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

等到會議快結束時,埃德爾對眼前的幾位重臣說道:“首相、元帥和總參謀長留下。”

等到其他人都走完後,埃德爾纔看着留下的三人,問到費列伊特上將。

“和德國軍方的接觸結果怎麼樣了,談判可以重啓麼。”

面對埃德爾的詢問,負責此事的費列伊特上將看了看之後回答道:“陛下,目前西克特沒有反對,而其他德國軍官不是贊同就是選擇預設。”

埃德爾聽到費列伊特上將的話後,面色有些喜悅的說道:“這麼說來,這次談判將很快展開。”

“應該會吧。”

埃德爾與費列伊特所談的事,就是與德國新的軍事合作。之前羅馬尼亞方面有向的國軍方提過,不過當時結束戰爭纔沒多久,而羅馬尼亞還屬於前敵人,這讓西克特等人無法接受,所以也是無疾而終。不過深層次裡,也有培養好了徒弟,反過來打師傅的不適宜。當然不信任也是羅馬尼亞那次試探失敗的原因。

“那麼這次,軍方打算怎麼和德國方面合作?”

埃德爾對費列伊特上將問出了新問題。面對埃德爾的詢問,費列伊特上將拿出一份檔案遞到他面前。“這是總參謀部聯合陸軍部所做的合作方案,請陛下過目。”

面對兩位軍界大佬聯合做的方案,埃德爾也充滿了興趣。他接過方案後,開始翻閱起其中內容。

首先是在參謀部上,羅德兩國進行密切的交流。對於戰區劃分,交通規劃、兵力運輸,乃至戰役策劃,兩國都將派出自己精銳的參謀團隊相互交流學習(主要是羅馬尼亞向德國學習)。除此之外,兩國在編制劃分,兵力配置,士兵軍官培養上也將交換意見。

可以說這是交流兩國軍隊在各方面取長補短。這比第一代交流好太多了,當時完全是德軍培訓羅馬尼亞軍隊,而現在至少羅馬尼亞能與其平等的合作。

因爲針對目前德國國內被禁止擁有研發建造武器軍艦與飛機的困境,費列伊特上將也提出可以羅馬尼亞合作,至於各自出多少資金和人員研發新技術,方案裡沒有具體的寫。不過相信到時候只要德國方面心動,那麼這就好辦多了,不過目前來說情況還是未知。

目前來說,軍方對德國需求最爲迫切的是在海軍上。因爲羅馬尼亞之前欠賬太多,急需來自德國的幫助。管是民間的收購,並不能與官方合作相比。也是一戰結束後,羅馬尼亞軍事技術和設備引進中,海軍的比例佔據絕對優勢。

“這些條款是不是太多了?”

埃德爾看完後,向費列伊特上將問了起來。

因爲埃德爾看到目前所列舉打算合作的條款就有上百條,包涵了軍隊的方方面面。在埃德爾看起來,這種合作方式看起來更像是兩支結盟軍隊的合作,而目前羅馬尼亞絕對不可能和德國有一絲一毫這方面的聯繫。再說就是羅馬尼亞有這方面的想法,德國軍隊也不可能答應,兩軍放下槍纔過去多久,這也會讓對方不適應啊。

“陛下,這些條款一點也不多。而且目前他們除了我國之外,也沒有其他好的選擇。”

回答埃德爾疑問的是普烈山元帥,當然他也知道國王所指的問題在哪裡,也給出了答案。很明顯擴大與德國軍方的合作,應該是普烈山元帥在推動,而費列伊特上將也起到了推動作用。而兩位軍方高層都看好的情況下,埃德爾不打算提出反對意見。

事實上對於國王所提出的擔憂,兩位軍方大佬當然清楚。不過這種機會很難得,他們不想放棄這種好機會。反正試一試也好,要是對方答應了呢?

至於埃德爾,他在聽完普烈山解釋後,轉頭對卡拉圖裡首相說道:“我們與德國軍方和政府的談判,我認爲最好還是派出有分量的人來談。至少可以讓對方感受到重視。”

“請陛下放心,這件事我會親自帶人去談。”

對於國王的話,首相閣下也是聽得非常清楚,這是最好由他帶頭去負責這件事。卡拉圖裡知道,這是陛下在保證自己的地位,因爲之前政府改革自己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需要這份功勞來穩固自己的執政基礎。

當然埃德爾留下他們不只是爲了商議軍事合作和談判事宜,他在看了一眼面前的三人之後,纔開口說道:“我有對世界各主要國家進行國事訪問的想法,你們覺得怎麼樣?”

面對埃德爾突然冒出想要環世界訪問的話,在場的三人都驚呆了。要知道埃德爾一直以來只出訪過兩次,就是奧匈和德國各一次。其他不管發生什麼重要的事他都在國內,這讓許多人都覺得這位陛下應該是不喜歡出行。

實際上這是他們對埃德爾的誤解,二十世紀初世界局勢那麼混亂,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有人對你不利。不說引發世界大戰的費迪南夫婦,光是歐洲君主在二十世紀初遭遇的刺殺就比其它時期要高出太多。所以沒事出去溜達什麼,說不定一個精神錯亂的人就想搞個大新聞。

“陛下,不知道你對哪些國家進行訪問?”

作爲首相的卡拉圖裡率先問道,而他的話同樣是兩位軍方所想問的,所以三人都等着埃德爾給出答案。

與三人錯不及防不同,埃德爾面對卡拉圖裡的問話,將目前準備的訪問的國家托盤而出後,他們這才發現國王是打算環球訪問一圈。

“陛下,你應該早點說出來。”

“我這不是纔想好麼。而且時間上也不急,明年開始也不晚。”

埃德爾的回答讓三人都放心不少,尤其是首相卡拉圖裡。一國君主出門訪問列國(環遊世界)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例如行程安排、安保護衛、國內突發情況等等,都是需要花費時間。

尤其是行程安排,更是需要對各訪問國協調。這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繞世界一圈的多個國家,更是需要時間。在目前交通情況下,準備一年左右的時間,一點也不算富裕。

二十八章 海軍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212章 新飛機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124章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738章 奪島(下)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366章 鯨吞(五)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290章 突襲(二)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433章 元帥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六章 瑣事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655章 訪問(上)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284章 準備(四)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396章 衝突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494章 在意大利(下)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613章 揭露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475章 發現(下)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九十七章 回家下第368章 鯨吞(七)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188章 被影響的羅馬尼亞第八十七章 索達瓦爾的春天(二合一4500字)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402章 彩虹行動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736章 奪島(上)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
二十八章 海軍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212章 新飛機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124章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738章 奪島(下)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366章 鯨吞(五)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290章 突襲(二)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433章 元帥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六章 瑣事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655章 訪問(上)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284章 準備(四)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396章 衝突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494章 在意大利(下)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613章 揭露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475章 發現(下)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九十七章 回家下第368章 鯨吞(七)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188章 被影響的羅馬尼亞第八十七章 索達瓦爾的春天(二合一4500字)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402章 彩虹行動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736章 奪島(上)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