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長生無極

待所有人坐定。

太皇太后才冷不防發現,這几案上,竟有一張印刷的極精美的紙片。

上書曲目: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

這是戲曲嗎?

太皇太后疑惑的看了一旁的張皇后。

張皇后也是有一點懵,沉吟片刻:“四郎是誰,探什麼母?”

回頭,便看朱秀榮。

朱秀榮紅彤彤着臉道:“母后,兒臣也不知。”

張皇后便回頭:“你該好好的管着繼藩,既是夫妻,卻是什麼都不知,倒是讓祖母心焦。”

另一邊,弘治皇帝與諸臣已坐定了。

弘治皇帝對於這唱戲,沒多少興趣,雖也聽過,卻覺得,這東西,有些喪人心志,卻是四顧左右,怎麼還不見方繼藩和朱厚照,心便沉下去,拉着個臉。

張懋等人,一見弘治皇帝如此,頓時個個低着頭,不敢做聲。

驟然間,咚咚咚鏘!

開場鑼鼓驟然而起。

一聽這鑼鼓起,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這……戲,有些稀罕。

不過……竟有幾分別樣的滋味。

在太皇太后懷裡的朱載墨一聽這咚咚咚鏘,頓時激動了,像吃了槍藥一般,口裡咿咿呀呀着什麼,露出**牙。

只是這鑼鼓聲如雷,他說什麼,誰也不曾關注。

此時,卻先有宮婢、楊家四郎和公主登場。

公主乃是個名角,這些日子,努力的改換唱腔,卻也有模有樣。

朱厚照演着小生,自是這楊家四郎,他邁着步,在臺上踱步之後,高唱:“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

而後,回身,坐下,長吁短嘆一聲,繼續開唱。

這唱腔,自是和後世無法相比。

可楊家四郎身上的戲服,雍容華貴,極引人奪目。卻後臺的曲調,亦是幽長。

這第一句,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便立即將人鎮住了。

這便是四郎。

四郎探母的四郎,怕不是鼎鼎有名的楊家將,這楊家四郎吧。

弘治皇帝皺眉,似乎也開始感受到了,戲臺上,那楊家四郎的惆悵。

李東陽卻是暗暗頷首點頭,目不轉睛。

而後,公主款款而上,這楊家四郎,開始表達了自己思母之意。

裡頭的唱詞,無一不精,既俗卻又帶着雅,素雅共賞,哪怕是沒怎麼讀過書的宦官,竟也聽得明白,竟忘了伺候,似乎開始沉浸在了故事之中。

朱厚照站在臺上,起初有些小小緊張,隨後,反而放開了。

他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樂於表現自己,腦海裡,所有唱詞都清晰,他一字字唱着:“統領貔貅戰沙灘,失落番邦十五年。高堂老母難叩問,怎不叫人淚漣漣。”

這四郎探母,出自北宋年間楊家將的故事,卻是說楊家將兵敗,楊四郎被生擒,楊四郎人在曹營心在漢,雖已娶了番邦公主,卻是日思夜想,念着母親,於是纔有了四郎探母。

這故事曲折,卻又淺顯易懂。

且這戲融合了許多戲曲,但凡是聽過戲的人,都能看的明白。

隨着那音樂的節奏,所有人開始沉浸在了劇中。

其中有一段故事,卻是楊四郎向公主道出自己真實身份,幾乎所有人,都揪着心,只恐楊四郎有難。

戲臺上的青衣、小生,他們一舉一動,竟都牽動人心。

太皇太后看的癡了。

竟顧不得朱載墨在那激動的張牙舞爪,咿咿呀呀的大叫:“要打了,要打了,打死他。”

那鑼鼓聲很響,將朱載墨嗷嗷叫的聲音淹沒。

…………

弘治皇帝凝視着戲臺,竟也開始愈發的認真起來,這個故事裡,既有番邦公主與楊四郎的夫妻之情,且還有人在曹營心在漢,心憂家國的忠孝。

說句實在話,一幕戲,能從話本而後擺上臺,最後延續至明清兩個時代,它的價值觀,絕對是最符合當下的觀念的。

這部戲,本就講的是忠孝二字。

弘治皇帝早聽膩歪了才子佳人,此時竟是動容,心裡好像被抓着一般,趕緊去見佘太君啊,趕緊哪,卻不知這母子,何時相見。

這就如一樣東西勾着一般,在音樂的渲染,老生、小生、青衣的不斷分分合合之中,在他們的唱腔之中,整個人,竟是沉浸其中,拔不出來。

楊四郎開始探營,卻是讓人揪心起來……

弘治皇帝見楊四郎遭遇了危險,忍不住,豁然而起,額上青筋曝出,便恨不得說,這楊四郎若是死了,這戲臺上的人,統統治罪。

…………

太皇太后端坐,卻是凝視着戲臺上的楊四郎,這楊四郎的唱腔越發的圓潤,聽着極舒服,她面上動容,既被這故事所感染,可與此同時,卻又不免,想到自己的兒孫們,對自己的孝順,他們,可不就是楊四郎,自己乃是佘太君嗎?

而四郎探母的戲,卻在佘太君和楊四郎相見之後,戛然而止。

留下了萬千懸念。

事實上,後頭本還有故事,可方繼藩可不敢讓楊四郎又回到番邦,做他的駙馬。

這是立場問題,我方繼藩……他楊四郎,都已歸了宋營,怎麼還能回到番邦,與大宋刀兵相見呢。

只是……當這楊四郎與佘太君相見時,不少命婦,卻都已哭的稀里嘩啦。

太皇太后也是喜極,被這母子之情所感動,眼角的淚水滴滴落下。

隨着那鑼鼓又響。

終於,一臺戲,已至尾聲。

“好孩子啊,真是好孩子,這四郎,是個有情有義的好孩子。”周氏眼裡婆娑,看向張皇后和朱秀榮。

張皇后眼眶也紅了,唏噓不已:“是啊,此等至孝之人,理當獎賞。”

太皇太后巍巍顫顫低頭,見朱載墨已是睡了,這麼響的銅鑼,他也呼嚕聲依舊,趴在太皇太后膝上。

太皇太后感慨萬千,忙道:“快,不要讓孩子着涼了,抱去殿裡。”

宦官抱了朱載墨走。

太皇太后才站起,道:“好。”

她說一聲好,早已哭的稀里嘩啦的命婦們,才反應過來,紛紛叫好。

另一邊,弘治皇帝已起身,踱步,忍不住道:“這個楊四郎,實是至孝,大明以孝治天下,此戲,看的朕真是捏了一把汗,他們唱起來,竟出奇的有意思,此前,可有這等戲嗎?演楊四郎的人,真是極好,想來,太皇太后也一定高興的很,賞他五萬金。”

隨來的衆臣,也都沉浸在這戲中,有些走不出來。

那李東陽不禁道:“臣想起來了,那方繼藩,上一次哼的鍘美案,便是這腔調。”

“鍘美案?”

弘治皇帝詫異的看着李東陽。

李東陽道:“狗頭鍘,鍘駙馬啊。”

“……”弘治皇帝臉有點黑。

李東陽一時解釋不清,這鍘駙馬,出自《包公百家公案》,可陛下,未必看過此等世情話本,又怕繼續說下去,會有所歧義。

“也是一幕戲吧。”弘治皇帝道。

“對。”李東陽頗有激動。

這戲有意思啊,李東陽一直跟着節奏走,竟有一種渾然忘我的感覺,聽那唱詞之中,既有悽悽切切,卻也有豪言壯語,既有忠孝,又有人情。總而言之,痛快。

他眉飛色舞,腦子裡還是楊四郎探母的情節,竟還想再聽一段,可腦海裡,那方繼藩所唱的‘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上寫着秦香蓮她三十二歲’的詞兒依舊還是揮之不去。

倘若這《鍘美案》也聽一聽,該有多好。

李東陽心裡覺得百爪撓心。

就在所有人都叫好的時刻。

卻見那臺上的楊四郎竟是跳下了戲臺,徑直朝着太皇太后奔了去。

有宦官反應過來,忍不住輕呼。

衆人也都才反應了過來。

那楊四郎步履輕快,等人們要阻止時,已是遲了。

弘治皇帝看了個真切,嚇的臉都綠了。

太皇太后若是受了驚嚇,可就糟了。

他忙是大叫:“那楊四郎,要做什麼?”

接着,便匆匆帶着諸臣,也顧不得規矩了,掀開了和命婦們相隔的帷幔。冒冒失失的衝過去。

太皇太后也是微楞,卻顯得鎮定,其他命婦竟有人道:“楊四郎,楊四郎……”

和男人們嚇的一身汗相比,命婦們非但沒有害怕,竟許多人恨不得這楊四郎到自己跟前來,好好端詳一番,這重情重義,孝敬母親的楊四郎,到底什麼樣子。

楊四郎卻已至太皇太后跟前。

這傢伙,咧着嘴樂。

弘治皇帝距離還遠,見了,頭皮發麻,顯要昏死過去。

許多宦官,已是從四面八方涌來。

此時……楊四郎卻突然在太皇太后面前拜倒在地,恢復了他以往的聲音:“孫臣朱厚照,拜見曾祖母,恭祝曾祖母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身後的戲臺子上,一行老生、青衣、花旦等十數人,站在戲臺上,列成一排,也紛紛福身的福身,拜下的拜下,齊聲道:“祝太皇太后鳳體金案!”

而後,這戲臺幕後之人,便紛紛而出,人們取了爆竹,在戲臺上,頓時噼啪作響。戲臺兩側,兩卷紅布嘩啦啦的卷下,這簾子上,左邊寫着:‘福祿雙喜’,右邊則書:‘長生無極’!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四百六十一章:厲害了 威風凜凜鎮國公號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七百四十四章:一本萬利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七百六十二章: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劉公公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四百一十六章:多才多藝方繼藩第八百八十五章:天方夜譚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就是這麼猖狂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一百九十七章:聖駕第七百七十一章:千歲第八百六十七章:天下譁然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三十九章:功臣入宮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二百二十四章:不亦樂乎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連城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四百五十九章:至死無憾第八百七十六章:人狠話不多第五百八十九章:請認準西山書院第七百五十二章:以德服人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八百七十五章:厲害了 大師兄第八百一十二章:大明宮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六百七十八章:天才啊第一百八十章:封爵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七百四十五章:我們不一樣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八百七十二章:敕命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小兒破賊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七十五章:陪讀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於朝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一十三章:神器何其重也第十章:校閱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千歲第五百五十四章:千秋偉業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宮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六百三十七章:陛下何故先降第五百九十八章:吾皇聖明第五十六章:天下英雄唯孤與卿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五百七十一章:祖墳真的冒煙了第四百六十二章:壯士十年歸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五百五十二章:王者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三百三十五章:一鳴驚人第八百八十章:鯉魚躍龍門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無瑕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六百七十九章:麒麟臂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服就讓你徹底服第八百五十二章:如斯恐怖第一百八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五百八十五章:神藥第四百五十二章:虎狼之師第一百七十六章:放榜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破城第九十六章:放榜第四百六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百二十三章:面聖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四百六十一章:厲害了 威風凜凜鎮國公號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七百四十四章:一本萬利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七百六十二章: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劉公公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四百一十六章:多才多藝方繼藩第八百八十五章:天方夜譚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就是這麼猖狂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一百九十七章:聖駕第七百七十一章:千歲第八百六十七章:天下譁然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三十九章:功臣入宮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二百二十四章:不亦樂乎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連城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四百五十九章:至死無憾第八百七十六章:人狠話不多第五百八十九章:請認準西山書院第七百五十二章:以德服人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八百七十五章:厲害了 大師兄第八百一十二章:大明宮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風亮節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四十九章:久病成醫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六百七十八章:天才啊第一百八十章:封爵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七百四十五章:我們不一樣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八百七十二章:敕命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小兒破賊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七十五章:陪讀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於朝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一十三章:神器何其重也第十章:校閱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千歲第五百五十四章:千秋偉業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宮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六百三十七章:陛下何故先降第五百九十八章:吾皇聖明第五十六章:天下英雄唯孤與卿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五百七十一章:祖墳真的冒煙了第四百六十二章:壯士十年歸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五百五十二章:王者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三百三十五章:一鳴驚人第八百八十章:鯉魚躍龍門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無瑕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六百七十九章:麒麟臂第五百零五章:我們回來了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賜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服就讓你徹底服第八百五十二章:如斯恐怖第一百八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五百八十五章:神藥第四百五十二章:虎狼之師第一百七十六章:放榜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破城第九十六章:放榜第四百六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百二十三章: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