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

?

在舊的史書中,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形象是相當負面、極不光彩的。他不僅陰險狡詐,而且好色貪功,整整一個不學無術、心胸狹窄的紈絝子弟形象。然而,真實的李建成又是怎樣的呢?大量的史料證明:李建成雖說在宮廷政變中失敗了,但他並不是一個碌碌無爲的平庸之輩,與其弟李世民一樣,李建成不僅是其父李淵的左膀右臂,而且是反隋興唐戰爭的重要組織者、是建立大唐王朝的功臣之一。

說李建成是李淵反隋活動的重要組織者之一,是因爲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前,一共有兩個基地:一個是太原,由李淵和李世民共同組建;另一則是河東,由李建成單獨領導。河東作爲軍事重鎮,是通往關中的戰略要地。李淵起兵之前,就讓李建成以照顧家屬爲名,暗中在河東聯絡各路英豪。李建成沒有辜負其父對他的期望,在當地傾其所有賑濟百姓,招攬人才,廣泛結交各路豪傑。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他便以禮相待,真誠相交,以致於河東才俊紛紛向其投靠。李淵對李建成的工作非常滿意。當李建成趕赴太原參加起兵時,他立即決定並且讓李建成擔負起統領軍隊的重任。

說李建成又是興唐軍事鬥爭的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是因爲從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李建成作爲左軍統帥,始終是領兵的主將。李淵的反隋戰爭首先是在西河打響的。而西河靠近太原,是唐軍進入關中的第一個關口。李淵很看重西河之戰,認爲它的勝利與否,將決定自己霸業的成敗。爲此,他把重任交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爲了提高軍隊戰鬥力,迅速奪取西河,在戰鬥之前,李建成進行了認真周密的部署,制定了嚴格的軍紀,並且親自查看西河地形,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他的行爲使唐軍將士受到很大的鼓舞,將士們軍心大振,個個奮勇殺敵,僅用了9天的時間便攻克了西河。李建成也因此被封爲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

有史學家認爲,自義旗初舉,至攻克京師,李建成與李世民功績大體相當。這是比較切合實際的。如西河之克,幸賴二人合作之力。京師之克,李建成所部更有先登之功。比如在圍攻長安時,第一個攻上城牆的將領雷永吉就是李建成的部屬。李建成在戰爭初期即攻佔長安(長安的戰略地位在當時並不亞於後來李世民所攻下的洛陽,甚至有過之),使唐軍頓時聲威大振,成爲衆多割據力量中最有希望問鼎中原的一隻,以致於連蜀地的勢力都不得不依附於唐。

唐朝統一戰爭中的最後一個障礙是劉黑闥。劉黑闥曾是竇建德的部將,於武德四年七月在河北起兵反抗李淵。李淵先後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對其征討,雖然暫時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由於李世民和李元吉二人戰後在當地實行“懸民處死”的高壓政策,使民心不穩,從而留下了很多後患。武德五年,劉黑闥再次起兵,聲勢浩大,很快又奪取故地。李建成在魏徵、王珪的建議下,請令征討。他深刻地認識到,歷經隋末戰亂的廣大人民,渴望和平統一的社會環境和安定的生活,於是便接受謀士魏徵的建議,改以往的高壓政策爲對當地百姓進行安撫。結果劉黑闥的部隊很快就被瓦解,劉黑闥本人也被唐軍擒獲。此後,李建成還在武德五年、六年和七年多次成功防禦突厥。這些戰爭的勝利,爲唐初的社會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客觀地講,李建成沒有李世民參加的戰鬥次數多,但這並不是他本人的過錯。因爲李建成身爲儲君,要協助皇帝處理許多政務,不能經常率兵出征、馳騁沙場,所以軍功不及李世民顯赫。但是,李建成爲唐軍建立了穩固可靠的根據地,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則是不爭的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建成的政治實力和政治影響在當時是遠遠大於李世民的,特別是李建成在長安地區獲得的巨大成功,更是李世民所望塵莫及的。事實上,李建成還是一個很有人緣的人。他不僅待人寬厚,而且禮賢下士,使很多有才幹的人如魏徵、王珪等都曾心甘情願地爲其效力。

史書記載中最爲不堪的大概就是所謂李建成“禍亂後宮”了。史載李世民於武德九年密奏高祖“建成、元吉與張尹二妃偷情”。然而成王敗寇,歷史向來都是由成功者編寫的。李建成是否真的曾“禍亂後宮,與張尹二妃偷情”,宋代學者司馬光對此就持有異議,認爲此事“宮禁深地,莫能明也”。

其實,尹、張二妃之所以在高祖面前盡說李建成的好話,是因爲她們兩人的親戚均被安置在東宮任職,受到李建成很好的關照,況且她們都與秦王李世民有很深的矛盾。她們憎恨李世民,這是不爭的實事。封建史臣在史書中如此大肆張揚李建成與高祖妃嬪的特殊關係,無非是爲了表明李建成是個在朝廷中找不到政治依靠的孤獨者,只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在後宮中尋求政治依靠。殊不知,用過於誇張和虛構的方式去詆譭一個人,其用心雖苦,然而在細心的讀者面前還是很容易露餡的。

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開科舉(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穩定長安(一)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來(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七百四十章 平定吐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密投唐 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孝常 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建成的謀劃(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四)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十)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二十五章 聯姻鄭氏 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七百四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第三十九章 榮陽省親 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三百零三章 連鎖反應 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九十四章 雁門被圍 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定吐蕃(二)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三拜三十二章 夏縣屠城 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厥借兵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一百一十章 尉遲恭受辱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軍草原(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二十八章 東宮巫蠱第三百五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十九章 小籮麗與紅拂女第六百八十五章 鬥爭開始(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遲恭出山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邑陷落第一百七十章 草原陰謀 四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二百五十七章 陰謀再起 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突厥公主(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當冤死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邑內訌 三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三百零一章 連鎖反應 一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二第三百章 劉武周的應對 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薛延陀的滅亡(四)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爭戲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承陸歸來(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一百六十章 爭奪玉璽第七百四十三章 胡僧事件(二)
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開科舉(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穩定長安(一)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來(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七百四十章 平定吐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密投唐 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孝常 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建成的謀劃(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四)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十)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二十五章 聯姻鄭氏 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七百四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第三十九章 榮陽省親 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三百零三章 連鎖反應 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九十四章 雁門被圍 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定吐蕃(二)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三拜三十二章 夏縣屠城 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厥借兵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一百一十章 尉遲恭受辱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軍草原(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二十八章 東宮巫蠱第三百五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十九章 小籮麗與紅拂女第六百八十五章 鬥爭開始(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遲恭出山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邑陷落第一百七十章 草原陰謀 四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二百五十七章 陰謀再起 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執信必可之死(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突厥公主(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陳終成眷屬(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當冤死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邑內訌 三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三百零一章 連鎖反應 一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二第三百章 劉武周的應對 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薛延陀的滅亡(四)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爭戲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承陸歸來(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一百六十章 爭奪玉璽第七百四十三章 胡僧事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