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事必躬親

劉文善的話,四平八穩。

弘治皇帝凝視着劉文善,似乎覺得有什麼高論,誰料……

弘治皇帝道:“朕聽說,方卿家教授他們經國濟世之道,朕想知道的是,卿等以爲,如何才能使士紳們安心。”

安心……

劉文善搖搖頭:“士紳們擁有大量土地,一旦要交糧稅,陛下可知道,對於他們而言,不啻是割他們的肉啊,陛下想要銳意改革,怎麼可能,讓人安心呢?士紳一體納糧,不啻是在逆水行舟,陛下既已下定決心,就斷然不可動搖和改弦更張,唯有迎難而上,甚至……要做好孤注一擲的準備。”

劉文善的理論水平,還是很紮實的,他開始侃侃而談:“自商鞅變法而始,變更法度,豈有不痛之理,可舊制猶如腐肉,若不割除,假以時日,必定危及國家,陛下要變法,需深知舊法治惡,其次正心誠意,再而心如鐵石,最終,引支持變法者爲腹心,且準備兩種手段,前爲雨露,後爲雷霆。”

“對能體恤朝廷,哪怕是對變法有腹誹,卻沒有堅決反對之人,陛下當施之以雨露之恩,這是疏通和引導,士紳抗拒變法,無非是因爲一個利而已,陛下更該想一想,如何在變法的同時,也給予他們一些恩惠。”

“陛下下定了決心,想來,也必然有對士紳一體納糧負隅頑抗之人,這樣的人,定當冥頑不靈,陛下也絕不可仁慈,當用霹靂手段,絕不讓有出頭反對之人,有任何撲騰的餘地,誰站出來,絕不姑息,如此,纔可使其他人,心懷畏懼,不敢貿然反對。”

“臣以爲,恩師以定興縣爲示範,是好的。不過,陛下請勿憂。”

“噢?”弘治皇帝看着劉文善:“卻不知,何故?”

劉文善道:“歐陽大師兄出馬,定興縣的士紳一體納糧,必能馬到成功,到了那時,整個定興縣,自當可以作爲表率。陛下要考慮的,趁此時,制定詳盡的稅制,這天南地北,各不相同,萬萬不可,一以貫之。”

弘治皇帝笑了。

這劉文善,很有自信嘛,歐陽志是個老實人,他出馬,就能成?

朕可是爲了這個,許多日都睡不好了。

可看劉文善鄭重其事的樣子,似乎信心十足,弘治皇帝失笑:“你何以見得,歐陽志定能成功。”

劉文善道:“歐陽大師兄,爲人敦厚,可他處置,一絲不苟,恩師乃是天縱之才,既然爲陛下革除舊制,定有其方法,天底下,再沒有歐陽大師兄可以貫徹恩師意志之人了,他就如陛下和恩師的手臂,揮如臂使,豈有不成之理?”

弘治皇帝搖頭苦笑,雖然他認可方繼藩的才能,也認可歐陽志,可這麼大的事,卻不敢有太多信心,於是看向唐寅和王守仁:“你們以爲呢?”

唐寅和王守仁一起點頭:“臣等……附議!”

語氣堅決,沒有轉圜餘地。

弘治皇帝感慨:“歐陽志伴駕在朕身邊時,總是誇獎你們,現在好了,朕見你們,你們又誇這歐陽志,你們啊……”

笑了笑,倒是沒有苛責的意思。

師兄弟之間,團結友愛,本就是值得鼓勵的事。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更改稅制……這……倒未嘗不是辦法,諸卿對此,有何看法呢?”

他開始對這個……有興趣了。

…………

定興縣。

整個縣城,已是譁然了。

突然來了個翰林侍讀任縣令,這是什麼感受……這一看,就覺得有問題啊。

且還來了一個鎮守太監。

這位鎮守太監一來,直接佔了一處衙門當做了自己的行轅。

而後,便開始四處招募幫閒。

在這定興縣裡,遊手好閒的人,有的是,誰不知道能和宮裡的宦官扯上關係,是極有利的事,一時之間,整個定興縣已是亂了套。

很快,行轅裡便傳出消息,說是這定興縣的炒代蟹聞名已久……然後……

沒有然後了。

自然是鎮守太監想吃。

一下子,滿縣城都懵了。

這……這啥意思?

須知炒代蟹可不容易,這玩意兒,講究的是吃蟹而不見蟹,需用雞蛋和魚,製出螃蟹的味道來,需要耗費極大的工本。

接下來,鎮守太監便開始四處走動了,這縣裡的大戶,他一家家的拜訪。

這宮裡的太監要登門拜訪了,你能不好好招待嗎?

宦官的惡名,可是人所共知的啊。

這位劉鎮守的底細,大家摸的更加清楚,曉得不是凡人。

誰敢得罪他。

於是……各家不得不花費無數的功夫,進行招待。

大量的收購食材,甚至須去保定請名廚來,人走的時候,還得備一份禮,出手還不能輕了,但求無過,不求有功。

劉瑾是吃了東家吃西家,只吃了幾天,這縣城裡幾家大戶,便算是都吃的熟了,有了感情,於是丟下一句話:“這兒好,今日賓主盡歡,過幾日,咱還來,好好好……”

一面打着嗝,滿面紅光,每日都像過年一樣。

還……還來……

主人家臉上,青紅不定……

卻只好訕訕笑。

劉瑾則剔着牙,愉快的揹着手,時間有限,得趕下一場。

這該死的太監,居然也不愛財,並不索要銀子,也不給你露出猙獰面目,只是來吃……這……什麼路數?

…………

可最讓人焦慮的,卻不是劉瑾。

劉瑾至少還能摸清他的方向。

好吃好喝的供着,雖是費錢,心疼,倒也無妨。

可那新任的縣令,居然至今,沒有到縣衙。

縣衙上下,從縣丞到典簿,六房的差役,左盼右盼,就是不見人來赴任。

這裡距離京師不遠,按理說,早到了,可是人呢?

無數人……議論紛紛,突有一種不祥的氣氛,籠罩在這定興縣上空。

…………

歐陽志一身短裝打扮,走在田埂裡。

而今是夏日,田中麥子已是青了,一眼看去,連綿不絕。

一羣佃農和莊戶,正在田中忙碌。

歐陽志和三個弟子,徐徐而來,到了田邊,手捏了捏青苗,摩挲一番,一面對附近的莊戶道:“今年的長勢倒是好,卻不知這裡,是誰家的地。”

那莊戶顯得遲疑,見歐陽志一臉忠厚的樣子,不像歹人,可此人又不是本鄉之人,有些可疑。

歐陽志沉默片刻,笑了:“我路經此地來投親,隨口問問,忙碌了半日,老哥想是餓了。正好,我也餓了。”

便席地在田埂爛泥之中坐下,身後弟子取了包袱,打開,拿出幾個蔥油餅,開始分食。

歐陽志分了那莊戶一個,莊戶顯得遲疑,卻還是受不得這蔥油餅的誘惑,嚥了咽口水,接了,啃了幾口,舒坦。

這等莊戶,其實最是憨厚的,得了便宜,便覺得很不自在,吃了幾口之後,又不敢一次將餅全吃了,便將餅包好,預備回去留着給老母或是家中妻兒吃,他咧嘴一笑:“這是周家的地,不過……是在沈家的名下,周家有女,嫁給了沈家爲妾,沈家是本鄉的大士紳,有功名的,他的田,不需繳納賦稅,而周家便將地獻給了沈家,如此一來,周家便也不需繳納稅賦了,據說裡頭還有許多名堂,小人就不知道了……還有那一片……那裡有三十畝,是……”

………………

歐陽志當天夜裡,宿在一處廟裡。

這裡不是縣城,連個客店都沒有,這時代的人出門在外,最喜尋寺廟和道觀暫居。

走動了一日,歐陽志也是乏了,三個弟子有的去負責生米,有的給歐陽志磨墨,歐陽志則鋪開了紙,蘸墨,筆尖飽滿,而後,落筆。

“定興縣固城鄉,有村十七,今訪太平莊,莊中有牛六十九、馬二十一匹,鐵鋪一座,匠二人,縣中在冊丁口一千九百三十五,實爲兩千七百餘,田四萬三千五百畝,在冊之田,兩萬二千三百畝。五千畝田則爲一戶,姓沈。千畝田者,六戶……百畝者,三十九戶……”

天已黑了。

弟子爲歐陽志點了燈。

歐陽志靠着油燈,手沒有停。

他偶爾,讓弟子取出當時記錄下的竹片,偶爾,讓人將戶部謄寫抄錄出來的黃冊資料進行比對。

“無田者,九百二十一戶。其赤貧者,於定興縣尤甚……此地劣田居多,可供養人吃飽喝足者,竟不過人丁半數。鄉中有店員十九人,有車馬行一座,有油坊七座,僱六十九人,又有樂坊一間……”

一面寫,一面覺得有些熱。

歐陽志便脫下了外衫。

其實他的外衫,早就污濁不堪了。

弟子要將他的外衫收起來,給他去洗一洗。

等預備要去洗時,歐陽志才反應了過來,提筆擡頭,道:“不要洗,我自己來。”

“恩師……”

歐陽志淡淡道:“你的師公有腦疾,這才事事託付於人,爲師又沒腦疾,自當親力親爲,倘若爲師不洗,你們以後也收了門徒,難道也要四體不勤嗎?”

………………

第一章送到。

四個小時飛機,一個小時汽車,然後,寫下了一章,洗個澡,然後繼續寫。

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一百四十三章:你就知道欺負我第七百二十二章:恩師無事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第二百一十八章: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六百九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五百二十八章:一炮而紅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八百零一章:又多了一樁功德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五百七十六章:陛下醒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五百五十章:龍顏大悅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將大興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八百六十三章:創造奇蹟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一百二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五百一十章:帝心第七百三十四章:回航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天的恩賜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勝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將大興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八百七十四章:德藝雙馨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五百七十五章:陛下洪福齊天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四百一十八章:有心人第二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五百一十三章:你們都是敗家子第九十六章:放榜第五百二十一章:封侯第七百七十章:孤狼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六百八十一章:吾皇萬歲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懿旨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五百二十八章:一炮而紅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六百三十九章:完勝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一百七十七章:孺子不可教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三百八十一章:文武雙全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進獻大禮第一百六十六章:吾皇聖明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五百八十二章:手術部分成功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二百六十七章:動真格第七百五十三章:有大功第一百零七章:太子殿下威武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五百三十六章: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八百一十六章:爲政以德(三更求月票!)第九十七章:名列一甲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六百零五章:喜脈第一百一十四章:金玉良言第二百七十二章:敵襲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八百六十九章:大醫凜然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
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一百四十三章:你就知道欺負我第七百二十二章:恩師無事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第二百一十八章: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六百九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五百二十八章:一炮而紅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八百零一章:又多了一樁功德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五百七十六章:陛下醒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五百五十章:龍顏大悅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將大興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第一百五十章:將這兒給本少爺拆了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八百六十三章:創造奇蹟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一百二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五百一十章:帝心第七百三十四章:回航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天的恩賜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勝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將大興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八百七十四章:德藝雙馨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五百七十五章:陛下洪福齊天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四百一十八章:有心人第二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五百一十三章:你們都是敗家子第九十六章:放榜第五百二十一章:封侯第七百七十章:孤狼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六百八十一章:吾皇萬歲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懿旨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五百二十八章:一炮而紅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六百三十九章:完勝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一百七十七章:孺子不可教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三百八十一章:文武雙全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進獻大禮第一百六十六章:吾皇聖明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四十九章:大開眼界第五百八十二章:手術部分成功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二百六十七章:動真格第七百五十三章:有大功第一百零七章:太子殿下威武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五百三十六章: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八百一十六章:爲政以德(三更求月票!)第九十七章:名列一甲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六百零五章:喜脈第一百一十四章:金玉良言第二百七十二章:敵襲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八百六十九章:大醫凜然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