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歐陽志的捷報

弘治皇帝等蕭敬退下了。

他方纔輕輕的用手指節磕着案牘,而這案牘上,依舊還是從錦州來的捷報。

弘治皇帝緩緩擡眸道:“太子在西山如何?”

宮裡人果然是套路深啊。

方繼藩本還在預備着回答關於歐陽志的問題,現在才知道,原來這歐陽志只是掩人耳目而已,皇上要問的是太子,只是太子在西山的事,不便當着其他人的面詢問罷了。

無論任何時候,皇帝陛下依舊是最關心朱厚照的,無論當着朱厚照的面破口大罵,還是一頓狠揍也好,這一點,天下人都明白。

所以弘治皇帝突然問出這個問題,方繼藩並不覺得意外。

沉吟片刻,方繼藩便道:“太子殿下在西山種糧讀書,頗有幾分諸葛孔明在臥龍山躬耕一般,倒還愉快。”

弘治皇帝沉默了,半響才道:“朕希望他在西山能學會在東宮學不到的東西,卿家明白朕的意思吧?”

方繼藩點頭。

此時,弘治皇帝倒是失笑道:“朕只有這麼個兒子,大明的天下,將來遲早是他的,朕讓你做少詹事,目的自是不言自明,你好好的做,朕希望你像教導歐陽志一般的對太子。”

“……”

這……臣妾……啊不,臣做不到啊。

方繼藩有點兒懵逼,教導歐陽志一樣……

他腦海裡瞬間浮現出了未來的明武宗皇帝像個二貨一般呆滯的坐在謹身殿裡,無數大臣們脣槍舌劍,然後他老半天崩不出一個屁來。

方繼藩想了想,臉上露出了幾分苦惱,卻還是道:“其實歐陽志這個人,在臣的門生裡,天分很糟糕,學問也很粗淺,臣一直看不上他,陛下,臣說的是實言,認真的。”

弘治皇帝凝視着方繼藩,眉頭皺了皺眉。所有人都將歐陽志當寶,你方繼藩倒是厲害,將人家當草芥,可看方繼藩如此認真的模樣,弘治皇帝竟有點信了。

然後,大抵,弘治皇帝心裡頗爲震撼,這方繼藩……恐怖如斯。

見弘治皇帝不言,方繼藩便接着道:“不過請陛下放心,臣定當盡忠職守。”

弘治皇帝不禁微微一笑:“你還是沒明白朕的話啊,爲天子者,首要的,是宣德,所謂德才兼備,德在才先,朕的意思是,朕希望太子能夠像歐陽志那般擁有高貴的品德。”

“……”

方繼藩忍不住道:“陛下,其實臣的德行……比歐陽志要好,歐陽志只從臣身上沾了一點點德行,他的德行,比起臣和其他門生而言,不過爾爾。”

“是嗎?”弘治皇帝不置可否:“朕也會觀人的,真以爲朕糊塗?”

方繼藩心裡忍不住吐槽了,陛下這眼力勁,居然還好意思說會觀人,我方繼藩三觀奇正,爲國爲民,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此時,弘治皇帝目光一冷:“你在腹誹朕吧?”

方繼藩撥浪鼓似的連忙搖頭:“沒有,臣是個愚忠之人,腹誹君上的心思,連想都不敢想,臣心裡只想着陛下鴻恩浩蕩,千秋萬代。”

弘治皇帝露出微笑,只是這笑是似笑非笑,他定定地看着方繼藩。

卻在此時,外頭竟有宦官匆匆而來,道:“稟陛下,劉公、謝公、李公,會同兵部尚書馬文升,求見。”

弘治皇帝不禁一怔,略感驚訝,怎麼……又去而復返了?

弘治皇帝雖是感到狐疑,倒是不忘又對方繼藩道:“記着朕的話,太子在西山若是不老實,你這少詹事也是責無旁貸。”

話音落下,纔將劉健等人宣進暖閣。

劉健爲首,幾個人進來,都面帶微笑,劉健道:“臣等冒昧,只是……剛出去不久,卻撞到了通政司的人,聽說又是遼東的奏報,還是歐陽修撰的奏本,臣等在想,既如此,不妨親自送予陛下,臣等也想知道這歐陽修撰的奏報之中所言何事?”

大家都很期待啊。

雖然其他人都在吹捧歐陽志,可錦州城如何守城的經過,依舊沒什麼頭緒,既然是歐陽志所報來的,歐陽志肯定會大書特書一番關於堅守錦州的第一手資料,而今錦州之圍已解,無論內閣還是兵部,現在都很愉快,如釋重負了呀,公務上的事,也不怕耽擱這一時半刻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也來了興趣,帶着笑意接過了奏疏。

他徐徐看下去,表情卻又古怪起來,眉頭深深的皺着,可有時,卻又舒展,似乎是逐字逐句,因而看的很慢。

良久之後,弘治皇帝一臉震撼,喃喃道:“此子……真君子也……”

君……君子?

方繼藩一聽君子二字,心裡就哆嗦了,腦海裡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個人物,嶽……嶽不羣……

對於君子,方繼藩印象都不太好,比如那個完蛋的劉大夏,不也曾經號稱是弘治三君子之一嗎?

方繼藩可沒看到他像君子,世上的事,真正堅守道德的人,就決不會四處嚷嚷,可一旦四處嚷嚷,讓所有人都認爲你是君子,那麼只能說明這樣的人會來事,一個會來事的人,算是真君子嗎?

這樣說來,我方繼藩纔是真君子啊,只是我心裡苦,心中的道德和正義感,秘而不宣,不爲外人所知罷了,誰有見過我方繼藩逢人就說自己仁義道德嗎?沒有!

此時,劉健下意識的道:“陛下,這奏疏之中……”

弘治皇帝這才猛地擡眼,道:“奏疏之中,列舉了許多人的功績,從指揮何巖、巡按李善,再到中官劉寶以降,幾乎這錦州,他歐陽志能叫得上名的人,統統都被歐陽志列入其中,唯一沒有列入的,恰是他歐陽志,反而他還反省了自己在堅壁清野時害死了十三名百姓的事,這不是報捷的奏疏,這是一份請罪的奏疏啊。”

請……罪……

衆人面面相覷。

方繼藩第一個反應就是……老實人。

劉健搖搖頭,苦笑道:“真是個忠厚的人啊,倘若不是何巖等人的密奏,或許在陛下和老臣等人的心裡,單憑這份奏疏,他歐陽志不但無功,反而有過了。”

馬文升也是君子,和劉大夏一樣,都屬於弘治三君子之一。

他突然發現,劉大夏沒了,這弘治三君子變成了二君子,二這個詞,聽着……總有點怪怪的,現在似乎,一個冉冉的君子騰騰而起。

他不禁也甚感欣慰地道:“何巖的奏疏是直接發往兵部的,事先肯定沒有必要和歐陽志言明,這歐陽志不肯彰顯自己的功勞,大功當前,卻能剋制自己,反省自己的過失,臣不及他。”

謝遷亦感慨道:“此等忠厚之人,老夫已是許多年不曾見過了,反是爭權奪利的小人見得多了,這歐陽志的德行,老臣佩服。”

李東陽則是若有所思地道:“臣倒是想起一件事,就在韃靼人襲擊錦州之前,歐陽志也上過一份奏疏,當時他人微言輕,臣雖然看過之後直接擬了票,呈送入宮,可能陛下也沒在意,直接就送去司禮監束之高閣了,這份奏疏,若是臣記得沒錯的話,也是請罪,說這堅壁清野之事,他願一力承擔。”

“……”方繼藩眨了眨眼,現在他倒沒有吭聲了。

卻彷彿,一下子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論起裝逼,自己竟不如歐陽門生,果然聖人說得對,三人行、必有我師。

弘治皇帝甚有感觸:“倘若朕的臣子,個個如他這般,三省吾身,絕不與人爭功,也絕不推諉自己的過失,這纔是我大明之幸啊。歷朝歷代,有才者如過江之鯽,可德才兼備者又有幾人?歐陽志,足以擔當朕的腹心之臣,下旨吧,命翰林修文,旌表歐陽志,命人傳抄天下,鹹使聞之。”

這意思是,向天下人表彰歐陽志的功績和品德,也等同是將其列爲表率,使其成爲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劉健等人,也是感觸萬千,宦海沉浮得久的人,哪一個不是早就看清了人性?雖然表面上不說,可心底深處,多少也都知人心險惡。

而歐陽志,就如一道光,瞬間使暖閣中的君臣們爲之讚賞,這樣的人,真不多見了。

你可以笑他是愚蠢,不懂得趨利避害,不知人間險惡,不知變通。

可無論如何,對於這樣的人,最終你還是得肅然起敬,因爲這樣的人,你是無法做到他這般的。

弘治皇帝抿了抿嘴,道:“有這樣的門生,想來就會有這樣的恩師,方繼藩,你做的很好……”

深深的看了方繼藩一眼,似乎弘治皇帝眼底裡滿是欣慰,他有些放心了。

就算方繼藩的品性,到了歐陽志那兒打個對摺,方繼藩再教導太子,太子的德行在方繼藩這兒,再打一個對摺,那也有兩成五歐陽志那般的德行,這已足以讓弘治皇帝欣慰了。

弘治皇帝深深地看着方繼藩道:“記住朕方纔說的話。”

方繼藩有點看不懂弘治皇帝的眼神,是佩服自己呢,還是佩服歐陽志呢?罷了,這樣的問題,多想無益!

方繼藩老老實實的道:“臣……遵旨。”

第五百三十九章:儲君之怒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二百七十一章:漢道昌第五百七十一章:祖墳真的冒煙了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二百一十三章:神器何其重也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二百二十三章:面聖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二百二十七章:龍顏大悅第一百七十六章:放榜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三十七章: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三百六十二章:賞罰分明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六百六十二章:太子很棒棒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六百二十三章:十萬火急的奏報第二百七十五章:宮中亦有真情第五百七十五章:陛下洪福齊天第八十一章:教書育人第八百五十一章:就是如此強大第一百六十八章:師生情深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蕩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閱試第三百九十六章:貪天之功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四百零七章:入朝第七百七十三章:虎伯無犬侄第三百六十四章:聚財第七百一十四章:重重有賞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五百九十六章:聖王出世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朱厚照回來了第八百五十九章:天縱奇才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三百零八章:天下之福第一百二十二章:關乎社稷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朱厚照回來了第七百四十章:見駕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六百九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三百一十五章:彰顯國威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一百六十一章:討教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子殿下的答卷第二百二十五章:渾身都是寶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八百三十四章:至親至愛的師叔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爲天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勞第五百六十章:崛起吧!西山書院第二百三十五章:建功立業第八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四百章:大治之世第四百五十四章:大功告成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八百一十五章:國朝以孝治天下(第二更,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三百五十三章:冊封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八百七十七章: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一百一十一章:下詔罪己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經 回來了第五百七十七章:神醫朱厚照第六百五十六章:母子平安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駕西山第三百零九章: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六百五十一章:手術
第五百三十九章:儲君之怒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二百七十一章:漢道昌第五百七十一章:祖墳真的冒煙了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二百一十三章:神器何其重也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二百二十三章:面聖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二百二十七章:龍顏大悅第一百七十六章:放榜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三十七章: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三百六十二章:賞罰分明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六百六十二章:太子很棒棒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六百二十三章:十萬火急的奏報第二百七十五章:宮中亦有真情第五百七十五章:陛下洪福齊天第八十一章:教書育人第八百五十一章:就是如此強大第一百六十八章:師生情深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蕩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閱試第三百九十六章:貪天之功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四百零七章:入朝第七百七十三章:虎伯無犬侄第三百六十四章:聚財第七百一十四章:重重有賞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五百九十六章:聖王出世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朱厚照回來了第八百五十九章:天縱奇才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三百零八章:天下之福第一百二十二章:關乎社稷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朱厚照回來了第七百四十章:見駕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六百九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三百一十五章:彰顯國威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一百六十一章:討教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子殿下的答卷第二百二十五章:渾身都是寶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八百三十四章:至親至愛的師叔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爲天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勞第五百六十章:崛起吧!西山書院第二百三十五章:建功立業第八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四百章:大治之世第四百五十四章:大功告成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八百一十五章:國朝以孝治天下(第二更,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三百五十三章:冊封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八百七十七章: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一百一十一章:下詔罪己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經 回來了第五百七十七章:神醫朱厚照第六百五十六章:母子平安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駕西山第三百零九章: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六百五十一章: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