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

李建成還沒有想好如何對付倭國來使的辦法,中原就傳來了消息。

“陛下,陛下!”李建成推開自己身邊的佳人:

“什麼人啊!”

“陛下,幽州那邊有人急報,尚書令裴寂大人已經到了幽州,希望馬上見到陛下!”聽到裴寂已經到了幽州,李建成覺得是不是出了什麼大事情——裴寂在長安的職責就是裴太上皇李淵解悶,如今裴寂從長安來到這裡,難道太上皇……李建成不敢想下去,趕快起身,打開門。

“陛下!”

“嗯!人在哪裡?”

“就在偏廳!”李建成來到了偏廳。

“哦!裴寬,是你!”

“臣裴寬參見陛下!”李建成看到是裴寬,心中馬上更加證實了自己的判斷。裴寬看着李建成,李建成示意身邊的裴行儉到外面守着。

“裴寬!你來是不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22

“陛下!太上皇他……”在裴寬的描述下,李建成慢慢的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自李建成東征遼東之後,太上皇李淵的身體就開始出現毛病了,就在半個月前,太上皇李淵在仁壽宮突然昏迷,這一下子嚇壞了身邊侍候的宦官和宮女,馬上有人稟報給裴寂,裴寂來到了李淵的身邊,輕輕地喊了喊李淵:

“陛下,陛下!”

“哦!是你呀!”

Wшw◆ тtκan◆ c ○

“陛下!您……”李淵擺擺手:

“裴寂呀!朕老了,朕恐怕要離開了,朕剛剛看到了朕的很多親人,有朕的爺爺,朕的父親,還有朕的平陽昭公主,他們在天上等着朕。對了,太子在哪裡?”裴寂不好說什麼。李淵不見裴寂回話,沉默了一會。

“哦!朕老糊塗了,太子已經登基了,朕已經是太上皇了。皇帝在哪裡?”周圍還是沒有人迴應。李淵好像又明白了。

“哦!朕又想起來了,皇上去遼東了,快把他找回來,朕好想見他,還有,還有就是……,就是……,就是……”李淵一邊說着,隨後就又閉上了眼睛,在一旁侍候的太醫在旁邊觀察了一下李淵。對裴寂說道:

“相國大人,不要驚慌,陛下年紀大了,需要休息!”需要休息四個字在太醫的嘴裡,聲音低沉。裴寂心中明白——這表明,太上皇的時日不多了。裴寂離開仁壽宮之後,馬上找到了留守長安的李靖和許敬宗。

“二位大人,如今朝廷馬上就會有一場鉅變,太上皇他……”聽了裴寂的話後,李靖和許敬宗的臉上臉色凝重。

“裴相國,此事萬萬不可傳揚出去。藥師,你馬上安撫長安一帶的駐軍,要內緊外鬆。還有,裴相國,你馬上返回仁壽宮,一定要封鎖住消息。”

“許大人放心,仁壽宮在下已經嚴令,太上皇的一切飲食和做戲如常,另外,當值太醫也不準除仁壽宮,仁壽宮上下人等都不準出來。”許敬宗點點頭。這時,看到裴寂還站在這裡:

“嗯!裴相國,你現在怎麼不回到仁壽宮呢?”裴寂心中有些不悅——好你個許老鬼,雖然你是中書令,但是資歷跟我比起來,你不過是一個小輩。不過裴寂還是不敢將自己的不滿露出來,現在,許敬宗的權勢比起自己來是有多不少,朝中很多人雖然對許敬宗的爲人頗有微詞,但是誰也不敢得罪許敬宗,因爲有一句俗話叫做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裴寂馬上滿臉堆笑的對許敬宗解釋道:

“啊!許大人,並非在下不願意回去,只是太上皇有旨意,讓在下馬上前往遼東,速速通知皇上回來,見上一面。”許敬宗聽到了裴寂的話後,微微一笑:

“裴相國,既然太上皇有旨意,那麼裴大人就趕快起行吧!”

“嗯!許大人!在下年老力衰,希望能和犬子一起同行。”

“啊!裴相國,這是人之常情,裴相國請自便。”

“多謝許大人!”當裴寂和裴寬到了幽州之後,裴寂讓裴寬先度過鴨律江,向李建成稟報。自己在幽州等候。李建成聽到裴寬的稟報之後,馬上召集在三韓一帶的文武大臣:

“各位,朕在外日久,已經想家了,所以,朕決定,帶領大軍,返回中原。”

“返回中原!”在場的文武官員反應不一。對於原先的新羅、百濟的歸降貴族們來說,李唐軍隊離開三韓,返回中原,也是一件好事情。對於在場的很多李唐武將文臣來講,三韓一帶並不是他們自己的家鄉,中原人都是比較念家的。當然,在場的人最關心的就是是哪些人留下,哪些人離開。李建成看着在場的每一個人。

“劉仁軌、劉仁願聽旨。”

“臣等在!”

“朕命你二人爲三韓都護府的正副都護。命你二人留守三韓,欽此!”

“是!陛下,臣等遵旨!”李建成點點頭,又將眼睛看向了原先的新羅、百濟貴族:

“各位愛卿,新羅和百濟已經歸附於我大唐,就是不知道各位愛卿……”新羅原先的貴族早就在當初李建成的屠刀下被嚇破了膽,而原先百濟王扶余隆和扶余文思父子早就向離開百濟,一心想上長安過上那種天堂般的生活。也馬上對李建成說道:

“陛下,臣等也願意跟隨陛下,前往中原,去見識一下洛陽的繁華,長安的富庶,以及大唐帝國的向榮。”李建成點點頭,不過,在李建成的余光中,看到扶余豐的臉上並沒有多少欣慰。

“扶余豐大人,看來你不是很高興啊!?”

“啓稟陛下,臣並非不願意跟隨陛下前往中原,只是臣想到,先祖之墓地無人看守,恐怕到了中原以後,先祖就成了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了。臣請陛下准許臣,留在此處,爲父母以及祖先守墓!求你了,陛下,陛下!嗚嗚嗚!”扶余豐一邊說着,一邊哭泣起來了。也許,是受到了扶余豐哭泣的感染,在場的很多百濟和新羅的貴族也都暗中哭泣流淚。魏徵正想說些什麼,李建成已經下旨:

“好!扶余豐王子真是有情有義啊!好吧!朕就準王子之請,王子就留在此地,看守百濟王陵!”

“陛下!……”魏徵還想說些什麼,李建成擺了擺手。

“玄成啊!你不要說了。朕旨意以下,執行吧!”到了晚上,魏徵被李建成暗中找來:

“玄成,你對朕讓扶余豐留在百濟一帶,是不是心中有些擔心,那扶余豐會在這裡鬧些風波啊!”魏徵點點頭。

“陛下,據臣觀察,那扶余豐爲人謹慎,絕非凡品,此人如果成了氣候,恐怕是我大唐之患啊!”李建成笑了笑:

“玄成,你的確看的很準,但是,你想過沒有,倭國軍隊並沒有完全離開,你難道不覺得,倭國對於我們大唐,還有這片土地尚有陰謀。而且,百濟和新羅一帶的人心,還沒有完全歸附,而百濟和新羅沒有完全歸附的原因就是,他們還覺得有外援。所以,朕覺得,最好將他們的外援也打掉,到時候,正好一舉消除這三韓的影響。”魏徵聽了李建成的話後,馬上恭維道:

“陛下高見!”大船乘風破浪,鼓起風帆,離開貝水港口一路前行,從涿郡到貝水這條航線上,唐軍船隻從來沒有斷過,其間除了遇過一次小風暴,損壞過七艘一千料以下的小船,兩艘船因爲靠得太近碰撞,沉沒了一艘船之外,從來沒有發生過事故,這條航行便成了安全航線,也讓大部分唐軍消除了航海的恐懼。此時已是永碩八年的十一月初了,天空中正飄揚着年前的第一場雪,北風凜冽的吹着,永濟渠的河面上已結出了薄冰,只是河上的船隻依然還在來往,木頭的船殼將冰面壓破,發出格吱,格吱的聲音,涿郡碼頭人山人海,無數的百姓冒着寒風站在河岸兩邊,伸長着脖子向前望去。數艘金翅快船從河道中駛過,金翅快船左右都站着一排全身甲冑,手持兵刃的戰士,在這數艘金翅快船後面,一艘雕樑畫棟,長三十餘丈,寬十餘丈,四層樓高的巨大船隻迎面而來。船隻上方,一面金紅色的龍旗高高飄揚。見到這面龍旗和大船,兩岸的百姓頓時變得狂熱無比,用力的向前擠去,一陣震耳欲聾的喊聲傳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自從李建成發佈征討高句麗的旨意之後,幽州一帶的百姓都害怕,因爲在前隋的時候,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都曾經數次征討高句麗,可是不但無功而返,並且每次回來的時候,幽雲一帶的百姓都會戶戶掛白帆,家家戴大孝,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親,而白髮蒼蒼的老人也都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如今卻不一樣了,雖然李唐軍隊也有傷亡,可是,跟前隋比,現在的結果就是,李唐軍隊節節勝利,每天都會有裝載戰利品的船隻來到碼頭停靠,很多從軍的人家都收到了戰利品,整個幽雲處在一片歡樂之中。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二百一十章 杜伏威來朝第三百一十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獨孤懷恩之亂 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食鹽的戰爭 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六百五十二章向東進軍(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五)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四百章 平定王竇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謀劃祿東贊(一)第一章: 夢迴隋朝第五章 街市秘聞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六百零二章 針對薛延陀(二)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一百六十章 爭奪玉璽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內亂 二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五佰六十九章 進軍草原(十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荊州總管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二百零二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一百五十章 紛亂局勢 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文幹兵變(七)第六百零三章 針對薛延陀(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淵薨逝(一)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狄仁傑‘首次單飛’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草原陰謀 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突厥公主(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爭戲第五百七十七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軍草原(十八)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七十二章 殺戮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前之戰 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世績投唐 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七百一十九章 承陸歸來(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機感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遲恭出山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十章 紛擾密謀第六百七十一章 中日海戰(一)第七十三章 隋朝文字獄第十九章 小籮麗與紅拂女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二章 獨孤來訪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定吐蕃(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
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二百一十章 杜伏威來朝第三百一十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獨孤懷恩之亂 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食鹽的戰爭 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六百五十二章向東進軍(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五)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四百章 平定王竇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謀劃祿東贊(一)第一章: 夢迴隋朝第五章 街市秘聞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六百零二章 針對薛延陀(二)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一百六十章 爭奪玉璽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內亂 二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五佰六十九章 進軍草原(十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荊州總管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二百零二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一百五十章 紛亂局勢 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文幹兵變(七)第六百零三章 針對薛延陀(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淵薨逝(一)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狄仁傑‘首次單飛’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草原陰謀 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歸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突厥公主(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爭戲第五百七十七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軍草原(十八)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七十二章 殺戮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紛亂局勢 二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前之戰 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世績投唐 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七百一十九章 承陸歸來(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機感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遲恭出山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十章 紛擾密謀第六百七十一章 中日海戰(一)第七十三章 隋朝文字獄第十九章 小籮麗與紅拂女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二章 獨孤來訪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定吐蕃(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