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非天,天非人

夜行圖暫時困住朱梅後,綠袍本邀神君共往百蠻山合殺。不料卻吃神君阻住,說綠袍那百蠻山一無天險,二無魔法設置,僅仗幾件寶物護山,還不如與他同回西崑崙。畢竟那裡經神君多年經營,已然略具規模。

綠袍心想也是,便點頭應允。至於紫雲宮餘下四人,卻是隨便他們去往何處。初鳳等人見綠袍也沒有相邀,自也不便開口相隨,於是就此告別,分道揚鏣。

這位住於西崑崙的年輕道人,正是當年赫赫有名、叱吒兩教的血神君鄭隱。此人最初原屬正道,乃峨嵋派開山祖師長眉真人的師弟。只因生性太過隨意,不受清規,後來終被逐出師門。從此去了約束,越發的隨心所欲,爲人又自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彼時有一魔教聖女極其迷戀於他。天道運轉,機緣巧合之下,二人竟然還真個走到了一起。

只可惜,好景不長,一次鄭隱出行,正巧此間魔女天劫臨身。等到鄭隱回山之時,魔女早已應劫身亡。鄭隱此番出行耽誤,乃是爲其師兄長眉真人故意絆住,真人與鄭隱三世同門,不忍他就此淪落魔道,故此便想魔女遭劫,無人再來引誘於他,自己多加勸說定然可以使其重返正途。

不料鄭隱與魔女卻是真個有了感情,知道此事乃是真人故意所爲,悲憤欲絕之下,便去尋找真人報仇。那時長眉法力已然大成,更有諸多異寶。鄭隱如何能是敵手。不過長眉總是顧念同門之誼,沒有殺他。

鄭隱敗歸之後,知道自己與真人相差甚遠,便開始研習魔女遺留的一冊《血神經》,此經號稱乃是魔教至高典籍,奧妙無方。果然初試之下,威力極大,於是愈發地用心鑽研起來。

但他卻不知,此經共有兩冊。且分善惡。如果只習善冊,卻也無事;如果只習惡冊,固然也是法力大增,但自此卻是惡根日長。邪氣益盛,從此善惡顛倒,最終定然禍害一方。那善冊早已爲長眉真人所毀,變成了魔教至寶化碧珠。爲瘋和尚得去。

鄭隱所習一冊,正是惡冊,至此惡根日長,自身卻還絲毫不知。等到再次出山向長眉真人尋仇之時。卻是爲真人看出些許端倪,但也未能肯定。此次鄭隱依舊爲長眉所敗,被其擒獲。真人顧念同門之誼。警戒一番還是放卻。

鄭隱邪氣漸長。惡念日增,已然身受血神經內陰魔隱形暗制。至此作惡日久。終被長眉真人撞上,運用兩儀微塵陣將其擒住,本該形神悉誅,一是他苦苦哀求,免去滅神之戮,力說從此洗心革面,並還立下重誓,二來真人也已看出他實在是爲陰魔暗制,更特地將那本血神經毀去,藉此剷除陰魔。

這纔將他和門下諸黨徒,連死的帶活的,一齊押往西崑崙星宿海北岸小古刺山黑風窩原住洞府之內,將洞門用水火風雷封閉,令他率領門下懺悔前孽。別時並曾言道,此番囚禁,休看日受風雷之苦,實則替你減消罪孽,玉成於他。只要照以前師門心法,虔修三百六十五年,自然難滿災消,那時應受天劫,也已在洞中躲過。再出山去,將許諾的十萬善功做完,依然能成正果。

本已爲魔經一化,陰魔自滅,鄭隱只要有所悔悟,定然能夠回頭。卻不知那陰魔雖死,但邪氣依舊沁入元氣心念之間,只要稍待時機又能復活。以長眉真人法力,竟然也被瞞過。

後來長眉真人不久飛昇,鄭隱俯身陰魔也自復活,再次暗制於他。終究還是沒能按照真人遺願所行,再生惡念,知道除卻真人外,能制他的人還多,甘受絕大苦痛,將魔經中最厲害的一種邪法,昔年不捨得原身,幾番躊躇欲煉又止的血影神光,重新苦煉。此法乃是將自身人皮,生生剝去,再將全副血身煉化,成爲精氣凝鍊的一個血影。又將隨死的幾個愛徒,一一如法施爲。

此法煉成以後,異日出山,無論遇見正邪各派修道之士,只消張臂撲將上去,立即透身而過,對方元神精氣全被吸去,並還可以借用被害人地原身,去害他的同道。

化爲血影,只要撲中,便無倖免。多大法力的人,如若事前不知,驟出不意,也是難免受害。尤其厲害的是,水火風雷、法寶飛劍皆不能傷。

綠袍早聞此人大名,知道他與長眉有仇,便想將其放出,想邀一同對付峨嵋。不料等他趕去西崑崙星宿海北岸小古刺山黑風窩時,竟然發現鄭隱一干人等實則早已破開長眉禁制,只是因爲秘練法術還未大成,故此不成出山。

雖然事情有變,但綠袍既然來了,便也不肯就此而回。知道鄭隱此人,雖然狠毒,但對於同道之人,卻絕不妄下毒手。

一見之下,鄭隱自然應允到時一同去尋峨嵋晦氣,綠袍欣

,知道他乃元神凝鍊地魔體,便將三元固魄丹取出一隱。

鄭隱知道此丹有凝魂固魄,煉氣復體諸般妙用。自己只要一經服用,馬上就能血影人形隨意變幻,甚是欣喜,當場使用。卻不料這樣一來,卻又生變故。

原來這三元固魄丹,乃前古道家真仙廣成子所煉,不僅能夠凝神固魄,並還有驅除邪毒魔氣之功,使人自此去舊從新。

鄭隱體內與元神早已合爲一體,百劫難分的邪魔之氣,卻是被這粒三元固魄丹化去。邪氣一去,附身陰魔自滅,鄭隱現在纔算恢復往日性情,想及前事,不禁諸多唏噓。

昔日種種,如南柯一夢,雖真似幻。前塵往事、未來夢幻,鄭隱還是鄭隱,無有變化,逝去的僅只是那助長心中惡唸的陰魔而已。

此類陰魔所謂制人心神,也只是助長惡念而已,如若心中無惡,陰魔自消。鄭隱現在陰魔雖爲靈丹所化,助長之力一去,惡念自被理智壓下,所以自謂,己身無有變化。

經此魔煉,但也總算明瞭,善也好、惡也罷,僅只人心所向而已,天道之中無有高下。得失之間,卻也算悟得一絲天道機緣。

不過此番終於能夠將附身邪毒化去,綠袍實則居功甚偉,鄭隱恩怨分明,受人點水之恩,也當涌泉相報,何況此等大德。一心結交之下,二人遂成至交。

相談多日,鄭隱已然知曉綠袍現今所爲,也感覺到了他心中那左右搖擺,兀自猶豫不決地意志。要知道修行之人,無論善惡,最忌諱的便是蛇鼠兩端,一個不好便會心魔四起,嚴重的更會引來域外神魔,伺機附體。這等神魔可不比陰魔,陰魔之效,僅能暗中助長惡念而已,不似那域外神魔卻是能夠制人心神,將人控制爲它的奴隸,一切生死所行,盡皆由其心意。此乃修道之人,最大地禁忌。

凡被域外神魔所控,但凡見者,正邪兩道共誅殺之。

鄭隱知道綠袍最大的顧忌,便是峨嵋,也知道自古正邪不兩立,何況綠袍也不是甘心居於人下之輩。便用言語開解,告啓綠袍所謂最初開始之時,正邪之分,僅僅因爲大家對於天道之悟有所區別而已。一幫子人,認爲天道在於理,不見日月更替,星辰變幻,盡皆有跡可尋,有理可依。而另一幫子人,則認爲天道貴乎一,滄海桑田人世轉變,唯有那漫天星斗,天地日月,歲歲朝朝,始終如一,我輩尋求的道,便在其中。最後還有一撥人認爲,天道是天道,我輩是我輩,兩者有何相干,人非天,天非人,萬法唯心,僅此而已。

前兩幫人,便是最初地正道,而最後一撥人則就被斥之爲邪道。

後來漸漸地,正道之中有人另闢蹊徑,又被自命正統之輩,再次斥之爲邪,分化而出。如此之行,越來越多,邪道之流派也越來越廣。

我等雖自稱魔教,卻也僅是因爲教中最初法門乃是駕馭域外神魔,故而得名,實則也屬邪道之流。魔教最初教義,也是但求所行隨心,餘者盡皆不論。後來幾經更替,終於到了現在這等境況,雖然五方爭鳴,教內各種法門,盡相絢爛。但教中諸人,大多已然偏離教義,或是隻知爲惡爲陰魔所制,或是歸降正道等等之流。餘下地不是幾百年閉關不出,便是小心翼翼,終日誠惶誠恐,生怕爲正道所誅。

綠袍自然明瞭最後所言,誠惶誠恐之語,便是點化自己的。卻也將自身疑惑,說了出來,峨嵋昌盛,又不容外道,如果再不多加經營,恐怕真個就要身死神消。

鄭隱是笑綠袍癡傻,天道之下,不分善惡,不論正邪。峨嵋是我等地劫數,我等又何嘗不是峨嵋的劫數,內中運轉,此消彼長,僅此而已。

如果怕死,又何必投身魔教,想要凡事隨心所欲,自然也是要付出些個代價的。不過就算投身正道,其實也是一樣,想要斬妖除魔,又何嘗沒有被妖魔反噬的下場。

如果真個註定身死神消,逃往何處也都無用,何不自身搏一搏。

不過這個搏一搏,卻不是說好似綠袍這般處處委曲求全,如若這樣能忍,乾脆歸降正道,卻也來得乾脆。那時只向一家低頭,還好過這般處處低頭。

綠袍聽聞此言,暗想自己先前所作所爲,現在想想果然可笑。是啊!既然想要隨心所欲,自然要付出代價。自己都不願向峨嵋低頭了,何況餘子,自己往日倒也是被世俗之念,迷了心智。自以爲得計,實則根本就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罷了。

第5章 地母帳第14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上)第8章 連山寶藏第8章 盤牽洞府第7章 一個人的戰役第3章 百蠻集第17章 東海三仙第17章 移山轉嶽第22章 靈空之秘第3章 玄陰神威(二)第4章 百鬼夜行第1章 北邙山(上)第17章 冰雪行空大法(上)第1章 蝶夢莊周,小千世界藏奧妙,天魔大法,是耶非耶難自明第13章 大小金蛛第14章 太麝公子第4章 敗歸西極教第11章 直言相勸第10章 虎頭蛇尾第4章 百禽道人第七 卷東海締結木下第10章 合縱連橫第3章 崑崙山第8章 盤牽洞府第13章 大小金蛛第2章 赤陽花第6章 東海締結木(上)第7章 三條命第9章 九烈愛子第6章 天狐劫數(上)第9章 天狐辛秘(下)第6章 拜訪紫雲宮(下)第10章 隔岸觀火第3章 星光宿法第3章 九疑鼎第7章 三目碧蟾第2章 諸多算計第10章 合縱連橫第21章 全軍覆沒第13章 大荒山(上)第15章 大戰紫雲宮(下)第5章 綠袍老祖第17章 東海三仙第1章 妖屍谷辰第6章 天狐劫數(上)第10章 龍雀璇光(上)第6章 百蠻兇威第6章 白慕真第5章 拜訪紫雲宮(上)第5章 冰火兩重天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7章 青龍木(一)第4章 百禽道人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3章 渾水摸魚第6章 決戰青螺(下)第18章 寒泉行宮(上)第3章 風穴冰蠶第3章 玄牝珠第16章 峨嵋來使第6章 八卦教第9章 爲山九仞第2章 諸多算計第6章 拜訪紫雲宮(下)第12章 前後顛倒第12章 自討苦吃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25章 孽緣天定第9章 九烈愛子第23章 百蠻七寶第5章 地母帳靈寶經第4章 敗歸西極教第18章 崆峒七寶第18章 身死神消第2章 百蠻山第8章 天狐辛秘(上)第18章 崆峒七寶第3章 西極山第2章 北邙山(下)第2章 四八離魂陣(中)第10章 小鐘先生第15章 金庭玉柱第10章 隔岸觀火第1章 紅蓮法會第11章 青木催神法第25章 孽緣天定第8章 天人之別第16章 百毒寒光障(上)第1章 毒龍丸第16章 峨嵋來使第10章 虎頭蛇尾第7章 天狐劫數(下)第14章 山精木客第3章 四八離魂陣(下)第8章 青龍木(二)第9章 爲山九仞第3章 崑崙山
第5章 地母帳第14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上)第8章 連山寶藏第8章 盤牽洞府第7章 一個人的戰役第3章 百蠻集第17章 東海三仙第17章 移山轉嶽第22章 靈空之秘第3章 玄陰神威(二)第4章 百鬼夜行第1章 北邙山(上)第17章 冰雪行空大法(上)第1章 蝶夢莊周,小千世界藏奧妙,天魔大法,是耶非耶難自明第13章 大小金蛛第14章 太麝公子第4章 敗歸西極教第11章 直言相勸第10章 虎頭蛇尾第4章 百禽道人第七 卷東海締結木下第10章 合縱連橫第3章 崑崙山第8章 盤牽洞府第13章 大小金蛛第2章 赤陽花第6章 東海締結木(上)第7章 三條命第9章 九烈愛子第6章 天狐劫數(上)第9章 天狐辛秘(下)第6章 拜訪紫雲宮(下)第10章 隔岸觀火第3章 星光宿法第3章 九疑鼎第7章 三目碧蟾第2章 諸多算計第10章 合縱連橫第21章 全軍覆沒第13章 大荒山(上)第15章 大戰紫雲宮(下)第5章 綠袍老祖第17章 東海三仙第1章 妖屍谷辰第6章 天狐劫數(上)第10章 龍雀璇光(上)第6章 百蠻兇威第6章 白慕真第5章 拜訪紫雲宮(上)第5章 冰火兩重天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7章 青龍木(一)第4章 百禽道人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3章 渾水摸魚第6章 決戰青螺(下)第18章 寒泉行宮(上)第3章 風穴冰蠶第3章 玄牝珠第16章 峨嵋來使第6章 八卦教第9章 爲山九仞第2章 諸多算計第6章 拜訪紫雲宮(下)第12章 前後顛倒第12章 自討苦吃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25章 孽緣天定第9章 九烈愛子第23章 百蠻七寶第5章 地母帳靈寶經第4章 敗歸西極教第18章 崆峒七寶第18章 身死神消第2章 百蠻山第8章 天狐辛秘(上)第18章 崆峒七寶第3章 西極山第2章 北邙山(下)第2章 四八離魂陣(中)第10章 小鐘先生第15章 金庭玉柱第10章 隔岸觀火第1章 紅蓮法會第11章 青木催神法第25章 孽緣天定第8章 天人之別第16章 百毒寒光障(上)第1章 毒龍丸第16章 峨嵋來使第10章 虎頭蛇尾第7章 天狐劫數(下)第14章 山精木客第3章 四八離魂陣(下)第8章 青龍木(二)第9章 爲山九仞第3章 崑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