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

得了方繼藩的保證,大家心定下來。

方繼藩這個人,還算靠譜的。

弘治皇帝像是如釋重負一般,面容也放鬆了幾分,道:“這麼說來,寧波府的賑濟錢糧就不必發放了,這樣也好……”

這事既然說明了,自也沒方繼藩什麼事了,說着,方繼藩便告退了。

等方繼藩一走,頓了頓,弘治皇帝又道:“朝鮮王請見,諸卿怎麼看?”

別看後世的影視劇裡,似乎但凡是開朝的時候,君臣們都是正式無比,往往都是數百上千人聚在一起,有板有眼的商討着國家大事。

可實際上,君臣也是人,只有在廷議的場合纔會如此,而且幾乎廷議之上,數百上千人湊在一起,其實屁事都議不出來。

任何的權力運作,都會在小圈子裡運行!

“臣有一事想奏。”說話的,乃是禮部尚書張升道:“近來有大儒文素臣……”

文素臣……

弘治皇帝似乎覺得有些印象:“是寫《蘇河賦》的文素臣?”

“正是!”

劉健等人俱都沉默。

這個人是個名士,在江南一帶很有聲望。

據說前幾年來了京,在京裡講授承程朱理學,他指斥朝綱、力排佛老,名聲顯赫。

禮部尚書張升繼續道:“近來他抨擊新學,說是要和方繼藩一論高下。”

“噢。”弘治皇帝點頭,似乎也沒太在意。

“方繼藩提都沒提,料來方繼藩只是將其當做笑話看待吧。”

“方繼藩理應是不知道的。”劉健笑了笑道:“說起來,那文素臣還真未必敢和方繼藩辯論。”

“爲何?”弘治皇帝一臉驚奇:“難道方繼藩會吃人嗎?”

“不會吃人。”張升深深地看了弘治皇帝:“可是會揍人……”

一下子,大家就恍然大悟了。

這就不奇怪了。

難怪新學出現之後,竟是沒有鬧出什麼大事來!

按理來說,這有點不太符合往常現象呀!這麼多程朱理學的大儒,居然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對方繼藩破口大罵!

若是在從前,關於這樣的爭議,早就不知多少大儒、名士要和新學說一較高下了。

大儒們畢竟還是靠講道理吃飯的,可若是沒來由,胸中的滿腹經綸還沒開口,就直接的一個大耳刮子打過來,雖說對方可能臭名昭著,可自己也斯文喪盡了。

“想來他們正在想要的,是和王守仁一辯高下,所以暗中誹譽方繼藩是假,讓其弟子王守仁接受挑釁是真。”

弘治皇帝頓時就明白了。

張升接着道:“王守仁乃方繼藩最得意的弟子,這一點,方繼藩在許多場合都說過,這王守仁可謂盡得方繼藩真傳,若是能使王守仁啞口無言,那麼文素臣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王守仁既爲方繼藩的門生,豈會使師門受辱?定當與他一辯雌雄。可文素臣乃是當世大儒,王守仁年輕,定不會是他的對手。”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道:“噢。”

他倒是對此有些興趣了,可與此同時,對於文素臣的算計,頗有些不喜。

不過大儒歷來如此,若能借着辯倒王守仁的東風,這文素臣的名聲,也就越發的顯赫了。

“還有一事……”說到這裡,張升看了一眼劉健:“文素臣似乎還抨擊了舉人劉傑。”

這次說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劉健倒是依舊神色泰然。

他早被不少大儒抨擊過了,可以說是習以爲常,不過自己的兒子好端端居然被人罵了,他雖沒有什麼表情變化,心裡卻也略有不滿。

“劉傑雖立大功,可聽人說,來天津衛時,劉傑對朝鮮國王李懌甚爲倨傲,李懌乃一國之主,而我大明德被天下,文素臣認爲,新學舉人劉傑爲欽使,對李懌不恭,是霸道,而背離了我大明施行王道的本意,若是傳出去,只恐爲四方萬國所笑。”

王道和霸道,曾經在漢朝時,儒生們就已有過討論,甚至有過激烈的交鋒。

文素臣的切入點極好,他以劉傑傲慢的對待朝鮮國王李懌爲切入點,指責劉傑自向王守仁學習之後,沒有了待客的禮儀,這其實本身,就是在質疑新學似乎又想要重蹈當初公羊學說的覆轍。

漢時的公羊學,曾打出了‘天子一爵’的旗號,既天子也是爵位的一種,並非是上天的化身。又推出了‘天人感應’,認爲若是上天降下災禍,與天子的行爲息息相關,譬如地崩,則可能是天子失德的緣故。

此後,又有‘大一統’、‘夷夏之辯’等等。

當然,還有一樣,便是‘大復仇’思想。

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當時《公羊傳》在解讀《春秋》的文字之中,十分稱頌復仇的思想,如齊國滅紀國時,當時許多人認爲齊國的做法不對,其理由是,齊國和紀國之間,雖有仇隙,可那是百年前的舊事了,你總不能因爲百年前大家有仇,就殺人全家吧。

因而《公羊傳》裡卻是這般的解釋,問:九世猶可復仇乎。答曰:雖百世可也。

齊滅紀國,本身就是霸道的體現,卻得到了公羊學派極力的支持,有仇必報,而且極爲提倡公仇必報,這是他們的特點。

後世總結下來,其實就是霸道。

當然,最終公羊學徹底的沒落。

因而‘大一統’等思想流傳了下來,‘天人感應’說,雖已不爲人提倡,卻還在儒家之中留有殘餘。這‘大復仇’的霸道思想,則徹底的被後世的儒生丟進了垃圾堆裡。

至於‘天子一爵’,自是深惡痛絕,被君君臣臣所取代。

霸道,乃公羊學的特點。

這就是爲何文素臣以霸道來攻訐劉傑,藉此來批評新學了。

這擺明着,是想將新學往公羊學那兒靠啊。

而公羊學其實早已衰弱了上千年,這時候還被拉出來鞭屍,倒也怪可憐的。

可它的思想之中,確實有不少爲當今朝廷所不能容忍。大復仇且不說了,天人感應什麼鬼,今天來了一個地崩,就說皇帝失德,明日若是下了暴雨,那又是上天的警示,你皇帝又做了啥缺德事,後日旱災,那就更缺大德了。

而真正不能容忍的,想來就是‘天子一爵’了,天子和藩王,甚至與方繼藩這個新建伯一樣,都是爵位的一種,只是這個爵位比較高級,弘治皇帝脾氣好,就算看着不喜歡,也不會做聲,若是太祖高皇帝還活着,肯定提了刀片將瞎比比的人統統殺個血流成河了。

果然,弘治皇帝微微皺眉。

他不喜歡公羊學,自然不喜大復仇的霸道思想,當然,沒有哪個皇帝會喜歡‘天人感應’或者是‘天子一爵’。

劉健正色道:“胡言亂語。”

張升和氣的道:“這是文素臣所言,臣不過是據實稟奏。”

暖閣裡,沉默了。

弘治皇帝淡淡道:“劉傑立了大功,他一路回程,當真居功自傲嗎?”

“這……”張升猶豫着,不知該怎麼回答好,顯然,從禮部迎客主事那兒帶來的回報來看,劉傑確實有許多失禮之處。

一看他猶豫着沒有回答,弘治皇帝便明白了,看了劉健一眼,淡淡道:“他還年輕……”

其實已經不年輕了,比弘治皇帝年紀還大一些呢。

可弘治皇帝卻還是咬死了劉傑年輕,其實就是爲劉健遮羞,於是他又道:“誰都有犯糊塗的時候,以後注意一些就是了。朝鮮國王李懌,要好生招待,其爲客,朕行王道,以德治天下,以禮而交外邦,讓他不必有所顧慮。”

說罷,沉吟了一下,又道:“至於這個文素臣,不過是一個譁衆取寵之徒而已,不必理會。”

明擺着,是想讓新學往公羊學上頭靠。

而公羊學,早被人摒棄,是不可能死灰復燃的。

且不說現在的讀書人們已經無法接受其觀點,便是朝廷也斷然無法接受。

弘治皇帝自然知道新學的主張,因而對文素臣這個人,很是不喜。

劉健卻是沒有因爲弘治皇帝的袒護,而鬆懈下來。

陛下固然可以體諒自己的兒子,可讀書人們的嘴太厲害啊。

這樣一想,他心裡一沉,果然是樹大招風了。

想了想,劉健道:“此中原委,老臣一定回家之後,向臣子問明。”

弘治皇帝頷首道:“他一路在朝鮮國,甚是辛苦,剛剛回來,你不必苛責他,否則朕可是要苛責你的。”

劉健自是明白在這件事上,弘治皇帝對他是維護之意的,感激地看了弘治皇帝一眼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便微微一笑道:“說點高興的事吧,而今,倭寇平的如何?”

兵部尚書馬文升一直都在細細咀嚼着方纔的奏對,對這士林中的事,作爲弘治朝的君子,歷來是比較關注的!

此時,陛下突然問起平倭之事,馬文升纔回過神,眼眸一下子的明亮了幾分,精神奕奕地道:“陛下,兵部挑選了精兵強將,又使其駕馭最新的六艘海船,而今養精蓄銳,只要倭寇敢來,便教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八百一十六章:爲政以德(三更求月票!)第七百三十九章:功臣入宮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二百二十四章:不亦樂乎第八百三十三章:一語成讖第七百一十九章:凱旋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兩百零一章:赤膽忠心第三百四十一章:壯志凌雲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一百四十五章:懿旨第一百五十七章:入宮拜壽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二十三章:棍棒底下出孝子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六百六十章:不堪一擊第二百六十五章:太子高才第八百七十七章: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五百八十一章:朱厚照誤入白虎堂第二章:我是敗家子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六百八十七章:神之箭手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七百四十一章:天亡我也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八百四十二章:誠實可靠小郎君第三百三十八章:不一樣的太子殿下第三百章:揚眉吐氣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八十六章:除夕第五十七章:天厭之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三百五十四章:家和萬事興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九十五章:文化人的事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二百六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極人臣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七百六十七章:鋒芒畢露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五百九十九章:此麒麟兒也第三百六十章:急報第三百二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一百四十六章:師出同門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十四章:父慈子孝第四百七十五章:萬國來朝第八百八十二章:天才與白癡的結合體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七百三十四章:回航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三百零五章:真香啊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無瑕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業第七十六章:複診第三百一十六章:鄉試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三百九十七章:聖旨到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八百二十四章: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十八章:有錢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六百九十六章:漢道昌第四百四十六章:封賞第六章:列祖列宗在上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四百八十四章:三軍盡歡顏第二百八十八章:峰迴路轉第六百五十二章:皇孫
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八百一十六章:爲政以德(三更求月票!)第七百三十九章:功臣入宮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二百二十四章:不亦樂乎第八百三十三章:一語成讖第七百一十九章:凱旋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八百一十三章:富麗堂皇第兩百零一章:赤膽忠心第三百四十一章:壯志凌雲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一百四十五章:懿旨第一百五十七章:入宮拜壽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二十三章:棍棒底下出孝子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六百六十章:不堪一擊第二百六十五章:太子高才第八百七十七章: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五百八十一章:朱厚照誤入白虎堂第二章:我是敗家子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六百八十七章:神之箭手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七百四十一章:天亡我也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八百四十二章:誠實可靠小郎君第三百三十八章:不一樣的太子殿下第三百章:揚眉吐氣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八十六章:除夕第五十七章:天厭之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三百五十四章:家和萬事興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九十五章:文化人的事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二百六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極人臣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七百六十七章:鋒芒畢露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五百九十九章:此麒麟兒也第三百六十章:急報第三百二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一百四十六章:師出同門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十四章:父慈子孝第四百七十五章:萬國來朝第八百八十二章:天才與白癡的結合體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七百三十四章:回航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三百零五章:真香啊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無瑕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業第七十六章:複診第三百一十六章:鄉試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三百九十七章:聖旨到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八百二十四章: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十八章:有錢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六百九十六章:漢道昌第四百四十六章:封賞第六章:列祖列宗在上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四百八十四章:三軍盡歡顏第二百八十八章:峰迴路轉第六百五十二章:皇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