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世家爲何被稱之爲世家?

很多年以後,大唐說不定已經藉助着突厥、吐蕃、吐谷渾人打通前往西方的道路,大唐自己也在林邑建設好了碼頭,開始從海上窺視西方了。

到時候即便是征服了倭國,將倭人納爲了己用,倭人也幫不上什麼忙了。

所以李世民的這個謀劃用來滅倭國可行,用來拉倭人一起去西方不可行。

李元吉感慨道:“以倭人對我大唐文華和各種技藝的覬覦之心,肯定願意。可想要達成二哥所說的這一切,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二哥覺得我們有這麼多時間嗎?”

李世民一臉深沉的皺起了眉頭。

思量了片刻以後,突然擡起頭道:“所以要放棄蒙舍詔和倭國?”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頭。

不是他不想帶他們玩,而是他們身處的地域將他們隔絕在了計劃之外。

他們是佔盡了地利的優勢,可這個優勢有時候對他們而言也是劣勢。

比如現在整個東亞其他國家都要去西方發財,他們就去不了。

“可是留他們在我大唐臥榻之側,我心裡有些膈應。”

李世民有些不自在的說着。

李元吉大致明白了李世民非要將高句麗、百濟、新羅、蒙舍詔、林邑、倭國的人全都弄到西方去的原因。

李世民這是要趁機將東亞絕大多數地方騰空,讓大唐成爲這片大地上唯一的話事人。

讓漢人成爲這片大地上永遠的主宰。

如果這件事成了,大唐去西方的路能不能打通,能不能有所建樹,都不重要。

因爲大唐已經趁機清除了一切能對大唐形成威脅的勢力。

大唐可以在這片大地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再也不用擔心被外部勢力所影響。

由此可見,李世民在制定策略的時候,根本就沒指望過大唐能進入西方,並且在西方發現富饒之地。

他只是將進入西方的事情,當成了一個可以純化這片土地,讓漢人成爲這片大地上唯一的主宰的機會而已。

從一個漢人,以及一個帝王的角度看。

李世民這麼做,已經合格的不能再合格了。

但從一個後世人的角度看,李世民還是有點小家子氣了,還惦記着這一畝三分地。

世界那麼大,中原文化以及實力又處在最鼎盛的時期,這個時候不走出去看看,不奉行‘我看見,我征服’之道,簡直就是浪費。

雖說以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征服全球,統治全球的地步。

可走出去看看,跟不走出去,完全是兩碼事。

歷史上,歷朝歷代就是因爲走出去的少,沒好好了解世界,總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夜郎自大,最後才遭到了毒打。

如今有機會,也有實力走出去,爲什麼不走出去?

人家十字軍在科技水平不發達的情況下,也可以發起席捲大半個大陸的遠征。

大唐爲什麼不行呢?

十字軍靠的是自己,大唐不僅可以靠自己,還能拉着突厥人、吐蕃人、吐谷渾人一起去,爲什麼不試試呢?

黃金家族在科技水平不發達的情況下所達成的成就,大唐也可以試試。

即便是最後功敗垂成,達不成最佳的目標,等到以後異國他鄉的人議論起了這個東方古國,也會說這是一個強大、蠻橫、不可戰勝的古國,而不是一個神秘、守舊、落後的古國。

漢成其魂,唐當壯其脊樑!

“你要是覺得他們膈應,那你就好好的培養青雀,讓青雀以後代替你去收拾他們就是咯。”

李元吉不以爲然的說道。

只是一個倭國,一個蒙舍詔而已。

當大唐放眼世界的時候,這兩個勢力根本就不算什麼。

他們沒閒暇動手去清理這兩個勢力,但他們的後人可以幫他們做。

從歷史上看,大唐的皇家教育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

成功之處就在於,前兩代的帝王培養出了不少的雛龍,這些雛龍每一個都有擔當大任的能耐。

失敗之處就在於,前兩代帝王不懂得如何培養孩子們的感情,使得雛龍們殺來殺去,最後能剩下的只有一條。

所以說,李淵和李世民培養出來的孩子,在能力方面是沒什麼問題的。

只要運用得當,一個比一個能幹。

像是李泰李青雀,不僅才華橫溢,還工於心計,跟當時身負大義的李承幹斗的有來有回的。

讓他繼承李世民的策略,專心去對付倭國,想來倭國也很難在他手上存留下來。

“你肯讓泰兒留在大唐?”

李世民驚愕的瞪起眼問。

李泰可是他的嫡次子,還是衛王一脈的嫡長子,有資格謀奪大位的。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我沒說讓他留在大唐,我只是准許他繼承你的策略,去謀劃倭國。”

李世民神情一黯,“你不將他留在大唐,他拿什麼去謀劃倭國?”

沒有了大唐的支持,李泰自己一個人蒐集各類書籍,蒐集百工技藝,並且將其送給倭人的話,是會被天下人羣起而攻之的。

如果再操練水軍,在水軍中挑選合格的猛士的話,那朝堂上的文武也容不下他。

畢竟,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我會讓承德助他一臂之力的。”

李元吉笑道。

李世民冷哼道:“你確定承德繼承了父親的位置以後會聽你的。”

李元吉淡然一笑,輕飄飄的道:“我想,現在,乃至以後的大唐,還沒人會不聽我的。”

這話李世民沒辦法接,只能重重的又哼了一聲。

李元吉敲了敲放在案几上的策略,繼續道:“好了,我們接着說你的策略。你策略中的蒙舍詔、倭國、高句麗、百濟、新羅,必須排除在外。

林邑倒是可以納入其中,但你的策略卻必須改動。

我們不能徐徐圖之,我們必須在擊潰了突厥以後,就打開林邑的門戶。

如此一來,在我們驅使突厥人窺視西方的時候,才能讓在林邑的人也跟着一起窺視西方。

待到我們徹底擊潰突厥的時候,我會給馮盎傳令,讓他領兵去征討林邑。

你也給長孫無忌去一封信,讓他別禍禍那些蠻人了,儘快組織起當地的犯官,藉着那些犯官的家眷,配合當地的州府,組建出一支兵馬來。

等到馮盎率軍西進的時候,他也帶人跟上去。”

李世民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團,“怎麼高句麗、新羅、百濟也被排除在外了?還有,你是想讓長孫無忌來制衡馮盎?可馮盎在交州已經根深蒂固,長孫無忌僅憑着一些犯官,以及犯官的家眷能制衡的了他?”

李元吉解釋道:“我們西進的時候,不可能將新卒投入到戰場上,也不可能把老卒用到死。所以我們必須留下幾處地方,給新卒們練手。

原本我想留下突厥殘部給新卒練手的。

可如今計劃有變,就只能拿大賀氏、高句麗、百濟、新羅來給新卒練手了。

至於說是讓長孫無忌去制衡馮盎,也是權宜之計。

其目的並不是爲了讓長孫無忌真的制衡馮盎,而是讓他跟着馮盎,讓馮盎有所忌憚。

畢竟,以馮氏在交州的根基,除非我們親率大軍過去,不然誰去了也制衡不了他。”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那要是馮盎在交州徹底坐大,並且想獨吞林邑呢?”

李元吉淡然笑道:“那不用我們出手,朝中的權貴和世家豪門就會想方設法的折騰死他。”

馮盎如今已經成了爲大唐許多權貴,以及許多世家豪門斂財的白手套了。

他要是好好的做這個白手套,權貴們也好,世家豪門也罷,都會將他高高的捧起來。

可他要是想翻身做主人,要權貴們、世家豪門看他的臉色過日子,那權貴們和世家豪門就一定會弄死他。

權貴們和世家豪門一旦聯合起來針對某個人,就等於是整個大唐在針對某個人。

即便是大唐的皇帝都得避其鋒芒,更別提馮盎了。

“可你如今在挑唆世家豪門瘋狂的內鬥,你確定他們到時候還有弄死馮盎的實力?”

李世民不相信的問道。

李元吉沉默了一下,感嘆道:“我挑唆世家豪門內鬥,充其量只能毀掉他們能看得見的根基,卻毀不掉他們看不見的根基。

所以他們即便是失去了浮財,看起來也沒有那麼光鮮亮麗了,依然極具威脅,依然不是馮盎能抗衡的。”

世家豪門的根基可不僅僅是那些看得見的高門大戶、田產、奴僕、浮財,還有看不見的文化、人脈、鄉望。

門戶沒有了、田產沒有了、奴僕沒有了、浮財沒有了,只要文化、人脈、鄉望在,這些都可以重聚。

畢竟,大唐沒文化的凡人實在是太多了,掌握着文化的名流,即便是一貧如洗,依然能快速的聚攏起財富。

所以人家千金散去,依然能還復,不是普通的百姓能比的。

這也是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在清理那些世家豪門,可那些人在被清理了以後,又會以世家豪門的姿態重新出現在人前的原因所在。

人家所掌握,所追求的是富貴的根源。

普通人掌握和追求的僅僅是富貴而已。

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所以想要徹底的摧毀世家豪門的根基,只有讓普通人掌握了富貴的根源,開始追求富貴的根源才行。

而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文化。

所以在百姓們沒有追求到文化,沒有掌握文化之前,世家豪門就亡不了,世家豪門的根基也摧毀不了。

趙郡李氏和滎陽鄭氏雖然被覆滅了,族人大多也被清理了,可殘存的族人已經找到立足的地方了,並且已經開始重新聚攏一切了。

百十年後,或許趙郡李氏和滎陽鄭氏已經被人遺忘了,可新的李氏和鄭氏將會重新崛起。

這就是世家豪門的可怕之處。

這也是連坐法從誅五戶發展到誅十族的重要原因。

唯有誅十族這種殘酷到不能再殘酷的刑罰,才能將一個世家豪門徹底的斬草除根。

第802章 一個生在古代的無神論者第121章 後院起火?!第246章 牛車論事第92章 胸懷寬廣的平遙侯(求首訂!!!)第1010章 全民皆兵第567章 扒下你們這張僞善的臉第339章 好大的威風第893章 現實和共識!第972章 石勒第219章 你不是人!第1037章 鄭仁泰第12章 哥哥不能亂叫第972章 石勒第27章 好!那就讓四郎領兵出征!第82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358章 說發飆就發飆第530章 你不會……把他們都宰了吧?!第238章 答案第391章 兄弟交心?(爲‘紅塵飛光’加更!第332章 陪祭第484章 虎口奪食第941章 突厥驚變,大唐的聲音第209章 坦誠相待(補更)第1016章 狼和鷹的孩子第984章 大家來找茬第566章 以寬律己,以嚴律人?第543章 奉李元吉上位第148章 抗旨!第842章 我能給你的,我也能收回來第372章 苦逼的李神通和李孝恭第791章 李淵的謀劃第90章 上架感言!!!!第268章 一個體系存在的益處第548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第397章 較技(上)第452章 還真敢啊?!第825章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第917章 柳樹川第853章 四處都缺人的大唐!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180章 三龍會第252章 給你們時間去搬救兵第556章 李神通和李孝恭被打擊的不輕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867章 人小肚子大?第542章 李秀寧終於回京了!第728章 五年策第13章 收買人心需要潤物細無聲第787章 西方白帝第863章 錯不在楊廣第553章 伏賢第146章 三娘子威武!(爲‘紅塵飛光’加更第551章 李秀寧,你個老六啊!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583章 不當人的宇文寶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334章 巧舌脫險,狠人李二第168章 不堪……一擊第204章 永嘉!房陵!(補更)第422章 新任幷州大都督第221章 輔公祐終於反了第635章 什麼叫心黑手辣?!第662章 唐突之戰(十)第523章 玄武門(十)第175章 拿捏!第876章 分清主次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40章 當幸福來敲門第322章 李淵集權第205章 你是不是有問題?第719章 金鑲玉!第898章 我還能被你給拿捏了?第423章 李孝恭的怨第934章 虎父有犬子第995章 想當年第948章 亂營第279章 混戰(上)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805章 江夏公對此有什麼解釋第107章 大唐威武!第939章 世家爲何被稱之爲世家?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332章 陪祭第1049章 三個小人第700章 唐突之戰(四十八)第243章 王玄策,倭國需要你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589章 到底是姓李呢,還是姓裴?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455章 上趕着找死的人!第358章 說發飆就發飆第405章 一手準備,兩個戰略目的第880章 逼其反目,引其瘋狂第145章 一棍!第564章 李元嘉眼中的李元吉第563章 何爲盛唐?第293章 暗流下仍有暗流第467章 便宜別人,不如便宜自己人第738章 稻
第802章 一個生在古代的無神論者第121章 後院起火?!第246章 牛車論事第92章 胸懷寬廣的平遙侯(求首訂!!!)第1010章 全民皆兵第567章 扒下你們這張僞善的臉第339章 好大的威風第893章 現實和共識!第972章 石勒第219章 你不是人!第1037章 鄭仁泰第12章 哥哥不能亂叫第972章 石勒第27章 好!那就讓四郎領兵出征!第82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358章 說發飆就發飆第530章 你不會……把他們都宰了吧?!第238章 答案第391章 兄弟交心?(爲‘紅塵飛光’加更!第332章 陪祭第484章 虎口奪食第941章 突厥驚變,大唐的聲音第209章 坦誠相待(補更)第1016章 狼和鷹的孩子第984章 大家來找茬第566章 以寬律己,以嚴律人?第543章 奉李元吉上位第148章 抗旨!第842章 我能給你的,我也能收回來第372章 苦逼的李神通和李孝恭第791章 李淵的謀劃第90章 上架感言!!!!第268章 一個體系存在的益處第548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第397章 較技(上)第452章 還真敢啊?!第825章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第917章 柳樹川第853章 四處都缺人的大唐!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180章 三龍會第252章 給你們時間去搬救兵第556章 李神通和李孝恭被打擊的不輕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867章 人小肚子大?第542章 李秀寧終於回京了!第728章 五年策第13章 收買人心需要潤物細無聲第787章 西方白帝第863章 錯不在楊廣第553章 伏賢第146章 三娘子威武!(爲‘紅塵飛光’加更第551章 李秀寧,你個老六啊!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583章 不當人的宇文寶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334章 巧舌脫險,狠人李二第168章 不堪……一擊第204章 永嘉!房陵!(補更)第422章 新任幷州大都督第221章 輔公祐終於反了第635章 什麼叫心黑手辣?!第662章 唐突之戰(十)第523章 玄武門(十)第175章 拿捏!第876章 分清主次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40章 當幸福來敲門第322章 李淵集權第205章 你是不是有問題?第719章 金鑲玉!第898章 我還能被你給拿捏了?第423章 李孝恭的怨第934章 虎父有犬子第995章 想當年第948章 亂營第279章 混戰(上)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805章 江夏公對此有什麼解釋第107章 大唐威武!第939章 世家爲何被稱之爲世家?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332章 陪祭第1049章 三個小人第700章 唐突之戰(四十八)第243章 王玄策,倭國需要你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589章 到底是姓李呢,還是姓裴?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455章 上趕着找死的人!第358章 說發飆就發飆第405章 一手準備,兩個戰略目的第880章 逼其反目,引其瘋狂第145章 一棍!第564章 李元嘉眼中的李元吉第563章 何爲盛唐?第293章 暗流下仍有暗流第467章 便宜別人,不如便宜自己人第738章 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