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了個寂寞(補更)

第19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了個寂寞(補更)

“臣知道該怎麼做。”

凌敬躬身應允了一聲。

李元吉再次點了點頭,並且瞥了一眼身旁不遠處的坐榻。

凌敬會意,邁步走到了坐榻處坐下,開始處理起了齊國的政務。

李元吉也低頭翻閱起了一些需要他處理的河北道、齊國的政務。

……

往後幾日。

李元吉除了又見了一次襄陽公主,從襄陽公主背後的竇誕手裡拿到了宋州司馬之位外,就一直待在武德殿正殿內,跟凌敬一起處理河北道和齊國的政務。

彈劾李藝的風頭越鬧越兇。

滿朝文武,除了齊王府的人外,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全部下場了。

尤其是在李神通出面彈劾了李藝以後,滿朝文武幾乎是瘋了似的彈劾起了李藝。

奏疏就像是雪片一樣往宮裡飄。

在滿朝文武眼裡,李神通就是李淵的‘發言人’。

李神通一般不怎麼上朝,即便是上朝,也不怎麼說話。

但一旦開口對某件事情發表了見解,那就等於是李淵在發表見解

因爲從李唐立國至今,李神通所發表的見解,跟李淵對待事情的態度,幾乎是一模一樣,沒出過什麼差錯。

李淵在雪片一樣的奏疏飄進了宮裡以後,吩咐人對所有的奏疏做了一個總結,列舉出了幾條比較嚴重的罪行,派人以文書的形式,送往了幽州。

李淵雖然對李藝沒有杜伏威那麼識趣,有所不滿,但他也清楚不能將李藝逼之過甚,不然李藝會反。

所以他準備藉此事敲打一下李藝,看看李藝會不會警醒,會不會學着杜伏威,識趣一點。

李建成看出了李淵的心思,但他又不願意看到右武衛大將軍的職位落到李世民頭上,所以就逆着李淵的心思,在瘋狂的爲李藝開脫。

但效果甚微,甚至還遭到了李淵暗中喝斥。

畢竟,在對付李藝這件事上,李淵和李世民是一條心。

李建成雖然是太子,雖然有不少官員可以用,但他根本不可能是李淵和李世民兩個人的對手。

就在李建成爲此頭痛的時候,一篇文章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他的案頭。

李建成看過了文章以後,立馬派遣了王圭去見了寫文章的人。

王圭見完了人,並且將對方隱晦的透露的一些話告訴李建成以後,李建成就將對方納入了東宮,跟對方深談了數個時辰。

次日,李建成的人瞬間話鋒一變,也跟着彈劾起了李藝。

李淵覺得是自己暗中喝斥起了效果,還在朝會的時候,特地誇讚太子恭順。

李世民一下子就生出了危機感。

派人快速的查探李建成爲何會有如此轉變。

結果還沒等到查明白,倒先是查到了廬江王向李淵上書討要高士廉去信州爲官的消息。

李世民覺得廬江王大概是瘋了,居然敢找李淵要他夾帶裡的人。

於是乎李世民大手一揮,將高士廉納入了修文館,又順勢奏請丘和充任陝東道大行臺兵部尚書。

李世民的態度很簡單,廬江王敢惦記他的人,那他就讓廬江王什麼也得不到。

李世民將高士廉納入弘文館的事情,沒人阻攔。

因爲高士廉是李世民屬下的官,李世民怎麼安置他,別人不太好過問。

但李世民奏請丘和充任陝東道大行臺兵部尚書的事情,卻遭到了很多人阻攔。

李淵、李建成、裴寂、陳叔達、魏徵等一衆人明裡暗裡反對。

很少在這種事情上發表見解的李綱,也破天荒的站出來反對了此事。

理由就是陝東道大行臺上下的官員,常年奔波在外,丘和七十一歲的高齡了,肯定吃不消。

所以不宜出任陝東道大行臺兵部尚書一職。

李世民當即直言,他只是讓丘和掛個名,不會讓丘和奔波的。

立馬就有人站出來說,既然只是掛個名,那爲何不掛到河北道大行臺,非要掛到陝東道大行臺呢?

然後,包括李淵在內的很多人認可了這個說法。

然後丘和就成了河北道大行臺的兵部尚書。

……

李元吉在鬍鬚白了一大把,頭髮也白褐參半的丘和出現在武德殿正殿以後,一臉懵。

丘和非常識趣,沒等李元吉收到風聲,就趕到了李元吉府上拜見。

以至於李元吉不知道他是來幹嘛的。

“臣丘和,參見殿下。”

丘和在侍衛引領下,出現在了武德殿正殿內,不等臨近李元吉,就遙遙一拜。

李元吉稍微觀察了一下丘和。

丘和長了一張漢人的臉,卻有着半頭胡人的褐發。

之所以是半頭,是因爲李元吉隱隱從他帽冠下露出的褐發中,看到了更多的白髮。

他身形很高,卻很消瘦。

一身紫色的官服,顯得有些大。

但聽他聲音沉穩厚重,觀他面色紅潤,就知道他非常健朗。

身子骨應該比小他五歲的屈突通要強。

依照歷史上的記載,他似乎是比屈突通多活了足足九年,一直活到了八十多歲才離世。

李元吉一邊示意凌敬去攙扶丘和,一邊疑問道:“譚公不必多禮。我記得我跟譚公沒有多少交集,譚公爲何回到我府上拜見?”

丘和婉拒了凌敬攙扶他的好意,直言自己的身子骨還硬朗,還能撕豹裂狼。

待到凌敬退到了一邊以後,才笑呵呵的回李元吉的話,“回殿下,適才在太極殿議事,聖人已經決議,由臣到殿下麾下出任屬官,充任河北道大行臺兵部尚書一職。

臣下朝以後,立馬趕來了武德殿拜見。”

李元吉眼珠子一下子就瞪直了。

我只是不喜歡去上朝,不喜歡看大唐的一衆人傑像是潑皮一樣互相吐唾沫星子而已,不至於這麼坑我吧?

即便是要坑我,也提前透露一點風聲給我啊。

你這弄得我一點兒心裡準備也沒有啊。

“殿下……對臣有所不滿?”

丘和見李元吉瞪着眼,遲遲沒有開口,忍不住發問。

他的言語中並沒有膽怯,也沒有懼怕,只是充滿了好奇。

李元吉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對丘和並沒有什麼不滿,但是對那些將丘和弄到他手底下的人有些不滿。

丘和要是一個孤家寡人的話,以丘和的履歷,以及丘和還能活十幾年的生命力,他不介意將丘和弄到府上,充任他的一臂。

但丘和不是孤家寡人啊。

丘和可能生了,足足有十五個兒子。

其中有兩個還是大唐的縣公。

一個叫丘行恭!

一個叫丘師利!

丘師利也就罷了,丘行恭如今可是忠心耿耿的秦王黨。

丘行恭算是代表丘氏一脈,在他們兄弟三人中站隊了。

他將丘和弄到府上幹嘛?

是充任秦王府的耳目?

還是挾丘和以令丘行恭?

那些將丘和弄到他府上的人,是嫌李建成和李世民斗的不夠激烈,所以想拉他下水?

“譚國公對大唐功勳卓著,膝下一十五子,各個也是當時人傑。殿下對譚國公只有敬重,又豈會有所不滿呢。”

凌敬見李元吉似乎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就主動笑着開口幫李元吉解圍。

李元吉聽到凌敬這話,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趕忙補充了一句,“凌敬說的不錯,丘氏一族對我大唐有大功,我對譚公只有敬重的分,絕不會有半分不滿。”

丘和神情不變,依舊樂呵呵的。

“臣還以爲殿下對臣有所不滿,嚇的臣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李元吉失笑道:“譚公說笑了,我或許能嚇得到旁人,但絕對不會嚇得到譚公。”

丘和笑眯眯的道:“殿下的威名,臣在交趾的時候就略有耳聞。臣此次前來,除了拜會殿下以外,還是來殿下帳下聽用的。

殿下要是有什麼關於河北道的兵事需要處置,可以儘管交給臣。”

李元吉一臉感慨的笑道:“河北道如今並無兵事,無需譚公操勞,譚公可以放心的在府上含飴弄孫。”

丘和笑着點了一下頭,又道:“聖人任命臣爲河北道大行臺兵部尚書,是對臣的厚愛。臣還是需要做一些事情,回報聖人的厚愛。”

李元吉點點頭,笑道:“河北道剛剛被我大唐的大軍梳理了一遍,確實沒有什麼兵事。往後若是有兵事了,我自會派人請譚公相商。”

丘和拱手,“那臣就在府上靜候殿下的佳音。”

李元吉笑容燦爛的點了一下頭。

丘和沒有再多言,告罪了一聲,退出了武德殿正殿。

丘和一走,李元吉臉上的笑容變得僵硬了不少。

丘和那是來聽用的,根本就是來走過場的。

丘和是料定了他不會將河北道的兵事交給他,也不願意得罪他,所以在下朝以後,不等風聲傳到齊王府,就立馬趕來拜見,將這個過場走完,以後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在府上多領一份俸祿了。

凌敬在丘和走了以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口道:“聖人這是什麼意思?”

凌敬有點看不透李淵此舉的用意。

說是李淵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威脅,要強行拉李元吉出去跟李世民打擂,明顯有些牽強。

畢竟,李世民現在並沒有威脅李淵什麼,反而跟李淵一起在‘敲打’李藝。

李淵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違背李元吉的意願,冒着被李元吉頂撞的風險,將李元吉強行拉出去。

因爲沒有必要。

說是李建成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威脅,要拉李元吉出去跟李世民打擂,倒是有些可能。

但李建成即便是有這個心思,李淵不點頭的話,他也沒辦法越過李淵,決定丘和去什麼地方。

畢竟,丘和的官爵,已經超出了李建成能自行任命的範疇。

(本章完)

第627章 心口如一的實幹家第22章 反覆橫跳?第925章 自取其辱的李世民第770章 怎麼會將腦子也待傻了呢?第71章 大丈夫當重現昔日霍竇之功第483章 騎牆派的操守第582章 大唐第一嘴炮第1041章 請殿下出手!第394章 狩獵第913章 葫蘆丘第269章 來自於東南道的怒火第768章 二桃殺三士的另類用法第740章 來真的啊?!第757章 要那麼多錢沒用第836章 錢和權第119章 你們已經是一羣成熟的將士了(爲‘第1050章 柴令武:不論誰做皇帝,都是我舅,第293章 暗流下仍有暗流第771章 貪慾和身份是成正比的第26章 河北紛亂第447章 人類和非人類第242章 宇文寶狠,李元吉更狠第279章 混戰(上)第310章 解決後患第361章 竇氏出招第244章 齊王府的排面第492章 大善人李建成第113章 真猛士也!第1000章 右耳第886章 李綱能剛到你害怕!第914章 兵多者勢劣第79章 拍刀營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294章 篩子軍第840章 一隻手也數不過來的宰相們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823章 有膽有識王玄策第311章 不怎麼聰明的人第903章 陛下乖,別鬧妖了,我怕雍王殿下請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720章 誰威脅誰?第908章 無欲則剛第22章 反覆橫跳?第1035章 鑽營聖手侯君集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337章 一個將人生活透了的傢伙第356章 大年初一第395章 天下英雄亦有二三子入我吾彀中矣(第246章 牛車論事第156章 拋媚眼給瞎子看?第716章 文武之爭第875章 李靖的兇是真的兇!第657章 唐突之戰(五)第981章 有時候繳獲的戰利品太多也是一種煩第975章 稚嫩的褚遂良第441章 論險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631章 有點賤的猛將們第829章 鄭氏必須死!第410章 神化的一衆南苑驍勇們第759章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生意第999章 敗在自己人的手段上了?第33章 卸甲風第381章 大唐第一粉刷匠第448章 再見鄭觀音第706章 唐突之戰(五十四)第1054章 古人知道世界之大第346章 悶虧第239章 要起風了第499章 聰明自被聰明誤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528章 玄武門(十五)第17章 李吉快跑第583章 不當人的宇文寶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955章 賞功罰過第258章 左監門第386章 李世民的反擊開始了(爲‘紅塵飛光第633章 族羣的毒瘤第853章 四處都缺人的大唐!第717章 分羊第241章 李孝恭回京第133章 你去彈劾我第331章 再回武德殿第794章 做學問是有門檻的第412章 李孝恭有艦隊?!第160章 是你說了算的?第538章 我們的兄弟還有得做嗎?第371章 李元吉的威逼,李淵的妥協第171章 李神通的助攻第1005章 好色的輔機和說謊的哥舒第569章 誰是毒蛇?!第922章 無知者才能無畏第719章 金鑲玉!第980章 漠南大捷!第570章 歷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狀元第605章 程咬金低頭第881章 大唐版: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第19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了個寂寞(補更)
第627章 心口如一的實幹家第22章 反覆橫跳?第925章 自取其辱的李世民第770章 怎麼會將腦子也待傻了呢?第71章 大丈夫當重現昔日霍竇之功第483章 騎牆派的操守第582章 大唐第一嘴炮第1041章 請殿下出手!第394章 狩獵第913章 葫蘆丘第269章 來自於東南道的怒火第768章 二桃殺三士的另類用法第740章 來真的啊?!第757章 要那麼多錢沒用第836章 錢和權第119章 你們已經是一羣成熟的將士了(爲‘第1050章 柴令武:不論誰做皇帝,都是我舅,第293章 暗流下仍有暗流第771章 貪慾和身份是成正比的第26章 河北紛亂第447章 人類和非人類第242章 宇文寶狠,李元吉更狠第279章 混戰(上)第310章 解決後患第361章 竇氏出招第244章 齊王府的排面第492章 大善人李建成第113章 真猛士也!第1000章 右耳第886章 李綱能剛到你害怕!第914章 兵多者勢劣第79章 拍刀營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294章 篩子軍第840章 一隻手也數不過來的宰相們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823章 有膽有識王玄策第311章 不怎麼聰明的人第903章 陛下乖,別鬧妖了,我怕雍王殿下請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720章 誰威脅誰?第908章 無欲則剛第22章 反覆橫跳?第1035章 鑽營聖手侯君集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337章 一個將人生活透了的傢伙第356章 大年初一第395章 天下英雄亦有二三子入我吾彀中矣(第246章 牛車論事第156章 拋媚眼給瞎子看?第716章 文武之爭第875章 李靖的兇是真的兇!第657章 唐突之戰(五)第981章 有時候繳獲的戰利品太多也是一種煩第975章 稚嫩的褚遂良第441章 論險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631章 有點賤的猛將們第829章 鄭氏必須死!第410章 神化的一衆南苑驍勇們第759章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生意第999章 敗在自己人的手段上了?第33章 卸甲風第381章 大唐第一粉刷匠第448章 再見鄭觀音第706章 唐突之戰(五十四)第1054章 古人知道世界之大第346章 悶虧第239章 要起風了第499章 聰明自被聰明誤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528章 玄武門(十五)第17章 李吉快跑第583章 不當人的宇文寶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955章 賞功罰過第258章 左監門第386章 李世民的反擊開始了(爲‘紅塵飛光第633章 族羣的毒瘤第853章 四處都缺人的大唐!第717章 分羊第241章 李孝恭回京第133章 你去彈劾我第331章 再回武德殿第794章 做學問是有門檻的第412章 李孝恭有艦隊?!第160章 是你說了算的?第538章 我們的兄弟還有得做嗎?第371章 李元吉的威逼,李淵的妥協第171章 李神通的助攻第1005章 好色的輔機和說謊的哥舒第569章 誰是毒蛇?!第922章 無知者才能無畏第719章 金鑲玉!第980章 漠南大捷!第570章 歷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狀元第605章 程咬金低頭第881章 大唐版: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第19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了個寂寞(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