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無題

?

楊素死後,楊玄感獨木難支,在楊廣面前也只有唯唯諾諾,不敢有半點違逆,不久就以爲父親戴孝守喪爲名辭去了官職,楊廣爲了安撫楊玄感,加封他爲楚國公,准許他辭官守孝,其他大臣都在開皇和仁壽年間被文帝整過,尤其看到那些開國元勳的下場,所以除了薛道衡外,對於楊廣的決定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不會反對,楊廣第一次感受到了皇權的甜蜜,有了乾綱獨斷的成就感。洛陽新建完成後,楊廣率領文武百官,在登基後第一次駕臨洛陽城。看到洛陽宮殿的金碧輝煌以及洛陽寬廣的街道,楊廣越發感覺自己的決策英明,可薛道衡及高熲賀若弼等老臣的眼中看見的卻是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而楊廣卻窮奢極欲,一意孤行。這一日,高熲、賀若弼與薛道衡在府中一起飲酒。

“哎!這洛陽城的城郭比起以前的確更加的壯觀啊!”賀若弼舉杯嘆道。

“哼!是比以前更加的壯觀高大了,可因爲重建這洛陽,每個月役使兩百萬人,死傷的人超過數十萬,失地農民與流亡百姓過百萬,各大世家雖然再徵地上得到些補償,可祖業難捨,難保日後。。。。。”高熲突然想到薛道衡是世家子弟,並且在這次重建洛陽的過程中也承受了一些損失,還是顧忌了些顏面,沒有往下說。薛道衡倒是沒什麼。

“老相國深謀遠慮,當年楊廣還沒有成爲太子的時候,故意僞裝城不好女色,不喜奢侈,如今剛剛登上帝位,便一改當年節儉樸素之風,先與那兩個迷惑先帝的妖孽在一起廝混,現在又大興土木,不惜民力,百姓又要受苦了。

“我最擔心的還不是這個,楊廣能從楊勇的手裡奪過太子之位,並借重建洛陽之事削去越公權柄,還把越公氣死,看來此人之心機頗深,而且心胸也頗爲狹窄。爲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人不會只有那麼一點雄心吧!”

“高相你是說?”薛道衡和賀若弼一起追問道。

“不錯,當年孤獨皇后對我說過,楊廣小時曾說他崇拜秦始皇,如果他繼承了皇位,就要力超秦始皇,如今重建洛陽可能只是第一步,百官上書重建洛陽百姓死傷無數的奏則上了不知道多少,可你們在朝堂上都看到了,他充耳不聞,一味的駁斥百官,當時楊公尚在,他還有些顧忌,如今楊公已經死了,我看他日後如果做出什麼窮兵黷武、危國害民的事情會一意孤行啊!”

“若是這樣,我薛道衡一定要想想辦法,讓他效法先皇,珍惜民力,還天下百姓以安寧啊!”高熲看着薛道衡,心裡總覺得薛道衡的想法很幼稚,但卻無法阻止,只好在心中嘆息。楊廣在洛陽重建好後,心中另外一個醞釀很久的雄偉計劃他要展示出來。在朝堂上,楊廣命人擡上一幅地圖,把他醞釀很久的計劃說了出來。

“各位愛卿,朕在江南爲藩王的時候,深感我大隋自南北一統後,交通蔽塞,水旱不均。北方若是鬧旱災,南方必定鬧水災,而且我兩京的官俸民食,多靠江南運輸。所以朕想開通一條大運河,貫通南北,一方面,利於朝廷錢賦運輸征收,另一方面有利於地方百姓通商。衆卿以爲如何。”聽到楊廣的話,下面的羣臣議論紛紛。以裴蘊爲首的江南氏族大臣自然知道若真能開通這樣一條貫通南北的運河,物資商路必將更加的通暢,他們的家族產業利潤將更大,但人力財力耗費巨大,怕北方氏族大臣攻擊他們以國策而謀私利,所以都不開口說話,而北方的隴西氏族看着地圖,發現主要工程路線多在北方,先前重建洛陽已經讓他們在土地產業上受了些損失,如今再建運河,那麼他們在北方的莊園,別院如果在運河路線之內,很可能會被無償收走或被逼拆除,但從楊素死的事情來看,衆臣知道楊廣的帝王權術了得,所以皆閉口不言。薛道衡剛要說話,高熲暗中把他一拉。暗示他不要再說了,薛道衡想掙脫不過,正要高聲喊叫。一個聲音比他更快。

“臣蕭懷靜啓奏陛下,臣以爲陛下考慮欠妥,今因洛陽之重建,百姓已經苦不堪言,如今之際應該於民休息。若再興工程,恐怕民力不濟。”自從楊素死後,楊廣再無顧忌,對江南蕭後的族人和陳夫人的南陳皇族人員多有提拔任用,但有前提就是必須有才華,這蕭懷靜就是其中的翹楚,楊廣對於他的反對頗感以外,但也最爲不快。其他的大臣看到蕭皇后的親族都出來反對,馬上氣嘴八舌的向楊廣勸諫道:大多都是說洛陽剛剛建成,民力還未恢復不宜再興土木。

“民力不濟就跟朕去到天下召集,只要是在大隋土地上,就都是朕的子民,讓他們爲我大隋出點力怎麼了?另外別以爲朕不知道,重建洛陽的時候,你們莊園別院的土地有些損失,補償給你們的土地沒有以前的肥沃,府邸莊園的地段沒有以前的好!現在朕要建運河,你們怕朕徵用你們的奴隸佃戶,讓你們的土地無人耕種,收成受到損失,可你們想過沒有,若這條運河建成,則大隋南北貫通,這是爲我朝子孫後代謀福之事,你們卻因小利而忘大義,真是鼠目寸光。”楊廣有些暴怒了。封德彝與宇文述、裴蘊等人知道建運河再所難免,若再行反對,必定受到楊廣猜忌,馬上出班,齊奏皇上英明,楊廣還不滿意,下旨,蕭懷靜目無皇帝,念及其是皇后族侄,貶爲江都縣令,旨到即行,大家都知道,這是皇帝在殺雞警猴。

李建成和鄭婉貞成婚多年,鄭婉貞的肚子一直都很平坦,這在當時是婦人的一短,雖然在李建成的心中覺得鄭婉貞年紀還小,這懷孩子的事情以後再說,可竇夫人卻不覺的這是什麼小事,時常到李建成和鄭婉貞房中詢問房事。若不是李淵不許李建成納妾,竇夫人早就要送幾個丫鬟給李建成收房做小。弄的鄭婉貞心理壓力極大。暗中央求李建成去洛陽白馬寺燒香求子。李建成不忍拒絕,在他輪休時陪她來到了洛陽郊外的淨土寺。由於重建洛陽和開挖運河的緣故。朝廷官吏到處徵丁拉夫,洛陽市集顯的有些冷清,郊外的有些田地開始荒蕪。來到白馬寺的門前,看到白馬寺的和尚在爲乞討的流浪饑民分發米粥。從馬車上下來,一個乞討的婦女跪在他們的面前。

“公子、夫人,施捨點錢吧!我的孩子快餓死了!”鄭婉貞看着他們可憐,給了一串銅錢給她。

“謝謝公子、夫人。”那個婦女千恩萬謝的磕頭走了,卻引來了更多的婦孺在她的面前磕頭,一個個的求她施捨,看着他們一個個面有菜色,飢寒交迫的樣子,鄭婉貞本來就是個老實人,在加上來白馬寺是來行善積福求子的,不忍這麼多的婦孺受苦,就吩咐隨從把車上的乾糧和隨身帶來的銀兩分發給他們,但饑民越來越多,那點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李建成怕人多引發什麼亂子出來,便讓隨從把那些婦孺趕開,鄭婉貞進入寺內的求子觀音殿,根據規矩,女子求子,男子時不能入內的,所以李建成就在殿外等候,聽到鄭婉貞在裡面祈禱:

“菩薩在上,信女鄭婉貞在着向你祈禱,信女自與相公成親後已經有數年,但未曾懷孕,雖然相公與公婆沒有埋怨,但信女總覺得對不起夫家,萬望菩薩顯靈,賜信女一個兒子,信女得償所願後必定齋戒沐浴,捐獻金銀,爲菩薩重朔金身。”看着鄭婉貞虔誠的背影,李建成的心裡有些心酸,他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場景,靜靜地離開,一邊走一邊欣賞着寺廟的古樹盆景。這時,看到一個小沙彌一面唸經,一面掃着院裡的落葉。李建成看他面目清秀,再加上看他對佛祖如此虔誠,心中大有好感,就走了過去。

“小師傅,在下有禮了。”小沙彌擡起了頭,向李建成回禮道。

“施主有禮。”

“小師傅,你在掃地時還要念經文,在下以爲小師傅對佛不誠啊!”李建成存心逗他,小沙彌不慌不忙的說道。

“世間紅塵萬丈,我雖然天天清掃擦拭,但可能還是會爲紅塵誘惑,所以在時時清掃擦拭的同時,還要多多研讀佛祖教誨,以防爲紅塵誘惑。”

“哈哈!小師傅,那麼只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不久不會受到誘惑了不是嗎?”

“施主此言詫異,須知神佛皆時由人來做,而人又生在塵世之間,即便昇華成了神佛,也難免一顆思凡之心,唯有控制心中的慾望,方可永獲極樂,求得大自在。小僧自知法力淺薄,看到饑民流民遍野,心中也有不忍,唯有多唸經書,期望天下太平。”李建成聽了這個小沙彌的話,心中彷彿有些感悟,是啊!如果不是楊廣作爲皇帝,他也有開創政績功業的慾望,不開運河,不建洛陽,那麼也許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不會像秦朝那樣二世而亡。但大運河卻又爲後世唐朝的國祚延續還有唐朝以後接近一千年的時間中起到了不可抵擋運輸樞紐作用。世上的事情很多不是用道理能講明白的。

“敢問小師傅法號。”

“小僧出家前俗姓陳,我兄長先在此地出家,法號長捷,小僧只是一個剛剛出家受戒的沙彌而已,尚未介滿,未取法號。施主,小僧地已經掃完,就此告辭。”看着小沙彌離去的背影,李建成總覺得這個小沙彌與他有種淵源,姓陳,兄長法號長捷,突然,一個在後世西遊記中家喻戶曉的人物出現在了他的腦中——唐三藏。在李建成思索的時候,鄭婉貞悄悄來到他的身邊。

“相公,在想什麼呢?”

“哦!沒什麼,怎麼,求到了嗎?”鄭婉貞拿出一個被紅巾包裹的胖小子在李建成晃了一下,就馬上像寶貝一樣的揣在了懷裡。李建成看到她心滿意足的樣子,把她扶上了馬車,帶着隨從回到了府中。

這天,李建成在宮中當值回來後,還沒有坐定,鄭婉貞的貼身丫頭小翠歡歡喜喜的來到他的面前。

“大公子,大喜呀!”

“哦!什麼事情這麼高興呀?”

“少夫人最近總是覺得渾渾沉沉,食慾不振,剛剛在房中昏倒,夫人讓人請大夫進府來看,大夫把脈後說是喜脈。夫人讓我趕快請大公子過去。”李建成聽到後,馬上起身來到了鄭婉貞的房中。竇夫人和李淵已經來到了。竇夫人的臉上充滿着欣喜的表情。

“太好了,太好了,着淨土寺的菩薩真是顯靈了,我苦苦盼了這麼多年,終於要抱孫子了。婉貞,你可得好好養着,要吃什麼喝什麼只管跟我說,哦!還有,吩咐廚房,每天對少夫人的飲食要單獨來做,油膩的東西要少。”竇夫人一邊高興,一邊吩咐着底下的僕婦做事。李淵也很高興,但他的喜悅只是在臉上,而言語卻沒有表達。李建成神情默默的握着鄭婉貞的手,心裡想着。

“孩子,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我一定要改變你的命運,爲了你,也爲了我。”

第四百七十五章 決戰玄武門(七)第三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 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承陸歸來(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之戰 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遼東傳道(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陰謀再起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竇夫人爲愛自盡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文幹兵變(十)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計 十第一百零八章 納賢第二百四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八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宣撫北都 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五佰六十九章 進軍草原(十五)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黑闥登場 七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軍草原(二)第六百二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橫財第十三章 改良釀酒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四十章 內宮搭線 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齊魯河北歸唐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濟內亂(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六十六章 秀寧逃婚 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三百九十六章 陰謀與妥協 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軍草原(三)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三十二章 陳淑儀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歸唐 一第七百零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八)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軍草原(十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峙突厥(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食鹽的戰爭 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三)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東還是向西(五)第二十八章 東宮巫蠱
第四百七十五章 決戰玄武門(七)第三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 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承陸歸來(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之戰 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縣屠城 六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遼東傳道(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陰謀再起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竇夫人爲愛自盡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文幹兵變(十)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計 十第一百零八章 納賢第二百四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八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宣撫北都 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五佰六十九章 進軍草原(十五)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黑闥登場 七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軍草原(二)第六百二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橫財第十三章 改良釀酒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前之戰 十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四十章 內宮搭線 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齊魯河北歸唐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濟內亂(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六十六章 秀寧逃婚 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三百九十六章 陰謀與妥協 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軍草原(三)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三十二章 陳淑儀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歸唐 一第七百零九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八)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軍草原(十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峙突厥(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食鹽的戰爭 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四十八章 長孫出使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三)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東還是向西(五)第二十八章 東宮巫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