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迷惑表象

JJ-瓦特,不過是一名大一學生而已,經驗與實力都還在初步形成階段;而且,瓦特是學期中間轉學前來威斯康辛大學的,不曾證明過自己,在其他隊友眼中早早就已經做出了判斷——

如果實力足夠,那麼威斯康辛大學爲什麼沒有再最開始就選擇瓦特呢?瓦特又爲什麼要中途轉學過來呢?

不過,瓦特是一個低調謙遜的性格,日常訓練總是兢兢業業地完成,而且不張揚也不挑事,所以在球隊之中也沒有樹立什麼敵人,只是沒有能夠融入主力圈子而已。

現在,瓦特發表了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在他人看來就是“不自量力、大放厥詞”,反對聲音自然也就多了一些嘲諷和戲謔,“區區一個大一學生居然在這裡指點江山”?

事實上,瓦特的觀點確實稱得上劍走偏鋒,因爲本賽季亞利桑那紅雀的進攻確實是足夠強大到其他球隊都必須比其鋒芒。

如果說,紐約巨人是本賽季僅有一支兩名千碼賽季跑衛的球隊;那麼,亞利桑那紅雀就是本賽季僅有一支三名千碼賽季外接手的球隊。

本賽季,庫爾特-華納的傳球碼數高達4583碼,僅次於差一點點就刷新歷史記錄的德魯-布里斯所取得的5069碼,是聯盟傳球碼數第二多的四分衛;但真正讓亞利桑那紅雀大放異彩的,還是在於進攻武器的多點開花。

五年級外接手拉里-菲茲傑拉德是名人堂級別的外接手,2008賽季是他全面爆發登頂的第一個賽季,1431碼的接球碼數是職業生涯最高;同樣是五年級的外接手安匡-博爾丁則是三屆職業碗水準的球員,今年完成接球1038碼。

另外還有二年級外接手史蒂夫-佈雷斯頓,1006碼的接球表現增加另外一個攻擊點,這也使得華納擁有多個不同傳球點,全面開花、火力全開,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尋找到傳球目標,讓對手防不勝防。

任何一個有眼睛的人都能夠看出來,亞利桑那紅雀的進攻武器纔是最具威脅的,而綠灣包裝工的二線防守顯然不具備抗衡能力;但相對應的是,綠灣包裝工的進攻組是本賽季場均得分最高的隊伍,這也是他們殺入國聯決賽的關鍵。

自然而然地,“對攻大戰”的形勢也就浮出水面。

關於這一點,想必人人都能夠看出來,只需要瀏覽一下數據就一目瞭然,但瓦特卻擁有更深一層的看法,他認爲亞利桑那紅雀進攻組的秘密並不在於三名外接手,否則亞特蘭大獵鷹和卡羅萊納黑豹兩支隊伍爲什麼先後輸球了呢——

既然他都能夠看出來,阿奇教練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

自從上次在藍堡球場的相遇之後,瓦特就認認真真遵循着陸一奇的指導,每場比賽都必然靜下心來分析戰術,深入分析那些戰術的博弈過程,儘管以他的眼界和能力觀察,很多時候還是很難把握脈絡,但瓦特依舊沒有放棄——

從賽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的確能夠感受到諸多戰術的變化,然後順藤摸瓜地回去思考,攻防戰術的對峙到底是如何搶佔上風又是如何錯失良機的。

目前爲止堅持了短短兩個月時間,瓦特已經摸索出一些門道了,天賦是一方面,勤奮則是另一方面。

對於亞利桑那紅雀,瓦特的瞭解有限,卻也能夠看出些許端倪。

整個聯盟都知道亞利桑那紅雀擁有獨步天下的外接手團隊,這是唯一一支擁有三位千碼外接手的隊伍,自然而然地,每個對手都會給予足夠的重視,但亞特蘭大獵鷹和卡羅萊納黑豹爲什麼還是慘敗呢?

跑衛!

這就是瓦特觀察出來的結果:

亞利桑那紅雀採用復古的雙跑衛戰術,這與傳統的傳球進攻強隊不同——看看綠灣包裝工就知道了,特殊戰術的時候,陸一奇甚至會採用四外接手陣型,目的就是把整個進攻的輕盈靈動發揮到極致;而雙跑衛戰術則顯得紮實卻笨重。

雖然綠灣包裝工也會採用雙跑衛戰術來推動地面進攻,但戰術的運用次數非常有限,而亞利桑那紅雀卻用雙跑衛作爲首發戰術。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雙跑衛戰術不僅沒有削弱亞利桑那紅雀的進攻火力,反而更大程度地釋放了三名外接手的活動空間。

瓦特認爲,這應該就是亞利桑那紅雀的進攻關鍵,但是隱藏其中的秘密到底是什麼,瓦特暫時還沒有答案,他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自己的功課,又或者是觀看綠灣包裝工對陣亞利桑那紅雀的比賽來學習。

瓦特相信阿奇教練肯定能夠透過現象窺探本質,並且思考出解決辦法。

如果陸一奇知道瓦特的觀點,他會連連頜首表示贊同,流露出欣賞的目光,難怪瓦特能夠成爲聯盟防守組的旗幟巨星——

雖然瓦特依舊沒有抓住本質,但他的確已經窺探到了脈絡,對於一名大一橄欖球員來說,已經格外難得。

亞利桑那紅雀確實採取雙跑衛戰術,球隊陣容裡主要是三名跑衛輪換,但是看看他們的數據就能夠察覺到異常了:

蒂姆-海淘爾(Tim-Hightower),跑球399碼,接球237碼。

艾德格林-詹姆斯(Edgerrin-James),跑球514碼,接球85碼。

JJ-艾靈頓(JJ-Arrington),跑球187碼,接球255碼。

三名主力跑衛的地面推進表現都非常糟糕,聯手起來才勉強推進了千碼而已,跑衛自身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主教練肯-維森亨特的戰術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將跑衛當作外接手使用。

儘管三名跑衛的接球碼數表現似乎也並不突出,但他們作爲傳球目標的次數卻有些驚人:

海淘爾,50次;艾德格林,18次;艾靈頓,40次。

橫向對比一下,外接手們作爲傳球目標的次數,博爾丁,127次;佈雷斯頓,113次;菲茲傑拉德,154次。

換而言之,海淘爾和艾靈頓作爲傳球目標的次數,幾乎已經是隊內頭號外接手菲茲傑拉德的三分之一了。

關鍵就在這裡,海淘爾和艾靈頓的接球效率非常非常糟糕!然而他們作爲傳球目標的次數依舊居高不下——相對效率而言的。

那麼,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276 建立優勢143 校園霸凌270 錯失領先078 戰術訓練718 千鈞一髮372 打破桎梏319 安穩生活139 收拾殘局068 明智選擇349 凝聚成團384 試錯調整478 死敵難解459 商業考量128 神清氣爽780 節奏掌控876 獎項評選380 變化多端830 雙重把戲538 把戲反撲396 指手畫腳248 掐住喉嚨456 華夏市場1073 全面升級297 初臨藍堡567 勝利之後913 遊刃有餘736 衆星捧月1036 迴歸正規133 興高采烈678 心神鬆懈376 索要專訪685 永不言棄240 笑裡藏刀502 懸崖邊上661 保守治療277 攻勢如潮295 職業聯盟276 建立優勢484 輕鬆碾壓998 博弈之道402 就事論事373 徹夜未眠019 打破框架566 目標堅定837 對位拆擋373 徹夜未眠744 街區觀賽749 出其不意608 一片亂局144 處罰決定162 絕對強勢653 猝不及防481 芝加哥熊1039 怒火中燒1071 目標衛冕119 回攻狂潮350 穩住陣腳221 掐準命脈648 陰差陽錯270 錯失領先455 熱鬧非凡985 奇蹟教練003 重來一次033 勝利過後226 無需遲疑233 權力轉移972 驚心動魄181 一件球衣470 巨星清單747 賽前準備205 如坐鍼氈534 挺身而出421 有跡可循173 授業恩師011 揚長避短882 一票難求988 登頂冠軍1011 哭笑不得662 最後衝刺755 膠着狀態749 出其不意138 撞牆還擊727 同事之愛110 無效黃旗903 聚光燈下898 決戰前夕939 警惕黑馬104 輸掉賭約514 左鄰右舍390 首個門檻036 懸而未決511 形勢逆轉1028 大小狐狸301 知遇之恩306 三次面試1025 釋放煙霧192 煮熟鴨子711 差之毫釐080 節外生枝320 全新挑戰
276 建立優勢143 校園霸凌270 錯失領先078 戰術訓練718 千鈞一髮372 打破桎梏319 安穩生活139 收拾殘局068 明智選擇349 凝聚成團384 試錯調整478 死敵難解459 商業考量128 神清氣爽780 節奏掌控876 獎項評選380 變化多端830 雙重把戲538 把戲反撲396 指手畫腳248 掐住喉嚨456 華夏市場1073 全面升級297 初臨藍堡567 勝利之後913 遊刃有餘736 衆星捧月1036 迴歸正規133 興高采烈678 心神鬆懈376 索要專訪685 永不言棄240 笑裡藏刀502 懸崖邊上661 保守治療277 攻勢如潮295 職業聯盟276 建立優勢484 輕鬆碾壓998 博弈之道402 就事論事373 徹夜未眠019 打破框架566 目標堅定837 對位拆擋373 徹夜未眠744 街區觀賽749 出其不意608 一片亂局144 處罰決定162 絕對強勢653 猝不及防481 芝加哥熊1039 怒火中燒1071 目標衛冕119 回攻狂潮350 穩住陣腳221 掐準命脈648 陰差陽錯270 錯失領先455 熱鬧非凡985 奇蹟教練003 重來一次033 勝利過後226 無需遲疑233 權力轉移972 驚心動魄181 一件球衣470 巨星清單747 賽前準備205 如坐鍼氈534 挺身而出421 有跡可循173 授業恩師011 揚長避短882 一票難求988 登頂冠軍1011 哭笑不得662 最後衝刺755 膠着狀態749 出其不意138 撞牆還擊727 同事之愛110 無效黃旗903 聚光燈下898 決戰前夕939 警惕黑馬104 輸掉賭約514 左鄰右舍390 首個門檻036 懸而未決511 形勢逆轉1028 大小狐狸301 知遇之恩306 三次面試1025 釋放煙霧192 煮熟鴨子711 差之毫釐080 節外生枝320 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