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

文華殿中,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朝中重臣分列兩側,楊聰帶領一衆編修奉書於中,《格物致知之理》獻稿儀式正隆重舉行。

嘉靖貌似對此書相當的感興趣,楊聰將《天文篇》初稿獻上之後,他便不斷的翻閱着,看的津津有味。

一開始,殿中羣臣都以爲他只是在裝模作樣而已,畢竟這種儀式中當皇帝的都要裝作對書中的學問感興趣,以示此書是在他的主導下,命人編撰的。

但是,一刻鐘都過去了,嘉靖仍在津津有味的翻閱着,這就有點不對勁了。

在場可沒幾個閒人,包括嘉靖都要處理朝政呢,這儀式差不多就行了,這楊聰才獻上幾本初稿你就看了一刻鐘還不停歇,後面那一堆你不得看一天啊。

難道大家就陪你在這裡站一天?

難道今天的政務就不處理了?

這個時候,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不耐之色,尤其是夏言,那不滿都寫在臉上了。

這書有這麼好看嗎?

他一向認爲,這內閣首輔之“輔”不但有輔佐皇上之意,還有教導皇上之責。

這會兒皇上明顯已經沉溺於楊聰的書中不能自拔了,他自然得提醒提醒皇上。

於是乎,他毫無顧忌的咳嗽了一聲,隨即拱手朗聲道:“皇上,此書如何?”

嘉靖被夏言這一攪和,終於反應過來,這會兒搞儀式呢,並不是看書的時候。

他擡起頭來,意猶未盡的道:“此書圖文並茂,文筆流暢,意境深遠卻又通俗易懂,着實精彩,着實精彩。”

夏言聞言,心中不由冷哼一聲,精彩,精彩個屁啊!

當然,他就算再狂也不敢如此忤逆嘉靖,表面上他還是裝作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就好像他也看過此書一般。

這時候嘉靖已經完全清醒過來了,自然不會再沉溺其中,他輕輕將書一合,隨即便擡手示意獻稿繼續。

王宣、唐順之等人見狀,連忙依次將手中的書稿高高舉過頭頂,恭敬的遞到嘉靖跟前。

嘉靖每接過一篇便會假假意思翻開仔細看看,隨即又輕輕合上,示意衆人繼續,這個過程又持續了將近一刻鐘時間才完成,而此時,嘉靖跟前的龍案上已經堆了厚厚一排書稿。

這《格物致知之理》果然是鴻篇鉅著啊,光是其數量就不下百本,這楊聰,果然了得。

這時候,陽明一脈的官員和毛伯溫等中立的朝臣臉上大多露出了敬佩之色。

大明,已經有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鴻篇鉅著了。

緊接着,嘉靖便假假意思好奇道:“清風,這格物致知之理是何意啊?”

這也是一個流程,大致意思就是讓楊聰闡述一下他爲什麼要以《格物致知之理》爲書名,或者說,爲什麼要編撰《格物致知之理》這本書。

格物致知之理是何意,在場的官員當然都清楚,這可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所謂儒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格物致知之理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你還讀個屁的書啊!

不過,在場很多人都不知道楊聰會以《格物致知之理》作爲書名,因爲要純探討禮法的話,最多也就一篇文章幾千字就把格物致知之理說透了,編這麼些書,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楊聰不慌不忙的拱手道:“《禮記.大學》有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故微臣以爲,讀書人之根本在於格物。”

嘉靖聞言,不由微微點了點頭,在場的朝廷重臣也很配合的跟着點了點頭。

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爲很多亞聖都說過類似於此的話。

果然,緊接着,楊聰便舉例道:“先賢二程有云,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日窮其理而已矣。朱子更點明,格物致知乃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也。是故,微臣以爲,我輩讀書人皆應格物而致知,明天理,明人倫,方通事故,從而治國、齊家,平天下。“

這傢伙,旁徵博引,說的頭頭是道,好不爽快。

嘉靖聽的是雲裡霧裡,因爲他學識本來就有限,能看懂一般通俗的文章就不錯了,像這些什麼聖人之言,他還需得人解釋才聽的明白。

夏言和嚴嵩聞言,也是皺眉不已,他們倒不是聽不懂楊聰在說什麼,主要楊聰扯出這“程朱理學”來,貌似是想給陽明一脈張目啊!

陽明一脈的官員聽了自然是眉飛色舞,因爲他們的老師又或者說祖師爺王守仁說的就是這個理啊,楊聰此時引用出來,貌似有點繼往開來,發揚光大的感覺。

果然,楊聰緊接着便道:“陽明先生也曾有言,格物致知,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方爲大成者也。是故,微臣以爲,格物致知,格物方能致知,而致知者亦能爲格物之便,兩者相輔相成,通其理,則天下平。“

這話說的好啊!

陽明一脈的官員聞言,差點就鼓掌大讚了,從四書五經,到程朱理學,再到陽明之學,果然是繼往開來,發揚光大啊!

夏言和嚴嵩聞言,卻是眉頭皺的更厲害了。

這傢伙,大言不慚,竟然敢和古聖先賢、亞聖朱子相提並論,你傢伙是想當聖人嗎?

夏言忍不住冷嘲熱諷道:“楊大人,你的意思,讀了你這《格物致知之理》便能治國、齊家、平天下嗎?”

這話問得好啊!

楊聰假裝皺眉思索了一下,這才朗聲道:“首輔大人,下官的意思並不是說讀了這《格物致知之理》便能治國、齊家、平天下。下官剛纔也說過了,格物致知之理,古聖先賢皆有解釋,下官也是在理解古聖先賢之言的基礎上才編撰出此書的,所以,要讀此書,先得學古聖先賢之言,如果古聖先賢之言學懂了,再來看此書,是可以治國、齊家、平天下!”

這話說的,大氣橫秋,通俗易懂,好啊!

嘉靖聞言,不由眼前一亮。

他之所以認爲好,倒不是說楊聰牛皮吹的好,主要是這話說的通俗易懂,他完全聽明白了,前面楊聰囉裡囉嗦一大堆,他都沒怎麼聽明白呢。

好不容易來了句通俗易懂的,自然要抓住機會,趕緊把話頭接上。

嘉靖也沒管夏言在那裡吹鬍子瞪眼,準備繼續和楊聰“爭論”呢,他直接撫掌道:“好,好一個治國、齊家、平天下,清風,希望這書正如你說的,通其理,便可平天下。”

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九十章 一氣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二章 任性第九十八章 做賊心虛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九十章 好官第四章 一心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四十三章 誰說我要作弊了第一〇九章 屯衛與私兵第六十七章 奪兵權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三十二章 事實第七十七章 裝備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七章 抱負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一八六章 東窗事發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五十七章 擴充勢力第九十五章 糊塗第一六二章 野望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八十二章 絕望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三十七章 真的假的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一一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九十一章 有緣定會再見
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九十章 一氣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二章 任性第九十八章 做賊心虛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九十章 好官第四章 一心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四十三章 誰說我要作弊了第一〇九章 屯衛與私兵第六十七章 奪兵權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三十二章 事實第七十七章 裝備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七章 抱負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一八六章 東窗事發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一八三章 取之於民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五十七章 擴充勢力第九十五章 糊塗第一六二章 野望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八十二章 絕望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六十七章 防守問題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三十七章 真的假的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一一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九十一章 有緣定會再見