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

家鄉有一種老鷹,當地叫“老鴉”,總在天空盤旋。天高雲淡,蒼鷹盤旋,意境那麼美,可對村民來講,卻是災難。老鷹出現在村莊附近,村民不管在田地,還是在家,都會跳躍起來,揮舞着手臂,大聲呼喝驅趕。

老鷹膽子很大,哪怕是在農舍附近,一旦發現沒人,瞅準機會,就朝着家禽俯衝而來,鋒利的爪子抓起就飛,速度相當快,令人防不勝防。

有時候家禽特別肥大,或者掙扎得厲害,一下沒抓起,老鷹常出現與家禽糾纏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常有被村民打死的,偷雞不成,反成桌上佳餚。

山裡人家,有許多捕獲飛禽走獸的方法,最常用的是下套。在低矮的草叢裡,找到禽獸出沒的痕跡,旁邊找根樹枝或竹子彎下來套上活結,底下固定,做個小機關,撒些米之類當誘餌,禽獸吃誘餌時,觸動機關,樹枝或竹子彈起,就被套住。

下套種類很多,取材簡便,方法簡單,好多我們小孩都會,也成爲我們最大樂趣之一。因此沒少鑽茅叢灌木,在裡面尋找鳥獸覓食走出的小路,安放各種活套,當成玩樂的成份多些,很少真正捕獲過鳥獸。

大人們設置的套,就不一樣了。比如在誘餌裡放炸雷,野獸吃下不被炸死也被炸成重傷;比如放獸夾,在野獸出沒的必經之路專夾野獸的腳;比如火銃,根據獵物大小,選用鐵砂或者鐵條,殺傷力非常大。

用前兩種的,當地人稱作“放山”,一般人不敢“放山”,因爲“放山”殺生太多,有報應,當地流傳許多“放山”人短壽、家庭不幸的故事。

火銃在山民中非常普遍,幾乎每家都有,山裡人還認爲家裡放火銃能辟邪。火銃對人也有相當大的殺傷力,能當作武器,本世紀初,政府統一進行了收繳,山裡人家再難見到火銃。

用火銃打獵,很有講究,獵人爲了打到獵物,在獵物出沒的地方用茅草、樹枝等做成僞裝,在裡面甚至呆上一兩天。一些膽大的青壯年,敢合夥獵殺野豬,這時銃裡就裝鐵條作子彈。

野豬性子暴烈,受傷後獸性大發,是非常危險的,追着人又拱又咬,常有獵人因此受傷甚至喪命。野豬如果沒有被殺死,獵人們通常會選擇躲避,所以獵殺野豬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每當獵人們打到野豬,把野豬從山上擡下來的時候,村裡人都會圍攏過來,分享獵人們的興奮和難得的美味。聽獵人們講獵殺野豬的驚險傳奇,常聽得心驚肉跳,大人們也反覆交待,看到野豬要立刻躲開,或爬到樹上。

家鄉野獸很多,寂靜的夜裡,常能聽到山裡傳來各種各樣野獸的吼叫聲。爲了防護家禽不被野獸偷襲,山民家裡一般都養了一兩條狗,用來看家護院,因爲常年與野獸相伴,這些狗都野性十足,特別兇悍。

小時候交通工具稀少,去外婆家多是走路去的,一路要經過許多村莊,有時還要從別人家門口經過,最怕的就是狗,一到村莊邊,村裡的狗就成羣的狂吠而出,有的甚至衝到身邊,作勢欲撲欲咬,經常聽到有人被狗咬傷。

特別是沒有大人的時候,去外婆家那份驚險,勘比唐僧西遊歷險。父親說,人怕黑、狗怕蹲,蹲下狗就不敢追了,竟然百試不爽,膽子大了甚至敢故意逗那些追過來的狗。

狗有靈性,對主人絕對忠誠。鄰村有一戶人家家裡起火,他家的狗跑到在田地裡勞動的主人身旁,一邊叫,一邊咬着主人的褲腿往村裡拖,及時救出了躺在搖藍裡的嬰兒,這是我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

有的狗在山上發現被困住的動物,會把主人帶去。狗有靈性的故事,在家鄉流傳許多。

我家養的是一條麻黃色的本地狗,記得大概四五歲的樣子,冒雨從對面的鄧家山抱回來,非常聰明,成年之後,不但成爲我最忠實的夥伴,也成爲我家最忠心最信任的“護衛”。

這條狗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神奇的獵麂本領,青年塘前的那條溝,被它當成名獵場,在這裡上演了幾次獵麂神奇。

父親是個非常心細的人,用山裡人方言講,就是一個“耐煩人”。他在溝的兩旁插上了兩排柳樹,“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樹特別容易存活,生長得也特別快。

夏天枝繁葉茂,完全把溝遮蓋,溝內涼風習習,一片陰涼;冬天柳樹葉完全掉落,絲毫不會阻擋陽光。

每天清晨,鄰里幾家都聚在這裡,坐在石頭或者自己帶來的小凳子上,一邊洗着一大堆衣服,一邊閒聊家長裡短,成爲那段時光難以磨滅的記憶。

這條溝兩側陡直,有近一人高,加上茂密的柳樹,使裡面成爲相對封閉的通道。野獸如果進入裡面,兩頭一堵,就很難再逃出去。

這些都是無心之下形成,誰也沒有刻意這樣去做,更沒有圍困野獸的想法和打算。大人們沒有這樣想過,我們小孩就更沒有想到過,神奇就神奇在,我抱回來的那條狗,在長大成年之後,卻想到了,不但想到了,而且做到了,而且不止一次。

成年的麂有牛犢大小,金黃色的毛髮,外形與鹿非常相似,山林生存能力特別強,人進山退,許多野獸幾乎都滅絕了,唯獨麂子仍然頑強生存。

在衆多天敵的環伺之下,在獵槍的圍獵下,在多種多樣的放套之下,繁衍生息,不絕後嗣,數量還不少。足以說明麂子是多麼機謹,山林中逃避危險的能力是多麼強。

麂子生長在深山老林,也就是連接着越山的那片山中,這片山在我家的西北方,有一座相對高聳出來的山峰,這座山峰也是我們砍柴的主要之地。

青年塘在鳳凰山腳,鳳凰山就是一個小山包,獨立一片開闊的田野中,哪一個方向,都有數裡地的平坦稻田,一眼就能看透田野,直到田野盡頭的山腳,包括山腳的河流。

現在我都想不通,我抱回來的這條狗,怎麼會有如此神奇,它從遠處的深山老林中,搜尋到麂子,然後獨自一狗,一路從深山中,朝着我家的方向,將麂子追逐下山,又追逐過河,追逐過開闊的田野,追逐進門前的柳樹溝中。

現在我纔想不通,這條狗該有多麼聰明,因爲我們只當作看家護院豢養,從來沒教過它捕獵,再說我家也沒人會,鄰里更沒誰會捕獵。

它怎麼知道捕獵麂子?而且是到那麼遠的深山老林中尋找出來。它是怎麼做到將麂子一路追逐過來的?麂子幾乎可以稱作山林生存之王,深山老林中它該做了多少努力,才成功做到,也許它還追逐過許多,只是沒有次次成功。

它又是怎麼知道追逐進柳樹溝的?追逐進柳樹溝之後,麂子想從哪頭出去,它就從上面跑到哪邊堵截,厲聲咆哮,直到大人們趕來,才配合大人堵住一頭,完成抓捕。

幾年之間,同樣的方法,它竟然連接捕獵了四五頭麂子,又見奇怪之處,每次父母都在附近,成功配合捕獲,只有一次例外,母親一人在附近,離得較遠,趕到時別人已經幫助捕獲了。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因爲本生產隊的一戶劉姓,正好有田在我家門口,又正好在這塊田裡勞作,發現我家狗趕來麂子,於是跑過去一鋤頭砸死。

母親聽到狗的叫喚趕到時,這位劉姓已經馱起麂子,對母親說是他打死的,要拿回自己家中。我母親異常憤怒,據理力爭,又有鄰里作證,說得那位鄰居啞口無言,放下麂子悻悻而去。

能夠這樣獨立將一頭深山的麂子,趕到家門口,逼入絕境,除了我家這條狗之外,我再沒有聽其它狗有過這樣的故事,也沒見到其它狗如此做過。

麂子畢竟是山林生存之王,體形又比我家的狗大上不少。我想我家的這條狗,正是考慮到無法獨立捕獲,甚至是無法追上,所以才威嚇追逐,將麂子逼進家門口,想着依靠大人們幫忙,把麂子抓住。

因此可以想象,這條狗該跑前跑後,躥上躥下,來來回回,反反覆覆,跑了多少路,才能成功做到。深山老林山深林密,奔跑何等困難,田野開闊,認定一個方向,又是何其不易。

我想不明白,父母想不明白,大家也想不明白,這狗怎麼這麼聰明。一段時間,有些人常到村裡偷狗,他們在饅頭裡下毒,扔給狗吃,狗吃下後,不聲不響被藥死然後被偷走。

鄰居家好幾條狗被藥死,它卻沒上過一次當,其他被藥死的狗,小偷也沒能偷走,因爲這個原因,小偷的其他偷竊行爲也沒一次得逞。

俗話說“狗咬耗子多管閒事”,我家這條狗連耗子也管,房子周圍常有被它咬死的老鼠。我家裡人對這條狗感情很深,在它齒掉毛落,已顯老態的時候,父親拒絕了收狗人的收買。

而這條狗終於是老了,在它生命的最後一些天,它已經無力外出覓食,常看到它靜靜地臥在屋檐,兩眼無神,看着我們的眼神包含留戀。

這條狗如此聰明,卻沒有名字,後來我曾經給它取過名字,但最終沒有取成,因爲我抱它來時年紀太小,像其他山民一樣,一直都是“啾啾”幾聲當作呼喚。

而它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呼喚,狗的分辨能力相當出色,能從其它的“啾啾”聲中區分哪是我,哪是父母姐妹,除此之外,其他人是叫喚不動的。

再沒有哪條狗,能像這樣感動我們,能讓我們記憶這麼深刻,面對它眼神中流露的留戀,我們只能給它盛上米飯,有時還會加上些肉。

生命規律,無法抗拒,在它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們只能給它現有條件下的最好照顧。在它死後,父親把它葬了,它應該走過了十二年的生命歷程。

山民“放山”,經常抓獲的野獸中,以野兔最多。野兔危害很大,田地裡的稻穗、菜地裡的蔬菜,常被啃掉,破壞程度不比老鼠小,因爲數量多,常常會被抓住,農村形容野味鮮美,有“飛鴿走兔”的說法,兔子肉的確非常好吃。

掏鳥窩,是小夥伴之間經常進行的競技內容之一。因爲掏鳥窩是經常要爬樹的,低矮的草叢和灌木中也有,誰要找到一個鳥窩,都會在夥伴中炫耀。抓到小鳥就會拿回家養起來,掏到鳥蛋就烤着吃。

小夥伴中,我爬樹是皎皎者,也以此爲榮。老家屋後有一顆很高的棗樹和一顆很高的柚子樹,棗長得特別大,幾乎是當地米棗的兩倍,老家人叫“枕頭棗”,柚子熟了又酸又甜。

每當我淘氣地爬到樹上,採摘最頂端的棗或柚子時,裹着小腳的奶奶,總是駐着柺杖,顫顫巍巍站在底下叫着“崽啊,下來啦!”,但從未成功阻止過我。奶奶愛孫心切,後來竟然忍痛把這兩顆樹都砍了。

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五章 青年塘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
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五章 青年塘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