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棺材小棺材

在以龍陵王爲首的鬼門關覆滅,炎龍帝國與軒陽帝國休戰,內憂外患俱除後,又相繼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是太子焱在太傅的輔佐下繼承大統,其二是公主梓宸與軒陽帝國五皇子啓昭和親。(秦顏殤)正在帝國廟堂安定,黎民百姓大感安泰之時,與正道如影相隨的魔教卻又死灰復燃。

前有鬼宗崛起,教主葬天及四大鬼王打開了陰土鬼墟的封印,以致屍魔禍害蒼生,好在由紫靈門爲首的四大道門出面阻止,鬼宗也被青丘寧峨乙真劍意大佛寺聯手剿滅。如今悄然興起的一大魔教名黑天,轉眼之間,帝國內蟄伏的大小魔教全數改了名號,都昭告天下願歸順黑天教。這些蠅狗之輩素來如此,只要有哪個大教敢叫板正道,它們便一呼百應,趁機幹盡傷天害理之事,反正所有的帳都掛在出頭鳥身上,哪天要是出頭鳥被正道剿滅了,它們自然是樹倒猢猻散,繼續隱匿數年,這便是它們的生存之道。

黑天教盤踞在帝國北域,勢力日趨強大,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北域的道門,短短一月,道觀寺廟十去七八,某位封疆大將曾率一千精兵前去誅殺,次日卻有一千首級堆成山,驚動朝野。此後黑天教便在北域悄無蹤跡,直到五日前,帝國中原地帶的幾大二流道門一夜間被殺得雞犬不留,公開叫囂正道,引來方圓千里內無數魔教響應。

有傳言帝君因大將被殺特請祭天道師神璣子出面誅滅黑天教,但神璣子閉關不出,只責令門內精英弟子前去。

黑天教的幾大魔頭自然由紫靈門的仙人出馬誅殺,蜷縮在魔教陰影下的老百姓置身事外坐等黑天教被剿滅,而那些二流三流道門則呼應紫靈門紛紛下山誅殺餘孽,由炎龍第一道門紫靈門出馬,何愁魔教不滅?

倉州地處橫跨炎龍帝國的龍鯉江中游,號稱天下糧倉,除了江盜橫行,也是各方各路牛鬼蛇神的聚集地。在倉州通往鄰州的荒野山路上,一隊鏢師正押運十幾個榆木箱前行,因爲前方是山谷,領頭的中年鏢師擡手示意停下。(風流醫生俏護士)

幾位鏢師催馬湊上前,相互輕語之後,隊伍緩慢走入山谷。

此山谷突兀開在綿延如城牆的大山中段,似被哪位劍豪開出,因爲兩壁陡而奇平如切,若要繞行不僅山路崎嶇難行,還要多耗費大半天,所以途經此地的商販鏢隊不得不硬着頭皮穿過山谷,只要不是丟掉性命,給剪徑的“山神爺”交些買路錢也情願。

鏢隊打馬前行,走的格外警惕,時不時擡頭察看一線天,每人手指都搭在劍柄上,一位年輕鏢師拔出雌雄短劍落馬,以劍刺入崖壁如猿猴往頂部攀去,不多久,那年輕鏢師在上方吹來口哨,鏢隊立即加快穿過。

期間偶有狂風灌入山谷,嗚嗚作響中偶有碎石砸落,馬兒受驚嘶鳴,這些鏢師倒放寬心,因爲上方探路的可是入衍境的高手。當鏢隊離出口越來越近時,所有人鬆了口氣,手指離了劍柄,舒緩緊繃多時的身體。

外面天藍雲捲,本是野草叢生的荒郊野地,卻是站着數十個怪異身影。

有血滴落泥地,一個血淋淋的人頭被拎着,僵硬了的面容正是那攀上谷頂的鏢師。

“在山谷埋伏,哪裡比的上此時此地,讓你們的小心肝一驚再驚纔好,嘿嘿。”說話的是個白袍男,高顴鷹鼻,左手提人頭,肩上扛着鋸齒大刀,刀刃上還染着一抹猩紅。

“大師兄!”鏢隊中有人齊聲喊道。

白袍男將人頭扔在身前,笑道:“在茶攤看了你們手上的繭就知道是常年練劍的主,走鏢的江湖武夫可沒這麼多空餘時間練劍,何況有哪個鏢局清一色用的都是劍。都說正道光明磊落,什麼時候也會騙人了,只是太過拙劣。”

“魔頭,我東霞門此行喬裝成鏢隊正是要誅殺你們,受死吧!”馬背上一個年輕人拔劍在手,怒目相向。

一劍出劍盡出,這些喬裝成鏢師的正道弟子頓時全數拔劍,意氣風發,獨剩領頭的中年道士神色凝重,因爲眼前爲首的這幾個魔頭都來頭不小,原本只想釣出禍害倉州的第一大魔教青教,誰知連同樣勢力不小的鬼燈教和赤虺教也在。(最強教師)

一個光頭尼姑從魔教陣營中走出,緇衣芒鞋黑拂塵,臉上卻濃抹妖冶,那張豐潤紅脣風情魅惑,她盯着方纔大喝的東霞門弟子,伸出如蛇的靈巧舌頭舔舔脣角,笑着說道:“幾位,這小子歸我了,我要吸乾他的火氣。”

“鬼愁娘,我的火氣也很旺。”白袍男扭頭獰笑。

光頭尼姑嗤笑,打量一眼白袍男上下,鄙夷道:“那今晚有本事弄死我啊。”

白袍男伸手捏住光頭尼姑的下巴,咕咚嚥了口口水,囂張道:“不如咱們現在就去,看我怎麼折斷你的腰。”

“少扯皮,給我殺乾淨了。”一個披青發的修長男子走上前,嘴角兩邊各畫了一道青紋,就如流了兩道青血,大黑袖一蕩,垂下兩把鐮刀。

白袍男冷哼一聲,說道:“青蛭,按咱們事先說好的,我赤虺教只是給你們青教幫個手。”

面相陰沉的青發男是青教教主青蛭,光頭尼姑便是鬼燈教教主鬼愁娘,白袍男毋庸多說正是赤虺教教主吞齒。

青蛭不理吞齒,向青教教衆幽冷命道:“殺。”

青教教衆撲殺而去,個個兇戾興奮,甚至恨不得用牙去撕咬,直把這些個正道之人剝皮抽筋生吃,因爲在勢大的正道眼皮底下活得實在苟延殘喘暗無天日。那些從未經歷過生死拼殺的正道弟子見此反而慌了,氣勢急轉直下。

此際,在鏢隊正前方,穿過魔教一方,一里之外有個身影悠哉前行,黑衣白靴,右手攤着本小書,身後揹着如小棺材的木匣。他正聚精會神盯着小書看,封皮上寫着書名《春神賦》,也不知裡面有什麼,只見他左手指尖摩挲下巴上的鬍渣,嘴裡嗯嗯點評稱讚。(欲醫天下)

“布鶴翼陣!”中年道士一掌拍在馬背,身形向前騰起,掛在馬身上的劍清吟出鞘,如大雁急掠而過,小宗師的修爲展露無遺。

中年道士的這一聲喝震散了所有弟子的緊張驚恐,紛紛拔劍落馬,如鶴翼展開迎向嗷嗷而來的三大魔教教衆。

“小荷才露尖尖角啊,呵呵,但這畫工精湛之餘不夠寫實,哪有這麼誇張的動作。”背木匣的年輕人自個點評,擡頭眺了一眼遠處的廝殺,就當什麼也沒看見,繼續將視線落在《春神賦》上。

這樣的正魔之戰在炎龍帝國的各地不斷上演,但這一戰異常慘烈。

有劍氣刀氣的地方,加上飛劍破空穿梭,自然是殘屍斷肢遍地,濺出那奪目的滿地猩紅。

一里的距離,足夠讓正魔兩方死的差不多了。

走至場內的背木匣年輕人被腥風襲面,合上《春神賦》收入懷,這才嘆道:“世上有那麼多美好,你們怎麼非要殺個你死我活。”

對峙的正魔兩方同時注意這陌生人,背個木匣倒像是高人作派,但怎麼也看不出有半分高人的氣質,這貨還不知形象伸手挖起了鼻孔。

正道這邊倒是有弟子認出了此人,但身陷與魔教的死局,哪還有閒心理會。其實這背木匣年輕人的頭像近來在周邊州郡極易見到,官府通緝的罪名是採花大盜,專採官老爺或富商的寵妾。

一個採花賊怎麼有膽冒頭,是傻還是有實力?

正當正魔兩方納悶之際,峽谷方向也出現了一個詭異身影,因爲背的是一尊貨真價實的大棺材。

這個身影模樣似趕考的書生,白衣方巾,可卻是死氣沉沉,說不出的陰鬱,臉龐蒼白無血,眼珠墨黑。身後那尊古棺由黑金打造,雕刻的圖案因年久極難辨,地面上伏着的屍首忽化出精血,如一縷絲巾飄向峽谷方向,最後被古棺吞噬。

魔教這邊開始興奮,因爲雖判斷不出背木匣年輕人的身份,但峽谷這邊的背棺書生絕對是魔教中人!

“你們快走。”背木匣的年輕人正色道。

魔教教衆興奮,殘存勢弱的正道弟子卻是驚慌,這時背木匣年輕人化作流光閃入場內,將幾個正道男弟子用寸勁一腳一個踢飛得無影無蹤,待他落在一名正道女弟子身邊,女弟子心驚之餘反應過來,發現背木匣年輕人居然伸手入她懷,還用力捏着。

“你!!”女弟子頭腦錯亂。

背木匣年輕人只是乾笑一聲,收回鹹豬手,將這女弟子送離。

接下來的情況依然如此,正道男弟子被無情的踢飛,不論死活,而女弟子則被這背木匣年輕人溫柔送走,只不過無一倖免被吃了豆腐。

最後,背木匣年輕人身形停在了鬼燈教教主鬼愁娘身前。

“你真的毀了我的三觀!”

一言之下,背木匣年輕人毫不留情一巴掌扇飛鬼愁娘,要多遠就有多遠,反正成了天際中的一點黑。

剩餘的魔教一方還在迎接同道,卻被同道的古棺猝然吸盡精血,毫無反抗之力,一併成爲枯屍倒地。

獨活的背木匣年輕人安然無恙的往前走,本想井水不犯河水參擦肩而過,卻發現對方氣機籠罩而來,殺意昭然。

“要打?”背木匣年輕人蹙眉問道。

“八荒劍冢的?”背古棺書生陰冷問道。

背木匣年輕人往背後瞥了眼,這被天下人取笑爲棺材的木匣,簡直成了活招牌,所以天下有一種道叫棺材道。

“我殺過你們八荒劍冢的遊歷弟子。”背古棺書生嘴角抽了抽。

背木匣年輕人擡頭望天,唏噓道:“殺了便殺了,各安天命。”

“我不介意再添一個。”背古棺書生說罷將古棺重重卸在身側,話語已經極具挑釁意味了。

背木匣年輕人也將木匣卸下,同樣手撫在左側,挖着鼻屎回道:“唉,命裡有時終須有,那我們乾脆點吧。”

“希望你的八劍不會讓我失望。”背古棺書生神魂一晃,爆發出的神識動盪天地間,古棺棺蓋砸落在地,裡面站着一人,全身覆邪異烏甲,面相與書生猶如同一個模子刻出,只是從散發的死氣就判斷出是一尊殭屍。

“你還真要你失望了。”背木匣年輕人手拍木匣,同樣是蓋子打開,可裡面哐啷掉出的是八柄鏽跡斑斑的殘劍。

背古棺書生嗯了一聲。

背木匣年輕人又挖着鼻屎說道:“藏劍劍毀,棄劍劍死,帶它們是劍冢的規矩,沒辦法。”

“那你不是必死無疑了?”背古棺書生話音一落,神魂出竅又瞬間鑽入古棺殭屍的靈臺。

殭屍甦醒,睜開血眼後無數血管從眼眶暴開,身上烏甲如貼壁的壁虎般忽然扭動似活物,晃出古棺後又將本尊送入古棺內,棺蓋轟然合上,極速旋動入土,無跡可尋。

殭屍綿長吞吸一口氣,忽衝向背木匣年輕人,方圓數裡內的塵土被它氣機裹卷,勢如蔽天龍捲。

扶木匣的年輕人氣機如止水,如臨泰山崩於前而不亂,輕笑道:“那試試。”

殭屍挾裹天地而來,年輕人卻只是風輕雲淡送出右手劍指。

霎時,有一道粗大青灰光芒衝擊在塵土龍捲上,殭屍被轟飛,眼前只見無盡劍光,竟被衝擊得倒飛入峽谷之中。

“劍呢?”峽谷中的殭屍驚詫道,方纔明明在劍光之後感受到了一柄劍,這時候在這八荒劍冢弟子身上卻無影無蹤。

年輕人一步未動,垂着右臂,有數片枯葉飛身,卻莫名奇妙被切成碎片,不沾黑衣,開口道:“身有七八劍,不如我爲劍。神劍可永存,我爲劍體,自然可以不滅。出自八荒劍宗的不滅劍體,請領教。”

“哼。”峽谷中的殭屍兩臂一繃,身上出現數張臉想掙扎着衝出皮囊,眼眶和嘴凹陷的瘮人,在肌肉噼啪作響中,殭屍**變大,身形拔高成八尺(一丈九尺),狂吼之下雙臂往左右猛然推出,隔空將峽谷兩壁恐怖的推開去十數丈,山體擠壓。雙方的第二個照面,當殭屍飛出峽谷時,年輕人也躍離了地面,更荒謬的是,天地竟合攏,彷彿只存他一劍。

第8章 等我十年第15章 黑白無常第18章 十道第24章 神魂和本源第89章 身後第48章 奴印第64章 天兵陣第4章 釣鬼第51章 劍一第88章 只因情第6章 小孩唬大人第9章 方舟第2章 半個饅頭的情義第5章 深巷裡的荷包蛋第101章 九尾之怒第51章 劍一第68章 有人提頭來第14章 陰兵借道第97章 百仙巫妖屠牛輩第20章 道自長存第9章 般若太陽精經第74章 無言不無情第61章 七大聖第26章 他來了第13章 一劍斬執迷第92章 王母娘娘第11章 是條龍也給老子低頭第33章 赤帝葬地釣火神第104章 殺魔至第14章 羿城這一夜的血(下)第103章 烏鴉之眼,陰陽之火第17章 我輩書生有宏願第127章 大聖歸來第29章 混沌境第97章 百仙巫妖屠牛輩第58章 一戲第8章 妖回第23章 小人物崛起第49章 魔雲壓山山欲摧(下)第3章 一時一念第71章 正道雲集第60章 死物換活物第61章 七大聖第35章 馬面,冥神相第70章 陰陽殺陰陽第14章 羿城這一夜的血(下)第86章 你又能做什麼第45章 煉丹大會第5章 秋風原第36章 有人站古城牆上第84章 我有一劍逍遙遊第44章 又是我第47章 一樹開花第77章 魔亂第122章 南海之巔(上)第45章 墳地真是個好地方第10章 人在第23章 神臨第104章 殺魔至第36章 老狗道人第15章 劍字別第5章 秋風原第4章 釣鬼第60章 爲魔亦爲神第2章 少女心第13章 八劍第55章 不作不死第16章 猩紅銅錢第102章 身死第4章 破廟老樹黑鴉斷江第36章 老狗道人第96章 一物降一物第13章 八劍第15章 黑白無常第98章 大場面大動靜第43章 不知面不知心第74章 一碗酒,不幹而盡第27章 雪紋第7章 莽虎真人第51章 劍一第14章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第60章 死物換活物第100章 萬神睜眼三十一章 十陽第39章 陰間路上執子之手第51章 劍一第87章 天外飛神第20章 道自長存第20章 道自長存第29章 混沌境第37章 三藏寺裡有道理第69章 一劍來第24章 三十二魁甲第50章 殺第7章 無情非無情第6章 火劫第26章 混元金斗第14章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第22章 道妖人鬼酒第14章 陰兵借道
第8章 等我十年第15章 黑白無常第18章 十道第24章 神魂和本源第89章 身後第48章 奴印第64章 天兵陣第4章 釣鬼第51章 劍一第88章 只因情第6章 小孩唬大人第9章 方舟第2章 半個饅頭的情義第5章 深巷裡的荷包蛋第101章 九尾之怒第51章 劍一第68章 有人提頭來第14章 陰兵借道第97章 百仙巫妖屠牛輩第20章 道自長存第9章 般若太陽精經第74章 無言不無情第61章 七大聖第26章 他來了第13章 一劍斬執迷第92章 王母娘娘第11章 是條龍也給老子低頭第33章 赤帝葬地釣火神第104章 殺魔至第14章 羿城這一夜的血(下)第103章 烏鴉之眼,陰陽之火第17章 我輩書生有宏願第127章 大聖歸來第29章 混沌境第97章 百仙巫妖屠牛輩第58章 一戲第8章 妖回第23章 小人物崛起第49章 魔雲壓山山欲摧(下)第3章 一時一念第71章 正道雲集第60章 死物換活物第61章 七大聖第35章 馬面,冥神相第70章 陰陽殺陰陽第14章 羿城這一夜的血(下)第86章 你又能做什麼第45章 煉丹大會第5章 秋風原第36章 有人站古城牆上第84章 我有一劍逍遙遊第44章 又是我第47章 一樹開花第77章 魔亂第122章 南海之巔(上)第45章 墳地真是個好地方第10章 人在第23章 神臨第104章 殺魔至第36章 老狗道人第15章 劍字別第5章 秋風原第4章 釣鬼第60章 爲魔亦爲神第2章 少女心第13章 八劍第55章 不作不死第16章 猩紅銅錢第102章 身死第4章 破廟老樹黑鴉斷江第36章 老狗道人第96章 一物降一物第13章 八劍第15章 黑白無常第98章 大場面大動靜第43章 不知面不知心第74章 一碗酒,不幹而盡第27章 雪紋第7章 莽虎真人第51章 劍一第14章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第60章 死物換活物第100章 萬神睜眼三十一章 十陽第39章 陰間路上執子之手第51章 劍一第87章 天外飛神第20章 道自長存第20章 道自長存第29章 混沌境第37章 三藏寺裡有道理第69章 一劍來第24章 三十二魁甲第50章 殺第7章 無情非無情第6章 火劫第26章 混元金斗第14章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第22章 道妖人鬼酒第14章 陰兵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