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

隨着大馬士革的易手,也標誌着中東戰場的硝煙暫時告一段落。

不過雖然大的戰鬥已經結束,但是小規模的衝突依然在發生。但是這些戰鬥對戰局沒有任何的影響。目前已經佔據法屬大敘利亞地區的羅馬尼亞軍隊,正在加班加點運輸人員物資上岸,充足其在中東的部隊。

作爲對手的英法方面也不例外,都在加緊從各殖民地收羅部隊增援中東。現在面對羅馬尼亞咄咄逼人的姿態,英法兩國放下最後一絲矜持,全力應對這個出現的攪局者,至少在中東是這樣。

而兩國從美國採購的物資,現在也有一大半被送到埃及,一時間中東已經成爲僅次於西線的存在。

兩方在中東蓄積力量的局勢,讓不少關注戰局的人暗自琢磨,他們普遍的觀點,這場大戰至少需要蓄積一個月的時間,不然根本打不起來。

其實他們預計的一點沒錯,在霍夫曼發回國內密電中詳細講述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東集團軍羣需要蓄積力量,準備接下來的大戰。當然接下來的作戰的目標就不需要詳細描述了,誰都知道是西奈半島以及其身後的蘇伊士運河。

而這份電報身爲羅馬尼亞掌舵人的埃德爾陛下,自然也看到了。對於自己親自發掘的霍夫曼上將,埃德爾還是非常信任其能力的。

而且他對於目前羅馬尼亞的軍事行動非常滿意。在半年的時間內,羅馬尼亞軍隊就突破地中海,登陸中東威脅蘇伊士運河,這樣的表現,沒什麼不滿意的。

而除了羅馬尼亞自己表現不錯之外,埃德爾對於蘇軍的表現也很關注。沒錯,蘇聯挑起的蘇芬爭端已經發展成了戰爭。

在1940年1月,羅馬尼亞還沒有發起登陸中東作戰的時候,蘇聯就對芬蘭宣戰了。當然藉口也和前世一樣,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蘭政府拒絕。

蘇聯以此爲藉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月15日,22個師共43萬軍隊攻入芬蘭邊界,迅速抵達曼納海姆防線。

而芬蘭這邊,面對蘇聯巨大的軍事壓力,芬蘭下令全國總動員,並在卡累利阿地峽疏散居民,堅壁清野。其軍隊也在開戰之時擴充到15.7萬人,編5個軍,11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和一些獨立的邊防部隊(這是受到羅馬尼亞援助後的結果)。

另有預備役人員30萬,後備役“民衛軍”10萬以及婦女服務隊10萬。

至於歷史上芬蘭缺少反坦克火力和彈藥的窘境,也在埃德爾插手下得到充分的改善。在羅馬尼亞出售的物資中,各式反坦克達到近400門。槍彈能夠芬蘭使用三個月,炮彈使用一個半月,不可謂不慷慨。爲此芬蘭總統卡利奧特意給埃德爾發電,感謝羅馬尼亞對芬蘭的援助,並稱芬蘭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恩情。

沒錯,這批軍事物資羅馬尼亞是半價出售,因爲其中有很多不適合羅馬尼亞使用的武器,例如在戰爭表現不出色的37毫米反坦克。現在羅馬尼亞正在陸續將自己的反坦克口徑從37毫米升級到57毫米甚至75毫米。

但是這些對羅馬尼亞而言不實用的武器,對芬蘭來說太實用了。更別說羅馬尼亞出售的戰機還有防空炮,都是其部隊正在使用的主力。

所以儘管戰爭時間退後了,讓氣候變得不那麼特別惡劣,但是面對加強武裝的芬蘭軍隊,蘇聯同樣撞了個滿頭包。

43萬大軍對芬蘭發動的進攻基本都處於慘敗的狀態。尤其是雙方關注的重點卡累利阿地峽,更是如此。

蘇軍的第7集團軍在雅科夫列夫的率領下組織了8步兵師、1個坦克軍和2個坦克旅,組成深遠的戰役佈勢和縱深梯次的戰鬥隊形,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進攻,主要突擊指向維堡方向。進攻首先從地峽東段開始,企圖吸引芬蘭軍隊預備隊東調,隨後在地峽西段實施主要突擊。

芬蘭軍隊集中2個軍計6師的兵力防守該地,先以掩護兵力在保障地帶防守各個狹窄的接近地。晝間,芬蘭軍隊以近戰火力配合以有利條件下的陣前出擊殺傷敵有生力量,以各種反坦克火力從近處摧毀蘇聯紅軍坦克,夜間派出滑雪小分隊襲擾蘇聯紅軍後方,突擊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蘇聯紅軍,把蘇聯紅軍打得疲憊不堪。

而面對芬蘭的層出不窮的手段,蘇聯指揮僵硬的缺點被暴露,因爲太多指揮官都是在大清洗後備提拔起來的,他們很多軍事技能完全不會,只能呆板的應對芬蘭的襲擾。

所以很自然的被芬蘭軍隊教育了,穿着深色軍大衣的蘇聯軍隊,在雪地中不停被隱藏起來的芬蘭人所狙擊,夜間明亮的火堆同樣成爲指引敵人炮火的明燈。

哪怕頂着這樣的傷亡,蘇軍依然機械的向主陣地一線撞去。不過這條芬蘭人苦心經營的主陣地可一點也不好啃,構築有670個永備發射工事和土木質火力點,另有近800個地下暗堡,並以塹壕和交通壕相溝通。

這樣的防線,根本不是蘇軍幾個星期就能奪下的,這與蘇軍自己的計劃中衝突了。當計劃與現實衝突後,誰輸誰贏就很明確了。(我誇張了,這條防線沒那麼堅固,但是不這樣說,會顯得蘇軍更加無能。)

這也導致雅科夫列夫的第7集團軍沒能攻下來,而進攻不利的蘇軍面對接連的騷擾,士氣大跌,同時很多失蹤傷病也困擾着蘇軍士兵,在這樣的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第7集團軍只能被迫就地停止進攻。雙方形成對峙,轉入襲擾戰。

而第7集團軍的無力進攻自然也引起了連鎖反應,進攻在拉多加湖東北地區第8集團軍,也損失慘重,其南路部隊在基泰萊地區被芬蘭軍隊分割包抄,已經陷入滅頂之災。

而面對戰場上的慘敗,蘇聯方面大爲震怒,作爲總書記的鋼鐵同志親自下令,解除伏羅希洛夫元帥的指揮權,由鐵木辛哥擔任指揮官。

很明顯,鋼鐵同志絕對不希望蘇聯在小小芬蘭這裡被絆倒。雖然鋼鐵同志不服氣,但是蘇軍低下的戰鬥力早已暴露在世人眼中。

而埃德爾對於英勇作戰的芬蘭,自然很痛快的批准新的一批增援物資援助。畢竟表現出足夠的戰鬥力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這也是通用的法則。

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十三章 問題第603章 截胡(中)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六章 瑣事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737章 奪島(中)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647章 空軍(中)第486章 訪問波蘭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420章 反攻(上)第459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上)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781章 密謀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282章 準備(二)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608章 1933年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603章 截胡(中)第715章 虎、虎、虎!第799章 被迫提前的法國戰役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707章 空襲 (中)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602章 截胡(上)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472章 RK公司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715章 虎、虎、虎!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
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十三章 問題第603章 截胡(中)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六章 瑣事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737章 奪島(中)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647章 空軍(中)第486章 訪問波蘭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420章 反攻(上)第459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上)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781章 密謀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282章 準備(二)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608章 1933年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603章 截胡(中)第715章 虎、虎、虎!第799章 被迫提前的法國戰役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707章 空襲 (中)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602章 截胡(上)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472章 RK公司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715章 虎、虎、虎!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