭這個國家,立刻就會像一個孤立無援的小姑娘一樣,被紅軍和白軍兩個大漢給凌辱一遍,最後被迫加入蘇維埃聯盟,成爲其重要的加盟國。直到幾十年後,蘇聯解體後才從新獨立。

而目前羅馬尼亞完全沒有足夠的實力,拿下並且守住整個烏克蘭。的確東烏的煤資源就是天然的重工業基地,只是離羅馬尼亞太遠了,而且羅馬尼亞也沒有足夠的人口同化該地區。所以他只能把主意打到西烏克蘭地區。

不過要烏克蘭政府同意分割近三分之一的領土給羅馬尼亞,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纔拿出一個,烏克蘭短時間拿不出的賠償金額讓其接受。而且還要規定,不賠償完畢,羅馬尼亞不會撤軍的無理要求。

而爲了定下這個金額,埃德爾還讓情報部門查閱了歷年烏克蘭地區財政情況和經濟現狀。

所以面對巴爾諾斯克的詢問,布勒蒂亞努首相也只能用一句:“這是機密,以後你會知道的。”給糊弄過去。

面對布勒蒂亞努首相話中的意思,巴爾諾斯克知道自己不該打聽。接着他們一行人回到住處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的和談。

第二天,當他們再一次和烏克蘭代表團商談的時候,明顯感到其態度軟化不少。看來昨天布勒蒂亞努首相的方法見效了,這讓他們對於談判充滿了信心。本來談判就是你我妥協讓步,達成共識的商談。而面對直不起腰的烏克蘭人,誰都知道現在是讓對面屈服的時候。

所以接下來,他們趁着烏克蘭人底氣不足窮追猛打,經過近一個月的談判,終於讓烏克蘭政府,在和平條約上籤下名字。不過爲了讓烏克蘭簽下名字,羅馬尼亞還是做出不少讓步,只是在幾個關鍵點上做到沒有絲毫退步。

最終簽訂的條款如下。第一;本次衝突爲兩國誤會所致,而對於在衝突中遇害的多爾克,出於人道主義烏克蘭政府給予補償。

第二;關於東摩爾達維亞地區,雙方尊重該地區民衆的意願,十五日後,讓當地居民決定對該地區歸屬進行投票。

第三;作爲停戰的發起者,烏克蘭政府將向羅馬尼亞給予20億列伊的賠款。其賠款方式將以外匯、貴重金屬、礦產、糧食等支付,其中糧食和礦產將以國際市場價92%爲準。

第四;對於目前在西烏克蘭的羅馬尼亞軍隊,可以暫時在當地駐紮。不過在烏克蘭給完羅馬尼亞賠款後必須立即離開,時間不得晚於完結款項後的7天。

第五;…………

…………

最終的條件,兩國還是互相讓步了。不過從條款的內容來看,烏克蘭算是吃了大虧。不過誰讓他們在戰場表現太差,而且國際上也沒人幫襯着說話,只能咬牙忍着。

現在兩份簽上各自代表團團長名字的文件,將有各自帶回去,當兩國政治首腦簽字後,這將代表兩國爭端問題得到了解決。

情況是這樣麼,這又有誰知道呢。

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361章 鯨吞(一)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528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上)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222章 1915歲末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737章 奪島(中)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424章 收尾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282章 準備(二)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154章 停戰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708章 空襲(下)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786章 插曲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799章 被迫提前的法國戰役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283章 準備(三)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四章 家事第四十一章 土耳其革命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532章 羅馬尼亞的新政(一)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365章 鯨吞(四)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六章 瑣事
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361章 鯨吞(一)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528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上)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222章 1915歲末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737章 奪島(中)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424章 收尾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282章 準備(二)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154章 停戰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708章 空襲(下)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786章 插曲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799章 被迫提前的法國戰役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283章 準備(三)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四章 家事第四十一章 土耳其革命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532章 羅馬尼亞的新政(一)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365章 鯨吞(四)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六章 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