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炫富

鹿鳴宴結束,金陵事了,楊聰便迫不及待的踏上了赴大明京師的行程。

這次,他同樣準備在驛站打尖住宿,而且這次他手裡的差遣公文更牛逼,因爲公文是南京吏部尚書張邦奇給他開的。

張邦奇大概是覺着鄒守益和湛若水都給楊聰幫了忙,自己卻沒有一點表示,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楊聰一開口,他便毫不猶豫的給開了份差遣公文。

這傢伙,南京吏部尚書那也是尚書啊,尚書可是正二品,在文官裡面都算頂級的了,沿途驛站對楊聰一行自然是當爺一樣供着。

金陵距離大明京城倒沒有泉州府距離應天府那麼遠,自南都金陵到大明京城大約是兩千裡左右,而且中間的官道修的相當好,可謂一馬平川。

這一路楊聰那是火燒火燎的,京城彷彿一個巨大的磁鐵吸引着他,讓他恨不得能快馬加鞭,一路狂奔過去。

要不是他攜帶的金銀太多,要不是他這一行人裡面還有王宣、薛南塘、李杜這幾個文弱書生,他真會來個八百里加急,三四天就狂奔到京城。

因爲他實在是太想念陸靈兒了,一年多沒見,他感覺如果過了幾個世紀一般。

當然,隊伍裡有了馬車,他是不可能一天跑幾百裡的,就算他早起晚宿,拼命趕路,一天最多也就能跑給一百多裡,他再急,馬也跑不動了。

一行人就這樣緊趕慢趕,歷時大約半個月,終於來到了大明京城所在的順天府。

這一路上楊聰雖然無心欣賞路上的風景,卻也看到了一些北國特有的風光,比如,一望無際的田野,又比如生長在旱地上的小麥,這些在南方都是很難看到的。

他還看到了一些令人擔心的景象。

比如,進入北直隸之後,農田裡明顯變得乾燥無比,甚至有的麥苗葉尖都黃了。

這是小冰河天災肆虐的預兆,可惜,這個時候的人還不知道他們將面臨一場恐怖的天災,這種事說出來也不會有人信。

還有,過了中都鳳陽府之後,官道上的商隊明顯就少了,有時候甚至一天都遇不到一個。

這就證明,這個時候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商業發展的重要性,大明朝堂重農輕商的思想還是相當的嚴重,北方根本就沒南方那種商業氛圍,離京城越近,經商的人就越少。

不過,這些都是他現在無力解決的,看到了也沒用,他只能默默放在心裡,等以後有能力了再去解決。

一行人進入順天府地界之後,又往北奔行了大約半天,京城終於到了。

這大明京城可以說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城池,其佔地面積足有上十萬畝,這樣的城市,放在後世也算是大城市了。

不過,有了金陵的見識之後,楊聰看到宏偉的京城也沒有先前那麼震驚了,而且,他這會兒只想快點見到陸靈兒,再大的城池,在他眼裡都是浮雲。

這大明京城守衛還是比較嚴密的,從外城開始,便有京營屯衛駐守檢查,不管什麼人,想要進城都要經過仔細盤查。

還好,他們這一行人有六個新課舉人,而且楊聰還有南京吏部尚書的差遣公文,守城的京營屯衛倒沒怎麼爲難他們,只是警告他們把兵器收起來,切記不可在城內鬧事。

楊聰對京城可不熟,俞大猷他們也沒有一個來過京城,他們唯有一路問,一路找尋陸府和京城貢院的位置。

這一找就是半天,直到天色都快黑了,一行人才找到了內城西長安街附近的陸家府邸。

陸府一看就是那種大的驚人的豪宅,光是圍牆就有幾里長,而且,離皇城很近,出門大約只要走個半刻鐘時間便能抵達皇城的西長安門了。

這或許是嘉靖皇帝爲了李氏和陸家兄妹進宮方便特意安排的吧,看着守備森嚴的陸家府邸,他只能暗自嘆息一聲,隨即便帶着衆人找住處去了。

這年頭拜訪別人可不能直接登門去問人在不在家,尤其像陸家這樣的豪門,你要敢直接上前問,不挨頓打就算不錯了。

這年頭想要拜訪豪門大戶,就得先投拜帖,等人家答覆,人家讓你去了,你才能去,人家如果不讓你去,你是進不了人家門的。

所以,楊聰只能望門興嘆。

這都快晚上了,投拜帖也不合適,他只能先帶人去找地方住下了。

這次,他並沒有打算住寺廟,因爲京城內城的寺廟本就不多,陸府和京城貢院附近也沒什麼寺廟,而且,他還想炫下富,以吸引某些人的目光,所以,他直接在西長安街最大的興隆客棧包了個大院,大張旗鼓的住了進去。

這傢伙,西長安街可緊挨着皇城,這裡的消費差不多是整個大明最貴的了,一個大院,一天就得幾兩,一個月下來就是一百多兩,能在這種地方租住大院的,那都是豪無人性的土豪。

楊聰可不光是這麼炫了下富就算了,第二天一早,他便在西長安街幾家百年老字號逛了一圈,買了幾馬車的禮物,然後便一股腦拉到陸府,連帶拜帖,一起送了進去。

當然,陸府的門他這會兒還是進不了,他就算送再多的禮物,也得等人家陸鬆夫婦同意了才能進門,而陸鬆這會兒估計正在錦衣衛衙門值守,要等到答覆,最快估計也要到明天早上了。

不過,他並沒有就此停歇,吃了中飯,他又開始投拜帖了。

陽明一脈在京城勢力雖然不如金陵,大佬還是有幾個的。

比如,楊門七子之一,現任兵部右侍郎的聶豹,這聶豹正是徐階的恩師,楊聰到了京城,自然要去拜訪一番。

還有一個,也是王守仁的門生,不過,大抵因爲他埋頭鑽研學問,仕途並沒有多大成就,所以,在歷史上並不是很有名,但是,這會兒他卻是相當的有名氣。

這人就是現任翰林院侍講學士穆孔暉,這翰林院侍講學士雖然只是個從五品的職位,但是,其影響力卻相當的大,因爲這侍講學士是給皇上講課的,也就是說,這侍講學士是皇上的老師!

當然,並不是所有侍講學士都會被皇上認爲真正的老師,只有皇上對着侍講學士相當的滿意纔會稱之爲老師。

而這穆孔暉正是嘉靖前期比較滿意的侍講學士之一,嘉靖皇帝很少把別人當老師,這穆孔暉他卻以師生之禮待之,也就是說穆孔暉完全可以通過給皇上講課,暗中引導皇上的決斷。

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對嘉靖皇帝影響之大,簡直堪比內閣大學士,楊聰自然也要去拜訪一下。

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十八章 僞造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四十六章 終戰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二章 事實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譜的會元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二一七章 傳聞與名聲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四十六章 以銅代之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第八章 江南貢院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十六章 兵變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六十四章 猜第四章 一心第十六章 兵變第一八九章 公正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二十章 測試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一章 著書立說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十七章 找打的來了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嗎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六四章 恐嚇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六十五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章 大明邊軍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七章 抱負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
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十八章 僞造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四十六章 終戰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二章 事實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譜的會元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二一七章 傳聞與名聲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四十六章 以銅代之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第八章 江南貢院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十六章 兵變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六十四章 猜第四章 一心第十六章 兵變第一八九章 公正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二十章 測試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一章 著書立說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十七章 找打的來了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嗎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六四章 恐嚇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六十五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章 大明邊軍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七章 抱負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