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

李建成等宋令文走了之後,靜靜地坐在自己的龍椅上。李建成頭一次感到了一種挫折――從跟隨李淵起兵、羣雄逐鹿、天下爭霸、太子之爭、再到登基以來東部突厥的封鎖,到瓦解,薛延陀的內亂,西北諸國的互相攻殺。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被李建成化解。加上太上老君將青鹽變雪鹽,紅糖變雪糖的法術交給李建成的傳聞使得李建成變成了神在人間的代言人,這些因素讓李建成慢慢的有了一些自滿。李建成重重的拍了一下龍案。‘咚!’一聲重響,驚動了外頭侍候的太監和宮女。

“皇……皇上!”

“行了。沒有什麼事情?你們先出去!不要打擾朕!”

“陛下!”

“滾!”明宇公公帶着手底下的太監和宮女趕快退了出去。整個宮殿一片沉寂。

“嗯!”望着空蕩蕩的宮殿,李建成嘆息一聲,突然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李建成站起身來,走到一座沙盤面前――用泥沙堆成的遼東態勢圖。仔細的看着那座沙盤。高句麗的疆域就像是一條擋在遼東的蟒蛇,擋在了李建成的面前,但是,大蟒蛇曾經將自己的‘軀體’咬傷過,身上的餘毒使得‘這具軀體’對於這條蟒蛇心裡還有一些恐懼。即便這條蟒蛇現在剛剛‘生病’。可是,如果沒有不借助外力,自己想剷除掉這條蟒蛇,絕對不可能!更何況,這條蟒蛇還看重了身後的兩塊大肥肉(新羅和百濟)!如果讓高句麗這條‘大蟒蛇’將新羅和百濟吃掉之後,那麼,再想宰掉這條蟒蛇就難上加難了,更何況,這條蟒蛇吃了肥肉之後,胃口會更大,到時候,就該吃自己了。突然,只聽到一個瓷器摔碎的聲音:

“哐當!”

“什麼人!什麼人在那裡?”李建成害怕有刺客,馬上拔出了寶劍,向發出那個聲音的方向走去。只見一個花瓶掉在地上,碎了。而在花瓶旁邊,一個布簾後面有動靜。

“誰!出來!”布簾後面的動靜越來越大。後來出現了一個小鬼頭。

“噓!不要告訴別人,我在這裡!”這時,明宇公公帶着一大羣侍衛和太監宮女們進來了。

“陛下!發生什麼事情了?”李建成趕快將自己的寶劍收了起來。

“嗯!明宇!沒事!沒有什麼事情!你們都給朕退下!”

“是!陛下!”當明宇公公等人退下之後,李建成將布簾拉開。

“呃!小傢伙,出來吧!”當那個小鬼頭出來之後,李建成發現,是一個小女孩。大概三歲的年紀。並且臉上還有些髒。小女孩用手擦了擦。

“你是誰?”

“我是誰?我還沒有問你是誰呢?”李建成雖然平日裡對人還算客氣。不過作爲皇帝,李建成已經習慣了唯我獨尊,這麼被一個小女孩這樣質問還是第一次。李建成心裡感到好笑:

“我……我是……”突然,李建成的臉上飄過一絲戲虐的表情。

“嗯!你猜猜看!”小女孩想了一下。

“嗯!我猜!我猜你一定是一個太監!一位公公!”

“我,我是太監!是一位公公!哈哈哈!”李建成還是第一次被人當做太監。 щшш_ ttk an_ C○

“哈哈哈!”小女孩聽到李建成在笑,有些不高興了,撅起嘴巴,臉上有些不高興了,李建成抱住她:

“生氣了!”

“哼!”

“呃!你再猜猜!你看我像太監嗎?我的‘小公主!’”女孩擡起頭來,露出一張很漂亮的臉。並且,李建成覺得,這個小女孩還跟自己有些相像。

“嗯!你怎麼知道我是公主!?”真的是自己的女兒。

“嗯!你是宮裡哪個娘娘生的?叫什麼名字啊!?”

“我的名字叫李雲子,我娘是從突厥來的阿史那雲歌昭儀!”聽了這個小女孩的敘述,李建成想起來了。當初,阿史那雲歌生下了承佑之後,大家就忙着恭維李建成,而李建成也忙於自己心中的偉大計劃,直到後來才聽到明宇公公對自己稟報,自己又多了一個女兒。不過,李建成對這個女兒沒有太多的關注,只是對那個女兒起名叫李雲子。不像與楊豔生的女兒,蘭陵公主,一生下來就得到了郡主的封號,登基之後,又晉升爲公主。而且,自從在那次,李建成也知道了阿史那在宮中拉攏耳目,心中對阿史那雲歌有了些懷疑,又因爲阿史那雲歌的異族血統,鄭婉珍和楊豔、曹語嫣等漢族嬪妃在後宮之中,暗中排擠阿史那雲歌,又在朝堂上鼓動自己的親戚朝臣,明裡暗裡的對李建成提出勸誡,說阿史那雲歌野心太大,如今又有了皇子,恐怕日後難以駕馭。聽了這麼多人的話,爲了後宮之中的平靜和朝堂上的風波,慢慢的,李建成就不去阿史那雲歌那裡。而李雲子雖然是李建成是李建成的女兒,可是,除了起的名字和宗人府的宗籍之外,自己什麼都沒有。甚至,連母愛可能都沒有多少。

“你來這裡幹什麼?有什麼事情嗎?”

“我自從生下來就沒有看到過我的父皇!我知道很多人都很怕他,我想知道他是不是一個大老虎!”

“嗯!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還有,你出來,你的母妃不管你嗎?”

“我的母妃的眼裡只有哥哥,尤其是在這個宮裡,我就是一棵孤獨的小草!”李雲子說着,頭又低下去了。李建成看出了這個小女孩又有些不高興了。馬上將李雲子抱在自己的懷裡。輕聲安慰。

“那你爲什麼說你的父皇是一個大老虎呢?”

“因爲,我有一天在路過哥哥讀書的地方,聽到一句話,叫做虎毒不食子,我就想問問我的父皇,問問他爲什麼不到我的宮裡去,看看我的母妃,也看看我。”李建成將李雲子抱在懷裡,心中突然有一種對不住李雲子的感覺——自己的女兒出生了這麼久,自己竟然一面都沒有見過,還讓女兒這麼的傷心。李建成與自己的女兒李雲子說話說了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明宇公公走了進來,看到李建成靠在一根柱子邊,懷裡還有一個小女孩,明宇公公準備爲李建成蓋上一層被子,李建成醒了。輕輕的說道:

“嗯!天亮了!”

“是的,陛下!”明宇公公也是個聰明人。知道這個小女孩在李建成的心中有很大的分量了。李建成將小女孩抱起:

“陛下,您要去哪裡?”

“哼!小公主累了,當然是把她放到她的母妃那裡!讓她母妃好好照顧他了。”明宇公公點點頭。跟着李建成來到了阿史那雲歌的寢宮。阿史那雲歌在自己的宮門前張望着。

“娘娘!天已經亮了,小公主不會有什麼事情的。”

“哎!這孩子,又不知道跑到哪裡去瘋去了?”

“放心吧!娘娘!這裡是宮裡,不會有什麼事情的。”

“也許吧!”阿史那雲歌在這宮裡頭,能稱的上親人的,只有自己的這一對兒女,雖然自己有一些重男輕女,但是,女兒突然不見了,阿史那雲歌的心裡還是會有一些牽掛。

“娘娘!娘娘!皇……皇帝……皇帝陛下他……”

“皇帝陛下怎麼了?把舌頭捋直了說。”

“是!娘娘!皇帝陛下來了,馬上就要到宮門了。”

“快,快,快把小殿下喊起來,讓小殿下也起來接駕!”阿史那雲歌又摸了摸自己的頭髮,還有自己的衣服:

“快看看!看看我有什麼不好的,哦!快,快將上次皇帝陛下賞賜我的首飾給我找出來,給我戴上。快點!還有,馬上給我換衣服!”一時之間,整個寢宮雞飛狗跳,所有人都在忙碌。李建成的貼身太監明宇公公來到了阿史那雲歌的寢宮門口。阿史那雲歌正想說話,明宇公公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嘴巴上面:

“噓!陛下有旨,說知道娘娘會大動干戈,不過陛下喜歡安靜,所以只有接駕,不必講什麼排場,最主要要安靜。”阿史那雲歌點點頭。李建成來了之後,所有的人都大跌眼睛。只見李雲子抱着李建成,睡在李建成的懷裡。李建成還一臉慈愛的抱着,輕輕的走路,不打擾李雲子。

“哎呀!這孩子,真是的,一晚上不回來,陛下,您一定累了,請陛下將孩子交給臣妾,由臣妾來抱!”

“不,不用!對了,雲子的牀在哪裡?”

“哦!在……”李建成噓了一聲:

“小聲點,別吵到孩子!”李建成將李雲子放在牀上,李雲子慢慢醒了過來,看到自己的母親和哥哥,還有這個與自己一起聊了一晚上天的‘侍衛哥哥’:

“嗯!孃親!哥哥,還有侍衛哥哥!”

“雲子,別胡說,這是你的父皇!”

“啊!父皇!父皇不是一隻大老虎嗎!?”阿史那雲歌正要呵斥,李建成制止了阿史那雲歌:

“好孩子,睡吧!晚上,父皇再來看你!明宇,傳旨,冊封李雲子爲太平公主,並且馬上安排,讓太平公主有自己的貼身尚宮,和貼身太監侍從。好好照顧!”隨後,李建成又將手放在了李承佑的頭上。

“承佑,你是哥哥,好好的照顧好妹妹。父皇也很喜歡你!”李承佑點點頭。李建成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寢宮後,李建成找來宋令文:

“令文兒,你給朕好好說說,你在靺鞨部落的見聞!”

第五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八)第二十四章 聯姻鄭氏 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密之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天大案(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東還是向西(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再起 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二百四十二章 食鹽的戰爭 四第十四章 柴介與柴紹第三百九十七章 陰謀與妥協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五百六十八章 進軍草原(十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三十八章 榮陽省親 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食鹽的戰爭 六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遼東傳道(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一第三百五十一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前之戰 九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陰謀與陰謀(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六十三章 秀寧逃婚 一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許敬宗使計 四第六章 驚悉秘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淵登基 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決戰玄武門(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二章 獨孤來訪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馬邑內亂 二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撥(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遇謀局 二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淵登基 一第五十九章 文帝駕崩 二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中日海戰(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穩定長安(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約會四家 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五百九十章 班師回朝(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鬥爭開始(二)第八十八章 天機變 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伏寶與馬哈吐樓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伍佰二十八章 滅蝗蟲戰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六十八章 五糧液的誕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
第五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八)第二十四章 聯姻鄭氏 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密之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天大案(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東還是向西(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再起 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二百四十二章 食鹽的戰爭 四第十四章 柴介與柴紹第三百九十七章 陰謀與妥協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五百六十八章 進軍草原(十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文靜之死(一)第三十八章 榮陽省親 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食鹽的戰爭 六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遼東傳道(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一第三百五十一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前之戰 九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陰謀與陰謀(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六十三章 秀寧逃婚 一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許敬宗使計 四第六章 驚悉秘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淵登基 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四百四十五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決戰玄武門(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二章 獨孤來訪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馬邑內亂 二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五)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撥(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遇謀局 二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淵登基 一第五十九章 文帝駕崩 二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四百五十四章楊文幹兵變(五)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中日海戰(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穩定長安(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約會四家 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五百九十章 班師回朝(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鬥爭開始(二)第八十八章 天機變 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伏寶與馬哈吐樓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伍佰二十八章 滅蝗蟲戰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六十八章 五糧液的誕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