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美國行(二)

“很高興今天我能夠站在這裡,美利堅是一個富饒而且好客的國度,我在這裡的幾天充分感受到足夠的熱情。這讓感到美羅兩國非常相性,羅馬尼亞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着勤勞的民衆以及富饒的資源,我們兩國的經濟往來也是與日俱增。從一開始的標準石油對羅馬尼亞的投資,到現在各行各業都能看到美國的資本在羅馬尼亞的體現。”

“我認爲兩國有之間更需要加強合作。羅馬尼亞有近三千萬的人口(兩千五百多萬,四捨五入就是近三千萬人),四十萬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這國土下有着豐富的石油、煤、鐵、黃金等資源,這些都是都需要羅馬尼亞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開發,而我國財政目前對這些資源開發還處於初始階段,需要大量的外來資金才能更有效的開發這些資源。”

“而貴國恰好擁有這些資金,據我所知貴國目前囤積着大量的資金沒有投資的方向。。諸位想想看,我國缺少資金開發資源,而貴國有着大量的資金沒有投資方向,在我看來這對兩國完全可以做到互補。貴國在對我國投資中賺取到足夠的利潤,而我國在這其中發展壯大,而且還能更好的抵禦紅色瘟疫的入侵資本世界。這完全就是雙贏的結果。”

在國會中,埃德爾站在講臺上對着美國的議員們誇誇其談說着,對羅馬尼亞投資的豐厚前景。

對於目前美國國內的資本沉積,埃德爾結合前世的記憶以及最近的調查發現,真的是囤積的非常嚴重。在歐戰中發了大財的美國人,在賺取豐厚的利潤後,完全沒有足夠的投資環境。目前美國的資本只能在國內還有南美進行投資,而這些地方完全容不下這些鉅額的資金。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道威斯計劃讓大量的美國資本進入了德國,幫助其快速的恢復了經濟。而且連蘇俄,美國人也打算進入。說到底還是國內資本過剩,需要找到宣泄口。戰敗的的德國,社會主義的蘇聯,戰亂頻繁的民國,這些都是沒辦法的選擇。歐洲以及其殖民地進不去,只有這些可供選擇的。

而埃德爾的講話,很明顯引起了不少議員的興趣,更爲準確的說是其背後資本的興趣。

“尊敬的國王陛下,你說的這些我們都清楚,不過你能說的更具體一些麼?”

面對這名議員的神助攻,埃德爾當然願意滿足。

“目前羅馬尼亞國內需要大量的資金用在基礎設施上,例如港口、道路、航道等上面,另外在關乎民生的紡織、食品等輕工業上也需要大量的投資。當然如果你對於這些方面不太熟悉,不想冒然進入的話,我國也將發行五到十五年的國債,其年利率最低也能達到5.5%,高的能達到10%。”

來推銷國債這纔是埃德爾最主要的目的,而這個利率也是綜合參考了道威斯計劃。而且羅馬尼亞也不是戰敗的德國,對於羅馬尼亞的還款能力,相信其背後的資本家一定充分的瞭解過。

對於埃德爾回答,這名提問的議員點了點頭,表示這個回答很滿意。

當然不是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聲音響起。

“埃德爾國王,這麼說來這次貴國是來賣國債的了?據我所知,貴國大部分比較賺錢的行業,都是由貴國政府和王室所掌控,這怎麼能夠保證我國投入的資金,賺取到他想要的利潤?”

埃德爾順着聲音望去,這是一名有些禿頭議員在開口問出這個話題。隨着他的問話,不少議員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國有和王室控股企業在美國過於陌生,同時他們對於政府插手經濟抱着本能的反感。

面對這個尖銳地方問題,埃德爾知道這要是回答不好,對這次訪問的目的有很大影響,不過還好他有所準備。

“這位議員,感謝閣下提出的這個問題。在講解這個問題之前,我需要先說明一下這是之前的遺留問題。羅馬尼亞一開始並沒有想讓政府或者我本人控制國內的經濟,這都是機緣巧合的結果。當時不過是國內資本弱小,不足以支撐經濟的發展,所以不得已只能由政府以及王室牽頭,先行發展重工業起到帶頭作用。而恰好等到初步發展起來後就遇上歐戰,結果讓其發展的更爲壯大,以至於現在國內資本完全沒辦法接手。”

埃德爾的話,讓不少議員眼前一亮。其國內資本沒辦法接手,那麼國外的資本是否可行呢?

有反應快的,立刻就脫口而出。“埃德爾國王,你的意思是指?”

“沒錯,如果有人願意出合理的價格,那麼這些優質的資產,也不是不能賣一些股份出來。”

埃德爾說出了這些人的想法。後世的經驗早已告知了他,賣出一些股份又能怎麼樣呢,49%的股份也不過只有監督權,而控股權在我手,一樣拿我沒有辦法。而且還能乘機套現一些資金用在其他領域投資,簡直不要太完美。必要時想要收回股份,一句擴大投資,個人還能與國家比資本?

這也是埃德爾爲什麼不向國內賣出股份的原因,要是坑了國內資本家,那結果就不那麼美妙了。

而不瞭解這些騷操作的幼嫩美國資本家,面對埃德爾的話,有些呼吸加重。在他們看來羅馬尼亞石油公司、大衆汽車公司、普羅耶什蒂機械廠、利沃夫鋼鐵公司等,都是足以誘人的果實,沒人不想拿下這些公司,搭上羅馬尼亞快速發展的順風車。

所以當埃德爾拋出這個驚喜之後,國會山的議員們立刻熱鬧起來,完全沒有議員老爺的矜持,就像菜市場一樣亂哄哄的。直到議會長看的不成樣子,連續敲了幾次桌子才安靜下來。

而埃德爾在國會山的演講,第二天也是被報紙大肆讚揚。許多連羅馬尼亞在哪裡都不知道的主編,一力的稱讚他爲一位目光卓遠的國王,必將給羅馬尼亞人民帶來富足的生活。

而這些報道,在埃德爾與柯立芝總統會面之後更多了。

第627章 無題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653章 交火(下)第736章 奪島(上)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二)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365章 鯨吞(四)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669章 德羅同盟二十八章 海軍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283章 準備(三)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47章 空軍(中)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363章 鯨吞(二)第603章 截胡(中)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50章 劫船(下)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724章 撤退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101章 婚禮 上第738章 奪島(下)第212章 新飛機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603章 截胡(中)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724章 撤退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285章 準備(五)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08章 難民(上)二合一大章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
第627章 無題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653章 交火(下)第736章 奪島(上)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二)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365章 鯨吞(四)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669章 德羅同盟二十八章 海軍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283章 準備(三)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47章 空軍(中)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363章 鯨吞(二)第603章 截胡(中)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50章 劫船(下)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724章 撤退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101章 婚禮 上第738章 奪島(下)第212章 新飛機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603章 截胡(中)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724章 撤退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285章 準備(五)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08章 難民(上)二合一大章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