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恩師無事

有腿疾還去南昌?

張升看着蕭敬。

不敢相信。

太子帶着幾個扈從,就有自己兒子。

他不敢相信。

可是……卻又不得不信。

蕭敬是不會開玩笑的,這事兒,只要一查即知。

張升覺得心裡堵得慌,想哭。

找死啊,這是找死啊。

那寧王,勾結了鄱陽湖水賊,又有寧王衛,形勢已經越來越嚴峻,或許,現在寧王已經反了,這個時候,去南昌,還號稱要殺寧王,這不就是在找死嗎?

張升想死。

他無措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道:“速去準備吧。”

一直詔令,轉瞬間而出。

一時之間,京中沸沸揚揚。

可陛下一意孤行,在當日,英國公張懋代天子巡閱了三千營,次日一早,三千營開拔。

大明所奉行的,乃是天子守國門的方略。

其實這更像是宋時強幹弱枝戰略的延續。

在宋時,大量的軍隊集結在國都,牢牢掌控在皇家手裡,以至於邊鎮和地方州府,幾乎無兵可用,一旦到了戰時,再從開封抽調兵馬,軍隊的調度,極爲繁瑣,這也是宋時雖有禁軍百萬,可實際上,對於邊鎮的控制力並不強的原因。

而文皇帝吸取了這個教訓,一方面,大明的精銳不能形成藩鎮,最終被邊鎮的軍將們控制,既如此,索性定都在大明隱患最大的北方,也即是北京城。

如此一來,國都距離前線極近,而天下最精銳的兵馬,屯駐於京師,朝廷可以隨時掌控,不必擔心,形成藩鎮的局面,又因爲京師距離邊鎮不過數日之遙,自北京走一兩日,便可出關,因而,一旦有了戰事,朝廷可以隨時調用京營馳援,哪怕是平時,京營和邊鎮,也可來回換防,不需太多成本。

這個國策,既吸取了導致唐朝滅亡,地方將軍們擁兵自重的教訓。又吸取了北宋強幹弱枝,以至北宋處處被動挨打的局面。

可是……這其中,也導致了一個致命的缺陷,即邊鎮雖是固若金湯了。可因爲天下的精兵,都聚在京師和邊鎮一線,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帶,大多是普通的軍衛爲主,這些軍馬,幾乎沒有薪俸,管理紊亂,說他們是民兵,都算看得起他們。這纔是區區一個倭寇,引發了東南混亂的直接原因,靠一羣農民,能驅逐水寇嗎?

現在寧王作亂,之所以引發朝廷動盪,也正因如此,寧王是蓄謀已久,他的寧王衛,勢必是精銳,又暗通了水賊,而江南一線的官軍衛所呢,幾乎沒有一個,能戰的,唯一還有戰鬥力的軍馬,也只有守備南京的一些衛隊,還可一戰。

朝廷要討伐寧王,就必須抽調京師的京營,可皇帝在京,邊鎮也需防備,京營人馬,又不能抽調太多。

現在……問題解決了。

陛下御駕親征,於是乎,三千營,五軍營、勇士營、驍騎營、神機營、金吾衛,傾巢而出。

御駕親征,動員的反而極爲迅猛。

張懋率軍出發不久。

弘治皇帝行在便已出京,浩浩蕩蕩的勇士營隨扈,張懋是先鋒,天子自居中軍,左右兩翼,則爲精銳的三千營,此後,各地五軍營骨幹抽調而出。

此次,弘治皇帝決心將士的封賞,支取內帑,這令陪駕的衆臣,還有內閣各部,心裡好受了一些。

陛下有銀子啊。

大家早就私底下算過了,內帑裡的存銀,至少六百多萬兩,這個數目太驚人了,現在內廷的收益驚人不說,最可怕的是,陛下他只進不出。

禮部尚書張升、兵部尚書馬文升,以及翰林侍講學士歐陽志,俱都隨行。

因爲中軍出發的極快,只用了兩三日時間,便直接出了京,勇士營和金吾衛伴駕左右,這萬餘軍馬,又有兩萬的三千營和部分的五軍營護翼,前頭更有有驍騎營爲先鋒,再之後,則是六七萬五軍營,糧草調度不及,雖此前兵部爲了平叛,已在各處徵召了民力,在沿途有所供應,可想要維持十數萬大軍,還有捉襟見肘,所以後隊殿後的五軍營,則故意放緩了開赴的腳步。

只是皇帝一意孤行,非要前鋒和中軍先行,這引發了巨大的擔憂。

從前的弘治皇帝,對於大臣們的建議,歷來是願意聽取和採納的,可近來,越來越開始‘蠻幹’起來,臣子們根本攔不住,對他莫可奈何。

出了京,弘治皇帝只一味命中軍急行,中軍走的太快,左右兩翼,也不得不加快步伐。前鋒的張懋一看,哎呀,陛下的中軍都要追上來了,於是,不得不加快了速度,瘋狂的斥候,在沿途各州府遊蕩,因爲急行,他們需更快捷的打探各處,防止出現可能出現的敵情。

弘治皇帝騎上了馬。

坐在馬上,他氣喘吁吁,尾隨而來的蕭敬一味苦勸,請陛下上乘輿,可弘治皇帝卻是大手一揮,以至於,一日騎馬下來,便覺得兩側的大腿被磨破了,淤青了一塊,他咬着牙,讓人用熱巾敷了,方纔緩解一些。

此時剛剛紮營,歐陽志沒有去吃飯,他的右手,還是被包紮的像個豬肘子。

弘治皇帝道:“卿家的兩股沒有磨破嗎?誒……要不要也敷一敷?”

歐陽志道:“陛下,臣久習弓馬,已是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異常。”

弘治皇帝感慨;“當初聽說太祖馬上得天下,今日方知,人在馬上,何等艱辛……”他情緒不好,鬱鬱不樂,若不是天色要黯淡,他甚至還想催促中軍再急行數十里。

歐陽志看了弘治皇帝一眼:“陛下,想來爲太子殿下,心急如焚吧。”

“這個小畜生。”弘治皇帝痛罵:“當初若知道他是這般,真恨不得溺死他。”

罵了一通,也沒有解恨,卻是突然一嘆:“可即便是畜生,也有舐犢之情啊,太子再頑劣,他也是朕的兒子,是朕的骨肉,他調皮,是朕疏忽了他,沒有將他教育成才,這是朕的責任。他總是一意孤行,急於立功,朕在想,或許是朕真的錯了,朕有時,對他過於苛刻,總希望他能做個完人,這壓力,太大了。他畢竟,還只是個少年郎,怎麼承受的了呢?朕未成年的時候,吃了許多苦,所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可他自幼被朕和她的母后溺愛,可現在長大了一些,朕卻又期待他能做個好太子,如朕做太子時一般,這……”

弘治皇帝說罷,搖搖頭。

“是朕錯了,既然錯了,就要彌補,朕得將他找回來,他不能死啊。”

歐陽志道:“有恩師在,殿下一定不會有事的。”

弘治皇帝一直奇怪,爲啥歐陽志在得知太子和方繼藩跑去了南昌府,他一點都不急,現在聽了歐陽志的話,弘治皇帝不禁道:“卿一點都不擔心?”

歐陽志搖頭:“恩師不會有事。”

“倘若有事呢?”弘治皇帝不滿意這等乾巴巴的回答。

歐陽志如復讀機,還是那等稍稍卡殼的那種:“恩師不會有事。”

弘治皇帝絕望了,他放棄了繼續詢問,只道:“朕要早些就寢,明日,還要趕路。”

他一聲嘆息,心事重重。

……

大帳之外,馬文升眼裡佈滿了血絲,有點上火,因爲大軍出來的太急,兵部的準備不夠充分,預備的帳篷不足,糧草,也大多都是庫中的陳糧,各處的軍將,圍着他,七嘴八舌的叫苦。

馬文升既不敢說,你們找皇上去,這怪不得本官。又不能說,你們吃*去吧。

卻只好和顏悅色:“共體時艱,共體時艱,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哎……”

好不容易掙脫開這些軍將,帳篷不夠,他和張升同住一個帳子,掀開簾子進去,便見張升揹着身,抹着眼淚,馬文升又嘆息:“這過的是什麼日子啊……張公,別哭了,哭了也哭不回來。”

張升眼淚氾濫出來:“負圖,你這就不知了,吾兒有腿疾啊,去了南昌府……哎……寧王狼子野心,一旦察覺了他們,豈會輕易放過?”

馬文升不想聽他嘮叨,白日伴駕的時候,他聽弘治皇帝碎碎念已唸的夠多了。

太子擅自去了南昌的事,乃是機密,只是有限的幾個人知道,因而,陛下也只能跟有限的幾個人說,自己是受害者啊。

“天哪。”馬文升錘着自己心口:“上蒼不仁,怎麼現在的孩子,都這麼鬧心啊。養兒莫若養犬。”

張升幽怨的道:“吾兒非犬。”

馬文升已是疲憊不堪,陛下只管着出征,自己卻需居中調度,且這中軍,乃勇士營和金吾衛,不在兵部尚書的管轄範圍內,人家可不像京營那般,跟他這兵部尚書客氣,住的不好,吃的不飽,是要罵孃的,且又走了一日,累得一塌糊塗,索性不理抽泣的張升,靴子也不脫,倒頭便睡,一會兒,便響起了鼾聲。

張升也只好憂心忡忡的,伴着這鼾聲,勉強睡下。

……………………

第一章送到,今天起得太遲了,又查了一點資料。

第十五章:龍種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六百五十一章:手術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勞第一百三十六章:試探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後算賬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五百五十二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三十七章: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五章:霸榜第七百九十章:千年未有之功第一百七十六章:放榜第一百四十九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二百一十八章:收穫第八百七十五章: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十六章:強買強賣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五百一十一章:耀武揚威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驚的奏疏第七百五十六章:雖死猶生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七百八十八章:兄弟相見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六百零五章:喜脈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六百五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三百二十九章:承不欺我第二百八十章:夜入後宮第二百九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懷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威武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七百七十二章:破賊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五百二十二章:定遠平波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飛黃騰達第五十八章:萬事俱備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羅者與養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大宗師第四百二十八章:厚顏無恥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八章:滿滿正能量第一百七十八章:志在必得第五百零一章:營救成功第四百零八章:父子深情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三百四十五章:不幸又言中了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一百四十六章:師出同門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八百一十七章:一夜暴富(第四章,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賞賜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蕩第四百六十四章:徐經回來了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傳道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八百三十七章:風雨之後見彩虹第三百三十一章:令行禁止第十五章:龍種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九十三章:春闈第六百八十六章:師父好棒棒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四百九十一章:奏疏
第十五章:龍種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六百五十一章:手術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勞第一百三十六章:試探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後算賬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五百五十二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三十七章: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五章:霸榜第七百九十章:千年未有之功第一百七十六章:放榜第一百四十九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二百一十八章:收穫第八百七十五章: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十六章:強買強賣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五百一十一章:耀武揚威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驚的奏疏第七百五十六章:雖死猶生第七百三十二章:金山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七百八十八章:兄弟相見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六百零五章:喜脈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六百五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三百二十九章:承不欺我第二百八十章:夜入後宮第二百九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懷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威武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七百七十二章:破賊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五百二十二章:定遠平波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飛黃騰達第五十八章:萬事俱備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羅者與養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大宗師第四百二十八章:厚顏無恥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八章:滿滿正能量第一百七十八章:志在必得第五百零一章:營救成功第四百零八章:父子深情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三百四十五章:不幸又言中了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一百四十六章:師出同門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八百一十七章:一夜暴富(第四章,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賞賜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蕩第四百六十四章:徐經回來了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傳道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八百三十七章:風雨之後見彩虹第三百三十一章:令行禁止第十五章:龍種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九十三章:春闈第六百八十六章:師父好棒棒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四百九十一章: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