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

?

劉武周接到了突厥人的命令,本來就有些心有不甘,不願下令退兵,正要下令讓宋金剛加緊攻打葦澤關,一心想等葦澤關攻下之後再行罷兵,誰知道,命令還沒有下,就接到了宋金剛派人送來的密報:

“什麼,你說尉遲恭與唐軍有勾結。”

“是的,那尉遲恭連下唐軍十數城池,結果在葦澤關前停滯不前,又在沙場上與那李秀寧眉來眼去的,我們這些屬下將士都看的一清二楚。”

“哼!混賬,怪不得現在停滯不前。你回去告訴宋元帥,讓他督促尉遲恭,二日內必須拿下葦澤關,否則軍法從事。”

“是!”宋金剛接到劉武周的命令後,卻對尉遲恭撒了個謊。

“什麼,大王讓我們休整兩天,再行退兵,這?大王難道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嗎?”尉遲恭聽到命令後有些吃驚。

“尉遲兄,這又是何必呢?大王他自然是深謀遠慮,我們做臣子的只要聽命就是了。另外將軍這些天也辛苦了,將士們也很勞累,也該休息一下,糧草也好配齊。晚上,我備下酒宴犒勞將軍。”晚上,宋金剛不斷的向尉遲恭敬酒,在酒中下了蒙汗藥,尉遲恭大醉不醒,一直在牀上睡了三天,醒來後,尉遲恭大爲悔恨,拼命的敲着自己的頭,宋金剛在一旁勸解,心裡卻不知道有多麼的高興。

話說在宴席上突厥人雖然暫時被李元霸壓住了氣焰,可李淵事後對特勒康稍利道歉,私下裡送了不少禮物,搞得突厥人的氣焰又囂張了起來。在多次與唐軍的軍事行動中,到處殺人劫掠,大隋百姓遭殃。在長安郊外,大批的難民在城外求着守城官兵進城乞討。就是郊外的寺廟和道觀都擠滿了乞討的難民。

“師兄,你看到了嗎?自從李淵想突厥借兵以後,這突厥人到處殺人,這整個關中又像五胡亂華的時候,餓殍遍野了。你上回不是說,那李淵是帝星轉世,可現在我看他就是一個災星。”

“師弟,不要胡說。”岐暉對着太上老君的神像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頭,有拿出一炷香面色平靜的插到香爐裡。

“無量天尊,罪過罪過。師弟,如今帝星有難,所以只有藉助外力,我等受天之命,只能順天而行,一切皆是天意呀!”

“那師兄的意思是?”

“清風他們也該到外面歷練了,我這回親自帶領他們入俗世一番,也好早日結束這場亂世。這裡的事情就請師弟費心了。無量天尊!罪過罪過。”岐暉說到做到。在第二天之後,就進行了道觀主持的交接儀式後,直接帶領着自己的弟子前往軍中,一路走來,看到到處都是因爲戰亂的難民和餓死人的屍體,樹木的樹皮都被剝光,枝頭上沒有一片葉子,整個關中呈現一片落敗的景象。岐暉看到後只有心中嘆息。

李淵在得到宋金剛退兵的消息後,加緊了與潼關屈突通的對峙,屈突通聽說了劉武周退兵的消息,知道李淵下一個目標一定是潼關,於是下令全城戒備,加緊通報長安,多送兵器糧草。又派出自己的密使副將堯君素前往洛陽聯絡。

“君素兄,你這次秘密出使洛陽,一定告訴越王,着洛陽長安是脣亡齒寒的關係,如果李淵攻破長安,這洛陽就會成爲李淵的下一塊肉。”

“屈突兄,你派我去洛陽聯絡,千萬要封鎖消息,不能讓陰世師那個小人知道啊!”

“我明白,如果不是當初他挖了李淵的祖墳,給李淵找到了藉口,現在的局勢也不會這樣複雜。放心,我會小心的。”堯君素走後,李淵的兵馬就圍了上來,潼關除了通往長安的道路,與洛陽一帶的聯繫全部被李淵切斷。李淵曾經試圖要勸降屈突通,多次都被屈突通嚴辭拒絕。而屈突通也吸取了宋老生的教訓,不輕易出戰,任唐軍在城外大聲喧譁辱罵,不置一詞,只是命令嚴守城池,不得出戰。李淵無可奈何。這天,李淵在府中思量着攻打潼關的對策,李元霸前來稟報:

“父帥!突厥騎兵又鬧事了。”由於最近突厥武士沒有什麼戰事,就對軍營周圍的城鎮大舉劫掠,可由於戰事頻繁,周圍的老百姓大都跑光了,突厥武士就經常對給他們送酒食的唐軍軍士進行挑釁,已經發生多次羣毆事件。李淵對此也是頭痛不以。

“呃!我說唐國公爺,我的兵馬再次多已經有段時間了,天天再次吃肉喝酒,弟兄們都快養成豬了。依我看,不如讓我們出擊,去搶個痛快。”聽到特勒康稍利的聲音,李元霸首先感到不悅,不過父親在旁,他沒有發作。

“特勒康稍利將軍,這就不用了,您是客人,怎麼能夠讓你呢!這點小事情我們自會解決,待攻打長安之時,就再請將軍多多出力。”特勒康稍利看到了李元霸的臉色,也不敢太過放肆,反正到了攻下長安的時候,他再等着李淵送上珠寶和美女絲綢爲他酬功。既然沒他什麼事情,特勒康稍利就退出了議事廳。

“父帥,我看讓這些突厥蠻去攻城,也省的我們廢力氣。”

“住口,你懂什麼?”李淵不是不想讓突厥人攻打潼關,而是因爲潼關是長安的抵禦洛陽的一道屏障,如果其被戰火蹂躪,在洛陽沒有攻下之前,他不希望潼關有什麼損失。在李淵思索的時候。

“啓稟大帥,門外有一羣道士求見,爲首的說他叫岐平安。”

“岐平安?這個人是誰,算了,讓他進來吧!”李淵看到是岐暉後,大喜過望。

“哦!原來是道長啊!道長遠道而來,來人,快爲我備一桌酒席,我要好好款待道長等人。”在酒席上,李淵與岐暉聊到戰事不順以及岐暉改名的事情。

“國公,您不願意猛攻潼關,應該是顧念到關中百姓已經久受兵災之苦,再加上突厥人血腥成性,如果他們再參與攻打潼關和長安的戰役中,很可能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勢。關中的百姓再也不能受苦了。”

“是啊!我正是想到關中百姓不能再遭受戰火了,所以現在纔想着如何解決呀!”

“國公勿憂,貧道此次前來就是爲國公解憂。”

“哦!道長有何高見!”

“在關中一帶,我道觀信徒頗多,就是長安和潼關守軍中也有我的信徒,而且着兩軍交戰,對於和尚道士卻可以行走自如。我明日就派親信弟子暗中去潼關軍中竄連,爭取可以化干戈爲玉帛呀!”

“好,一切就有勞道長了。”在岐暉道長徒弟的運作下,潼關城內瀰漫着天下當變,皆因楊家失德,如今帝星重現,凡夫俗子不得違逆天意的言論。他們成羣結隊的前往城門和屈突通的太守府請願,屈突通的身邊人也勸屈突通識時務,懂變通,歸降李淵,屈突通聽得不耐煩,接連斬殺四人。於是衆人閉口不言,屈突通以爲平安無事,誰知道在半夜的時候,他被親信推醒:

“將軍,快點醒醒!快醒醒!”

“什麼事情?!”

“將軍,快跑吧!唐軍攻進來了。”

“什麼?我不是全城戒備了嗎?”

“將軍,別說了,快逃吧!”屈突通馬上騎上馬匹,衣服都沒有穿好,想向北城門逃去,結果半路上被李世民攔住:

“屈突將軍,李某再此等候多時了。你還是趕快下馬受縛吧!”屈突通正想拔刀廝殺,腦後捱了一下。昏了過去。

“將軍,不好意思,我們也要識時務啊!念在我們原先的情誼和你收留我的恩情,我一定會求李公子不殺你,不過只要活捉你也是大功一件。”那個人說完後取下自己的頭盔衝李建成喊道:

“建成公子,侯君集願意率領屬下兄弟想唐軍投降。”在潼關陷落後,在長安外圍的三輔屏障——扶風、馮翊、杜城也相繼歸附李淵。長安成爲了一座孤城。

第伍佰二十八章 滅蝗蟲戰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新均田與賦稅改革第二百零二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智救李靖 一第二十六章 終成連理第五百六十二章 進軍草原(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淵晉陽起兵 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五百零五章 鑄造新幣(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計 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百九十四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九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文幹兵變(十)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淵薨逝(二)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一百零二章 馬三寶歸來 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六百零九章 針對薛延陀(九)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徵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父子攜手 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六章 驚悉秘密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七十六章 世民娶妻 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一百五十九章 蕭後行蹤 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一百一十五章 祖墳被挖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異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第四百七十章 決戰玄武門(二)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齊魯之亂 三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一百零八章 納賢第三百九十一章 竇建德出兵 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縣屠城 一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鬥爭開始(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次遣使突厥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軍草原(十)第六百五十二章向東進軍(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八)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三百零六章 連鎖反應 六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王伏寶與凌敬 四第六百二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五百零五章 鑄造新幣(五)第八章 突厥來襲 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
第伍佰二十八章 滅蝗蟲戰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新均田與賦稅改革第二百零二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智救李靖 一第二十六章 終成連理第五百六十二章 進軍草原(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淵晉陽起兵 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五百零五章 鑄造新幣(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計 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百九十四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九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文幹兵變(十)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淵薨逝(二)第五十八章 文帝駕崩 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一百零二章 馬三寶歸來 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六百零九章 針對薛延陀(九)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徵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父子攜手 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六章 驚悉秘密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七十六章 世民娶妻 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一百五十九章 蕭後行蹤 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一百一十五章 祖墳被挖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異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第四百七十章 決戰玄武門(二)第三百九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齊魯之亂 三第七十七章 一徵高句麗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東西挑事(三)第一百零八章 納賢第三百九十一章 竇建德出兵 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縣屠城 一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鬥爭開始(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次遣使突厥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軍草原(十)第六百五十二章向東進軍(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八)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三百零六章 連鎖反應 六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王伏寶與凌敬 四第六百二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五百零五章 鑄造新幣(五)第八章 突厥來襲 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