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

劉健的首肯,並沒有讓李東陽和謝遷輕鬆。

他們自然清楚,哪怕是劉健同意了,又如何?

這可是天大的事,不是鬧着玩的,這劉公,是已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打算。

見劉健匍匐在地,弘治皇帝的眼睛,竟有些模糊。

事實上,弘治皇帝也有點舉棋不定。

他深知真能貫徹,便算是解決了大明王朝最大的隱患,可是………

想要做到,實是太難了,首當其衝的,將會是劉健,因爲劉健乃是內閣首輔,所有的壓力都會衝着他去。

這方繼藩倒是說的輕鬆,問題在於,大家壓根不會去找他這個駙馬啊。

李東陽和謝遷,與劉健一向相交莫逆,此時也禁不住遲疑了。

最終,他們拜倒在地:“臣等……”

後頭的話,竟是哽咽了,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方繼藩站在一旁,心裡感慨。

劉健還是有情懷的人啊。

至於劉東陽和謝遷,倒挺有義氣,歷史之中,這三人名聲都不算壞,這歷史可能會有偏向,可大抵還是八九不離十的,一個純粹的壞人,不可能得到好名聲,而如方繼藩這般純粹的好人,大抵也會被千秋史筆所溫柔的對待。

當然,若是有人敢在明實錄裡說方繼藩的壞話,方繼藩保證砍死他。

就算等自己百年之後,有哪個人不開眼。

自己這麼多徒子徒孫,怕啥?

當然,想要完成這個壯舉,的確很難。

終明一朝,每一個人都知道,眼下土地兼併問題的嚴重,也明白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是……哪怕是到大明滅亡,到了幾乎要亡天下的地步,也沒有人願意去解決這個問題。

倒是到了清朝雍正年,將士紳一體納糧解決了。

這固然是因爲雍正本就是個狠人的原因,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大明是真的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大明的統治基礎,本就是仰賴於士紳,自己砍自己,不存在的事。

而清朝表面上,是維持了大明的國策,可實際上,雍正的基本盤,來源於後金人,此前所謂被優待的士大夫,終究不過是外人而已,所以雍正可以毫不猶豫的對反抗者舉起屠刀,誰不服,就宰了你,讓你閉嘴,你就得乖乖閉嘴。

因此,在大明玩這個,不啻是在玩火,風險很大。

此時,弘治皇帝吁了口氣,他擡眸看了一眼方繼藩,道:“好了,方卿家,朕想聽聽你,如何士紳一體納糧。”

方繼藩認真起來,道:“陛下,士紳爲何不肯納糧?”

弘治皇帝不禁一愣,這個問題,他沒想過。

面對弘治皇帝的反應,方繼藩像是早就知道似的,此時接着道:“這是因爲士紳在納糧之後,也未必能使自己有好處。因而這天下士紳一聽到納糧,就勢必羣起而攻之。”

“所以眼下要解決根本問題,就必須讓他們知道,朝廷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做到這一點,讓他們真正嚐到了甜頭,到時,即便會有牢騷,可他們的抵抗也斷不會如此激烈了。”

弘治皇帝皺了皺眉,若有所思,口裡則道:“現在,難道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嗎?”

方繼藩沉默了很久,而後道:“兒臣不想深入探討這個問題,畢竟事情只能一件一件的解決,兒臣所說的用之於民,是在於那種看得見,摸的着的好處。”

“好吧。”弘治皇帝始終凝眉:“你繼續說下去。”

“所以,可先在一縣做嘗試,至少先將反抗降到最低,若是這士紳一體納糧,在該縣得以解決,再徐徐圖之,慢慢的推廣。不妨我們將該縣稱之爲模範縣。”

模範縣……

弘治皇帝不禁一怔,方繼藩總能給他們冒出新鮮東西。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問題能得以解決。

弘治皇帝苦笑道:“哪個縣可以?”

方繼藩想了想,才道:“最好先從近處着手,不如從保定府定興縣開始,那兒距離京師足夠近,一旦有事,朝廷可以立即解決,防止事態擴大。”

弘治皇帝微微低頭思索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道:“新城距離定興也不過百來裡而已,確實不成問題。

方繼藩又道:“除此之外,還得派一個有膽有識之人。兒臣思來想去,臣的門生歐陽志前往較爲適合。”

“歐陽志……”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

這方繼藩,可真下本錢啊。

自己的首席大弟子,居然派了去,這不就擺明了就是向天下人宣告,沒錯,這餿主意是我方繼藩出的,來打我啊,笨蛋們。

劉健等人,原以爲方繼藩會做縮頭烏龜,誰曉得這方繼藩竟還很有擔當。

弘治皇帝卻是眉毛一挑:“歐陽志他是翰林侍讀學士,身份清貴,只做一個小小縣令?”

方繼藩正色道:“他依舊還是翰林侍讀學士,這樣做,也說明了朝廷對定興縣的重視。除此之外,兒臣斗膽以爲,暫時不能以士紳納糧去定興立這個標榜,不妨……先尋個明目,不如說募捐之類。”

這倒是好主意,起碼不會一下子激起士紳的反感。

弘治皇帝點頭:“還有呢?”

“還有……”方繼藩嘿嘿笑道:“還有,就看歐陽志了,看他能不能頂住壓力。”

“只要頂過去,事情便罷,頂不過去,就全盤皆輸,兒臣就當沒了這個徒弟。”

說罷,方繼藩看了劉健等人一眼,而後又道:“而劉公等人,只怕未來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弘治皇帝踟躕着:“你有把握?”

方繼藩道:“只有三成把握。”深吸一口氣之後:“可是……若能辦成,便是利在千秋之舉。陛下,試一試吧,反正就算是輸了,於陛下也是無礙。”

這意思等於很明白的說,反正死的是別人,就算是犧牲,到時真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還可以罷免內閣大學士,甚至是罷黜歐陽志這些罪魁禍首來平息天下人的憤怒。

方繼藩顯然是想孤注一擲了,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而讓歐陽志去,顯然代表了方繼藩的決心,他若是辦不成,大不了跟自己回家賣房去。

弘治皇帝面上露出了羞色,他忍不住道:“你胡言亂語什麼?”

方繼藩汗顏:“兒臣萬死。”

弘治皇帝臉上肅然起來,厲聲道:“朕想要嘗試,是自知一旦成功,此舉便是利國利民,造福萬千的百姓,若是功虧於潰,這個責任,朕來擔當。朕的列祖列宗們也並非沒有被人所詬病過,你以爲朕真的沽名釣譽,只求在別人眼裡,做一個聖君?朕的列祖列宗也不乏有人被人暗中稱之爲昏聵者,他們可以,朕也無妨。你說有三成把握……”

弘治皇帝站起來,揹着手,看着奉天殿外的落地玻璃,只是眼眸裡的光芒,似是透出了一股堅定,聲音竟有些顫抖:“試試吧,歐陽志若是不怕身敗名裂,劉卿、謝卿、李卿願與朕共進退,連你方繼藩……”

方繼藩霎時的臉一紅:“陛下,不要用連好嘛,這個連字,聽着有些寒磣。”

弘治皇帝正色道:“你方繼藩,既也肯爲天下百姓一試,好,那就試,就從定興縣開始。”

劉健等人的心裡打着鼓,只是到了此時,卻也無別話可說了,便道:“吾皇聖明!”

弘治皇帝回頭朝方繼藩一笑:“朕倒是很想看看,你所謂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

歐陽志有點懵。

定興縣令,奉旨向定興縣士紳募捐。

怎麼感覺是在侮辱定興縣士紳們的智商。

當然,歐陽志此時還沒反應過來。

方繼藩坐在堂中,看着歐陽志。

他喜歡這個傢伙,和自己一樣,都是本份老實,果然什麼樣的師傅,就教出什麼樣的弟子啊。

方繼藩語氣沉痛道:“歐陽志,你在聽嗎?”

“……”

良久,歐陽志道:“呀,師父,您說。”

方繼藩道:“我慢慢說,你自行理解。”頓了頓:“此事關係重大,事關我大明千秋,一旦失敗,你便身敗名裂,從此之後,怕是官做不成了,只好遺臭萬年,跟着爲師悽慘的賣房度日。可若是成了,則功在千秋。我是這樣對陛下說的,爲師說,這樣的事,非要有大智大勇之人,方可貫徹下去。你智商雖然不足,可勇氣可嘉,爲師最心疼的就是你,所思來想去,還是向陛下推薦了你。”

歐陽志這一次算是聽明白了,他作揖道:“恩師有命,學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方繼藩高興起來,說實話,這樣的人,哪怕是一丁點智商都沒有,宛如一個智障,方繼藩也喜歡。

“我寫下一個章程,你什麼都不必管,只管去做,陛下已有默許,正定縣不遠,駐紮着一支京營,此營的指揮姓吳,算起來,和我方家也是有一些淵源了,若是事態緊急,隨時可以調用,總而言之,爲師借的就是你這一股子忠心不二,你立即收拾一下,明日就去赴任,總之,按着章程辦!”

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六百八十二章:神箭手第六百零七章:揚眉吐氣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二百二十九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九十四章:聖人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六百四十七章:傳道第四百五十八章:恭喜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七百二十六章:吃貨的神器第一百七十七章:孺子不可教第七百七十三章:虎伯無犬侄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五百四十七章:真是大捷啊第五百三十八章:真香啊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四百九十四章:聖人第五百五十一章:壞人心術楊廷和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後算賬第三百四十二章:大開眼界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四百一十章:民貴君輕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五百八十三章:好香第五十一章:名震京師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報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零四章:太子殿下賢能第五百二十一章:封侯第二百二十一章:真香第一百三十章:給皇后出主意第三百九十六章:貪天之功第八百一十一章:聖駕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三百一十一章:簡在帝心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九十六章:放榜第四章:敗家第三百三十七章:太子施教有方第二百七十五章:宮中亦有真情第五百九十五章:何以安天下第二百九十四章:真神器也第七百七十二章:破賊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八百六十七章:孫兒見過大父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一章:不要放棄治療第七百零七章:聖命第一百八十四章:暗度陳倉第五十五章:惺惺相惜第一百二十三章:升官發財第九十六章:放榜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勝第五百五十三章:平平無奇公主殿下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六百七十九章:麒麟臂第三百八十五章:陛下有請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八百二十四章: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一百三十八章:給太皇太后的禮物第二百九十一章:歐陽志的捷報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四百三十八章:發大財了第四百三十五章:以德服人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蕩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五百九十五章:何以安天下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四百八十七章:倭寇來襲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訊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六百五十章:破肚第八十一章:教書育人第六百九十章:九連射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
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六百八十二章:神箭手第六百零七章:揚眉吐氣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二百二十九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九十四章:聖人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六百四十七章:傳道第四百五十八章:恭喜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七百二十六章:吃貨的神器第一百七十七章:孺子不可教第七百七十三章:虎伯無犬侄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五百四十七章:真是大捷啊第五百三十八章:真香啊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四百九十四章:聖人第五百五十一章:壞人心術楊廷和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後算賬第三百四十二章:大開眼界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四百一十章:民貴君輕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五百八十三章:好香第五十一章:名震京師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報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零四章:太子殿下賢能第五百二十一章:封侯第二百二十一章:真香第一百三十章:給皇后出主意第三百九十六章:貪天之功第八百一十一章:聖駕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三百一十一章:簡在帝心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九十六章:放榜第四章:敗家第三百三十七章:太子施教有方第二百七十五章:宮中亦有真情第五百九十五章:何以安天下第二百九十四章:真神器也第七百七十二章:破賊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八百六十七章:孫兒見過大父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一章:不要放棄治療第七百零七章:聖命第一百八十四章:暗度陳倉第五十五章:惺惺相惜第一百二十三章:升官發財第九十六章:放榜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勝第五百五十三章:平平無奇公主殿下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六百七十九章:麒麟臂第三百八十五章:陛下有請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八百二十四章: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一百三十八章:給太皇太后的禮物第二百九十一章:歐陽志的捷報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長大了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四百三十八章:發大財了第四百三十五章:以德服人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蕩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五百九十五章:何以安天下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七百零六章:吾皇聖德啊第四百八十七章:倭寇來襲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訊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六百五十章:破肚第八十一章:教書育人第六百九十章:九連射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